許歷農的過人之處│陳孔立

許歷農的過人之處│陳孔立

《許歷農傳-從戰爭到和平》作者廣泛地搜集傳主的資料,包括傳主本人的文章、言論、思想認識、政治態度,以及同僚、部屬的回憶和評論,全面詳細地敘述了傳主的生平,是一部忠於事實的傳記著作,難能可貴。

我注意到,書中寫道,當許歷農2017年9月2日發表〈我為什麼以前反共現在促統〉文章後,台灣社會有兩種不同的反應:一是有人問他:「總政戰部做的是反共思想工作,為何你後來不僅不再反共,甚至支持統一,不會感覺這中間反差很大嗎?」二是他遭到「急獨派」的謾罵、圍攻,說他「突然公開放棄反共而促統」、「到中國大陸唱和」。這裡出現兩個關鍵字:反共、促統。本文就從這兩個關鍵字說起。

反共:這是1927年「四一二事件」後,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人一貫堅持的立場。遷台後,仍然如此。蔣經國至死堅持「不接觸、不妥協、不談判」政策。由於國民黨在台灣長期進行「反共」教育,台灣民眾深受影響,現在除了少數統派以外,多數人仍然堅持「反共」立場,這就不足為奇了。但是,許歷農能夠從反共到促統,則是台灣軍政高層中少有的。

促統:國民黨遷台初期,台灣就有一些統派前輩遭到迫害,但始終堅持抗爭,直到今天。許歷農站在「促統」立場的時間雖非最早,卻因其身分及背景特殊,在台灣造成的影響最大,被稱為統派的「精神領袖」。

許歷農為什麼選擇了促統的道路?請看他的回答。

許歷農說:「我作過總政戰部主任,不論從思想、理念、信仰哪一方面來談,都應該支持國家統一啊」。本書作者依據許歷農的思想,把他從反共到促統歸結為四個理由:

(1)堅信兩岸同屬一個中國。許說:「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大陸也是中國的一部分。兩岸歷史同源、文化同根,兩岸人民都是中國人,當然是一個中國」。  

(2)立志作孫中山的信徒。許說:「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的目標,就是國家統一、民主與富強」。許也主張「依據民族主義,反對台灣獨立,追求國家統一」、「依據民權主義,反對專制特權,追求民主改革」、「依據民生主義,反對壟斷資本,追求民生均富」。

(3)不願看到兩岸烽煙再起。許說:「愛台灣就應該努力終止兩岸敵對狀態,結束兩岸政治分歧」、「我主張追求國家統一,正是為台灣前途及2,300萬同胞福祉著想」。

(4)欣見大陸改革開放、和平崛起。許說:「大陸自 1978 年鄧小平推動改革開放後,經濟快速發展,讓中國人走出百年來貧弱的命運,讓我感到欣慰與驕傲。」

總之,許歷農看到「中國大陸已經摸索、尋找出一條有效的治國方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今天中國大陸的思想和作為,完全符合正常國家發展的原則,對兩岸亦屬有利,當年反共的理由早已不復存在」。他不僅認同一個中國、兩岸統一,而且認同「一國兩制」。他說:「習主席的『一國兩制』講話,是有目標、有方法、有步驟,將由兩岸人民代表研議、協商出一套能確保兩岸和平統一,台灣人民繼續維持現有生活方式的良策。」

寫到這裡,可以回答許歷農過人之處了:那就是從反共到促統。他選擇了這條正確道路,並在其後半生為此目標奔走不懈。這使他成為歷史標竿性人物。

(作者係廈大台灣研究院資深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陳孔立
  • pages: 59
  • 標題: 許歷農的過人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