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孫中山誕辰看民權主義發展│桂宏誠
孫中山先生誕生於1866年,今年11月12日是他誕辰157周年的紀念日。台灣當局及中國國民黨長期以來計算中山先生的誕辰多加了一年,形成與中國大陸紀念這位「民主革命先行者」的誕辰有各自表述的現象。不僅如此,國民黨現今紀念孫總理概採「極簡風」,不是避諱緬懷中山先生建國的真精神,就是將他的主張和理論嫁接成西方的自由主義民主。
台灣常辦選舉,大家也都認同選舉要「選賢舉能」,但卻不知這並不是西方選舉的目的,以及中山先生對此制度的主張。過去,基於選賢舉能目的,曾對候選人定有學歷限制,卻因與西方制度不符而遭廢除。現今,中共新建構完成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反而能看到中山先生民權主義的影子。
首創中國式民主的雛型
中山先生曾明確指出,不能全然移植西方制度,因為西方的選舉投票並不能保證政府賢能。因此,他的民權主義主張,選舉職務也須經過考試取得候選資格,加上應延續中國傳統的獨立糾彈權,其目的都在於補救西方選舉制度產生的流弊。換言之,中山先生以中國傳統賢能政治思想為底蘊,首度為「中國式民主」建構了理論雛形。
中山先生獨創的權能區分理論,將政府五權定性為「賢能者治國」及重視績效的「治權」機關。而國民大會是代表人民主權的「政權」機關,在選出具備德才的政府人事後,只有當政府未能及時關照人民的需求,或未能探詢出人民真實的意向時,始由國民大會代表人民行使創制和複決權。同時,政府官員若嚴重失能敗政時,國民大會可以罷免。
權能區分理論可謂將孟子「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轉化成「人民有權,政府有能」的政治制度。簡言之,中央政府的權力正當性,除來自於人民間接選出外,還要以專業治理的績效來尋求人民的支持。若政府在治理過程未能回應人民的需求,人民尚保有創制、複決乃至於罷免的「政權」。只是,這套理論從未有過實施經驗。
什麼是全過程人民民主
10月16日,中共二十大開幕,習近平代表十九大回顧過去五年任期內工作的報告中,提到新建構完成的「全過程人民民主」,中共也表明其中蘊含了中國儒家民本思想的精神,可知已非仍緊抱馬克思主義不放。如果台灣願意從復興中華文化的立場給予鼓勵,這對促進兩岸的文化融合應當具有正面意義。
2014年,中共十八大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後,開始推動擴大公民政治參與的「建立基層立法聯繫點制度」。此一首創將民本思想制度化的機制,係針對西方以選舉為標準批評中國大陸不民主,而以廣設「立法直通車」的基層立法聯繫點,作為建構完成「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表徵。
根據北大政治系教授燕繼榮的分析,政治體系做出公共政策的過程,可分為「前」、「中」及「後」三個階段,並認為在這三個階段各有相對應的三種民主形式。「前」階段指的是「選舉」出管理者,而且是要選出賢能的精英。這個階段目前只限於地方基層的選舉,民主化的程度雖然最低,但卻能確保賢能者治國。
至於「中」階段是指「決策與管理」,採取民主協商的管理,讓不同利益的群體參與決策和管理過程,充分表達各自的利益,在討論協商的基礎上做出決策。而「後」階段則是指「對決策的評價」,關注對公共政策效果的管理,包括民眾對管理者及其行為實施評價監督。
蘊含民本思想而重視實質
中共建立立法聯繫點制度後認為,人民可直接向立法機關表達立法期望,立法機關也隨時須向群眾徵詢立法意見,這就超越了投完票就沒下文的選舉民主。因此,中共有了底氣,宣稱其民主是「全過程」的,且重視實質民主,尤勝於選舉的程序性民主。
大陸學者史天健的研究發現,大陸公民僅約四分之一的受訪者認為,民主應與選舉及其相關制度有關,而大多數人所理解的民主則有「儒家思想的影子」,認為具備德才的精英才應擁有統治的權力。同時,大陸公民也並不期望直接參與政治,而政權的正當性取決於治理效能和能否為人民謀福址。
大陸大多數人民認為,政權能創造人民幸福的生活,人民就覺得是「當家作主」,且其最重要的人權也獲得了保障。而中共標榜為「中國式民主」的全過程人民民主,已能朝向儒家民本思想回歸,不僅可作為兩岸融合的黏著點,也不無有值得我們學習之處。
比較民權主義在兩岸實踐
相較於師法西方的台灣民主制度,選舉中候選人的學識專業、財力或照顧選區利益的用心,究竟何者才是獲勝的關鍵?而執政者能夠繼續掌權,仰靠較多者是政績或選戰操作?這些疑問,都意味著台灣的民主已與民本思想漸行漸遠,而選舉更成了孕育民粹政治的溫床。
從中共二十大報告中,不僅可看到如何實現中山先生的民族和民生主義,而且可從包括公務員的錄用考試,以及具憲法地位的監察委員會等,在構成「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機制中,找到民權主義的種子。
(作者係民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附加資訊
- 作者: 桂宏誠
- pages: 32
- 標題: 紀念孫中山誕辰看民權主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