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廠」事件使促轉條例潰堤│李鎨澂
蔡政府想以「除垢法」為手段,把侯友宜抹黑成「威權打手」。但先前蘇貞昌內閣對侯友宜的肯定,以及侯的高人氣與選情穩定,很可能是促轉條例崩潰的突破口。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副主委張天欽,在內部會議說「侯友宜是轉型正義最惡劣的例子」、「不操作他太可惜」,自承是民進黨的東廠。雖然他火速請辭,然吾人注意的是,此事有可能是轉型正義理論崩潰的突破口。
因為,民進黨難以解釋,為何侯目前的支持度遠高於蘇貞昌(9月17日民調,侯40.2 %、蘇29.4 %),而蘇貞昌又曾在行政院長任內,任命為警政署長的侯友宜,如何能變成「威權政府的加害者」?這正顯示了轉型正義理論的焦慮與嚴重漏洞。
要成為加害者,依公認的正義原則,起碼應有故意或過失的加害意願。然而,當時法制認為是在合法又正當的情形下執行公務,何來加害意願之有呢?轉型正義對此問題,一律以溯及既往方式處理:不管你當時制度與想法如何,今天說你有罪,就一定有罪。
說好聽這是論跡不論心,說難聽就是羅織入罪,即使日後和解而獲赦免,也會由清白良民一夕淪為前科累犯,且要蒙主政者的恩賜方可漂白;這等於是在逼令對新主政者的威權俯首帖耳。此一「原本無成立罪責之可言→嗣後判你有罪→只要承認悔改或賠償就赦免→成就轉型正義者的道德正義制高點與政治利益」的公式,與正義理論爭執極大,何能令人信服?
轉型正義在德國亦難執行
轉型正義理論大盛於冷戰之後,特別是在東歐。然而,東歐垮台,實因經濟表現太差,且蘇聯的戈巴契夫從1985年起,放棄其對東歐的監督。但當時東歐的知識分子幾乎全盤接受西方理論,無人反思辯駁,以致明顯與公認的正義原則有重大衝突的轉型正義理論,未被有力挑戰。
論者以「惡法非法」為由,論證「不依良知,依據惡法」的人,就是加害者。問題是,此一論據,本身就已違反法治國家的原則:所謂良知、惡法,都是爭訟盈庭,隨立場對立而迥異的概念,如何能定紛止爭,期待執法者來自我審查、判斷是否執行法律呢?如此一來,豈不授予執法者更恣意的判斷空間,人民將何以措手足?
因此,即使在戰後的西德,去納粹化的除垢,也遭到日後出任總理的艾德諾,在1946年的演講公開反對,他認為,這樣只會撕裂民心,引發更大的反彈。更重要的是,以溯及既往的方式判斷一個人的行為,與正義原則及一般人的法律情感嚴重不符,因此遭到強烈的反抗,難以實行。
證諸實際,1951年的西德巴伐利亞邦,94%法官檢察官、77%財政部職員曾是納粹黨員。1952年的西德外交部官員,三分之一曾是納粹黨員;西德外交團,43 % 曾是納粹黨衛軍(SS)成員,17%曾在「國家保安處」或「蓋世太保」等秘密警察處任職過。這說明,即便在德國,也沒能力真正執行轉型正義。
此一現象清楚顯示了德國人的猶豫痛苦,以及務實穩健。因為納粹是德國人按照威瑪憲法,民主高票擁戴而掌權,連批評納粹甚力的德國評論家哈夫納,也承認希特勒當時復興德國的成就非凡。當時的知識分子、國家菁英與公務員,莫不以加入納粹黨為榮,既合法又正當,難怪艾德諾總理呼籲,要謹慎對待這些公務員,以保全法治民主。
波蘭的除垢法造成獵巫
反觀冷戰後若干國家的轉型正義,挾西方冷戰勝利與西方單邊主義的光環,肆意擴大打擊範圍。1997年波蘭就有除垢法,但只針對國會議員、部長與法官而發,他們必須填寫問卷,回答是否與共產政權合作。坦白交代就沒事,若說謊則10年內不得服公職,約涉及26,000人,不算太多。然而,在共黨垮台18年後的2007年,當時執政黨「法律與正義黨」(也是目前的執政黨)卻推出新除垢法,擴大到中小學校長、大學教授、律師、國營企業主管、記者,在1972年8月1日前出生者,都不得與共黨政權有合作關係,否則懲罰。涉案人數暴增到40萬至70萬人左右,輿論痛批這是獵巫行動,為鞏固政府威權而設。
近年波蘭益發傾向極右民粹,政府嚴重干預司法,歐盟執委會正在調查波蘭是否違反歐盟民主自由價值(歐盟條約第7條)。若證實違反,則波蘭將遭停權與罰款。波蘭的民粹化,雖未必由獵巫式的轉型正義而造成;然而,獵巫的氛圍無疑也是原因之一。
促轉不能只為打擊異己
2006年2月27日,蘇貞昌行政院長下的內政部長李逸洋宣布,侯友宜升任警政署長。李逸洋高度肯定侯友宜:「他是民眾心目中的犯罪剋星,打擊犯罪的表現,國人非常肯定。」當時民進黨早已提出轉型正義理論與法律草案,只是未掌握立法院而已。但蘇貞昌為何任命侯友宜呢?豈不正表示,侯在威權時期的行為不是問題,所以贊同侯的作為?
要知道,雖沒通過轉型正義法律,蘇院長大可不必拔擢侯。民眾未必懂什麼轉型正義理論,但他們用最樸素的正義感,認可了侯友宜。在人民與民進黨政府都支持的情形下,侯如何忽然變成罪犯了呢?
這正是轉型正義的破綻所在,也證實轉型正義在民進黨眼中,不過是羅織的藉口罷了。年底選舉侯友宜若勝出,就能證明:台灣民眾開始對轉型正義理論,給除魅化了!
(作者係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特約研究員)
附加資訊
- 作者: 李鎨澂
- pages: 10
- 標題: 「東廠」事件使促轉條例潰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