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沈君山的革新保台看大陸海歸潮│吳德里

從沈君山的革新保台看大陸海歸潮│吳德里

9月傳來沈君山過世的消息,不勝唏噓。沈君山的重要性,不僅是因為他曾是四公子的翩翩文采,更因為他代表著1970年代興起的海外知識分子,視國家民族興亡為己任所引發的思潮和愛國行動。

20180621026

1970年代初,美國擬將釣魚台逕自交給日本管理,引發台灣大學生自台灣光復以來,首度對強權侵凌的示威運動,留美學生的保釣愛國運動也改變了沈君山的人生方向。

沈君山充滿報國情懷

那是一場民族意識的洗禮,從此台灣留學生分成左右兩派,最終有人留在美國繼續錦上添花,有人返回台灣從內部改造國民黨或從事台獨活動,有人回大陸雪中送炭,推進改革。之後台灣被迫退出聯合國,中共與日、美建交,爆發統獨爭議。而40歲那年,沈君山辭去在普渡大學的終身教職,返台為國效力,滿腔不以勢劫、不以利歸、臨難毋苟免的知識分子報國情懷。

然而,吸收了保釣的神髓,沈君山決定以兩岸關係和族群融合為努力目標,提出革新保台,志願統一的主張。專欄名家張作錦直言,40多年前的台灣,主張「台灣不革新就難以自保,兩岸若統一需出於自願」這樣的話,不僅需要智慧,也要有勇氣。沈君山後來提出以「中華台北」名稱,讓台灣繼續能夠參與奧運,也提出以自由、民主、均富統一中國,他愛台灣,也愛大陸,這些愛護,歸於一個大中華。

革新保台在1980年代曾經是台灣知識分子的顯學之一,到李登輝時代光芒漸熄,中國國民黨也整體走向下坡。

現在提過去台灣旅美留學生在保釣之後,受到強烈民族風潮引起的啟蒙反思,感覺到猶如孤臣孽子般,那種信念備受考驗,被歧視和被拋棄的悲憤,那種義無反顧一心想要歸國報效的決心,也許只有當前這一代的留美大陸學生才會體會得到。

18大後有新一波海歸潮

從1978年鄧小平倡議改革開放,留學生進入各國大學就讀,到2016年,中國大陸留學最多的國家,依次為英19%,美18%,澳10%,日10%,韓8%,加5%,法4%,已有519萬留學生出國,313萬人回到大陸。

初期出國的留學生選擇留居的高於歸國的,因國外學術水準高,生活條件好。十八大以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發揮作用」的16字政策,留學生數量占全球第一的大陸留學生,風潮劇變開啟了回國人數增速超過出國留學增速的現象,迎來231萬海歸的留學生,占從改革開放以來海歸總人數的73.87%。

回來的不只是留學期滿的學生,這其中有71%是有工作經驗者,包括5%的有3到6年海外工作經驗,5%的具有3年海外工作經驗,16%有創新創業工作經驗,和有61%有實習經驗。

短短兩三年,大陸留學生從留下來的多到回國的多,從量變到質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這則新聞也許可以解釋部分原因,和美國與大陸之間因貿易戰開啟爭端,終於波及留學生留下來的意願。9月20日的美國之音說,最近有名列「千人計畫」的華裔科學家被美方以間諜罪名拘捕,包括通用電氣公司(GE)主任工程師鄭小清、美國氣象專家王春等。該報導同時也提及,佛州共和黨籍聯邦眾議員魯尼9月13日推出《阻止高等教育間諜及竊盜法》,旨在防止外國情報機構利用學術交流項目竊取技術、吸收間諜及散播政治宣傳。

值得一提的是,不論朝野,中國大陸發展或推動學生留學的意願強勁,一流高校科研院所,徵求正副教授的條件,都要求有海外工作或留學的資歷,所有在華跨國公司都有海歸條件,海歸也是大陸世界500強管理階層的骨幹,從人工智慧到雲端服務、大數據、新能源都需求海歸參與。

光是上海,就吸納了15萬海歸,創企業5千家。舉辦一次職業求才會,就來了哈佛、耶魯、麻省理工、哥大、加大柏克萊、倫敦經濟學院等世界頂尖名校,800多位博碩士學位頂尖高的海歸人士,來參與31家中大型企業,35家跨國公司的徵才。此現象怎能不讓美國怵目驚心?

大陸吸引人才不遺餘力

而為了要吸引人才,海歸成為謀職的鍍金條件,從購車免稅,到一線城市落戶,創業資金資助,稅收和貸款優惠,利益無所不至。海歸的職稱比其在國外要高,科研啟動資金到位、住房補貼、安家費、子女學校優惠,優渥條件如水銀鋪地,無孔不入。除了北上廣,其他一線城市條件還要更好,就是要促進地方平衡,政策考慮深遠。

65%的海歸回流最在意的是薪水,67%在乎方便與家人朋友團聚,40%衝著大陸經濟情勢好,這些都是吸引海歸回流的吸引磁力。相形之下,留學國的經濟、政治或社會動盪,不利於留學生發展,加上所在國對留學生的工作或移民政策時有改變。

二戰以來美國對國力或經濟上追趕美國的國家,絕無容忍的餘地,必定想方設法抑制其發展,對日本金融破壞如此,對前蘇聯解體及對俄羅斯經濟制裁如此,如今則把矛頭對準中國大陸,並無例外。FBI將大陸千人計畫的華裔專家學者,自動納入注意對象,旅美科協會員也成為關注對象。從前水乳交融時期,所有雙方同意的學術交流、互利互惠,現在都可能成為入罪的理由,其所造成的寒蟬效應不僅波及剛剛拿到學位或剛進入職場的大陸留學生、華裔學者,不論資淺或資深,退休與否,都被嚇到。

6月11日,美國國務院宣布,某些敏感研究領域學習的研究生簽證,縮短至1年,每年需重新申請簽證,特別是領域屬於中國製造2025的主要產業。美國政府已不再考慮大陸留學生對於美國教育領域和經濟領域,所帶來的豐厚經濟效應。川普內閣現把國防安全當作對華政策的第一考量,揮劍斬斷學術專業高科技領域與中國大陸的聯繫,未來還會針對華裔專業人士採取什麼樣的措施難以預料。

中國的留學史,從1872年容閎發願拯救中國,到建設中國,創新中國,一路走來,何其坎坷,也何其勵志。

(作者係前《中央月刊》總編輯)

附加資訊

  • 作者: 吳德里
  • pages: 70
  • 標題: 從沈君山的革新保台看大陸海歸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