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析德國總理訪中行│徐勉生

評析德國總理訪中行│徐勉生

德國總理蕭茲11月4日率領福斯汽車、西門子、默克集團、愛迪達、拜耳、BMW、BASF、德意志銀行等12家德國大企業的總裁,前往中國大陸正式訪問;除與中共總理李克強會談外,蕭茲還見到了甫獲連任的中共總書記習近平。

2022030158407326

蕭茲是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首位赴中國大陸正式訪問的七大工業國(G7)領導人。在目前西方世界瀰漫反中的氛圍下,蕭茲率先大陣仗訪陸,自然引起若干人士,尤其是疑中與反中勢力的不滿與批評。

蕭茲訪中引起質疑

批評蕭茲者,包括歐盟內部市場執行委員布勒東(Thierry Breton),以及德國綠黨籍外交部長貝爾伯克。布勒東11月6日接受法國《解放報》(La Libération)專訪時,提醒德國:「只有歐洲持續團結應對,才能在國際上擁有影響力」。他表示,歐盟國家不該忘記中國如何分化歐盟,在需要重新平衡歐中關係之際,各國應停止各自私下與北京對話。他又指出,歐盟已通過一系列法案,包括互惠要求、外國投資審查等,目的在終結歐盟對中國某種層面的天真,並保護內部市場。

貝爾伯克則認為,德國不能過度依賴中國大陸。還有批評者認為,蕭茲拒絕法國總統馬克宏所建議的連袂訪中殊欠妥適。

布勒東呼籲歐盟團結並沒有錯,貝爾伯克認為德國不能過度依賴中國大陸也屬中肯。這些主張言之成理、淺顯易懂,蕭茲不可能沒有如此的認知。但是這些看法都只是從個人的角度評斷,屬於理論層面的理想境界,在實務上難以完全實現。至於蕭茲與馬克宏連袂訪中,更是有違外交慣例。蕭茲決定先行率團訪中,必然有更深層、更全面的考量。

2022030158407327

蕭茲自有盤算

首先,在國際間,除非是各方約定的一場多邊高峰會,或者是對特定議題進行談判,否則在外交實務上,兩位國家領導人聯袂出訪第三國會模糊焦點,令眾人、尤其是受訪國感到錯愕,難以應對。另一方面,德法兩國雖然是歐盟的領頭羊,但基於歐盟各會員國地位平等的原則,德法兩國聯手,未必能代表整個歐盟的立場及眾多會員國的利益。

其次,蕭茲訪中主要目的顯然在試圖強化德中的經貿關係,以振興德國經濟逐漸陷入蕭條的景況。因為俄烏戰爭開打後,德國追隨美歐對俄羅斯實施經濟制裁,結果遭到俄國以削減能源供應反制,使得歐盟及德國的經濟受到重創。

盲目反中無濟於事

據報導,有超過九成德國中型企業認為,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上漲,將對企業經營造成致命性打擊,已有四分之一的企業考慮外移。在拯救德國企業方面,歐盟機構並沒有具體方案。如果蕭茲不立即採取行動,等待歐盟出手,恐怕緩不濟急,德國企業早已喪失自救的先機。

更重要的是,德國在前總理梅克爾執政時期,積極與中國大陸發展經貿關係,已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根據德國官方的統計,2021年德國與大陸的雙邊貿易額年成長15%,達2,450億歐元,大陸是德國的最大貿易夥伴,特別是汽車產業,大陸市場占福斯汽車總銷量的40%。

即使德國有6位部長對蕭茲訪中持保留態度,但是蕭茲認為德國目前經濟情況不佳,基於現實需要,必須顧全大局,此時此際不能與大陸脫鉤,以免自毀長城、前功盡棄,平白失去大陸廣大的市場商機。

德、中和則兩立

中國大陸對蕭茲來訪也十分歡迎。因為香港發生「反送中」運動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刻意挑戰大陸的民主人權問題,引發反中浪潮,對中共的國際形象極為不利。如今德國總理來訪,顯示歐盟大國無法忽視中國大陸的經貿實力,以及龐大的市場與商機。對於緩解中共在國際間遭受孤立的局面頗有助益。

蕭茲訪中之際,主管民航機採購的中國航材集團在北京,與空中巴士(AirBus)簽署協議,採購132架A320系列及8架A350系列客機,總價值約170億美元。空中巴士是歐盟若干會員國共同經營的企業,此項採購,對於疲弱的歐洲經濟不啻為一支振興劑,有助緩解歐洲的經濟困境。也使得蕭茲訪中行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

國家利益在於戰略自主

美國為了防止中國大陸崛起,威脅到它全球獨霸的地位,近年在國際間發動抗中反中浪潮。除了歐洲國家,美國還聯合了日本、澳洲、印度組成「四方安全對話」,明顯劍指中共。如今德國轉向中國大陸自為美國所不樂見。但德國為了本身的國家利益,尋求戰略自主,經濟自救,外人也難以置喙。

白宮國安會戰略溝通協調官柯比(John Kirby),在評論蕭茲訪中行時表示,美國充分尊重,且感謝德國想以自身認為最適合、最妥善的方式,管理與中國的雙邊關係。由於中、德兩位領導人先前未見過面,美國尊重也理解蕭茲訪中背後的邏輯。蕭茲訪中已是既成事實,美國用漂亮的場面話為蕭茲訪中定調,也算是聰明地自找下台階。

(作者係退休大使)

附加資訊

  • 作者: 徐勉生
  • pages: 40
  • 標題: 評析德國總理訪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