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前後探索「兩制台灣方案」│紀欣
2003年底,我寫的《「一國兩制」在台灣》在台北出版,隔年7月出版了增訂版。該書之後被翻譯成英文(One Country, Two Systems in Taiwan),2006年11月在美國華府國會圖書館舉辦了新書發表會,當年聖誕節前夕,華府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買了500多本書,由會員親自送到每一位聯邦參眾議員的辦公室。
當年我會寫這樣一個在台灣長期被視為禁忌的主題,是希望台灣民眾能了解「一國兩制」的緣由及內涵,從而認識「一國兩制」其實就是在一國之下,能維持現狀的最佳方式。
可惜將近20年過去了,台灣也經兩次政黨輪替,「一國兩制」卻始終遭到不分藍綠的政黨、政治人物污衊,尤其,2016年後民進黨當局甘為美國「以台制華」的棋子「倚美謀獨」,2019年後更藉著香港爆發「反修例」風波,唱衰「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所幸大陸始終堅持「和平統一 一國兩制」方針,而且「兩制」內涵在中共十八大後更加豐富、與時俱進了。
在十八大後更加具體化
2014年9月26日,習近平在會見台灣統派代表時說,「『一國兩制』在台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是能充分照顧到台灣同胞利益的安排」,這「三個充分」扼要精準地體現了「一國兩制」的核心意涵。
2017年7月1日,習近平在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大會上強調:一國是根,根深才能茂榮;一國是本,本固才能枝榮;必須牢固樹立一國意識,堅守一國原則,才能正確處理香港特別行政區和中央的關係。這段話完全適用於同樣因歷史遺留問題,長期生活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的台灣。
2019年1月2日,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發布40周年的紀念會上,宣示「祖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並首度提出要探索「兩制」台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他說「『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體現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中華智慧,既充分考慮台灣現實狀況,又有利於統一後台灣長治久安」、「制度不是統一的障礙,更不是分裂的藉口」、「在確保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前提下,和平統一後,台灣同胞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將得到充分尊重,台灣同胞的私人財產、宗教信仰、合法權益將得到充分保障」。同時,他倡議兩岸各政黨、各界別推舉代表性人士開展民主協商。
該講話等於實質啟動了兩岸統一的歷史進程,引起民進黨當局的恐慌,加大力道污衊「一國兩制」,甚至說「反對一國兩制是台灣社會的共識」,並由陸委會嚴禁政黨或個人與大陸探討「兩制台灣方案」。
不過,台灣當局的高壓政策並未阻擋「兩制台灣方案」日益具體化,特別是2022年中共二十大前後,有突破性的發展,值得我們高度關注。
2022年的最新發展
一、香港回歸25周年講話
2022年7月1日,習近平在香港回歸25周年講話中強調:「一國兩制」符合國家、民族根本利益,符合香港、澳門根本利益。這樣的好制度,沒有任何理由改變,必須長期堅持。這番對「一國兩制」香港實踐高度肯定的講話,立即安定了香港人心,也駁斥了國際社會有心人士對香港是否會長期實踐「一國兩制」的質疑。
習近平又指出,「一國兩制」在香港25年的實踐留下四點寶貴經驗及啟示:(一)必須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也就是港澳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前提下享有高度自治權,但港澳同胞必須尊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制度。(二)落實中央的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區的高度自治權,才能夠把特區治理好。(三)必須落實「愛國者治港」,把香港管治權掌握在愛國者的手中,才能保證香港長治久安。(四)香港的根本利益同國家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中央政府完全支持香港長期保持獨特地位和優勢。
綜上可知,「兩制台灣方案」須有幾個特點:(一)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前提下,台灣可享有高度自治權,中央則有全面管治權;(二)統一後必須由「愛國者治台」;(三)中央政府會支持台灣長期保持獨特地位和優勢。
二、第三份對台白皮書
2022年8月10日,國台辦與國新辦聯合發布《台灣問題與新時代統一事業》白皮書,分別從五個部分論述統一的構想與具體作法。與前兩份白皮書相比,第三份白皮書從「反獨」推進到「促統」,並且勾畫出「統一後」的基本架構,表達了中共和中國政府在新時代實現國家統一的立場和政策。其中「一國兩制」出現次數達15次之多。
白皮書第五部分「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光明前景」有三個重點,一是統一對台灣人民有實質的好處,包括可運用大陸的廣闊市場、「財政收入盡可用於改善民生」;二是台灣能擁有一定的國際空間,且能共享民族復興的榮光;三是統一有利於區域和平穩定發展,不會損及任何國家、任何人的既有利益。由於白皮書未提及「不會派駐軍隊和行政官員駐台」,引起台灣社會普遍關注,但也凸顯,「兩制」的內涵會依台灣政治局勢及兩岸關係發展與時俱進,為的是確保統一後台灣長治久安。
此外,白皮書再度呼籲兩岸開展民主協商,強調「兩岸協商談判可以有步驟、分階段進行,方式可以靈活多樣」,並期許兩岸各政黨、社會各界積極探索「兩制台灣方案」,豐富和平統一實踐。
三、中共二十大報告
10月16日,習近平在二十大政治報告指出,「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黨矢志不渝的歷史任務,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堅持貫徹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和主動權,堅定不移推進祖國統一大業。」這是中共首次將對台總體方略寫入黨代表大會的報告中,顯示解決台灣問題不僅是中共的三大歷史任務之一,也是新時代的重點工作,未來必將有更多、更具體的對台政策出台。
報告接著指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是實現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對兩岸同胞和中華民族最有利」、「台灣是中國的台灣」、「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絶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中共繼十六大報告後首次重申「絶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顯示中共今後會採取一切措施維護國家安全和領土完整,主要是針對外來勢力和「台獨」分裂份子。
報告也指出「我們堅持團結廣大台灣同胞,堅定支持島內愛國統一力量,共同把握歷史大勢,堅守民族大義,堅定反「獨」促統。偉大祖國永遠是所有愛國統一力量的堅強後盾!」這段話除高度肯定台灣的愛國統一力量,也期待統一後將由「愛國者治台」。
四、中共通過黨章修正案
10月22日,中共二十大閉幕會上通過黨章修正案決議,涉台部分加入「全面準確堅定不移貫徹『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方針」、「堅決反對和遏制台獨」內容。大會並稱,充實這些內容,有利於推動「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對此次增修條文,我有幾點看法。
首先,將「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寫入黨章,顯示「一國兩制」對推進兩岸統一將發揮關鍵作用,而將其與「反對和遏制『台獨』」並列,則顯示中共體會到,若僅反對和遏制「台獨」而不促統,恐將使兩岸分隔的現狀固定化、持久化;唯有積極促統,才能有效反「獨」,積極促統就必須積極探索「兩制台灣方案」。
其次,我以為採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八個字,而非其簡稱—「一國兩制」,有兩層意義。
第一是凸顯台灣,與香港、澳門一樣,和大陸同屬一個國家。十多年前我就開始倡議,在表述兩岸之間的關係時,多採用「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理由如下。
(一)馬英九雖承認「九二共識」,但八年任內每次提及「九二共識」,總強調「一中各表」,又稱「一中是中華民國」,使「一中」在台灣被淡化、異化了。更有民進黨人提出「台灣地位未定論」、「一中一台」。採用「兩岸一國」表述,可有效避免這些問題。
(二)美國政府一面稱其「一中政策」未變,一面通過各種法案強化對台關係,包括正在參眾兩院審議的「台灣政策法」,拜登甚至四度稱「會協防台灣」,又一再放話「要和平解決台灣問題」、「不得片面改變台海現狀」,不少號稱堅守「一中原則」的國家也跟著美國起鬨。「兩岸同屬一個國家」表述,可提醒西方國家不要介入台灣問題,否則將違反「不得干涉他國內政」的國際準則。
第二是凸顯一國之內,可以有兩種不同的制度並存。鄧小平先生1984年6月在〈談「一個國家,兩種制度」〉(選自《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指出:「我們的政策是實行『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具體說,就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大陸十億人口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台灣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由此可知兩種制度指的是,港、澳、台三地,因歷史因素,可實行不同於大陸的制度,在特別行政區內維持原有的社會經濟制度、生活方式,但這並不表示三者實行的制度要一樣,更何況香港與澳門的現行制度也不一樣。
此道理淺顯易懂,但就是有西方學者,例如曾在柯林頓時代主管亞太事務的助理國務卿謝淑麗(Susan L. Shirk)公開建議,大陸應將「一國兩制」改名為「一國三制」,以凸顯台灣的「兩制」實踐會與港澳不一樣。希望這次中共黨章加入「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可為不瞭解「一國兩制」緣由及內涵者解惑,也杜絕有心人士繼續混淆視聽。
五、習拜面對面會談
11月14日,習近平與拜登在印尼峇里島G20場外首度面對面會晤。習近平在會中指出,「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中美關係政治基礎中的基礎,是美國不能也不應逾越的紅線」、「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是中國的內政」、「將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如果出現《反分裂國家法》規定的三種嚴重情況,中方必將依法行事」。
拜登回應,美方堅持一個中國政策,不支持「台獨」,不支持「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但也表示美方「反對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反對北京對台採取「越來越強硬的強制性行動」。
習近平這次提及2005年通過的《反分裂國家法》是要強調,儘管中國希望看到並致力於保持台海和平穩定,但該法第八條明文規定:「『台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或者發生將會導致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或者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國家得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因此,若發生三種情況中的任何一種情況,依法行政的中國必須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實現統一。這明示美方不要在台灣問題上玩火,也是向台灣台獨分裂勢力發出嚴厲警告。
不過,同法第五條規定「國家和平統一後,台灣可以實行不同於大陸的制度,高度自治。」美國一再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就應該認清「一國兩制」對和平解決台灣問題可發揮關鍵作用。而台灣所有希望避戰、謀和的政黨及各界人士更應加強研討「一國兩制」。
積極探索「兩制台灣方案」
「兩制台灣方案」的設計涉及複雜的理論和現實問題,應及早由兩岸學者專家及各界代表性人士研討、探索。尤其,中美及兩岸關係均日趨嚴峻複雜,不能排除統一隨時到來的可能性,因此應未雨綢繆、加緊準備。以下我簡單談一下在探索「兩制台灣方案」時,應該注意的事項。
第一,應遵循習近平多次提出的「三個充分」。第一「要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我們要針對台灣的歷史背景、現實因素、「主體性訴求」等,設計出有別於港澳方案的台灣方案。第二「要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表示「兩制台灣方案」必須是經過兩岸共同研討、達成的共識性方案。第三「是要充分照顧到台灣同胞利益的安排」,統一後,除個人的私人財產、宗教信仰、合法權益可得到充分保障,台灣民眾還可以「真正當家作主,永保太平,經濟更加發展,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民生更加改善,在國際上更加安全,更有尊嚴」。
第二,統一後,必須確保中央在台灣地區得以行使主權、確保國家的整體安全、確保兩岸雙方的發展利益,這三者缺一不可。我們必須在確保這一原則的前提下,研究和設計「兩制台灣方案」。
第三,「兩制」內容須與時俱進。大陸曾在「鄧六條」、「錢七條」對台灣釋出諸多善意的承諾,但台灣從未回應,而如今不論是台灣的政治生態或國際環境均發生巨變,加上香港「一國兩制」實踐也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教訓,之前的承諾雖仍有高度參考價值,但不能全部照搬、照用。原則上,台灣可保有自己的行政及立法機構,保留不損害國家主權的法律,保有自己的貨幣政策、自行管理財政事務,保留及改善台灣現行的勞健保等福利措施。第三份白皮書未提「不派官員、不駐軍」,顯然是為確保統一後,台灣長治久安所做出的必要調整。
第四,應當禁止違背「一國兩制」的主張。政黨政治、普選制度在台灣行之多年,應予以保留,但任何政黨不得在黨章中宣揚分離主義,違背「一國兩制」,任何競選文宣及政見不得有分裂及仇中的主張,各級官員及民代不得發表破壞「一國兩制」的言論。
第五,重編歷史教科書、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台灣國族認同問題不亞於香港,兩岸應及早共用史料、共寫史書,特別是包括台灣史在內的中國近代史,以恢復正確史觀。從香港經驗可知推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性,在台灣可從弘揚中華文化開始做起。
第六,統一後要由愛國者治台。鄧小平在1984年就說「港人治港的標準必須是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來治理香港,愛國者的標準是,尊重自己民族,誠心誠意擁護祖國恢復行使對香港的主權,不損害香港的繁榮和穩定。」該標準簡單明確,相信只要認真發掘、培養,必可找到不少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支持統一,且學有專長、人品端正的「愛國愛台者」。
結語
我建議在兩岸學政界共同探索「兩制台灣方案」的同時,應加強宣導「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歷史和法理事實,也應設法讓台灣民眾了解「統一不是被吃掉」,而是結束政治對立。
近期俄烏戰爭呈現在世人眼前的慘烈情景,已讓台灣民眾對台海兵凶戰危感到憂心,11月26日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又大敗,顯示台灣主流民意似有轉變。
民氣可用。儘管民進黨當局短期間不會願意在「一中」的前提下開展對話,台灣主張統一的政黨及各界人士可與大陸對口單位開展民主協商,激起台灣社會對「兩制台灣方案」的討論熱潮。平實而論,當台灣民眾認知統一是大勢所趨、無可迴避時,最關心的必定是,如何保障自己的權益及維持現有的生活方式。因此,兩岸共同探索「兩制台灣方案」,勢將成為實現兩岸統一的前哨戰。
附加資訊
- 作者: 紀欣
- pages: 62
- 標題: 二十大前後探索「兩制台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