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的感應,友情的見證│陳曉林

人文的感應,友情的見證│陳曉林

風雲時代出版社編印這套「龔鵬程學、思、俠、游特輯」,是由筆者向一些友人倡議,獲得熱烈回應而成事的。故而這一特輯問世之際,鵬程兄要筆者略綴數語以志始末,筆者當然義不容辭。

2022030158408355

鵬程兄是我深為敬重的朋友。就年齒言,尚小我數載,但他在人文學術上之造詣與著述,頗有非我所能企及的境域。更遑論他曾是佛光大學、南華大學的創校校長,以及諸多民間著名學院、學會、學刊的創始人或主持者。我對鵬程這些與學術領域相關的煌煌履歷,倒沒有什麼高山仰止的感覺,但對於他費心辦學與用世的同時,猶能寫出數量如此龐大、內容如此精湛的著作與論述,委實感佩無已。

在人文學術方面,我與鵬程論學脈則各有師承,論哲思亦各有宗主;但他對儒、釋、道三大主流的疏釋,以及融貫三教而扼要詮述的創見,在大關大節處之把握,我率多能欣然認同,甚且歡喜讚歎。至於若干考證或比勘上的細節,看法或有異同,則無關宏旨。總之,我認為鵬程在人文學術上的論述,其價值自有可大可久者在焉。

而我與鵬程能成為莫逆之交,亦非偶然,實因在一特定的時空情境下,他與我皆面對不測的兇險,卻不約而同地表現了「臨大節而不可奪也」的氣概。後來發現,我與他皆從小認同俠義精神,並喜愛俠義傳奇,所以事到臨頭,能夠不畏強權、冷對橫逆,實也不足為奇。

嗣後,鵬程和我及兩岸一些喜好俠義理念及武俠文學的朋友,創辦中華武俠文學學會,推鵬程為會長,我則在主辦的出版社規畫出版古龍、梁羽生、倪匡、溫里安等人的武俠經典,以迄於今,自也殊非偶然。

這套特輯的編選出自我的心裁。三教新論,是鵬程多年來對儒釋道三脈經典及相關理念的學術論述,海涵地負,自成一家。吟游、大俠、武藝、食趣,是鵬程從文化與精神層面,呈現古今詩人、文士、俠客的特殊風貌。九州心影,則是他遊歷神州大地的人文記錄,其間涵括論學的篇章、文化的光影,固不待言。

事實上,迄耳順之年,鵬程成稿的書籍早已遠逾百冊,由這十書編成的「學、思、俠、游」特輯,不過只占其十分之一。但於我而言,這些是我在鵬程著作中特別珍視的篇章,充分凸顯了鵬程的深廣學思、俠義心性和淑世情懷;而這些,正是包括我及一些朋友,和鵬程最能深心契合的交集所在。

常有關心的友人問我:你曾以文章述學抒懷,給人留下印象,何以多年未見大論述?我輒答以:在文化思想的大關節、大方向上與龔鵬程相近,他既寫下偌多著作,我便偷懶了。這雖或是戲言,卻真切反映了我對鵬程著作的契合和肯定。

此次和我一起出資集印這套特輯的友人,包括張正、黃滈權、吳安安、林鍾朝權、龔明湘、唐經瀾等多位皆是我介紹給鵬程認識的朋友,且皆非人文學界中人;他們與鵬程一見如故,多年來有機會便相聚暢敘,如平生歡。鵬程雖學養深厚,然為性情中人,與我們這些朋友尤其意氣相投,每聚皆開懷忘憂。他們一聽我有此倡議,皆熱烈回應,認為這套書可作為一個紀念,見證彼此友誼長在,文化價值長存。

自大陸經濟起飛後,常見內地一些具人文情懷的企業家,基於對中華文化的認同,熱心拾穗搜珍,捐資為在台灣漸被遺忘的文史大師們印行全集。鵬程雖然已在大陸刊行著作甚多,但他畢竟出身台灣,是我們的好友,故此時推出這套特輯,誠然也不無微衷,意在彰示於所謂 「去中國化」的狂潮下,台灣仍有對人文理念和實踐,念茲在茲的明眼人也。

寫至此,忽憶起唐朝詩人韋應物的「喜會故人」五律,遂略易數字,藉以表達身邊這些俠氣朋友的情誼:

兩岸曾為客,相逢每醉還。

浮雲一別後,流水數年間。

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

何因不歸去?海上望空山。

(作者係資深媒體人、風雲時代出版社發行人)

附加資訊

  • 作者: 陳曉林
  • pages: 72
  • 標題: 人文的感應,友情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