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全球通膨的隱性元凶│林建山
當前國際市場經濟社會最關注的是,源自美國的全球通貨膨脹潮究竟何時會得到有效抑止,讓世界經濟重返復甦軌道?其實,什麼是當今全球大通膨的隱性元兇,更值得吾人關注。
絕大多數經濟學者與智庫專家,都把關注重點放在貨幣金融通貨膨脹與實物商品通貨膨脹上,而忽視了「企業物價上漲」變數的關鍵性。2021下半年,美國港埠壅塞危機促成了工業生產與民生物價大膨脹,終於讓人們意識到,「經濟流通(物流)失能」可能造成的禍害,絕不比「貨幣印發失速」與「貨物供給失速」來得輕。
通膨長期化造成經濟危機
2021年第二季起跳的這一波全球通膨,當然不只是「暫時性的」。越來越多人認為,通膨勢頭很可能持續至2023年中期;美國Fed也不得不將通膨列為優先對策。智庫專家認為,應該還不至於會像1970-80能源危機年代那樣嚴重;當時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擁有絕對的能源定價力量,可以控制住全球原油供應數量價格的效力;何況,當時也爆發了全球穀物歉收危機。
必須優先應對供應鏈斷鏈及勞動力緊缺問題
面對今天的情勢,美國乃至全世界擔憂的並非通膨率6%將提高至10%,而是這個通膨率6%「長期化持續」到何時才會轉緩的問題。
如何才能有效抑制通膨幅度,各方面共同的看法是,解決全球性供應鏈斷鏈的問題應該是首要急務,其次則是全面性勞動力不足的問題。特別是,全球新冠疫災迭迭變異,加劇了勞動力市場的高齡化趨勢。
長期以來,先進及中進國家的「少子化問題」,成為「全世界勞動力市場之癌」,其中以日本及歐洲情勢最嚴重,而美國少子化問題也在增強中,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也受計畫生育政策影響,難以應對人口紅利衰減的問題。
都是企業物價上漲惹的禍
川普的貿易戰及新冠變種病毒導致各國實施封鎖政策,造成供應鏈斷鏈,是引致這一波世界級通膨潮的關鍵變數,但這絕非是唯一變數。這一波通膨的上中下游變數,應該源自「上游」大宗原物料,特別是原油等能源價格高漲,「中游」企業交易價格的「移轉價格膨脹」,以及「下游」民生經濟社會的供應缺口擴大與消費者購買力弱化所導致的「消費價格膨脹」。貫串上中下游膨脹的「綜效型價格膨脹」現象,正是這波通膨的根本核心。
這一波價格上漲趨勢越來越明顯,的確是「企業間交易價格活潑激動」的結果。換言之,全球大通膨無非是「企業物價上漲」惹的禍。
企業物價上漲的上游現象
「企業物價上漲」的上游現象,主要源自於初級資源價格的上漲。疫苗普及和先進國家的經濟刺激措施,促進了「原油需求復甦期待高升」的動能,而同時,主要產油國減產,更促使原油供需持續緊縮;由於世界各國持續實施貨幣放寬政策,大量資金流入能源市場,原油期貨價格暴升,恢復到了新冠疫災前的2020年1月水準。
「上游」原油價格高漲波及石油化工等原材料市場。美國3M公司CFO莫尼什·帕托拉瓦拉表示,「通用聚丙烯樹脂等主要原料價格上漲。確定銷售價格時會把採購成本上漲的因素考慮進去」。美國調查公司Wolfe Research稱,在歐洲、中東、亞洲等地區,3M公司產品已開始漲價。
金屬價格也在上漲。國際銅價達到了約9年半來的高位,用於汽車廢氣凈化催化劑的「銠」價格也刷新了最高紀錄。鐵礦石的上漲推高了鋼鐵行情。
經濟復甦的中國帶動了原材料需求,亞洲的聚丙烯交易價格比2021年初上漲了一成多。受中國等國家需求增大的影響,德國塑膠包裝膜行業「從2020年12月開始出現進口不足,2021年2月以後日益嚴峻」。
日本是中游價格膨脹經典
「中游」企業交易價格「移轉價格膨脹」現象,以日本產業經濟活動基本建立在「原料仰賴進口、產品全部出口」模式上,可謂是今天國際經濟社會的最典型。
12月10日,日本銀行(央行)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1月日本企業物價指數年率上升9.0%,漲幅是1980年12月以來的最高點;除了原油等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齊步上漲外,日圓貶值更進一步推高了進口商品價格,進口物價的漲幅按美元計算成長35.7%,按日圓計算成長了44.3%。
日本的企業物價指數在2021年初曾徘徊在負值區間,但3月以後明顯上行,連續9個月高於上年。10月的漲幅也從快報值的8.0%,修正至8.3%。
國民消費者物價急速上升
若就按品類來看,汽油和柴油等石油與煤炭產品、鋼鐵、化學產品的價格明顯上漲。尤其石油和煤炭產品價格年率上漲49.3%,鋼鐵上漲23.9%;原油價格持續上漲,同時在運輸設備等領域,作為原材料的鋼材漲價開始產生影響。物價上漲的趨勢涉及六成品類;目前漲價正擴大至飲料、食品等民生領域。
民生經濟物品供應短缺與消費者購買力弱化,所造成通膨的底蘊是,疫災衝擊下,以已開發國家為中心,造成民間儲蓄不斷膨脹。包括美國拜登政府的1.9兆美元刺激計畫在內,先進國家都在加緊採取「財政大放送」對策,因之,今後先進經濟社會的消費力或許可大幅提升。
然而另一方面,在民生物資供應受到制約的背景下,倘若民生消費「真實或假性」的需求增加,都將造成最終產品價格的上漲,並導致國民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急速上升。
物流不暢的負向經濟效應
新冠疫災衍生的世界性供給面制約持續,益發凸顯物流不暢對於通膨高飆的關鍵性。物流不暢至少造成三方面負向經濟效應:
第一,加速「海陸空運費加碼加價」的時間與幅度。特別凸出的是,此次中美之間海上貨櫃船運費迭漲且居高不下,造成運載原材料和產品價格上漲;而由於物流停滯遲延又導致各地貨物短缺,乃至原材料採購延遲等問題。最近英國調查公司IHS Markit發現,先進國家製造業庫存普遍不足,已經直逼10年來的最高水準,無一不是「企業物價上漲」的基調圖像。
第二,時空遞延遲滯的「加急加帽子之風險成本」飆升。最近的物流停滯遲延導致國際貨品供應緊缺,例如今年2月襲擊美國南部的嚴重寒潮,由費城聯邦儲備銀行「製造業物價支付指數」(回答上漲的比率減去回答下跌的比率得到的數值)來看,今年3月為75.9,較2月大幅躍升21個基點,是1980年3月第二次石油危機以來的最高水準。同時,此次寒潮造成德州停電,半導體工廠及石油化工廠停產,材料緊缺加劇;以致企業相互爭奪有限的原材料,急速擠高了整體製造業的採購成本。
第三,對中下游「成本加成轉嫁」。中游價格上漲對最終產品製造商等造成「成本大幅度墊高」。以目前全球最夯的汽車製造業為例,儘管汽車需求復甦,但原材料價格飆漲,已造成嚴重「收益擠壓」;在金屬加工產業,除鋼鐵業外,鉑族金屬的採購價格也早因物流不暢,上漲至2020年5月的2.2倍,並將導致全年成本激增數十億美元。
綜言之,上中下游的「企業物價上漲」,應該是各國政府在對抗通膨必須關注,並設法解決的重點。
(作者係環球經濟社社長)
附加資訊
- 作者: 林建山
- pages: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