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嚴34周年:不容民進黨破壞憲政秩序│桂宏誠
今年的7月15日是台灣解除戒嚴34周年,這個日子其實是兩岸關係走向和平交流的先聲,也是台灣開啟自由化邁向民主化的里程碑。
然而,目前這個日子幾乎僅是「國民黨在台灣實施了全世界最長時間戒嚴」的註記,用來述說這段「破壞」自由民主憲政秩序的威權統治時期裡,發生過許多侵害人權與不公義的事情。
從歷史的脈絡來看,台灣地區在戒嚴時期應是實施民主憲政的「起步」階段,無所謂「破壞」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之說。反倒是被《亞洲週刊》報導評論為「民選獨裁」的民進黨政權,才正在「破壞」解嚴後,所逐步建構的自由民主憲政秩序。同時,台灣在戒嚴時期的真實景況,並非都像被捏造成的那般「黑暗」。目前有些對戒嚴時期帶有「受壓迫」意涵的歷史記憶或刻板印象,不少都是用來摧毀國民政府遷台的道德性和正當性。
最近幾年,蔡英文常在自誇她的執政績效時,會以某小段期間經濟成長率是「亞洲四小龍」之首為例證。但亞洲四小龍是從何而來的說法呢?不正是源自於實施戒嚴的威權統治時期,台灣的經濟發展被西方先進國家讚嘆為奇蹟,人民並曾享受過「台灣錢,淹腳目」的榮耀時刻嗎?
台灣許多年輕人不知道台灣為甚麼實施戒嚴?以為是因國民黨要鞏固政權,並藉以打壓台灣本土人士來確保其的利益。事實上,戒嚴是指軍事管制的體制,而當時為對抗與防衛中共解放台灣的軍事企圖,國家已進入「動員戡亂時期」,才實施戒嚴。然而,隨著兩岸軍事對立情勢的和緩,以及台灣經濟高速起飛後,台灣的戒嚴主要是限制了人們政治上的自由與權利。也因此,有外國學者稱台灣實施的是「軟性威權體制」。
中華民國開始施行憲法時,已近國共內戰的後期,政府因應戰亂發布戒嚴令及制訂了具有「戰時憲法」性質的《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在法制上明白向人民宣告,憲法所賦予的民主自由權利均將暫時凍結。因此,當時許多法律的名稱都冠上了「動員戡亂時期」,如《動員戡亂時期懲治盜匪條例》即是。由此可知,台灣在解除戒嚴和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後,也才發展進入了自由民主的憲政時期。
民進黨執政後,發生過許多侵害人權與製造「綠色恐怖」的事例,疫情期間民眾更常遭到政府濫行開單受罰,或被以散布不實訊息或謠言為由移送法辦。而且,民進黨政權還違反「兩岸一中」的憲法體制,既拒絕接受大陸贈送疫苗,還阻撓民間捐購疫苗。凡此種種,正說明民進黨政權正在破壞憲政民主秩序。
(作者係民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附加資訊
- 作者: 桂宏誠
- pages: 13
- 標題: 解嚴34周年:不容民進黨破壞憲政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