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保護主義使日本經濟迷航|李中邦
美國總統川普退出TPP、主張雙邊貿易談判,日本受害最深又莫可奈何;中國倡議「一帶一路」,建構合作、共榮的自由貿易,日本卻又欲迎還拒,自陷進退維谷的窘境。
5月14、15日北京召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有130個國家派代表與會,其中最令人意外的是,過去對大陸推動「一帶一路」不僅冷嘲熱諷,甚至聯美掣肘的日本,派出政壇上與大陸領導階層有廣泛人脈的自民黨幹事長二階俊博率團出席,並遞交安倍晉三首相的親筆函,隨行的有安倍政務秘書官今井尚哉、經濟團體聯合會會長榊原定征及外務省、經濟產業省高階官員,頗具份量。為何安倍政府對「一帶一路」的態度會有這麼大的改變?如果了解日本近日所承受來自美方的莫大壓力,或許就可嗅出答案。
當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大陸帶領各國反對保護主義,而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的美國,川普政府卻高揭「美國第一」、陸續推翻或要求重談原有的自由貿易協議(如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中美角色切換,一拉一推,終於使得二戰後向來「親美反中」的日本,出現搖擺的「迷航」現象。
美部長發言日本心寒
自從川普上任,立即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以來,標榜「貿易立國」、以出口為導向的日本,越來越感受到自由貿易面臨危機,必須另找夥伴,抵擋以美國為震源的貿易保護主義抬頭。3月在德國所舉行G20財政部長、中央銀行總裁會議的共同聲明中,過去一向都有的「對抗保護主義」字眼,應川普政府的要求被刪掉了,最後連「自由貿易」都沒提到。
日本希望美國回到「互惠商貿關係」的構想一再受挫。5月初,川普政府負責經濟方面的閣員,接連有保護主義的發言。財政部長努勤在洛杉磯的國際會議上表示,持續研究是否採行「國境稅」,擬加重進口企業的稅務負擔,而減輕出口企業的稅務;他更說「美國不課關稅,而對手國課徵美國產品高關稅,就不能說是自由貿易」。對美國而言,認定是否為「公平」貿易,是看對手國就美國產品課稅的稅率是否跟美國採相同水平。
儘管之前的4月下旬,川普政府公布的稅制改革案裡,並未納入「國境稅」,卻也流露,美國隨時有可能用這招對付他國。在同一場會議,商務部長羅斯演講時則表示,將從TPP的多國談判轉移為雙邊貿易談判。任人皆知,川普偏愛雙邊談判,正是因這較容易向對手國施壓。美方主要經濟閣員的這類發言,令日本很不安。
美自由貿易有假面具
早從1960年代之後,美國就頂著「公平貿易」的桂冠,逼迫對美國出口大幅成長的日本,在汽車、半導體、牛肉、微波爐等領域開放市場。美國擁有龐大的市場,對許多國家是重要的出口對象,便以此強硬的立場,推動有利的談判。美國前聯準會主席葛林斯班曾嚴厲批評,柯林頓政府是「帶著公平貿易假面具的保護主義」。
美國對外界批評其傾向保護主義,都四兩撥千斤地反駁「美國是世界最大、最開放的市場」。日本明白,美國雖主張「公平的自由貿易」,但其意思是「符合美國利益的貿易」,實質上就是保護主義。面對美國的霸氣,日本財務相麻生太郎暗示,在(多邊的)TPP裡可以對美國讓步的,在雙邊之間不見得能讓,牽制美國的意圖。
隔了幾天,5月4日羅斯再放砲,點名日本與墨西哥說「美國對膨脹的貿易赤字已無法忍耐」。3月的商品貿易對日赤字72.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加8%;對墨西哥為70.3億美元,增加30%;以國家來說,貿易赤字最大的是對中國大陸,245.8億美元,增加18%。羅斯強調,「川普政府要從失衡的貿易關係中保護勞工與企業,因此揭櫫要回歸平衡」,再次表示得縮小貿易赤字。
對日本,美國為增加出口,遂逼迫日本開放農產品市場;為減少汽車進口,也要求日系汽車必須擴大在美國境內的生產。但另一方面,對中國大陸,評斷過去一年貿易赤字「已改善」,沒有加以批評。日本認為,美方是因北韓情勢而對中國大陸放水,非常不是滋味。
然而,日本頭痛的問題還沒停。5月11日美國新科貿易代表署(USTR)代表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就任,他是出名的對日強硬派,雷根政府時代即為USTR副代表,負責美日鋼鐵協議談判,強力要求日本自主限制。萊特海澤的上任讓日本更加警戒,研判川普的保護主義主張會益發尖銳,擔憂惡夢重演。美國的貿易政策是由商務部長羅斯確立戰略,萊特海澤負責實際談判。如今美國的談判體制已成形,其要求勢必會逐步趨於嚴厲,也一定會打擊到日本的出口產業。
日本對台灣企業臉色不同
沒有美國的TPP,剩下的成員國意見分歧,秘魯、智利等中南美洲國家希望中、韓等新興國家加入,越南、馬來西亞則質疑其成效而意興闌珊,倒是日本5月20日在河內舉行的TPP首席談判代表會議跳出來,力主維持關稅、投資、服務高品質的通商規則,重新談判,促成只剩11國的TPP,繼續等待美國回心轉意。乍看日本因應川普政府的布局及其對TPP的企圖,似乎在主導守護自由貿易體制,可是它日前在東芝收購案上又露出另一種臉孔。
日本東芝因投資美國西屋公司的核電事業,引發鉅額虧損,瀕臨倒閉,近日要賣掉最賺錢的半導體記憶體部門救急,台灣郭台銘領軍的鴻海精密工業,跟旗下的夏普及美國蘋果、日本軟銀結盟,出了最高的標價,在與博通(Broadcom)、美國投資基金Silver Lake、威騰電子(WD)及南韓SK Hynix的競爭中原本最有希望,然而,日本政府竟以「擔心技術外流台灣、中國」、涉及「國家安全」為由,運作日本官民基金INCJ與美國私募基金KKR聯手,並與日本政策投資銀行(DBJ)合作,使得鴻海取得的困難度大增。
去年鴻海收購在破產邊緣的夏普時,日本相關單位也有類似的阻力,然而,鴻海注資不到一年,夏普即轉虧為盈,股價上漲逾4倍,績效甚佳。但這次東芝標案顯示,日本標榜的自由貿易也是「雙重標準」,面對台灣企業時,日本所謂的高品質投資規則就會打折扣。從這也可知,蔡英文政府「新南向」要仰仗與日方策略聯盟,不可能得到日本真心的幫忙。
日本在中美之間進退維谷
何況,現在日本已深切感受到,亞洲中、小型國家對中國的期待正在上升,對美國則幾乎不抱期待,因此會派出大規模代表團參加「一帶一路」論壇,就算是去看究竟或蒐集資訊,都顯示其原先的立場鬆動了,但說日本已轉向,則恐怕還言之過早。
5月15日,二階俊博在會場表示,日本政府應盡快決定加入亞投行(AIIB)。他指出,趁還未大幅落後,有必要做好加入亞投行的準備。同一天,安倍也說,如能確立公平管理等,消除疑慮後,會積極考慮,略有改口的味道。可是,翌日麻生再度聲明,日本不參加亞投行的立場沒變。而且,日本主流媒體也並未鼓勵中日改善關係,反而刻意負面說中國是在利用「一帶一路」挑戰以美國為主的既有國際秩序,並懷疑大陸想藉此出口生產過剩的廉價鋼鐵材料等等。
由此可知,日本經濟被川普的保護主義作風、拋棄TPP,打壞了節奏,是最大的受害者,但由於長年追隨美國,安全也靠美國保護,遂不敢苛責川普,只能忍氣承受;而日本對中國大陸的新角色也欲迎還拒,造成近期日本經濟走向迷茫,在親美、親中之間進退維谷。
(作者係本刊主筆)
附加資訊
- 作者: 李中邦
- pages: 26
- 標題: 川普保護主義使日本經濟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