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合作大學」芻議│杜震華
兩岸關係遭蔡英文政府「漸進式台獨」而急速惡化,除帶來陸方軍機和船艦繞台次數遽增,「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是否存續,也讓台灣經濟受到嚴重衝擊。然而,有心為兩岸關係努力的還是大有人在,他們透過各種研討會或座談會,希冀經由實質有效的合作交流,改善彼此關係,走向合作發展、互利雙贏,並進一步向融合統一邁進。在此考量下,本文作者提出「兩岸合作大學」芻議。
過去的兩岸合作途徑,在教育方面有交換生或學位生的作法;但兩岸關係惡化之後,兩岸都大幅緊縮這個途徑的規模,可以說幾乎斬斷了高教界的往來合作。然而,高教往來正是年輕人有機會彼此了解、換位思考、消除衝突風險的寶貴機會;封閉或幾近斬斷這個途徑是相當可惜的事。
設立兩岸合作大學的考量
一個可以稍微彌補這種缺憾的作法,是由陸方設立一所(或幾所)「兩岸合作大學」,在專業教學上引進台灣目前大量剛退休的教授,提供台灣相當優良的公立大學高教水準,來滿足有意獲得台灣高教內涵的陸生需求,可以不必親到台灣受教,即可突破目前管道受阻的遺憾。
之所以提出這個建議是基於下列幾個因素:其一,台灣在2018年7月生效的軍公教「年金改革」,造成大量台灣公立高校教授退休金被刪減,除立即減少二成以外,絕大多數退休者必須在十年間再逐年刪減二成,也就是十年後的月退俸只剩原來的六成,成為軍公教人員中受衝擊最大的一群。因刪減的設計非常粗糙、刪減成數只看「服務年資」的長短,而教授年資因修業時間最長故通常最短。這些退休公立大學教授過去可到私立大學延續「第二春」,但目前這種機會幾乎都已斷絕。而在「少子化」下,台灣私立大學多數面臨「關校」的威脅,只敢聘用鐘點費低廉的「兼任」教授,讓這群公立大學教授轉進私校無門。
其二,在醫療水準日益提升下,台灣人的平均壽命已超過80歲,公立大學教授65歲退休後,很多人的身體狀況都還可以勝任再授課5到10年;而這個年紀的講學經驗豐富,授課品質最高,在可以繼續提供高水平服務下,卻按規定必須退休,可以說非常可惜。其實,美國在1970年代末期已通過法律,禁止因年齡「強迫退休」,所以美國不少大學教授都推遲到80歲左右才退休,只是海峽兩岸的制度都還沒跟上。
其三,平均而言,台灣的高教水平略高於大陸。以今年6月公布的英國QS全球大學排名為例,台灣有27校列名其中(絕大多數為公立高校),而大陸只有71校,以大陸人口為台灣60倍觀之,列名的高校只有台灣的2.6倍,即可知台灣高校平均水平仍高於大陸。特別是,台灣公立大學教授通常都擁有海內外一流大學的博士學位,在體能狀態仍可提供良好的教學下,65歲後若無法繼續提供服務,殊為可惜。
許多大陸來台學習的陸生,在結束台灣的學習後,都盛讚獲得了優質的高等教育。如果能在大陸,由陸方主導設立「兩岸合作大學」,在專業教學部分,引進台灣著名退休教授,負責設計專業課程,並招募台灣甫退休、身體狀況仍佳的教授,提供5至10年的服務,就可為許多大陸有意來台交換學習或攻讀學位者,提供高水平的高教師資和教學,不必勞師動眾耗費大量金錢、精力越海來台。而台灣的退休教授,一般也都樂意對學習意願高於台生的陸生,提供教學服務,也有機會到大陸體驗大陸的生活、遊歷大陸的山水,是一個兩岸合作雙贏的作法。
可以分階段完成設計
這種作法當然並非完美,因學生無法實際體驗在台的生活,但若提供其畢業前到台灣短期的遊學機會,或該校也招收部分台灣學生,也能部分彌補這種缺陷。比起目前來台學習途徑幾乎已被腰斬的狀況,這個模式至少可以相當程度替代原有的交流途徑。另外,這些退休教授可能沒有足夠精力,滿足一般高校教授必須進行科研,並於期刊發表的要求,因此必須對其教學水準進行精準的評價,要有更高的要求來彌補,甚至待遇也可以考慮打個折扣。
當然,要建構出一所優良大學並不簡單,一般至少需要幾年的時間。一個變通的方法,是選擇目前規畫中或建築中的高校,往這個方向調整發展。也可以選擇一所高校,設立一兩個新的學院,由「兩岸合作大學」開始調整建構,分階段完成整個學校的調整。另外,這所合作大學還可以有個特殊功能,就是引進那些可能受限於企業「競業條款」、不方便直接進入大陸企業的台灣高科技人才(如半導體人才),在這個大學裡任教(如電機資訊學院),而由相關陸企就近諮詢其專業,就可獲得具高度價值的專業訣竅,但又不會違反原服務企業的保密規範。
可提升兩岸交流和融合
兩岸合作大學可以產生一種效果,即眾多台灣公立高校教授都會了解,這是一個退休後可以到大陸服務一段時間、了解大陸生活和環境的平台;也因為這個平台的存在,會對陸方產生友善的態度,對兩岸關係的心態會做出有利統合的調整,在言論上會對兩岸關係發展有利,也符合陸方對趨向統一的期待,並提升兩岸交流和融合。
目前兩岸關係面對嚴峻的挑戰,有意改善兩岸關係的各方專家都該更努力地研究,提出創新、有效的合作模式。而「兩岸合作大學」可以是這樣的嘗試,何樂而不為?
(作者係華梵大學特聘教授、台大退休教授、前經濟部顧問、前商業發展研究院商業政策所所長)
附加資訊
- 作者: 杜震華
- pages: 26
- 標題: 「兩岸合作大學」芻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