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在日據時期對台灣的影響│劉碧蓉

孫中山在日據時期對台灣的影響│劉碧蓉

孫中山先生是當今海峽兩岸甚至全球華人推崇的政治家,其革命事蹟,足以證明他是一位引領時代思潮的先驅者。今年適逢其誕辰150週年紀念,謹以此文追憶日據時期孫中山對台灣的影響。

2016113906

眾所周知,激起孫中山革命決心的,正是清政府的甲午戰敗,台灣也因此役淪為日本殖民統治。但孫中山卻能於1900年來台策動惠州起義,這也是他亡命海外後首次的武裝革命,由於那時台灣剛割讓給日本,因而總讓人質疑他怎麼能來台灣?台灣人又如何知曉其革命事蹟?

利用日本建立革命基地

甲午之戰可以說是日本侵奪在華「利益」的一場戰爭。戰後,日本內閣致力安撫滿清皇室,拉攏張之洞等地方政要,另一方面也利用反清力量來牽制清廷,以防止清廷報復,而確保在中國東北的利益。

孫中山反清形象為人所知,是在1895年9月的廣州首義,清廷以「叛徒」下令要拿捕他。1896年倫敦蒙難事件後,孫中山已是日本政府亟欲拉攏的反清對象。在日本朝野的奧援下,殖民政府不僅讓陳少白來台灣組織興中會台灣分會,還讓孫中山以台灣作為策畫革命的指揮所,孫革命的訊息自然也藉由報刊從日本傳到台灣。

日本殖民政府入主台灣後,為傳達政令,鼓勵日人來台發行刊物,卻因警戒台人宣傳抗日思想,反對台人辦報。初期僅有日人創辦的《臺灣新報》、《臺灣日報》及1898年5月兩報合併發行的《臺灣日日新報》。

孫中山形象幾經變化

《臺灣新報》在1896年6月17日,殖民政府設定的「始政紀念日」,由山下秀實創刊。11月7日,該報首次用「廣東叛徒」之名,陳述孫中山在倫敦被拘禁的訊息。1897年陳少白來台後的9月28日,該報出現「逆黨披猖」標題,報導孫領導興中會圖謀不軌,他要改變清朝體制為「合眾民主國」。

當「中國同盟會」成立,革命黨與保皇黨展開爭論之際,《臺灣日日新報》主筆田原禎次郎(天南),於1907年6月1日至7日,分成四篇,以「孫逸仙」為題,刊載孫在《民報》周年時的演說。這是一篇有系統介紹孫中山革命理論的文章,稱許孫是最激進的改革家、擬顛覆滿清設立共和政府,更是一位能募集數十萬經費的募款高手。

該報的日文版及漢文版都詳加介紹章炳麟、黃興、陶成章、鄒容等《民報》的主筆群;稱章炳麟以其雄健之筆批判康有為保皇革新之政;形容鄒容深通法典;讚許黃興是促成革命黨統一者;說陶成章是一位奉行革命主義者,並稱他們都是孫中山革命的重要參謀。日文版還附上四人的照片,加深台灣讀者對革命黨人的印象。

日刻意形塑孫的親日形象

1911年武昌起義炮火聲響,武昌將陷、各省紛紛響應,以及孫中山當選為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大總統等訊息,不斷地在《臺灣日日新報》的內外要電「清國革命亂報」欄上出現。

1913年2月,孫中山到日本訪問,日本媒體不斷呼籲,朝野若要發展中國貿易,孫還是日本最信賴的人。在一則「孫文訪日影響」及「孫中山鼓吹親日」的報導中,刊出孫在日本受到朝野的歡迎,他勸中國人要與日本結為商業同盟,不要懷疑日本有瓜分中國的野心。這則孫中山親日的報導,除反映日本政府希望藉孫的親日表態緩和日益緊張的中日關係,更重要的是,向台灣讀者傳達日本政府對中國是親善的。

1917年8月孫中山在廣州成立「護法軍政府」,對抗北京政權。然而,孫在粵的發展並不順利,只好離開廣州。他離粵赴滬前先到日本,日本甚至視其為「南方之雄」來歡迎他。此外,台灣報紙特別刊載他的「實業計畫」、「支那の國際的開發─孫逸仙氏の築港計畫」及「廣東築港問題」等文章,介紹給台灣讀者,其目的無非是期望台灣的資本家也能去廣東投資。

呼應孫中山北上宣言

此時,《臺灣日日新報》關注孫再度回到廣東,其軍政府仍四面楚歌,但他執意「北伐」,導致與陳炯明的「聯省自治」不和,接著有批評孫為對抗商團,朝廣州市砲擊、放火掠奪等報導,「孫文政府財政日益窮乏、所能仰賴的只有日本」、「擁護陳炯明」之類不利孫的訊息,屢屢被《臺灣日日新報》刊在「中外紀要」、「電報」及「雜報」等專欄上。

1920年代,《臺灣民報》創刊,這是殖民政府受「大正民主」思潮影響,允許台灣知識分子組成「臺灣文化協會」所發行的報刊。《臺灣民報》的創刊正逢直系掌控北方政權時,台灣知識分子注意到中國武人有了勢力後,就往往失去理想爭奪不已,從袁世凱到段祺瑞乃至直隸一派莫不如此,這已是中國政界的常例。另,《臺灣民報》注意到孫1924年11月應邀北上,在廣州發表「廢除不平等條約」與「召開國民會議」宣言。

孫中山的「廢除不平等條約」主張,讓台灣知識分子關注到其所提的「日華親善」、「亞洲民族聯合」議題,此時正逢美國通過「排日法案」引發日本朝野恐慌與憤怒之際。台灣知識分子在《臺灣民報》上大聲呼籲,日本要亞洲各民族團結以對抗歐美列強,就應「日華親善」,提升台灣人的地位。尤其是醫生出身的蔣渭水,他在〈我的主張〉裡呼籲,要打破白人優越的迷思,就要大亞洲聯盟,唯有台灣人能扮演媒介角色,因為日本治台失敗的話,就沒資格高唱日華親善。

孫中山「召開國民會議」的主張,則引起在上海大學讀書的翁澤生、蔡孝乾的關注。「國民會議」本是孫為使北上的善後協商不至被軍閥政客分贓,遂以全國的農、公、商等各界代表為主體,不同於北京段祺瑞臨時執政以軍閥實力派所組成的「善後會議」。

台灣人認同孫中山的主張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的消息傳到台灣,翌(13)日《臺灣日日新報》即刊出孫逝去的訊息。從1925年至1929年6月奉安大典為止,《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民報》每年報導台人為孫舉行追思大會,尤其是1929年6月1日奉安大典時,特別刊載日本帝國政府及首相贈送純銀製花環,以及下令停泊在中國海域的日本軍艦要以降半旗禮表示追思。

台人所瞭解的孫中山及其三民主義理念的發展,就隨著《臺灣日日新報》、《臺灣民報》的報導及追悼會而四處傳播,讓台人認同孫及其主張。孫中山「大亞洲主義」的論述也在台灣發酵,期許殖民政府給予台人享有與日本人同樣的「國民」待遇,以此提升台灣人的地位。孫的「召開國民會議」主張,讓左傾的翁澤生、蔡孝乾兩人也接納了孫的三民主義。因此,他的過世,台人相當悲傷,視孫為「弱小民族的救世主」,以「平民的導師」、「革命的領袖」、「國民的國父」來形塑孫中山的形象。

國民政府成立後,中國內部發生國共兩黨及國民黨左右兩派的衝突,黃埔軍校校長蔣中正帶領國民革命軍北伐。蔣擁護「三民主義」,將「國父遺囑」列入孫中山的紀念儀式;北伐期間,蔣為孫中山的三民主義繼承者,不斷出現在《臺灣日日新報》的報導中,經傳播社會化後,深深影響著台灣人民,也引領著台灣人日後投向蔣中正所領導的抗日民族運動中。

(作者係國父紀念館副研究員)

附加資訊

  • 作者: 劉碧蓉
  • pages: 18
  • 標題: 孫中山在日據時期對台灣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