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比蔡英文更難維持兩岸和平│柳金財

賴清德比蔡英文更難維持兩岸和平│柳金財

賴清德所採取的選戰策略是「抗中保台」、「聯美抗中」,宣稱「台灣已是主權獨立國家」,「不能對和平抱有幻想,接受一中原則是假和平」等。他先前也稱「一中原則帶來戰爭」,台灣應在中南海與白宮之間選擇,並想以「台灣總統」身分訪問白宮。

遵循蔡路線不能維持和平

賴清德選前選後均表示,將繼續遵循蔡英文的「外交、國防及兩岸穩健路線」,兩岸應在「對等、尊嚴,台灣的門永遠敞開」與中國對話。但他要遵循蔡英文的路線,事實上已證明無法維持兩岸和平發展,因為大陸認為蔡政府過去8年大買美國武器、「倚美謀獨」、緊縮兩岸交流合作,通過《反滲透法》,實質上就是在走「台獨路線」。這可從國台辦於去年12月10日回應,賴清德所延續的「蔡英文路線」,即是「接著走謀獨挑釁的邪路、對立對抗的老路,讓台灣離和平、繁榮越來越遠,離戰爭、衰退越來越近。所謂創造新局,將是台海風高浪急的危局。」

就此而論,蔡英文有些論述,包括「維持現狀」、「兩岸關係就是兩岸關係」、「兩岸關係非外交關係」,根據「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以及她提過的「接受九二歷史事實」、「九二會談精神」及「九二共同認知」作為「九二共識」的替代品,還算相對溫和,尚且造成雪崩式斷交、瀕臨戰爭風險、經貿反制。那麼賴清德主張的「務實台獨」、「台灣主權獨立」、「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兩岸關係是國際關係」、「九二共識是一國兩制」,根本觸及大陸對台政策的「紅線」,試問怎麼可能建構和平穩定的兩岸關係呢?

中美都非常關注台灣大選

事實上,中美兩大國都非常關注台灣的大選,無論是用介入選舉或以政策引導拉攏、吸納及威懾等方式,皆試圖影響台灣大選結果,此涉及中美兩大國的國家利益。

就中國大陸而言,大選結果涉及國家統一及中華民族復興的課題;對美國而言,涉及印太戰略圍堵中國,所謂民主同盟防線的建構。台灣大選過程中,美國公開關注甚至公開介入,例如,美國總統拜登與習近平主席在舊金山會晤時,提醒大陸切勿介選;眾議院議長約翰遜會見台灣駐美代表俞大㵢時稱,「美國與台灣民眾同在,支持台灣民眾捍衛台灣民主與主權,支持台灣嚇阻大陸以及大陸的任何軍事挑釁」。拜登政府在選後立即表態,美國「不支持台獨」,也立即派遣「高級代表團」訪台,與蔡英文、賴清德、蕭美琴及侯友宜見面。

無疑地,針對台灣選舉,美國採取了一系列動作釋放政治信息,其目的在影響台灣選舉過程及結果、控管民進黨不會走過激的兩岸路線,並威懾大陸勿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然而,賴清德的兩岸路線比蔡英文的路線更強硬與激進,更難以維持兩岸和平穩定。

賴的勝選會產生三種效應

賴清德在勝選感言中除了稱「台灣人民在這次選舉中選擇了民主、自由、和平」,其他涉及兩岸的都極具挑釁大陸、分化台灣內部的作用。再加上之前在選戰中的語言,會對兩岸關係產生三種效應。

第一,賴向國際宣示,選舉結果證明「中國介選」的失敗,是台灣的勝利、民主的勝利、確保維持現狀的勝利。此種說法有其侷限性,大陸多次說明從未介入台灣選舉,但「中國介選」一再成為民進黨危機總動員的藉口,無論是地方選舉或總統選舉皆訴諸「兩岸因素」,以掩蓋其缺乏公共政策及對外戰略等實質內容。他在選舉中公開批判「中國介選」,選後卻說要與大陸協商談判、和平發展,關係惡化難以建立和平穩定的關係架構。

第二,賴宣稱此次選舉顯示,台灣人對具親中風險的候選人投下反對票,國民黨若不調整兩岸政策,將永遠淪為在野黨。賴標籤化「九二共識是一國兩制」,國民黨及民眾黨主張兩岸和平發展及對話,反而被污名化為大陸青睞的政黨,動輒批判其「親中賣台」、扮演在地協力者的角色,以及受到大陸認知作戰的影響。

第三,未來民主大聯盟不易形成。賴宣稱要團結各種聲音,但在某些領域絕對不能妥協,要各政黨對內競爭,對外團結一致。賴並未說明何謂不能妥協的內容,是其主張的「務實台獨」、「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九二共識是一國兩制」、「台灣人不是中國人」、「一中原則帶來戰爭」等說法不能退讓嗎?若是如此,不僅大陸將視之為是一種挑釁的抗中反中行為,不利於兩岸和平互動;台灣社會也會把「人民內部矛盾」變為「敵我矛盾」,進一步撕裂台灣社會的認同感。

此次台灣大選,有高達六成人票投主張「九二共識」的國民黨及主張「兩岸一家親」的民眾黨,這證明「務實台獨」、「反中抗中」並非台灣的主流路線。民進黨抹紅、抹黑主張「和中」、「友中」的藍白政黨,不僅難以促進兩岸和平發展,也不易建立台灣社會和諧、政黨之間良性互動。

(作者係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兼澄正書院主任)

                        

附加資訊

  • 作者: 柳金財
  • pages: 24
  • 標題: 賴清德比蔡英文更難維持兩岸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