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崑曲在台灣的發展|朱惠良
20世紀中葉,大陸來台的曲家開始推動台灣崑曲之傳習,透過學校、政府與民間團體的不斷努力,崑曲藝術終於在台灣開花結果。
崑曲興起於西元16世紀明朝嘉靖萬曆年間的江蘇崑山,發展到17、18世紀清朝康熙、乾隆年間時,已成為風靡大江南北的全國性戲曲,19世紀道光年間閩粵移民來台,崑腔隨之傳入台灣,保存於儀式演奏中的13腔及北管戲中的崑腔。20世紀中葉隨著國民政府遷台,崑曲曲家與曲友們將大陸的曲會傳統帶進台灣,並進一步推動大專院校成立崑曲社團,教授學生拍曲並演出,崑曲藝術自此開始在台灣紮根成長。
崑曲1950年後在台發展
1949年由徐炎之、張善薌伉儷與曲家們組成台北「同期曲會」,亦稱大同期;1953年焦承允與夏煥新舉行崑曲清唱雅集,1962年改名為「蓬瀛曲集」,亦稱小同期。曲會成員輪值擔任主人,隔週週日下午聚會拍曲。由於徐、張二師在多所大專院校教授崑曲,所以當時參加「同期曲會」者以年輕曲友及學生居多,參加「蓬瀛曲集」者則以資深曲友為主。
學校崑曲社團成立最早者為1950年的北一女崑曲社,1957年台灣大學崑曲社成立,筆者於1972年加入台大崑曲社,隨徐炎之、張善薌二師學習崑生。之後各大專院校陸續成立崑曲社,除師大崑曲社由焦承允與夏煥新教授帶領外,其餘如政大、銘傳、東吳與輔仁…等校崑曲社均由徐、張二師指導,學生們從清唱拍曲到粉墨登場,畢業後更紛紛成立劇團,每年定期演出,開設崑曲傳習課程,擔起崑曲藝術在台灣傳承推廣的責任。
在曲會與學校社團傳承崑曲之外,故宮博物院院長蔣復璁於1968年與中國文化學院張其昀院長創辦「中華崑曲研究所」,開展崑曲研究工作,蔣院長建議中華文化復興委員會設立崑曲組,推動崑曲教育,當時的國立藝專與中國文化學院也都開設了崑曲課程。
口傳心授之餘,焦承允老師特別致力於崑曲曲譜的整理抄寫與編纂:《蓬瀛曲集》上集、下集;《壬子曲譜》;《炎薌曲譜》以及《承允曲譜》。1976年再版《壬子曲譜》時,焦老師把我在台大公演《琴挑》的劇照選入曲譜中,並親筆題贈給習曲資歷尚淺的我。焦老師還協助張元和《崑曲身段試譜》的編訂,對台灣在崑曲教育與普及上有著極大的貢獻。
政府對崑曲的扶植
1992年3月,文化部的前身文建會開始舉辦第一屆「崑曲傳習計畫」,直至2000年10月第六屆結束後停辦。八年六屆的「崑曲傳習計畫」培養了400餘位學員,學員來自社會各階層,培育不少崑曲表演和文武場人才,其中京劇科班演員經過崑曲的研習薰陶,不僅深化其表演藝術,同時更促使台灣崑曲藝術向專業化方向邁進。「崑曲傳習計畫」對台灣崑曲藝術的保存、研究、演出與推廣有著深遠的影響。
1992年文建會、教育部及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開始補助由中央大學承辦的「崑曲辭典編輯計畫」。崑曲號稱百戲之母,後起之地方劇種均受崑曲的沾蓋與影響,崑曲辭典之編纂對中國戲曲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992年至1998年完成音樂、表演、舞台美術、組織、演出場所、演出習俗、佚文傳說與大事年表等基礎研究之後,邀請兩岸戲曲學者專家聯合撰稿修訂,經過十年編纂,於2002年出版。這套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崑曲辭典》,為中國戲劇史研究樹立了一個重要里程碑。
2000年陳水扁執政後,對傳統表演藝術之保存政策轉以本土為主,使用台語即閩南語表演的歌仔戲、布袋戲與北管戲獲得極大的關注,屬「大陸劇種」的崑曲與京劇所能得到的資源則大幅減少。然儘管如此,民間崑曲傳習活動不斷,各級學校崑曲社活動蓬勃,民間崑劇團相繼成立,新象基金會引進大陸崑團來台演出,以及八年「崑曲傳習計畫」的加持,崑曲藝術在台灣業已生根、發芽、開花並結果。
民間組織對崑曲的推動
民間非營利組織對崑曲在台灣的推動亦不遺餘力,1993年新象基金會首度引進上海崑劇團來台演出,之後陸續邀請大陸各大崑團十餘次來台,觀眾反應熱烈,獲得「最好的崑曲演員在大陸,最好的崑曲觀眾在台灣」的佳評。
2004年建國工程文藝基金會與蘇州崑劇院、中國崑曲博物館、蘇州崑劇傳習所共同製作崑劇《長生殿》,首創崑劇在台灣以連演三天完整故事的方式演出﹔2012年基金會與台北愛樂電台合作,每週製作播出崑曲廣播節目「不只是崑曲」,讓民眾逐漸熟悉並喜愛崑曲。
2004年由白先勇與蘇州崑劇院製作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首演,兩岸崑曲、文學與美術設計界的菁英通力合作,引發全台的崑曲熱,該劇後赴大陸與世界各地巡演百場以上,演出結束後,觀眾紛紛起立鼓掌向崑曲藝術致敬。由於白先勇全心全力的投入,吸引年輕學子進入劇場觀賞崑劇,聆聽崑曲講座,加速了崑曲在兩岸的推廣。趨勢教育基金會於2008年捐贈台灣大學100萬美元,成立「白先勇文學講座」;2011年白先勇在台大開設「崑曲新美學」課程,同時,為讓對崑曲藝術有興趣的廣大民眾能接近崑曲藝術,趨勢基金會特別將課程作網路直播,讓全球朋友都能透過精彩的課程內容,進入崑曲美的世界。
國光劇團與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劇團,由於參與「崑曲傳習計畫」的團員不少,在年度公演中逐漸加入崑劇演出,如2004年在國家劇院首演的新編崑劇《梁山伯與祝英台》,是第一部台灣撰寫製作演出的崑劇,由台灣大學教授曾永義編寫,蘇州大學教授周秦編腔,後赴上海、廣州與北京演出。2008年國光劇團以新台幣壹元的價格,將《梁祝》的版權賣給了江蘇省昆劇院,展現兩岸崑曲藝術交流的情誼。
與博物館教育推廣結合
2009年開始,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指示將戲曲與博物館教育推廣結合,時筆者擔任教育展示資訊處處長,與同仁規劃了三年八檔文物與傳統戲曲結合的跨界活動─「故宮新韻」定目演出系列,首演經典崑劇《長生殿》,以故宮典藏之唐人「明皇幸蜀圖」、「宮樂圖」與唐代「銅鏡」作舞台美術設計元素。後相繼演出崑劇《牡丹亭》、《白蛇傳》、《皇帝看戲─康熙賞劇選粹》以及《荊釵記》…等,所有演出均與典藏文物結合,每檔戲演出三個月,並同步舉辦教育推廣講座與親子活動,將傳統戲曲表演藝術注入博物館的推廣教育中,不僅為文物增加了活力與生氣,同時也提供劇團演出機會,培養傳統戲曲觀眾,演出以來幾乎場場爆滿,可謂崑曲與文物及博物館教育嶄新而成功的跨界合作。
「故宮新韻」透過戲曲演出與系列教育推廣活動,將靜態的文物與動態的戲曲結合,觀眾隨著戲曲表演進入歷史的時空隧道,深入文物中所蘊藏的歷史文化脈絡;而戲曲也透過美麗的文物畫面,豐富了舞台美學,不僅為觀眾打造了戲曲與文物虛實相生的視聽饗宴,更為崑曲的保存、傳承與推廣提供了一個創新的模式。
台灣自1949年崑曲同期成立,各級學校崑曲社團活動蓬勃;政府八年「崑曲傳習計畫」培育扶植下,民間崑劇團相繼成立;民間公益組織持續推動演出與傳習活動,發展迄今一甲子以來,崑曲藝術在台灣業已生根、發芽、開花並結果。
(作者係國立故宮博物院指導委員)
附加資訊
- 作者: 朱惠良
- pages: 72
- 標題: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崑曲在台灣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