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已到了被割喉的邊緣│朱駿

國民黨已到了被割喉的邊緣│朱駿

國民黨在朱立論上台後,只有罷免陳柏惟案如願,但之後就一路敗,而且避戰怯戰,但並未因此換來民進黨的慈悲,反而被追殺得更兇,底下接著的修憲,將是更大的挑戰,若不能力戰,恐怕將有被割喉的危險。

20220216

在陳水扁執政時期,邱義仁就提過對國民黨要「割喉割到斷」,但並未能如願。2016年民進黨完全執政,接著2020年蔡英文連任,繼續完全執政之後,國民黨接連失敗,人心動搖,依然顢頇昏庸,恐怕距被割喉之日不遠了。

本土化是散沙碎石化

顏寬恆的提名與敗北,都曝露出國民黨的本土化,走上反民主的偏鋒。重視地方派系,把地方都交給當地派系,黨中央對地方黨務的發展都透過這些地方的派系,自然也受制於地方派系,形成尾巴搖狗之勢。

地方派系的性質是派系利益比黨的成敗重要,沒有不腐敗的,沒有一個符合民主政治的需求,一個地方又不只一個派系,全黨宛如散沙碎石,黨中央要同時面對散落全省各地各有盤算的散沙碎石,又因受制於地方派系,早與真正的基層脫節了,如何能發展有根有底的民主正派黨務?

一旦真要作戰,只能順著程度不高的地方派系耍弄,一個黨沒有了整體戰略與形象,呈現出來的是支離破碎、各地號角不一與自我矛盾的爛泥腐敗形象,若不是對手搞爛了,引起極大反感,國民黨哪可能會有勝算?

民主政治之政黨政治中,政治公職人員都要經過地方選舉產生,政黨提名的人選是否具有開拓選票的能力才是重點,正確的思路與作法,不應該有「在地或不在地」或「空降與否」的話題,而是政黨的建設是否夠力到位,人選是否堪當大任。民進黨可讓蘇貞昌與羅文嘉選台北縣長、謝長廷與陳菊選高雄市長、黃信介與蕭美琴選花蓮立委、蘇嘉全選台中市長,這正是具備堅實黨建基礎與不迷信「在地」的表現,這回空降林靜儀只是小菜一碟,國民黨還在玩狹隘腐朽的「在地」說法,豈能僥倖過關?

已找不到真正的領導人

去年國民黨主席出爐之後,李艷秋在9月27日發文說,「朱立倫絕對不是馬英九,尤其經過跌宕低潮的折磨,他甚至不再是原來的朱立倫,因此民進黨最好不要錯估形勢。」現在看起來,這個論斷未必正確。

《中評網》問道:「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已經連吞6敗,問題又出在哪裡?」朱立倫表現不佳,前後搖擺,猶豫躊躇,沒有作為,夢想等待民意自動翻轉,不具備一個領導者的素質,必須被責備,毫無疑問。

實際上,國民黨不是只有最近的連6敗,是從2014年開始一路敗,只有2018年憑老天掉下餡兒餅,勝了一回,但旋踵又連續慘敗。顯然,這種敗勢之因不是自2014年才開始存在,不是朱立倫一個人的問題,朱只是國民黨問題的一個具體案例而已。如果國民黨作為一個集體,不從思想意識上轉變,展現新實踐,營造新形象,換掉朱,再來其他人,一樣吞敗。

沈富雄認為「國民黨不破解對手的『抗中保台』,脊柱就硬不起來,國民黨就不會有救。」這是皮毛之論。

國民黨敗在錯誤的本土化,不做黨建,以致支離破碎,也就無法破解對手的任何招式,只有趕快做好黨建,發展論述,爭取能在2023年中前見到初效,扭轉國民黨的形象,2024才能一戰。沒有形象,一切皆空。

去年再任黨主席以來,朱立倫的表現慘不忍睹,對同志諸多權謀算計見諸媒體記者的報導,當事人固然怨恨,旁觀者亦必齒冷,被同黨立委李德維痛罵「一個『孬』字貼上身」,「朱(立倫)下韓(國瑜)上」之聲也此起彼落,難堪至極。然而,朱下韓上,傷害更大。國民黨現已找不到真正夠格的領導人了。

朱立倫必須改變作風

1月11日上午龐建國跳樓死諫,朱立倫只冷冷表示,對於龐生前諍言,「我們聽到了,也記住了」。貢高我慢,倨傲鮮腆,正巧碰上寒流,滿天陰霾,更令藍營群眾備感淒苦悲涼,萬箭齊發,矢集朱立倫。

群眾的不滿情緒排山倒海,鋪天蓋地而來,出乎精算師的預料,朱立倫擋不住,只好不斷道歉。1月12日晚,朱立倫在臉書發文〈失敗一肩扛起,制衡絕不放棄〉,又再重申「我必須、也一定一肩扛起。」朱若是真有羞恥心與概念,應改變自己的行事作風,與人為善,推動國民黨真正的大改革,從建立穩固的制度與優良的文化做起,否則,一切都是空話謊言,年底可能再嚐敗績。

對修憲不能輕忽大意

公投、罷免與補選相繼落幕,民進黨全勝之後,接下來馬上要上場的就是修憲,這是民進黨規劃已久的大戰場,醞釀多時,國民黨人難道毫無警覺?國民黨自己也有修憲提案,卻於立法院開修憲委員會時一再全體缺席,這樣的表現,與自己也有提案,朱主席也主張過應該修憲,推動閣揆同意權有所矛盾。

1月7日,柯建銘痛批國民黨,「歷史會給你們鞭屍,請你們不要自掘墳墓」。「鞭屍」與「墳墓」二詞折射出的意象,與「割喉」相似。但國民黨立院黨團一直到1月12日才出面反批,「民進黨在6日第一次會議時,…,自行推舉主席、自行決定議題,甚至自行決定哪一位召委在哪一天開會,國民黨拒絕奉陪」;國民黨修憲委員會召委鄭麗文並表示,民進黨「利用多數輾壓,完全不尊重在野黨的提案」。反應似乎有點慢,在氣勢上顯得自己心虛理虧。

國民黨立委在立法院為少數黨,被多數輾壓是民主制度的必然,因此,既然無法躲避得了這一戰,就應該在會場上與民進黨公開辯論,留下反對的紀錄,再退場不遲。何況,國民黨握有最終的否決權,應無所畏懼才是。不進入戰場,如何有機會戰勝對手?躲避戰場就真能躲得掉嗎?還是會類似公投與立委補選以及罷免,一味避戰被殺得更慘?

20220217

國民黨不能沒有論述準備

柯建銘已明確點出這次修憲的五大議題有:「18歲公民權、廢考監五權變三權、降低修憲門檻及公投門檻、中央政府體制及立委選區畫分、基本國策」。民進黨的圖謀已經很清楚了,即新憲法、新國家與永遠執政。

國民黨人應該帶上根據事實基本面的有力論述,勇敢地在會議上痛擊民進黨的謬論或矛盾之處,當場揭露、戳破民進黨的詭計陰謀,並留下紀錄,他日若否決一些修憲項目,才能在今年與2024年的大選中,理直氣壯地向人民報告交代,爭取認同與支持。若不開會,沒有最大在野黨應有的表現,就是有虧職守,沒有盡到基本責任的人日後能有什麼發言權?到時人民只會聽民進黨的片面之詞,國民黨越狡辯會越難堪。

國民黨人不開會,原因可能在於根本沒有準備,沒有論述,怕在現場被民進黨綁架;也有可能是害怕阻擋不了黨籍立委隨著民進黨立委起鬨。不管是哪一種,都是國民黨的悲哀。國民黨自公投以來的表現,似乎已有怯戰、避戰、不敢戰、不能戰的大問題。

一個黨如果連基本的責任都扛不起來,如何能博得民眾的向心力?如何能團結同志?如何能侈談「民主制衡」與重返執政?說什麼「國民黨若隨之起舞,就是對不起人民、對不起《憲法》。」這是無恥地瞎扯一塊遮羞布,結果曝露自己更多無恥無能之處。

去年12月25日,管碧玲拋出「修憲複決合併2022年大選舉行,且今獲得黨內立委許智傑的回應,認為可以慎重來考慮。」國民黨立委陳玉珍回說,「民進黨否定公投綁大選,現在要合併舉行,想法非常矛盾」。

其實,陳可能有所不知,「公投綁大選」案被否決,並不代表可排除掉日後「修憲複決綁大選」的可能性。民進黨會說「修憲複決」與公投不一樣,公投不能綁大選不代表「修憲複決」不能與大選同時舉行。民進黨也絕對有實力在立法院修法,或用中選會解釋的方法,在未來大選日同時舉行「修憲複決」。也因此,國民黨立委更應該早做準備,以免被民進黨人「輾壓」。

(作者係本刊主筆、政治評論員)

附加資訊

  • 作者: 朱駿
  • pages: 26
  • 標題: 國民黨已到了被割喉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