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國家博物館上山文化考古展│吳國禎

記國家博物館上山文化考古展│吳國禎

「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2021年11月底在北京的國家博物館展出。2000年11月開始,浙江浦江縣發掘出迄今世界上最早明確的栽培水稻、定居村落遺跡和彩陶遺存。這就是舉世矚目的上山文化遺址,考古發掘充分證明這裡是世界稻作文明的起源地,是以南方稻作文明和北方粟作文明為基礎的中華文明形成的重要起點,也修訂了人們對世界農業起源的認識。

20220252

上山文化遺址分布於長江下游錢塘江流域,距今約11,000年至8,500年前(新石器時代),是由20個遺址組成的聚落文化群集。在該地區,考古發掘出水稻的栽培、收割、加工脫殼和食用的證據。此外,也發掘出排柱或溝槽結構的房屋基址和具有村落意義的東亞大陸最早的環壕,以及世界上最早的彩陶及其上的圖符。下湯遺址(浙江台州仙居縣橫溪鎮下湯村)、荷花山遺址(衢州市龍遊縣)、橋頭遺址(義烏市橋頭村)、小黃山遺址(嵊州市甘霖鎮上杜山村)等皆是上山文化的重要遺址所在。

上山文化可分為三個階段

依據陶器形態和製作技術的特徵,上山文化大約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早期(距今10,000年前)以夾炭紅衣陶占絕對多數,普遍摻雜稻殼,陶胎厚,器類單調,以大口盆、雙耳罐為主,風格粗獷,其他還有缽、圈足器、環形器等。紋飾以素面為主,少量有鏤孔、刻畫等裝飾。中期(距今9,000年前)夾炭陶變少,陶胎摻雜稻殼的也少,粗泥紅衣陶、夾砂紅衣陶居多數。器型趨多樣,多圈足器,出現圜底器。罐的種類增多;器物的裝飾多,彩陶的圖案多樣,並有少量繩紋。晚期(距今8,500年前)的陶色變灰暗,灰色和黑色的陶器增加,夾砂陶明顯增多。陶胎變薄且規整。碗、杯、壺、淺腹平底盤增多,繩紋釜形器少量出現,裝飾趨於簡省。

遺址發現的夾炭陶片的斷面上,可以看到陶器胎土中摻有稻殼、稻葉、稻穗和植物莖稈的痕跡。此外,在遺址的地層和灰坑中的植物遺存中,發現豐富的炭化稻米、小穗軸、基盤和水稻植矽體等。炭化稻米的長寬比小於野生稻,這說明上山人已經馴化野生稻,並食用水稻。

20220253

以錘擊打製石片為主

上山文化以錘擊打製石片為主,少量石器經過磨製。當時人們已經知道用不同石料製作不同用途的石器。石片刃口鋒利,足以割取稻穗等植物。石器中石磨盤、魔石的數量最多。二者的配合使用可以去稻殼和碾磨水稻、薏米、稗草等澱粉植物。出土的石球、環狀器和穿孔石器推測與狩獵活動有關。上山文化中雖然未發現明確的炊器,但推斷是存在的,只是目前沒有辨識出來而已。有推斷認為,大口盆是炊器,利用燒熱的石頭放入其中,以加熱、煮熟食物。大口盆內的植物殘留物中發現有橡子、塊根及稻米等穀物,說明大口盆是用來裝澱粉植物的。

總之,推測上山人已經將糧食研磨、蒸煮食用。對陶器殘留物的分析還表明,其中的澱粉顆粒具有發酵過程的特徵,並包含大量的黴菌和酵母細胞。據此推測,上山人利用發黴的穀物與莖葉穀殼以及水稻、薏米和塊根進行發酵釀造。而酒的出現,則可能與儀式的活動有關。

呈現出農耕定居文明模式

上山文化呈現出農耕定居文明的模式。遺址中發現建造房屋的證據。房屋類型包括幹欄式、半地穴式和地面式。環壕遺跡說明聚落定居的出現,環壕具有抵禦洪水、野獸,保護聚落的功能。上山文化早期未見聚落的專門功能區域,而在中期出現了器物坑,表明儀式性活動的區域特徵。橋頭遺址發現的環壕—中心台地的遺跡,中心台地上集中了紅燒土堆積、房址、墓葬和器物坑等遺跡;環壕將中心台地與聚落區域隔離,應是具有特殊功能的專門區域。下湯遺址也發現了紅燒土營建的活動廣場。

上山文化遺址發現了中國東南沿海地區年代最早的陶器和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彩繪陶器,比黃河流域最早的甘肅彩陶還早。彩陶分乳白彩和紅彩。器表裝飾有條帶紋、太陽紋、短線組合紋、折齒紋、點彩、數卦紋等,此外還有田字符號。太陽紋是明確的具象符號,體現了意識、信仰的精神文化內涵。短線組合紋被認為是最早的卦符,最為神秘。

從世界範圍來看,儘管西亞地區在距今12,000年前後,就開始出現村落,栽培農作物,但一直以單個遺址小規模社群為主體,只是到了距今8,500年之後,遺存的豐富程度才足以用區域文化來命名,例如兩河流域北部在9,000年前才開始新石器時代,陶器才從簡單的素面陶向彩陶發展。

上山遺址、河姆渡遺址、良渚遺址表明,長江流域存在以稻作農業為基礎的史前文化,這些考古發現改變了傳統中華文明起源的中原中心論。

(作者係北京清華大學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吳國禎
  • pages: 76
  • 標題: 記國家博物館上山文化考古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