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地域效應與黃埔軍校—廣東興寧考察│李長莉

辛亥革命地域效應與黃埔軍校—廣東興寧考察│李長莉

黃埔軍校1924至1927年第一至五期學員共計7,380人,各省籍人數不平衡,居第一位是湖南籍2,189人,第二位是廣東籍1,036人,其他省籍都在640人以下,東北及偏遠地區為個位數。雖然人數有地域遠近差異的因素,但也不完全盡然。如廣東全省一百餘縣,如果按平均數來算,每個縣應為10人左右,但居前列的為興寧46人、梅縣42人,超過其他縣。而這兩個相鄰的縣,都處於粵東北山區,是廣東比較偏遠、封閉、交通不便地區,興寧更屬偏僻小縣,至今也只是梅州市下轄的縣級市。為什麼興寧當時有那麼多青年考入黃埔軍校?而且至1949年前有近百位將軍,因而有百將軍縣、將軍之鄉的美譽?

202203015840834769 12255

廣東興寧與辛亥革命淵源

一、地域特點及人文傳統

興寧地處粵東北內陸,丘陵和山地占60%,土地貧瘠、交通不便,魏晉以前為人煙稀少的蠻荒之地。魏晉以後中原多有戰亂,大批流民南遷,進入粵東地區,聚族而居,漸成群落。官府設立流民營安置管理,為了與當地原住民相區別而稱客民、客家、客屬等。東晉成帝司馬衍(西元4世紀)時始設興寧縣治,東鄰梅縣,清代設嘉應州(民國後稱梅州),興寧、梅縣屬之,故常以興梅地區連稱,是客家人聚居地區,至今仍被稱為客家之都。

興梅客家人在這種地域環境下世代繁衍生息,形成兩個突出的族群特點:

第一是聚族而居,親族關係緊密,尚武好勇。由於是從外地遷入,落地求生,土客之間、族群及村落之間常因爭奪資源而發生爭鬥,加之山林密布,易藏匪盜,而地處粵、閩、贛三省交界偏遠地區,官府管制能力低弱。故民人多聚族而居,以求互助自保,住居型制為外築高牆、形似碉堡,內建環繞房屋至多層,稱圍屋,往往同宗族數十戶聚居一處,子弟多自少習武,形成資源分享、守望相助的內部緊密關係。

第二是崇文重教、男人多外出謀事。興梅客家人從中原避亂南遷而來,其中不乏舊族世家、官宦士商人家,文教素養及崇文重教的傳統傳承下來,加之當地土地貧瘠、生計艱難,有餘力之家皆讓子弟讀書,以求上進入仕或出外經商,不懼遠行。故雖地處偏僻但並無閉塞固守鄉土觀念,而是以男子出外謀生闖蕩為出息。

滿清代明以後,興梅地區民風特點形成了對滿清統治的疏離與潛在抗拒,民間一直有秘密幫會三合會等會黨活動。晚清時期祖籍梅縣、後遷花縣的洪秀全,領導席捲半個中國的太平天國運動,太平軍曾先後兩次進入興寧,有不少興寧人加入其隊伍。所以興梅地區民間一直受到反清勢力的影響。

二、興寧青年赴日本留學

興梅雖東鄰潮汕而近海,但清代長期實行海禁政策,僅廣州一口對外通商,故興寧人到海外並不方便。第二次鴉片戰爭後1860年汕頭開口通商,打開了興梅地區海上交通通道,中外商船由汕頭來往香港、上海,進而與日本、南洋等海外航路連通,中外人員往來,資訊風氣漸開。1876年清廷任命首任駐日本公使何如璋,即是嘉應州大埔縣客家人。他時任翰林侍講,當時出使外國既非任官正途,且被鄙為事奉外夷,於仕途上進並不看好,故為士林官場所不屑,而何如璋願當此任。他還招募了數位嘉應同鄉作隨使人員,其中有剛考中舉人的梅縣人黃遵憲任參贊,成為何的得力助手。

黃遵憲編撰《日本國志》,讚揚日本明治維新、富國強兵,甲午戰爭後出版問世風行一時,成為維新變法的模本,黃遵憲也成為名滿天下的維新名士。慈禧鎮壓維新運動後,黃遵憲被貶斥回鄉,在家鄉辦學,並送子侄赴日本留學,鄉人與日本之間往來增多。

庚子國變後,清朝統治已喪失民心,清廷被迫實行新政,科舉制度已趨廢止,知識青年為個人及救亡圖存尋找新出路,開始興起留學日本熱潮。1903年興寧青年何天炯、劉維燾、饒景華等,在家族資助下赴日留學,開啟興寧青年留學日本的先河,隨後幾年間相繼赴日留學的興寧青年就有十多人。

三、興寧人與辛亥革命

1905年8月孫中山和黃興在日本東京創建中國同盟會,在一年半時間裡有14名興寧青年入盟,有的被任為幹部。如何天瀚任司法部判事,何天炯任會計,他們兄弟先後擔任同盟會廣東支部長。1907年後孫中山、黃興等離開日本南下,組織多次武裝起義。何天炯留守東京本部接應來往同志,購買運送武器,支援各地起義。在興梅較近的惠州、潮州等地起義,多有興寧志士參加。1911年4月廣州黃花岡起義人員中,已知姓名的就有包括興寧的嘉應籍30餘人參加,有的英勇犧牲。

有的興寧人長期追隨孫中山革命。如何天炯參加廣州黃花岡起義,武昌起義爆發後受黃興派遣赴日本購運武器。後一直跟隨孫中山作為其助手,1913年春隨同孫中山赴日本考察實業。二次革命失敗後,孫中山、黃興等革命黨人受到袁世凱下令通緝追捕,何天炯作為核心人員,袁世凱政府下發通緝令到興寧縣,懸賞五萬元抓捕。何天炯隨同孫中山再次流亡日本,作為孫中山秘書,協助創建中華革命黨及反袁活動,被任命為廣東支部長。後孫中山於1917-1925年在廣州三次建立政權期間,何天炯一直跟隨孫中山,被任秘書、顧問、參議等,協助處理對日事務及籌款財政等事宜。何天炯是與孫中山關係最密切的興寧人,在家鄉廣為人知,在廣州建政期間擔任要職,因此有不少親友鄉人來投奔他,求職謀差、從軍等。

興寧與黃埔學生軍東征

民國建立以後,袁世凱稱帝、軍閥紛爭、張勳復辟等一幕幕醜劇,孫中山於1917年從上海南下廣州第一次建政,進行護法運動,但受到桂系軍閥排擠而離粵返滬。1920年8月孫中山指示陳炯明率領駐閩粵軍回師廣東,驅逐了桂系軍閥,11月回到廣州二次建政,並籌備北伐。但陳炯明主張聯省自治拒不執行孫中山的北伐命令,並於1922年6月發動兵變,炮擊孫中山駐地,孫中山被迫離開廣州赴上海。1923年1月滇、桂、粵聯軍將陳炯明逐出廣州,2月孫中山從上海回到廣州三次建政。陳炯明率部退往粵東東江一帶盤踞,與廣州孫中山政府相對抗。在陳軍盤踞粵東地區期間,興寧遭受戰亂及各軍騷擾和劫掠。

陳炯明軍盤踞粵東地區對廣州政權形成很大的威脅,孫中山感到必須建立自己掌握的軍隊,才能指揮得力,儘快實現剷除陳軍、統一廣東進而北伐的目標。1924年1月4日孫中山通電討陳,陳炯明通電下野,退居香港,其餘部隊仍在粵東地區活動。1月17日中國國民黨在廣州舉行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孫中山提出聯俄、聯共政策,會議決議創辦陸軍軍官學校。孫中山任命蔣介石為陸軍軍官學校籌備委員會委員長,選任七位籌備委員中,有興寧籍人林振雄,他是蔣介石在日本振武學校留學時的同學。6月黃埔軍校建校,孫中山兼任軍校總理,蔣介石任校長,廖仲愷為國民黨駐黃埔軍校代表,林振雄任管理部主任,梅縣人葉劍英擔任軍官教導團團長,後任教授部副主任。1924年11月剛從歐洲回國的共產黨人周恩來出任軍校政治部主任。

1925年2月,廣東革命政府決定進行東征,討伐陳炯明部,以黃埔軍校學生軍和粵軍為右路軍,由軍校校長、粵軍參謀長蔣介石統領,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作為東征的主力。黃埔軍校1924年5月入校第一期及8月至10月入校的第二期學員共一千余人組成學生軍,其中有興寧籍10餘人、梅縣籍10餘人。興寧人羅翼群任東征軍總指揮部總參議,葉劍英任第二支隊長。東征軍自1925年2月開入粵東地區征伐陳軍,從廣東南部沿海東進,連戰皆捷,先後進占海豐、普寧、潮安、汕頭、五華等地,3月20日攻占興寧。第一次東征打垮了陳炯明軍主力。其間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病逝,當時蔣介石、周恩來正率領東征軍在興寧一帶作戰,在興寧縣城與當地官紳民眾舉行追悼孫中山大會。

1925年6月,在廣州的滇軍和桂軍發動武裝叛亂,廣州形勢危急。黃埔學生軍和粵軍立即回師鎮壓,在廣州工人和市郊農民的配合下迅速平定叛亂。這時,陳炯明利用革命軍隊回師廣州的機會,以三萬之眾重新占領東江一帶,並企圖勾結盤踞在粵北的川軍等進攻廣州。國民政府決定第二次東征,蔣介石任東征軍總指揮,周恩來任東征軍政治部總主任兼第一軍黨代表。東征軍自1925年10月1日起陸續出發,經過激烈戰鬥,一舉攻占惠州。11月初收復潮安和汕頭,全部殲滅了陳炯明軍在東江的主力,革命軍第二次東征取得勝利。兩次東征勝利的同時,粵北、粵南等地小股軍閥也陸續被平定,1926年初革命軍統一了廣東全境,為後來北伐戰爭建立了鞏固的後方基地。

在東征軍作戰期間,興寧縣官紳民眾給予支持。如時任興寧縣長的羅幼山,籌集軍餉2萬大洋支援東征軍。興寧地區經過1922-1925三年的陳軍盤踞兵亂及革命軍東征,以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及政治部主任周恩來率領的黃埔學生軍兩次東征取得勝利,特別是在興寧作戰駐紮受到當地政商紳民各界支持,許多青年受到鼓舞和感召紛紛投考黃埔軍校,加入國民革命軍。

興寧黃埔國民革命軍人物

廣東統一後,1926年初廣州國民政府將各軍軍校與黃埔軍校合併,改組為國民革命軍中央軍事政治學校,並先後在潮州、南寧、長沙、武漢開辦四所分校,後統稱黃埔軍校。有更多興寧子弟陸續考入各地黃埔軍校,加入國民革命軍,參加北伐及抗日戰爭,湧現出不少軍事人才,有的成為將官。民國時期興寧人授將軍銜的就有近百人,其中中將23人、少將67人,故被譽為百將軍縣。

在興寧民間,有不少關於黃埔軍校、國民革命軍人物的事蹟被講述流傳,還有一些有關家族人物的佳話。如一屋五將軍,指興寧縣石馬鎮何天炯家族子弟,有多人考入軍校、進入國民革命軍,參加北伐及抗日戰爭,出了五位將軍:何寶松曾任國民革命軍157師少將師長,新中國成立後任廣東省政協副主席、民革廣東省委會副主委、全國政協委員。何孟淳1937年任廣州行營政治部少將主任秘書,新中國成立後任廣東省政府參事室參事。何廼英曾任孫中山大元帥府參謀,國民革命軍第一師少將師長。何天祥曾任國民黨少將軍法處長、廣州北較場少將無線電台台長。何學植曾任國民革命軍第20軍133師少將師長。

結語

興寧作為地處粵東北偏僻山區的小縣,之所以參與黃埔軍校及國民革命軍的人數位居廣東省前列,並成為著名的百將軍縣,其原因可歸納如下。

首先,興寧自然環境困苦及客家人家族關係緊密、崇文重教及離鄉外出謀生的傳統,使人們到外面去闖蕩謀生、尋求發展的意願強烈,且親族鄉人之間相互影響、引介,易於形成連袂群趨效應。因此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在廣州建政、創辦黃埔軍校及國民革命軍的發展,為興寧子弟提供了外出發展、實現個人抱負和家國情懷的機遇。

其次,興寧人與孫中山革命產生關係較早且深遠。自1903年何天炯等赴日留學,1905年十多位興寧人參加孫中山在日本創建的同盟會,有的擔任幹部及廣東支部長。還有多位興寧人參加同盟會發動的武裝起義,是辛亥革命的積極支持者和參與者。此外,何天炯追隨孫中山20年,長期在其身邊擔任助手,成為國民黨元老,在家鄉有一定的影響力和帶動效應。

最後,1922年後陳炯明軍擾亂興梅地區,黃埔軍校學生軍兩次東征,在興寧作戰及駐紮,進一步拉近了興寧民眾與黃埔軍校及國民革命軍的關係,鼓舞、吸引了更多興寧子弟投考黃埔軍校、加入國民革命軍,為北伐和抗日戰爭做出貢獻,並湧現出一批傑出的軍事人才。

通過對廣東興寧人與黃埔軍校及國民革命軍關係的回顧,可以看到在孫中山開創的革命事業中,蘊含著豐富的地域關係歷史脈絡,反映了中國近代革命進程的本土特色和地域文化底蘊,啟示我們應重視地域關係對於社會變動的重要作用。

(作者係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附加資訊

  • 作者: 李長莉
  • pages: 68
  • 標題: 辛亥革命地域效應與黃埔軍校—廣東興寧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