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左營區有三大區塊│林清治

高雄市左營區有三大區塊│林清治

1661年,效忠大明王朝的延平郡王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統治政權,在台南建立東寧王朝,台南以南設立萬年縣、以北設立天興縣,而護衛萬年縣的軍事重鎮有左營、右昌和前鎮。1949年國府撤至台灣,左營再度在歷史舞台上粉墨登場,成為台灣主要的海軍基地。

202203015840834769 122519

左營共分為舊部落(蓮池潭周圍)、新社區(縱貫線東側)、與眷村三大區塊,各個區塊的文化特色有一定差異性。舊部落大多數住著明鄭時期來台的居民,以閩南族群為主;軍眷區是1949年後來台的外省族群;新社區則是近年來自各國的新移民。

左營舊城是台灣首座土城

鳳山縣舊城又稱左營舊城,位於高雄市左營區,是台灣首座土城。該城池原先是清代鳳山縣的縣治所在地,故稱為鳳山縣城。1786年爆發林爽文事件時,於南部呼應起事的莊大田勢力攻破鳳山縣城,之後官署移往埤頭街(今鳳山區),並新蓋了一座城池。因此相對於「新城」,原本的縣城就被稱為「舊城」。道光6年(1826)舊城從土城改建為石城,但縣治並未從新城遷回舊城。

舊城保存下來的東門、南門、北門及城牆、護城濠及北門外之鎮福社、拱辰井,於1985年公告為一級古蹟(現為國定古蹟)。而後在2011、2015及2018年,又陸續將西門段城牆殘蹟納入古蹟範圍。台灣現存的城池中除恆春縣城外,當屬鳳山縣舊城保存的最為完整。

鳳山縣舊城南門(啟文門)

鳳山縣舊城南門名為啟文門,現為國定古蹟。位於左營區左營大路、中華一路、鼓山一路交叉口,地當左營交通要道,城樓兩邊城牆在1920年,興建縱貫道路(左營大路)時遭拆除,改為圓環。

南門城座形制原與鳳山縣舊城其他城門相同。1961年8月,城座在陳啟川市長任內重修時,在城門四隅加建鋼筋混凝土柱,重新建造原於日據時期便已消失的南門城樓;但重建的城樓卻將屋頂由清代的「三川脊」型式,改建為錯誤的「歇山頂」型式。東側有階梯可登城樓,階梯與城樓皆為後來興建,使城樓、雉堞及部分外壁面皆已失原制,斗拱仍為原物。拱卷為花崗石造,拱徑與東門、北門均相同,可見當時的測量及施工精度很高。

2009年南門城座再次進行大幅度整修。工程前,文史專家學者建議,城門樓的屋頂應恢復與其他三城樓一致的「三川脊」屋頂。該建議未被高雄市文化局採納,保持了陳啟川任內重修的「歇山頂」屋頂,故整修後依然不符合原制。但門洞為花岡石砌成的,拱底又鑿門軸洞,頗具匠心。

202203015840834769 122520

鳳山縣舊城北門

鳳山縣舊城北門名為拱辰門,為鳳山縣舊城北門,位在勝利路、埤頭仔街及城內舊城巷交會處,現與門前的拱辰井、震福社及舊城並列為國定古蹟。北極星古稱「北辰」,拱辰有「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的意思。北門最特別的是門洞兩側塑有一對門神,是台灣古城牆中的孤例。門神的材質是以螺灰殼浮塑為底,外施油漆彩繪及墨線。現泥塑表面彩繪已斑駁,造型依然生動有趣,氣勢威嚴。據推測,北門可能是正門,從台南府城來視察的官員由北門入城,因此雕塑門神,作為莊嚴縣城入口。

城門座面寬16.64公尺,深8.44公尺,城門座石砌以六角蜂巢式堆砌為主,門面前緣磚砌雉堞有9個,雉堞在轉角處成曲尺狀,台座兩側設有磚階梯通達城牆馬道。馬道為士兵行走、偵查與作戰的通道,表面鋪有磚石,利於行走。

拱門內外均嵌花崗石雕門額,外門額題「拱辰門」,內額題「北門」。

門洞為內外兩個石拱,以花崗石條砌成。在內層石拱外再加一層石拱,雙層石拱能加強城門構造的穩定性,在清代台灣所建的城門中屬罕見的案例。

海青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高雄市立海青高級工商職業學校,簡稱海青工商、HCVS,為海軍子弟學校改制,以設計類科聞名,有「北復興,南海青」之稱;其前身為「南京市海軍青年子弟學校」,由前海軍總司令桂永清上將創辦於南京。

202203015840834769 122521

1949年海軍眷屬遷台,為便利子弟就學,組成海軍子弟學校董事會,兩年之後,由小學(今高雄市永清國民小學)而初中,次第成立。1951年命名為「海青初級中學」。1972年奉准擴辦高中。1973年增設高級工商職業科。1979年改制為「私立海青高級工商職業學校」,附設高級工商職業進修補習學校。1981年8月1日起由高雄市政府接辦,改制為「高雄市立海青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永清國民小學前身是海軍子弟學校,1949年自南京遷至高雄左營,1955年正式列入高雄市政府管轄。臨近海軍軍區,陸戰隊司令部所在地,學生都是自助、東自助、自勉、崇實及果貿等眷村的子弟。學校含幼兒園有500多人,腹地近3公頃,緊鄰壽山國家自然公園,南臨國定古蹟鳳山舊城東城門段。該校成立了書法教室、豫劇隊,結合在地文史工作者,解說學校的歷史。

永清國民小學大門內有一條長約150公尺、寬15公尺的林蔭大道,從校門口一直延伸至前庭,幾十柯棵榕樹於1966年隨著學校移植到現址,當年樹齡約三、四十歲,迄今已八、九十歲。22年前,全校師生與家長曾舉辦票選,為綠色隧道命名,最後由學生吳建興所取的「綠色之夢」獲得最高票。

楠梓區油廠國民小學

1945年戰後初年,中國石油公司奉令接收位於左營區的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更名為高雄煉油廠。在斷垣頹壁廢墟中重建煉油設備,所有員工子弟都遠赴楠梓國民學校或左營國民學校就讀,風雨往返、越過平交道,諸多不便。1947年,廠方為因應員工需要及安定員工向心力,爰組織董事會,設立員工子弟學校。1949年正式立案,定名為「高雄市油廠代用國民學校」。1982年更改校名為「高雄市私立油廠國民小學」,1986年國民小學附設幼稚園奉准立案,2008年高雄市政府接辦,更名為「高雄市楠梓區油廠國民小學」。

海光俱樂部

海光俱樂部的前身是美軍俱樂部,美國協防台灣時提供給美軍軍官的休閒場所。海光這個名字是由國軍接管後更改的。原俱樂部設置有游泳池、電影院、免稅店、咖啡館等等,改名後仍被高高的圍牆阻隔,海軍之外的人不能隨意進出。該址現只剩下海光中餐廳,電影院、游泳池等都已消失。近年有業者留意到這片區域,想把它規劃成左創園區,讓遊客們經由保存的舊有文物與建築,了解左營的眷村文化。

202203015840834769 122522

八六海戰紀念碑

1965年8月5日,海軍執行「海嘯一號」計畫,由巡防第二艦隊司令胡嘉恒率劍門、章江兩艘軍艦,從左營出發,掩護特勤隊突襲東山島。兩艦從左營軍港出發後,遭共軍雷達監視,行蹤暴露。8月6日凌晨,兩艦遭共軍艦艇、魚雷快艇伏擊遭到擊沉,章江艦全部官兵陣亡;劍門艦艦長王韞山中校被俘。此次任務以失敗收場,又稱「東山海戰」或「八六東山海戰」。1967年,國防部於左營三角公園內,設置「八六海戰紀念碑」。

(作者係退休工程師)

附加資訊

  • 作者: 林清治
  • pages: 86
  • 標題: 高雄市左營區有三大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