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要新黨化,還是台聯化│王炳忠
國民黨敗選,而且敗得很慘,這早為意料中的事,一年前的九合一,同樣是這樣的結果。九合一敗選的主因,在於太多藍營支持者「教訓國民黨」,一年後這些人仍不原諒國民黨,而且是從生氣到洩氣、失望到絕望。算一算,這次蔡英文的得票和4年前比,其實並未增長多少,卻有將近150萬的藍軍「消失」了,根本不出門投票。
敗選了,當然就要反省與改革。然而,令人疑惑乃至不可思議的是,國民黨敗選後被提出來的首要改革事項,竟然是「中國國民黨改名為國民黨」。說穿了,這就是不折不扣的「去中國」,上一回大搞「去中國」的那個人,名叫陳水扁。從中華郵政到中國石油,全讓陳水扁換了招牌,連「中華民國」也差點給改掉。
如今,重啟「去中國」風潮的換成了當年反扁的國民黨,唱戲的主角是所謂由國民黨青年世代組成的「草協聯盟」。選舉期間從洪辦發言人再變身朱辦發言人的徐巧芯、李正皓,跟著在太陽花時請辭落跑、自稱「台獨分子」的國民黨「前發言人」楊偉中,洋洋灑灑提出「中國國民黨改名為國民黨,應該公開討論」的改革主張。事後,徐巧芯還特別澄清,他們不是主張國民黨要改名,而是認為這個問題應該公開討論。
問題是,為什麼需要討論「中國國民黨改名」這個議題呢?他們到底唱的是哪齣戲?
其實答案也不難理解,改名只是這齣戲的幌子,真正的劇情就是這些國民黨青年口中的「路線大辯論」,亦即國民黨也必須跟上李登輝、陳水扁辛苦了20年的「去中國化」之路。去年的換柱風波,朱立倫指稱洪秀柱「偏離國民黨長期的主張及主流民意」,其實就已經是檯面下的路線之爭,如今只是繼續選前沒吵完的路線問題,並且從檯面下浮到檯面上而已。
我們可以合理地懷疑,國民黨裡早就窩藏了一批認同「去中國化」的人,才會精準地掌握選後的時間點,假借「改革」的外衣挑動這個議題。當然,辯論路線本身並不是什麼壞事,如果國民黨確定了「去中國化」路線,以後就不要再用「反台獨」騙選票,可以名正言順地讓新黨取代中國國民黨。未來的立委選舉,也不必再用「防止民進黨更改國憲」的理由催票,因為既然國民黨都「去中國」了,那如中華民國跟著「去中國」,國民黨有什麼理由反對?
當然,新黨絕不認同這麼做,所以堅持國民黨不應「去中國化」的洪秀柱,被說成了會讓國民黨「新黨化」。有意思的是,如果要這麼說,那「去中國化」的這條路應該是「台聯化」,自身已失去路線的國民黨,到底是要新黨化,還是台聯化?
也許你會問,如果是「時代力量化」呢?很抱歉,要做「時代力量」還必須敢衝敢撞,國民黨沒有這個能耐。
(作者係青年政治工作者)
附加資訊
- 作者: 王炳忠
- pages: 47
- 標題: 國民黨要新黨化,還是台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