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石油而戰」的經濟學分析│韓和元

「為石油而戰」的經濟學分析│韓和元

4月7日,在芝加哥推廣拜登政府的就業及基礎設施建設政策時,美國副總統賀錦麗發表了一番「為之駭然」的講話。她說:「數年來和數代人以來的戰爭,是為了爭奪石油。但很快人們會為爭奪水資源而戰(For years and generations, wars have been fought over oil. In a short matter of time, they will be fought over water)」。

其實對賀錦麗的上述言論,我們大可不必驚駭。美國經濟學家布坎南(James M. Buchanan, Jr.)曾指出「經濟學家不必把他們的調查,限於人們在市場中的行為(買賣活動本身)。使用或多或少自然地擴大交換經濟學的方法,經濟學家便能按照交換範例,來觀察政治和政治過程。」 對於賀錦麗的言論,及其言論背後美國政府的行動邏輯,也可如是分析和觀察。

按照制度學派的理論邏輯,一個國家要想獲得必需的生產要素會有兩種方法或途徑:一是通過市場交易來實現;二是與生產要素的所有者,訂立長期契約。

我們知道,存在交易就必然存在契約,因而當交易的個體在一個完備的契約市場中,是對交易有關所有未來可能出現狀況的一種描述,以及對各種狀態下契約各方的權利和責任的界定。但事實是,現實的契約市場是一個並不完備的市場,不同類型的生產要素的所有者,在參與交易活動中,每個個體在什麼時間、情況、地點、以什麼方式交易、應得到什麼、又得到多少,並沒有明確的規定。也就是說,交易的個體在契約不完備、世界不確定的情況下,所有交易個體都可得到固定的收益是不可能的。

基於上述原因,第一種生產要素獲得方式存在以下幾個特點:(一)這種交易有更明顯的不確定性和不肯定性,在急劇變化的時代風險係數增大;(二)當風險係數增大,該交易行為的量度和監管成本也就相應增加。該類交易在交易雙方議價能量和能力相對均衡時,是比較理想和有效的;不過,一旦這種均衡被打破,第二種方式對強議價方而言,無疑更符合其成本和收益,那是一種最為有利的方式。

其實,所謂的長期契約就是控制和占有。而控制本身就是一種「帝國化」的行為。在政治上的表現形式是,為了將被控制國納入控制國的生產體系,用命令的方式,獲得被控制國的生產要素。也就是說,「帝國化」的含義在於,讓被控制國隨著控制國的意志運轉。這在能源緊缺、競爭加大的當前而言,無論從成本或收益角度來看,第二種獲得方法無疑是最經濟的。

因而美國保守派智庫「美國新世紀計畫」(Project for the New American Century, PNAC)主席、耶魯大學古希臘歷史學教授卡根(Donald Kagan),就曾說「我們的經濟問題總是因石油供應中斷引起,如果我們在中東有一支軍隊,石油供應問題就會解決」。過去幾十年中,美國的表現證實了它在能源生產要素前的「帝國化」衝動。理解這一點,就能理解賀錦麗的話。

當然,就美國而言,為石油而戰已逐步成為過去式;為水資源而戰是未來式。依筆者看,為晶片而競爭或許是現在進行式。

(作者係廣東省生產力學會副會長、廣州大學特聘研究員)

附加資訊

  • 作者: 韓和元
  • pages: 57
  • 標題: 「為石油而戰」的經濟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