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歷史漫步│申榮彬
台北盆地西南邊緣,有一道古老的山脈—鳶山山脈。鳶山腳下便是三峽。三峽溪從翠壁高聳的群山中流來,水邊碧草蔥蘢,野葦茂密;溪水清淺,沖刷著水底大小卵石,倒映著兩岸的樓房街樹和天光雲影,不捨晝夜地淙淙流淌著。
三峽溪左岸是垂柳掩映的清水街,窄窄的街面石板鋪砌,柳蔭下的桌椅上,有人納涼賞景,有人悠然對弈,漫步其中,閒適古樸的氣息撲面而來。
宰樞廟歷史悠久
從三峽橋沿清水街往前走幾百米是宰樞廟。此廟外觀極其簡樸,形同一間老舊的磚瓦房,但它卻是三峽最古老的寺廟之一。宰樞廟旁一條小巷斜伸進一片錯落的老房舍,巷子極其狹窄,兩人相向而行,不側身禮讓真的就會擦肩而過,這就是秀川街,三峽最早的聚落區,今天逼仄的巷弄裡依然有幾座簡陋低矮,引人幽思的紅磚古厝。
清乾隆17年(1752),泉州安溪人李國開渡台來此開墾,很快便發展為李姓大家族。25年後,即乾隆42年(1777),聚居於此的李姓同宗七大房族人啟建上帝公廟,每年農曆三月初三由各房輪替主持祭典,具有強烈的宗親廟宇色彩。這個上帝公廟就是宰樞廟。宰樞廟的建立象徵著本地聚落市街的興起。
那麼,當年李國開來這裡時的自然環境是什麼樣子呢?據古契記載:三峽土名三角湧,是平埔族武勝灣、擺接、宵里、龜侖四社的公共捕鹿場,漢人來此開墾須經四社同意,並交納租粟。這份古契簽署於乾隆38年(1773),是三峽現存最早的開墾古契。從其內容可知,當年這裡已形成至少四個原住民部落,但這塊土地依然是一片鹿群出沒的荒野,李國開就踏著這片荒野沿溪勘察,尋找適宜開墾居住之處,最終他選擇在溪畔建所草泥屋定居下來。今天繁華的三峽城區,就是在200多年前平埔族人捕鹿的那片荒野中,從李國開的那間草泥小屋裡發展起來的。
清水祖師廟
經過宰樞廟順著清水街再前行約百十米,是清水祖師廟前開闊的廣場。清水祖師廟由三個獨立屋頂組合的前殿,藍天下,陽光照著黃色琉璃瓦,飛簷翹角,雕樑畫棟,金碧輝煌,非常壯觀。
走進廟內,只見殿內石柱林立,有雙龍柱、單龍柱、花鳥柱以及附有對聯的圓柱,每根石柱都精心雕刻,細微到鳥雀的羽尾爪尖、花葉的脈絡紋路,都匠心獨運,一絲不苟,尤以正殿的3對石柱最是聞名遐邇的傑作,全用「內枝外葉」的雕法,據說每根都得花去一千多個工作天,雕工的細緻與艱難可想而知。全殿竣工後石柱多達166根,進入殿內真如進入石柱的迷宮。
抬頭看,但見殿頂、簷下、梁架、斗栱等,無處不布滿大大小小的木雕,密如繁星,琳琅滿目,讓人眼花繚亂,目眩神迷。每一部分都值得細加觀賞,無論是起到構造作用的,或純粹是裝飾性的,都可見木匠師傅的精心傑作。
來到正殿前是供奉清水祖師的殿堂,各種雕飾特別講究,從最上方迴旋式的藻井,到支撐藻井的8根巨大石柱,再到神龕,無不金碧輝煌,極盡華麗之能事。清水祖師頭戴蓮花僧帽,身披黃絛紅格袈裟,藹然端坐,面黑如墨—據說曾與惡鬼鬥法,被煙火連熏7日7夜不死,面色黧黑,惡鬼服其法力而俯首聽命。
居民大多來自福建安溪
早期來此開墾的漢人以福建泉州安溪縣人最多。安溪縣僻處泉州的山區,人們多開闢梯田種茶,由於當年生活艱難,居民大量外移,他們背井離鄉來到台灣,也把故鄉種茶製茶的技術帶來台灣。
當年安溪民間信仰主要信奉的守護神就是清水祖師,傳說這是一位得道高僧,因安溪一帶大旱以杖擊地,便有清水汩汩冒出拯救黎民百姓,因此被尊稱為清水祖師。他們來開墾這片土地不久,便在住家附近修建一座寺廟,把故鄉的信仰安放其中,這就是清水祖師廟的前身。1833年因大地震而毀塌重建,1895年又慘遭日軍燒毀,再度重建,光復後,由台灣著名畫家李梅樹主持擴建,而有今日之規模,被譽為「東方藝術殿堂」。
先民們篳路藍縷,胼手胝足,努力想把腳下這片土地建設成一個新的故鄉,把故鄉的生產技術、生活習慣和宗教信仰等融入進來,這是對故鄉最深沉的思念。相傳當年拓荒者披荊斬棘開闢一條崎嶇山徑,勞作之餘常爬上山頂對著故鄉的方向眺望,訴說著對故鄉的記憶和思念。
三峽老街建築具有特色
出祖師廟,沿右邊長福街向後走十幾米,便是三峽老街。老街原名三角湧街,是三峽早期的市集中心。三峽老街長200多米,有100多間老街屋,從民國初年保存至今,雖然沒有太多華麗裝飾,但人為破壞少,氣勢連貫,是全台現存最完整的老街。老街的街屋是台灣傳統的長條形店鋪住宅,造型本源於閩南式建築,日據時期所改建的牌樓立面則摻雜著西方的巴羅克式。
走在老街彎彎長長的石板路上,看著兩旁一間接一間保存完好的老建築,恍如進入時光隧道,回到從前的世界裡。走到老街盡頭回望,從起點到終點不過半小時路程,我卻穿越了數百年的歷史煙雲。這個從閩南崇山峻嶺中走出來的孩子,漂洋過海來到這裡,走過兩百多年的滄桑歲月,而今已成為沉穩的老人,靜坐在青山下綠水畔,曬著海島的陽光,聽著太平洋的濤聲,安享悠閒時光,在四周的繁華與喧囂中,講述一段歷史與鄉愁。
(作者係業餘作家)
附加資訊
- 作者: 申榮彬
- pages: 86
- 標題: 三峽歷史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