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口結構劇變談公共政策選擇│戴肇洋
日前教育部公布,大學院校註冊最新資料統計顯示,2021年度包括頂尖大學在內共計博士班32所、碩士班14所新生註冊掛零,以及7所大學新生註冊占比低於六成。此外,教育部也表示,近年來由於學生人數大幅下降,為能提高台灣高等教育的品質,將持續推動學生人數較少的大學院校進行整併,甚至協助其退場,以減少政府資源的浪費。
上述現象表面上指的是,由於過去教育政策規劃偏差,使得台灣高等教育營運日益困難,已達到必須改革調整的地步;但其背後所反映的事實是,政府每年編列預算規劃公共政策,似乎忽略了人口結構的變化,尤其在政治操作下,造成部分公共政策規劃與經濟社會的實際需求背離,導致政府浪費了極寶貴的資源。
人口結構呈生不如死現象
無庸置疑,戰後台灣人口成長創造了幾十年來的人口紅利,不僅提供了充沛的勞動力,為早期工業發展奠立根基,而且累積了優質科技人才,建成電子資訊相關產業。可以說,過去數十年,台灣在不同世代的「台灣之子」打拚下,創造出經濟繁榮的景象,甚至為新興國家的典範。不過,從1990年代初期起,除了特殊年份之外,每年的嬰兒出生人數從接近40萬人逐年下降。
依據內政部人口調查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21年人口共計2,337萬餘人,全年出生數為153,820人,死亡數為183,732人,持續兩年出生人數不如死亡人數,呈現所謂「生不如死」人口衰退。
雖出生率下降是近年來全球許多先進國家呈現的共同現象,但台灣出生率卻再次位居全球最低,顯示台灣「生不如死」的問題,較其他先進國家更為嚴重,甚至已衍生為國安危機。二戰後所湧現的「嬰兒潮」已成歷史,隨著「嬰兒潮」世代陸續退休、離開職場,超過65歲以上的老人占全部人口數量之比重不斷增加,其速度甚至超過許多先進國家,成為全球人口結構老化最快速的國家之一。
政策需與人口結構連結
此種「生不如死」的既存事實,除已延伸為國安危機外,未來對台灣經濟社會長期發展還可能造成更多負面衝擊,因為不論是政治、經濟、產業、交通建設,抑或是教育、兵役、退休、社會福利、醫療保健、長期照護等公共政策,無不與人口結構的變化有關,同時更加需要以其作為規劃思維的基礎。
其中,最明顯的實例是在退休制度上,面對出生人口減少,職場受薪階級所預繳的退休金,逐漸難以支付退休老人的退休金需求,造成退休基金破口的危機,政府卻未從人口結構的變化,針對既有制度設計的缺陷,或退休基金投資績效不佳,進行治本改善財務的破口,反而透過政治操作,採取削減給付及財政補貼治標政策加以填補,此種溯及既往的強制改革作法,不但激化族群對立,甚至威脅經濟社會安定。
民粹公共政策不勝枚舉
事實上,1990年代之後,隨著台灣朝向民主政治發展,朝野政黨及民意代表在歷次選戰過程中,為能增加民眾認同,經常提出許多不切實際或空泛的政見,以爭取民意的支持及選票。然而,令人堪憂的是,從歷年選戰結束後可以發現,這些政客為能落實其所提出的競選承諾,完全不顧台灣人口結構呈現的劇變,是否會增加政府的財政負擔,反而以反映民意為名,不擇手段地推動部分存在著民粹或個人利益思維的公共政策。
這些忽略人口結構變化,導致資源浪費,進而可能形成政府財政赤字,甚至延伸為下一世代債務包袱的公共政策規劃實例不勝枚舉,例如:高等教育鬆綁導致學生素質低落;技職體系偏差導致基礎專業人力不足;師資培訓過多導致流浪教師工作無著落;役男來源有限導致募兵困難;偏鄉人口外流嚴重導致公共場域閒置;長期照護投入過遲導致老人安養資源薄弱等;以及近年的前瞻計畫軌道建設盲目設置導致營運不易;高鐵規劃無限延伸恐將導致財務虧損等。
錯誤政策比貪污更可怕
面對台灣人口衰退併行結構老化,已形成無法忽略的國安危機下,未來在規劃與台灣永續或民眾福祉相關的公共政策議題上,我們期待朝野政黨及民意代表,別再為了討好民眾、訴諸民意,擅自將選舉期間所提出的不切實際或空泛理想的政見轉化成公共政策,造成政府財政赤字更加惡化。
俗云:公共政策錯誤對國家或經濟社會的影響,比貪污更可怕。因此,未來不論是教育延伸、產業發展,抑或是交通建設、社會福利普及等公共政策,唯有將台灣人口結構變化發展趨勢,落實反映為規劃公共政策的基礎,始能讓政府推動的各項公共政策,真正符合民眾的實際需求,進而提升與穩定台灣經濟社會的動能。
(作者係台灣省商業會顧問)
附加資訊
- 作者: 戴肇洋
- pages: 60
- 標題: 從人口結構劇變談公共政策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