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號帶回月球土石樣本│趙國材
自2013年12月2日至今,中國大陸在七年時間內,已經三次發射「嫦娥」號登月。其中嫦娥四號在月亮背面登陸,成為世界第一。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探月器返回地球,帶回月球表面土石樣本,引起全球關注。
2020年11月24日,中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發射「嫦娥五號」探測器。12月1日「嫦娥五號」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2日「嫦娥五號」著陸器與上升器組合體完成,按計畫進行表土取樣,成功鑽取到月球土石並封裝。3日「嫦娥五號」的上升器點燃引擎,帶著寶貴的樣品衝向地球軌道。12月17日,嫦娥五號探月器返回地球,帶回月球表面土石樣本。
發展太空應避免軍事競爭
中國探月計畫引來全球關注,人們也不禁回憶起,在上世紀冷戰高峰時期,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的太空競賽。隨著蘇聯解體、美國全球戰略調整等諸多原因,美、俄在冷戰結束後相對長的一段時間裡,對耗資巨大的太空項目投入均大不如前。美國甚至很長一段時間需依靠俄羅斯火箭送太空人前往空間站。
然而,有能力的世界各國對探月和宇航發展的興趣沒有止步。21世紀的今天,在中國嫦娥系列太空船探月不斷取得進展的同時,美、歐、俄、日、印、以等國的月球計畫正以各自不同的步伐展開。川普2017年12月也正式授權開啟「阿耳忒彌斯」計畫,並於2018年成立太空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當時立即重申:「中國主張和平運用外空,反對外空武器化和外空軍備競賽的立場」,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也稱,俄羅斯一直主張並致力於太空非軍事化的立場。
不過,太空雖然像海洋和網絡空間一樣,是全球的「公地」,但太空並不能避開地緣政治對抗和衝突的影響。太空自從1960年代初以來就被美、蘇軍事化了。
2019年3月,包括美國、中國和俄羅斯等25個國家的專家在日內瓦參加閉門會談,討論如何達成具有法律約束力的防止外太空軍備競賽的協議。北京和莫斯科一直致力於促成這次談判,但是美國負責軍備控制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波布萊特(Yleem Poblete)對莫斯科和北京是否有誠意提出質疑。她指責莫斯科和北京,說他們試圖搞太空軍事化,並且表示美國不能相信俄羅斯,因為「他們已經炫耀開發和製造了廣泛系列的太空攻擊能力。」
美國刻意製造中國威脅
美國國防情報局2019年2月發布的《太空安全挑戰》報告認為,美國衛星也越來越容易受到中國在地面部署的雷射武器攻擊。
2020年12月16日,美國太空軍司令官狄金森(James Dickinson)發表聲明指出,俄羅斯12月15日發射的反衛星導彈是用來打擊低軌衛星的,這是俄羅斯2020年進行的第三次反衛星試驗。
之前在12月9日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拉特克利夫還提到俄羅斯的地面反衛星系統,他說俄羅斯已經部署了地面雷射武器,能夠致盲美國軌道監視衛星的傳感器或令其失效。另外,拉特克利夫說,中國取得在地球的同步軌道,即22,000英里(35,405公里)的高軌摧毀美國衛星的能力。他認為中國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國家安全威脅。他還說,美國安全機構將成立一個新的太空委員會,專門同美國商界和私營企業研究國家安全需要。
嫦娥五號登月探測器發射後,美國又對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太空威脅發出警告,美國太空軍雷蒙德上將(John Raymond)說,美國必須加強同盟友合作,對付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太空威脅。中國《環球時報》回應說,美國太空軍渲染「中國威脅」,是為自身增加經費尋找借口。
無人能阻擋中國太空發展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就致力於在合作的基礎上發展中美關係;但美國歷屆政府的對華政策都是基於自身的利益。目前,美國一致認為「北京模式」的成功,對「華盛頓模式」形成重大挑戰,對華強硬恐怕已成為美國的長期政策。不過,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後,由於中國防控得當,得道多助,美國對華強硬姿態看似來勢洶洶,但結果必然是失道寡助。
中國大陸近年來在發展太空方面展現出的實力令人驚艷。這種實力代表整個國家在科研方面的進步,也代表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應當擔負起攸關人類命運的各種研發工作。中國在太空方面將取得的成就,正如在其他領域一樣,不是任何國家可以阻擋的。
(作者係國防大學法律學系兼任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趙國材
- pages: 28
- 標題: 嫦娥五號帶回月球土石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