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若採戰略清晰,台灣會更慘│劉宇格
過去數十年,美國一直努力平衡美中及美台兩方面此消彼長的利益,同時也希望維持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有鑑於海峽兩岸的衝突史,美國認為,在台灣問題上,必須要有一股雙向嚇阻力量,且該力量足以消弭兩岸對彼此的威脅。
美國認為,若要雙向嚇阻政策奏效,就必須讓海峽兩岸都知道,若有一方破壞權力平衡,便會造成嚴重的後果。例如,美國若想阻止台灣挑釁中共,就不能讓台灣以為在中共攻台時,美國會出面協防。同時,美國若欲制止中共犯台,就必須讓中共相信,美國已向台灣提出協防台灣的保證。因此,美國的態度始終保持模糊,不讓中共或台灣在評估美方態度後,認為「刺激對方於己有利」。
這也就是說,若美國明白表態要協防台灣,會嚇阻中共,但台灣會受到美國鼓勵,更向獨立之路邁進,並因此激怒中共挑起戰端。
另一方面,美國若明白表示協防台灣的可能性不高,中共便可能會加速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因此,為同時達到雙向嚇阻的目標,美國必須對是否或何時出面協防台灣,也保持模糊。
簡言之,美國若採取「戰略清晰」,明確表示在何時及用何種方法協防台灣,將會產生不良影響。誠如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包道格所指出:「如果美國總統採取『戰略清晰』政策,則他在處理日本、南韓與台灣軍事危機時可能會陷入被動,甚至落入這些國家蓄意製造的『戰略陷阱』,而被他們拖下水。」
換句話說,嚇阻一方,會使兩岸爭端中的另一方,以為擴大衝突和訴諸武力是有效的方法。美國會因此大幅失去自己行動的彈性,並可能加速造成台海衝突。拜登上台後,應該會繼續延用這項由艾森豪總統在1950年代就發起,後由美國現行法律及政策所鞏固的「戰略模糊」策略。
反觀,川普任內出台的友台法案、頻頻對台軍售等,看似對台灣有利,卻可能使台灣招致災厄。持平而論,兩岸逐漸失衡的軍事實力,台灣只想「依賴」美軍保護,但誰會希望有個期待「自己幫忙打仗」的盟友?
美國雖與亞太許多國家簽訂協防條約,但都會強調「共同防禦或互相合作」。顯而易見,即便美國基於自身「戰略利益」考量,簽約國仍必須付出足夠的防衛努力,美國才願意提供協防。
戰爭的代價太大,基於美國在越戰的慘痛經驗,即使條件完備或有勝算把握,美國都不一定願意出手,當然更不願意在受拖累的情況下不得不出手。這就是為什麼美國絕大多數國會議員堅持對台應繼續保持「戰略模糊」,以避免台灣成為美國的戰略負擔。預判拜登政府未來亦會堅守此原則。
因此,依筆者之見,台灣如果表示「我們將盡量維持兩岸和平,在遭到對岸無理動武時,我們將全力保衛自己」,那麼美國基於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協防的可能性反而會比較高。反之,如果像民進黨當局現在這樣一味扈從,動輒支付幾十億美元的軍購費,還進口萊豬,以為繳了「保護費」,就可換得美軍協防,那就真的是誤判了美國的戰略了。
(作者係文字工作者)
附加資訊
- 作者: 劉宇格
- pages: 37
- 標題: 美國若採戰略清晰,台灣會更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