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萬華的前世與今生│張健豐

台北萬華的前世與今生│張健豐

萬華早期是個河港街市,一度成為北台的政經和軍事中心,後商業被大稻埕取代,一度沒落。直到日據初期,鐵路到此設站及報社等的進駐,又成為重要的城鎮。

20218732

位在淡水河畔的台北市萬華區,舊稱艋舺。筆者由台北城的西門遺址循著當年以抗日名義成立的「台灣民主國」創立時的遊行路線,即清代的官道,來到了龍山寺及不遠的「剝皮寮歷史街區」。剝皮寮這一條清代老街,約三公尺寬,略呈曲折,兩邊均蓋起店屋。由於日據初都市計畫道路的開闢,使得原本面向老街的店面將正面轉向廣州街。走到剝皮寮街尾,可看到另一邊是廣州街上的西式牌樓建築,已被規劃為「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此地展示數百年來萬華當地豐富的文史資料,包括國學大師章太炎從1898年年底開始旅台的半年期間,曾居住在剝皮寮街,並擔任《台灣日日新報》漢文欄記者。筆者藉此解讀萬華的前世與今生。

北台的政經軍事中心

「剝皮寮」這個地名,筆者查閱相關文獻並未看到記載。反而從清代到日據時代的資料得知其稱為「福皮寮」或「北皮寮」,可能是閩南語的諧音轉翻過來。它建街的由來,「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以一張嘉慶4年(1799)的店屋買賣契約,推估剝皮寮聚落的成形,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時間。但筆者查到更早的地契,是乾隆28(1763)年,應可再往前推估一甲子。

此時,尚稱作「艋舺渡頭」的艋舺地區,因剝皮寮街在清代時是艋舺、新莊與錫口(松山)、古亭、景尾(美)等其他街庄的聯絡要道。所以,在乾隆24年轄500名營兵的淡水營都司(少校)移駐艋舺後,當時駐軍的營盤頂(今中華路廣州街口的龍山國中)便設立在剝皮寮街的街尾;至嘉慶13年(1808),設艋舺營,統轄艋舺陸路;滬尾(今新北市淡水)水師參將一員,也駐紮艋舺,兼轄噶瑪蘭(今宜蘭)官兵,奠定了艋舺成為北部台灣最重要的軍事重鎮。同年,新莊縣丞改稱艋舺縣丞。道光元年(1821)姚瑩《臺北道里記》:「艋舺民居舖戶約四、五千家…商船聚集,闤闠(商業)最盛…同知歲中半居於此,蓋民富而事繁也」,艋舺已成為淡北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

清乾隆3年(1738),福建泉州三邑(泉州府的晉江、南安、惠安三縣)移民,為了延續晉江南方「安海鎮龍山寺」觀音的香火,便建了龍山寺這一座古老廟宇。乾隆53年(1788),艋舺成為八里坌最主要的內港後,艋舺地區的商業活動日益興盛,形成所謂「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盛況。

今日在該廟前殿內的匾額,可以看到泉州的三邑人為了和同安人組織的「艋舺廈郊」區別,其組成的泉郊則冠上了「新艋」兩字。在道光16年(1846)的《義冢捐名碑》上,也可看到「新艋泉郊」的字眼,由此可推斷廈郊應是艋舺最早興起的郊行。泉郊,主要是以對泉州貿易為主;廈郊(下郊)以同安人所組成,主要是以對廈門貿易為主;北郊的貿易區域為福建省會福州以北的大陸沿岸港口。

當台灣建省後,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考量裁撤兵勇的生計問題,於是仿效上海從日本引進人力車(東洋車)來往台北三市街。此時,台北商業繁盛,人口也逐漸增加,使中國內地及日本的娼妓慕「台北繁榮」之名而來,後者「賃西門外之房屋,開設花茶館賣茶」,即茶室的前身,可見艋舺地區此時就已扮演台北流行文化的角色。

當時位居「台北城」西門外的艋舺、北門外的「大稻埕」,和「台北城」連成一氣,成為「台北三市街」,是今天台北都市發展的重要基礎。

乙未戰爭的洗禮 

1895年5月25日,台北仕紳為了擁立台灣巡撫唐景崧就任「台灣民主國」總統,在營盤頂集合後,經過北皮寮街、龍山寺、祖師廟、過了河溝(護城河),由西門進城,入撫台衙門舉行儀式。6月初,艋舺仕紳迎接日軍無血進入台北城後,據前清淡水縣生員,後入《台灣日日新報》任記者的黃茂清回憶:

「守備兵陸續到北,三市(街)內民屋,多作軍用宿舍,兵民雜處,言語不通。風俗未慣。恆有扞格之憂。…不閱月間,而買棹渡清。賣室以行,全市中殆十有四五。…兵卒暇時,常下鄉撲雞半強半買,或調戲婦女,民甚苦之。艋舺北皮(寮)街周某,以事出門,其母與妻及妹在室中操女紅,見游兵六名,排闥而入,最後一名以手蔽門。母與妹急向腋下逸出,妻欲逃不及,轉身入,早被該兵隨後追來,拏倒於床上。一壓手,一壓足,肆意輪奸。母在門外被阻不得入,乃高聲呼鄰右,而兵已遁去矣。」

上海《申報》也提到由海龍(Hailoong)和科麼沙(Formosa)輪載來「艋舺」、「大稻埕」等處的難民,婦女約有十之七八。她們向記者控訴日軍對當地婦女施予性侵的暴行,包括幼女和老婦,都不能免。所以,當時造成一股脫離日軍魔掌的逃難潮。隔年,這些難民返鄉時,竟被艋舺的日本當局視為非法移民遣返回大陸。

建鐵路後再度興起

到了1901年,日人將原經過新莊、已通車10年的劉銘傳鐵路改為經萬華、板橋到桃園,並於台北城的西南角設置艋舺停車場(火車站)。位置在現今中華路、西寧南路和愛國西路交叉口的圓環,附近設有捷運小南門站。車站設於此主要是軍事用途,因其北側有鐵路支線沿著南城牆到南門一帶,沿線有許多軍事單位,包括中正紀念堂原址之駐台日軍的「永久兵營」。1918年,「艋舺停車場」向西遷移至下崁庄現址,並於1921年改稱「萬華停車場」,因「萬華」的日文,為まんか(manka)頗符合「艋舺」此舊地名的稱呼。

另外,《台灣日日新報》於 1899 年在西門街(今衡陽路)創刊,這套近代報業的活字印刷技術也正式系統性地進駐台灣。《日日新報》培養出第一批台灣在地的活字印刷師傅,不少師傅後來在報社所坐落的萬華地區開業經營,往後數十年,萬華一直是台北最熱絡的印刷業中心。光復後,多數報社也設立於萬華。

光復後的發展

1960年代,清代台北城西城牆的遺址興建起了長長的中華商場,帶動萬華的西門町進入空前繁榮的時代。此時位於艋舺龍山寺前公園裡的龍山商場正式啟用。當時的商場一半是吃食的攤位,一半則是鐘錶、布店。小吃攤尤其豐富,營業時間是全天候的。而龍山寺廟前廣場與萬華火車站一帶,是傳統人力三輪車的聚集地。尤其剝皮寮的交通位置便利,加上此地茶室來往的茶客多為台北車站的三輪車伕,造成此地交通繁榮熱鬧的景象。

雖然萬華經歷近300年的變遷,比起台北東區新市區的繁榮,顯得老態與沒落,但是豐富的歷史痕跡、獨具特色的人文活動和風土人情,卻是萬華不可忽視的發展潛力。

(作者係歷史研究工作者)

附加資訊

  • 作者: 張健豐
  • pages: 86
  • 標題: 台北萬華的前世與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