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較勁下國民黨尷尬│令狐台
剛結束訪台行程的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說,訪台期間,他與高階官員及企業領導人討論了台灣企業在美國投資、建立產能的更多方式。他表示,台灣企業將會在美國建立國內戰略物資供應鏈扮演重要角色。阿札爾見了包括蔡英文以下的一批台灣高官,但外界多認為,他此行是川普內閣的共同焦慮,希望藉著「猛攻中共」,以挽救川普的選情。
與此同時,中共主力戰機跨越海峽中線,台灣空軍罕見以「飛彈全程監控」宣示驅離共機,但有論者指出,此或是1999年李登輝發表兩國論以來,台海最戰雲密布的一天。言猶在耳,共軍證實在台海南北兩端軍演,各方認為,這是對美「逼近紅線」的警告。
對於川普有意藉衝突挽救選情,而台灣顯然是激怒中南海的最佳棋子,台灣政治人物究竟是如何看這樣的局面?
美國藉台灣挑動美中衝突
簡單回顧歷史,不難發現,美國人對台灣的態度,始終是從其本身的戰略利益為出發;早在1942年,美國主流媒體就曾以戰後太平洋地區新秩序結構提出主張,指「一條橫跨太平洋幹道」,東起夏威夷,西抵台灣,這條防禦帶的建構最有利美國。
當時,這主張就支持戰後中國政府可在台灣島享有最大利益,但同時也認為聯合國可在島上建軍事設施,國府要員對此說感到驚駭而憂心。在旅美學者林孝庭所著《意外的國度》一書中,透徹詳盡地以各種檔案史料,勾勒出戰後國際局勢逐漸底定前後,美國不止一次左右「台灣」的未來命運,由「託管論」,到預測中國將回到軍閥割據,打算扶植「區域性」的反共政權,到培植取蔣介石而代之的親美勢力等,凡此種種皆說明,二戰之後,台灣始終脫離不了美國的影響。
時代推移,近來美中之間進到全新的戰略對抗,從科技、經貿、軍事互探乃至秀肌肉比拳頭,一路到互關領事館、驅逐媒體記者等,可以說已經走到瀕臨撕破臉的地步。最大的隱患還是在於,川普因為疫情出現的連任危機,似乎是美方挑動衝突的潛在動機。
換言之,在疫情時期,全世界都出現以往不曾面對過的處境,各國因應方式和成效雖不同,但都共同升起防護罩,全球由開放互信走向自我設防、互不往來,在這背景下,台灣既無力跳脫這股大格局,而受到美國擺布、操弄的宿命卻更加明顯。沒有辦法主宰自己,又被迫捲進中美對抗的漩渦內,無奈又必然。
蔡英文選擇緊跟川普
蔡英文政府選擇唯一押寶美國的策略,緊跟著川普。由於美國戰略轉向,美方極需要一個像台灣這般的盟友以對抗北京;日本和韓國在美中之間保持適當的迴旋空間,蔡英文政府則在美方有意釋出善意、籠絡拉近下,台美出現近年罕見的你儂我儂。
即使有識者不斷發出警訊,一旦台灣成為中美對抗下自動出列的班兵,無形中將置台灣安全於險境。不過,蔡政府與川普情投意合,反而在野的國民黨,則比民進黨處境更為尷尬。
國、共互動基礎大不如前
如眾所知,國民黨立基於「九二共識」,開展和中共和平相處的一段時期,這是馬英九至今被視為最傲人的成績,也是他始終強調不能放棄「九二共識」,強調國民黨兩岸政策只能微調,不能轉彎的原因。在不同場合,馬英九反覆闡述「過去成功的經驗證明,『九二共識』確實可以為兩岸帶來各種和平紅利,不但國內民意支持,國際社會更認為對維護區域和平有幫助。如今兩岸情勢險峻,雙方應誠心回歸原汁原味的『九二共識』,不要隨意加料:台灣不要否定『九二共識』,大陸也不要無謂攻擊一中各表。」
但現在問題來了,隨著馬政府下台,蔡英文執政,北京認為兩岸統一不能一代一代拖下去,由此而言,國民黨在野之後,兩岸論述頓失話語權,加以北京似乎已對國民黨賴以立論的「一中各表」加以否定,國民黨與北京的互動基礎,更因蔡英文連任及疫情影響,幾乎崩解,過去可以憑恃的兩岸優勢至此完全丟失。北京對國民黨不再抱指望,國民黨也無力以兩岸政策吸引選票,徐圖再起。
國民黨進退維谷處境尷尬
另一方面,綠營仗著執政之勢,無所顧忌搞起親美抗中、緊貼老美,順著川普掀起的全面對抗中國狂潮,在風尖浪口隨波起舞;對美國來說,還有什麼比一個可供任意驅策、如臂使指,乖順聽話的台灣,更能當成戳「大桌子」的「筆尖」呢?川普需要利用台灣,民進黨需要舔老美,二者一拍即合。
而國民黨既在大陸受挫,又因此和老美隔了一層,親美再怎麼也比不過綠營聽話、乖巧,短短幾年,國民黨陷入進退維谷、處境尷尬的局面。
8月15日,高雄市長補選結果出爐,國民黨內再起波瀾,但北京應體認與台灣人民對話溝通,若欲繞開國民黨,難道柯文哲的民眾黨會是更佳選項?依筆者看,國民黨再不爭氣,但畢竟是在地的體質,捨此無他,因為目前還無法判斷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究竟是不是個阿斗。
(作者係資深媒體人)
附加資訊
- 作者: 令狐台
- pages: 16
- 標題: 美中較勁下國民黨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