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弓三型防空系統簡介|王尊平
台灣中科院專案研發的天弓三型,是繼天弓一/二型之後最新服役的產品。除了陸基型版本之外,還有研發中的海弓三型,可供艦載Mk-41型垂射系統使用,堪稱一彈多用的防空系統。
天弓三型的研發歷程
中科院在研發初期,稱天弓三型為反戰術彈道飛彈(ATBM),研發代號「層系計畫」。2000-2007年,國防部編列190億新台幣研發經費。稍後,天弓三型、雄風三型、雄二E型合併稱為「新三彈」。
天弓三型的雷達設備,換用類似愛國者飛彈系統的AN/MPQ-65機動相陣雷達車,中科院稱為「機動型中程三維相陣射控雷達」。其正式編號不明,偵測距離超過400公里。媒體報導其導引性能可同時接戰9個目標。
2008-2011年,國防部編列62.58億新台幣,進行弓三性能提升的「強弓專案」。2011年前,弓三專案研發經費已達300億新台幣。2013年天弓三型初步完成測評。官方資料稱,天弓三型的最大航速為7馬赫、機動性有50G,最大射程達200公里,可攔截定翼機、直升機、巡弋飛彈、反輻射飛彈、短程戰術彈道飛彈、無人機、匿蹤目標等。
2015年,國防部決定量產天弓三型,國防預算書的建案名稱為「陸基型防空飛彈系統」。2015-2024年,國防部將斥資748.35億新台幣採購,以取代老舊的鷹式飛彈。2018年底,台灣東部的3個鷹式飛彈連完成換裝天弓三型。2019年初,蔡英文視察花蓮空軍基地時,同時公開天弓三型的部署情況。
天弓三型的性能諸元
天弓三型的性能諸元,包括:(1)重量870公斤、長度5.498公尺、直徑0.4公尺,彈徑/彈長皆有增加,航速/射程也大幅提高。(2)提升尋標器的抗干擾性能,可同時接戰9個目標。(3)尾部的可動式彈翼,可調整飛行姿態。(4)多採用近炸(爆)模式摧毀目標,而非碰撞摧毀(hit to kill)。(5)機動型中程三維相陣射控雷達,提供目標偵測、照明、導引。
若和天弓一/二型相較,天弓一/二型採用四聯裝傾斜發射器,發射前需要旋轉調整方位;天弓三型採用四聯裝垂直發射器,飛彈發射後自行調整方位,可縮短發射反應時間。國內重要設施如新竹樂山雷達站,其防空系統包括:天兵快砲系統,負責低空防禦;愛國者三型(PAC-3)和天弓三型(TK-3),負責中高空防禦。
此外,海弓三型(SK-3)也正積極研發中,並由中科院專用測試艦高雄艦(LCC-1)負責測試。艦橋前方配置相陣雷達模組和Mk-41垂射系統,艦橋後方配置艦用蜂眼相陣雷達和海劍羚防空系統。
據傳,天弓三增程型將大幅變更設計,改為二節式分離彈體,以增加射程和射高。其主要攔截目標將是大氣層邊緣的彈道飛彈和洲際導彈(ICBM),堪稱台版薩德系統。不過,筆者認為,以中科院的研發時程而言,要在短時間內大幅變更設計非常困難。因此,有可能比照美國標準三型(SM-3),在天弓三型尾部加裝火箭加力段,發射後一段時間便自行脫離,再點燃飛彈發動機。如此,便可增加射程/射高。(請參考附表)
短中長程打擊武器系統
媒體報導,蔡政府將大幅增加國防預算,並投資2000億新台幣研發或採購各類短、中、長程打擊武器系統,包括:海劍羚、天劍二C型(TC-2C)、面對面陸基/海基劍二型、天弓三型、天弓三增程型、海弓三型、雄風二E型、雄風三增程型、萬劍增程型、雲峰、AGM-158 JASSM等。
其中,雄風二E型的最大航速為0.9馬赫、最大射程達600公里,為次音速巡弋飛彈;雄風三增程型的最大航速為2馬赫、最大射程達400公里,為超音速反艦飛彈;萬劍增程型的最大航速為0.9馬赫、最大射程達400公里,為次音速遙攻武器系統;雲峰的最大航速為3馬赫、最大射程達1500公里,為超音速巡弋飛彈;AGM-158 JASSM的最大航速為0.9馬赫、最大射程達370公里,可由F-16V型戰機攜帶發射,為次音速反艦/攻陸飛彈。
(作者係全球新武器大觀網版主)
附加資訊
- 作者: 王尊平
- pages: 62
- 標題: 天弓三型防空系統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