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孫中山的民族主義|劉碧蓉

淺論孫中山的民族主義|劉碧蓉

從驅逐韃虜到五族共和

傳統的中國大致以「華」、「夷」來分境內民族和其他民族。自小接受西方教育的孫中山,採取了「驅逐韃虜」為其革命手段,要將少數民族的滿族所建立的政權趕走,進行一場民族革命。不論他在檀香山成立的「興中會」或在東京成立的「中國同盟會」,其誓詞都主張「驅逐韃虜」,顯示孫中山為推翻腐敗、衰弱的滿清政府,選擇了一條以漢族為中心,與日本相同之單一民族形式,來建構國家。

辛亥革命成功後,孫中山的民族主義思想產生很大的變化。他看到美國本是歐洲諸民族的合體,可是建國後已融合成一個民族的國家。他因此呼籲「必要將滿、蒙、回、藏同化於我們漢族,成一個大民族主義的國家」,之後他不再高喊「驅逐韃虜」,而是積極地擁護「五族共和」,強調國家是由五個族群的人民所構成,期待五族同心協力建設「中華民族」的國家,用以對抗帝國主義國家的進逼。

為顯示中華民國是漢、滿、蒙、回、藏等多民族國家,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孫中山採用了「五色旗」為國旗,後繼的袁世凱政權也同樣用這代表五個族群的「五色旗」(1912年6月8日至1928年11月2日),持續認同「五族共和」的國家建構。

抗日強化了中國民族主義

由於日本自古以來就從中國傳入許多文化,日文裡有很多漢字,又都同是亞洲黃種人,因此,包括孫中山在內的不少中國知識分子,對日本始終抱持著期待。可是,日本卻一再背叛中國。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對中國進一步侵略擴張,先奪取了德國在山東的權益,後又向中國提出苛刻的「二十一條」要求,激起中國人民的抗日情緒。

一戰結束後,中國政府未能在「巴黎和會」爭回山東的權益,演變成學生反日的「五四運動」,進而出現「思想百家爭鳴,各出機杼」、「科學與民主追求」、「個人求解放,民族求獨立」、「弱勢族群受重視,知識分子走向民間」等面向。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中國人民更加認清了日本的侵華野心,從而造就了中國具有近代國家意識的國民運動。

天下為公、世界大同

孫中山不以中國民族獨立自主自強為其終極目標,他還希望以中國固有的道德、和平為基礎,促成世界各國平等相待,共謀世界和平大計。

孫中山融入了中國農民起義者的樸素平等思想、西方資產階級的普世價值觀及當時流行的社會主義思潮,提出具有民權意識與平權思想的世界大同理想。這個大同理想在一國範圍內,按照民有、民治、民享的要求,建立高度和諧的社會;在世界範圍內則是實現國家的消亡及世界各民族的完全融合與和平共處。

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倡議,受到國際關注。2017年3月23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通過決議,呼籲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些也可以算是實現了中山先生百年前的理想。

(作者係國父紀念館退休研究員)

附加資訊

  • 作者: 劉碧蓉
  • pages: 72
  • 標題: 淺論孫中山的民族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