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社會力分析(一):省籍│紀欣

台灣社會力分析(一):省籍│紀欣

台灣政治人物經常講「台灣前途由2300萬人共同決定」、「反對一國兩制是全民共識」,其實,台灣人民從來不是鐵板一塊,至少因省籍、所屬政黨、階級、年齡、性別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政治認同。省籍矛盾極可能隨著外省二代的凋零成為歷史名詞,但回顧其歷史,對台灣政治走向仍有一定的價值。

97%是大陸來台的漢人

2020年6月底台灣官方公布,台灣有23,583,823人。其中超過97%的人是大陸來台的漢人,因遷台時間先後,而有本省人和外省人之分。

從16世紀中葉到1945年前,從大陸移居來台、在台世居者都被稱為本省人,其中又分為閩南人及客家人,閩南人約占人口的七成以上,祖籍地多為福建泉州、漳州,客家人約占人口的13%,祖籍地多為福建龍岩和廣東梅縣。

外省人指的是在1945年至1949年間,大約120萬來自大陸各省,跟隨國民黨來台的人及其後代,現約占人口的12%。

此外,台灣有16個支派的原住民,約占人口1.8%,過去20多年來又有因婚嫁來台的陸配及外籍配偶,約占人口的1%。

省籍差異依然存在

2019年9月,台北市長柯文哲坦承,「我們這種228家族很討厭外省人」,這說明,儘管省籍觀念在台灣日常生活中早已淡化,但只要涉及政治議題,特別是各次選舉時,省籍差異就會浮現,而省籍差異又往往與統獨議題混雜在一起。

根據TVBS民調,2012年總統大選,約有80%的外省選民投給馬英九,僅約10%投給蔡英文。不過,從該次選舉後,台灣未再公布過省籍與投票取向的民調,一直到韓國瑜參選高雄市長。

2019年許多媒體報導,「韓粉」多半是來自外省背景的軍公教人員。BBC也在2020年大選前,針對外省人是否還是國民黨的鐵票部隊,做了兩次專題報導。

政大選舉研究中心研究員鄭夙芬在接受BBC訪問時說,台灣現已進入「國家認同」階段,「外省後代雖然對中國還存在文化認同,但在政治認同上,已視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不同國家」;「早期省籍議題是爭議本省人與外省人在政治及社會上的不平等待遇,但在本土化與民主化運動結合的論述下,轉變為台灣意識與中國意識的對抗」。

長期研究族群政治的中研院研究員王甫昌受訪時表示,1970年代初期,蔣經國開始延攬年輕的本省籍人士,引起外省與本省籍政治人物競爭、交鋒,這讓很多本省人萌生「族群政治意識」。他又說,外省人家庭約有一半女性配偶來自本省家庭,隨著台灣女性意識抬頭,後代並非全都認同父系的外省身分。

另據筆者觀察,早期的「半山」家庭,外省父親通常年齡較長,過世較早,子女跟母親相處時間較長,加上本省人親戚較多,後代受母親影響未必少於父親。

本省人的政治取向

閩客在歷史上有過衝突,加上語言不同,客家人與閩南人的政治認同並不一致。也因此,歷屆選舉在客家人較多,或閩南、客家、外省三分天下的苗栗縣、新竹縣、花蓮縣、桃園市,國民黨的得票率通常高於其他縣市。不過,經過閩客長期通婚,民進黨又刻意拔擢客籍人士,大多客家人已不再強調閩客的不同。

一、「台灣意識」之起源

本省人會有較強的台灣意識與自己的遭遇有關。自1895年清廷因甲午戰敗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後,本省人歷經了50年的日本殖民統治。1945年回歸中國後,國民政府接收了日本殖民者在台掠奪積累的財富,本省人任高階主管的比例低,有時還得忍受接收官員擺出來的征服者姿態。另外,不少本省人發現內地比當時的台灣落後而產生鄙視之心。1947年爆發2.28事件,國府處理不當,1950年代蔣介石展開政治肅清,不少本省菁英受害,這些都使得本省人對國民黨政權感到怨恨,從而形成了排斥外省人/中國人的台灣意識/本土意識。

1960年代以後,國民黨為鞏固其在台灣的統治,不斷醜化大陸事務,並加強反共教育,而美國為確保台灣政權親美反共,更以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及西方政治體制對台灣進行全面改造。

二、台灣意識轉為台獨意識?

民進黨自成立後,即開始利用各次選舉炒作228事件,挑撥省籍矛盾,把國民黨說成「外來政權欺壓本省人」,並塑造本省人「被統治、被剝削、被迫害」的悲情。陳水扁執政後更喊出「一邊一國」,推動「入聯公投」,又大力竄改歷史課綱以「去中國化」,馬英九執政八年未撥亂反正,蔡英文2016年執政後,變本加厲推動所謂「轉型正義」,企圖完全割除台灣的中國元素,這使得不少本省人的台灣意識,逐漸轉化為台獨意識或「一中一台」意識,甚至有人說1990年後出生的年輕一代是「天然獨」。

其實,本省人並非鐵板一塊,除了與外省人通婚,夫妻會相互影響外,以下幾類本省人也通常沒有過強的台灣意識。

(一)從事軍公教者。在軍隊及公務系統的本省人,對國民黨建立的文官體系及升遷制度相當肯定,也比較認同國民黨力求和平穩定的兩岸政策。他們不滿李、扁的黑金政治,更不滿蔡英文一上台就立刻進行不符合公平正義的年金改革,大砍其退休金。這些軍公教加上家屬,至少有百萬人,他們是民進黨在2018年地方選舉大敗的原因之一。如民進黨不改「唯綠是用」,繼續公然破壞文官體制,並任由官二代利益輸送,製造社會不公不義,或兩岸更加動盪不安,這批人未來還會以選票反制民進黨。

(二)兩岸平和紅利受益者。截至2019年底,台灣青年赴大陸就業累計近5萬人次,創業1.3萬人次;光是2019年一年,大陸金融機構、科技企業和台資企業就招收了1萬多名台灣青年實習。這些人直接受益於兩岸和平紅利及各種惠台措施,希望藉著大陸的發展機遇為自己創造一片天,他們多半不排斥和平統一,這證明個人的切身利益與民心走向密切相關。另外,2020年6月,台灣對大陸出口占台灣出口總額的46.15%,創下歷史新高,令人無法忽視台灣經濟對大陸的依存度,並從而體認維持良好兩岸關係的重要性。

(三)愛好中華文化者。國民政府早期相當重視中華文化,因此50歲以上者,不分省籍,從小接受的都是中國傳統文化教育。1980年代後有本省知識分子提出多元文化,把中華文化與原住民文化、日本文化、歐美文化並列,企圖否定中華文化的主導地位,又有人企圖直接以台灣文化取代中華文化。不過,經過數十年的實踐證明,台灣從未脫離中華文化,只是,民進黨全面執政後公然打擊異己,又通過「國安五法」及《反滲透法》,致使愛好中華文化、仍具有中國情懷的本省人較少公開表態。

(四) 抗日志士及政治受難者後代。台灣曾有20多萬人為抗日而傷亡,又有青年遠赴大陸奮勇抗日。其後代多以父輩為榮,對李登輝及民進黨崇洋媚日感到不齒,對歷史課綱把「日據」改成「日治」更為不滿,「台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就是這些人的組合。另外,1950年代國民黨反共肅清,有上千人死亡,超過16,000人被捕入獄,一直到1970年代仍有不少本省青年因思想左傾遭到政治迫害。台灣解嚴後,一些出獄的政治犯不改其志,組成「台灣地區白色恐怖受難者互助會」,鼓勵後代繼續從事反獨促統工作。

外省人的政治傾向

1949年前後抵台的外省人,多半從軍或從事公務員、教師。他們多半現已凋零,而其來台前後所生子女,因早年戶籍依「父親之本籍」為籍貫,登記為大陸各省市,被稱為「外省二代」。

一、外省二代的中華民國情結

不少外省二代在眷村長大,其成長過程及耳濡目染確實與本省人很不一樣。他們從小目睹父母親的思親、思鄉之情,因而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孫中山的信徒」;又因常聽父輩說起國共內戰的歷史,有較強的反共意識,但「反共不反中」;也有較強烈的中華民國情結,但更加反台獨。他們是國民黨長期的鐵票,後有改投新黨或親民黨的。

當外省二代知道「反攻大陸」不可行後,轉而支持「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一國良制」。進入21世紀,他們看到大陸改革開放取得巨大成果,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後,有人開始說「大陸正在實現三民主義」、「統一要靠大陸」,但因對大陸的政治體制不了解,「一國兩制」在台灣又被全面汙名化,故仍多半支持「一中各表」。2016年民進黨全面執政後,他們對時局感到焦慮,擔心若不快快統一,自己會作不成中國人,他們在韓國瑜崛起後四處奔走造勢,在「韓流」消失後感到特別失落。

外省二代原本可以成為台灣反獨促統的一股力量,但因國民黨在國家統一的目標上始終無法與時俱進,政治人物又為了選票,只想迎合「主流民意」,而無心引領民意,壯大這股反獨促統的勢力,這使得國民黨逐漸喪失兩岸的主導權,也日益衰微。

二、三代的政治認同發生變化

1992年戶籍資料改採「本人出生地」登記,外省二代與本省人通婚者眾,加上30歲上下的外省三代在成長過程中已開始接受「去中國化」教育,又為融入台灣社會,通常不會提及自己的外省屬性,也有不少三代受到幾波學運影響,不顧父母反對,票投陳水扁、柯文哲、蔡英文。

此外,民進黨為達到長期執政的目標,早於2004年9月通過「族群多元國家一體」決議文,主張「國家認同應建立在公民意識基礎上」、「各族群都是台灣主人」,蔡英文又把「中華民國就是台灣」、「中華民國台灣」掛在嘴上,混淆了中華民國與台灣二者的性質與關係。

其次,國民黨在李登輝後期就開始變質。馬英九1994年在競選台北市長時請李登輝助選,並稱自己是「新台灣人」。2008年競選總統時,馬英九說「我是台灣人,我是中華民國的國民,我以後要做一個正派的台灣人」,並承諾當選後會「不統不獨不武」、「絕對不談兩岸統一的問題」。果然,馬在位八年雖承認「九二共識」,但更堅持「一中各表」。尤其,國民黨近年來為爭取重返執政,在兩岸論述上一步步向民進黨靠攏,甚至考慮放棄「九二共識」,這也使得外省三代根本無從選擇。

三、「綠化」的外省人增多

自黨外運動開始就有外省人參與,1992年又有黃秀華、廖中山等72位外省子弟成立「外省人台灣獨立協進會」。2000年民進黨執政後,政界、學界、文化傳媒界出現了不少外省二代三代,他們幾乎每個人都交代過自己「綠化」的心路歷程,又為證明自己對外省「原罪」的徹底反省,或想在民進黨內生存,他們往往表現得比本省人還要反國民黨、反中。如民進黨長期全面執政,這種人應該還會增加,在社會上也會有一定的帶頭作用。

台灣人民何去何從

台灣的省籍矛盾,如同兩岸長期對峙一樣,是因民族弱亂而產生,本應隨著中華民族復興而終結,只是自認為是日本人的李登輝,以及為搶奪及維繫政權和利益的民進黨,不斷刻意炒作省籍矛盾,甚至將其轉化為「台灣人與中國人之爭」。

平實而言,本省人在日據時代及國府來台早期確實受過不少委屈,但本省人憑著人口的優勢早已出頭天,民進黨也已全面執政,犯不著再對國民黨抄家滅族,更無須炒作省籍矛盾製造社會分裂。外省二代雖因出身背景有較強的中國情懷,但過於強調中華民國的定位,忽略了國家統一目標應高於政權興衰,而國民黨因過分擔心被貼上「親中賣台」的標籤,不敢扭轉民意,又未在執政時期與對岸開啟「平等協商、共議統一」,至為可惜。

依筆者見,省籍矛盾極可能將隨著外省二代的凋零、民進黨的收編成功,成為歷史名詞,但這不代表台灣社會的統獨對立將告結束,只是省籍不再會是重要的變數。未來台灣社會的角力,將是「台灣意識與中國意識之爭」、「台灣國與中國之爭」、「統一與台獨之爭」、「台灣民族與中華民族之爭」。這將會是一場硬碰硬的拉鋸戰,而其結果將決定台灣的前途。

統獨戰役的決勝關鍵

大陸自1979年發表《告台灣同胞書》以來,一直把「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當作對台工作的重要方針。2020年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涉台部分也指出,要「團結廣大台灣同胞共同反對台獨、促進統一」。

依筆者見,大陸要想爭取、團結台灣人民,台灣統派要想壯大本土性的統一運動,都必須要有「逆轉勝」的決心及作為,也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大陸繼續發展進步、依法治國是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因素。

(2)盡速恢復兩岸民間全方位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

(3)大陸惠台措施不僅要更加靈活、普及,還要入島入心,讓在台灣的基層群眾能普遍享受到和平紅利,並對統一的好處有所期待。

(4)中華文化至今是兩岸人民的重要連結,應加強兩岸文化交流,發揮自身優勢,共同傳承中華文化。

(5)設法讓台灣民眾瞭解,兩岸分離對峙至今,是國共內戰延續和外部勢力干涉所造成的政治對立,可經由兩岸政治協商解決,而且台灣各政黨、各界別可先與大陸展開民主協商,及早凝聚台灣社會的共識。

(6)加強宣導「制度不同不是統一的障礙,更不是分裂的藉口」;「一國兩制」的提出,本來就是為了照顧台灣現實情況,維護台灣同胞的利益福祉,台灣民眾應該及早表達意見,提出具體建議,以維護自己的權益。

附加資訊

  • 作者: 紀欣
  • pages: 46
  • 標題: 台灣社會力分析(一):省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