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客家移民開創了台灣的文明│卜一

閩南、客家移民開創了台灣的文明│卜一

是誰開啟、創造了台灣的文明?在高中歷史新版教科書裡,只有四頁輕描淡寫提到閩南、客家人渡海開創的歷程;而其中兩頁專講内鬥。哪有緬懷祖先,卻好的不提,只講負面、醜陋的瑣事?這難道是「外國人」寫的「台灣史」?

2020830729

史學界對文明的起源有許多種學說。其中影響最深遠之一的是史學家湯恩比(Arnold Joseph Toynbee)的「挑戰與回應論」。他認為人類文明的起源,是在特定的困難情境所產生的挑戰,促使人們奮發起來,做出前所未有的努力。湯恩比引述了遠古亞非草原,由於自然變化,造成人群遷移到兩河流域和尼羅河三角洲,因此開啟了人類文明。

有關歷史發展,馬克思從唯物論提出「群眾史觀」,認為人民群眾,而非少數英雄人物,是歷史的積極主體,對社會發展起著主要決定作用。這兩種論點都廣為史學界所認同。

閩南、客家開創台灣文明

閩粵沿海居民,因土地稀少、貧瘠,近代人口激增,災荒頻繁,度日艱難;乃冒險犯難,離鄉背井,聚眾渡海,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安居台灣。湯恩比的文明起源說和馬克思的群眾史觀說明並非豐臣秀吉、日本人、葡萄牙人、荷蘭人;而是閩南、客家人的移民開創了台灣的文明。

明代(1566年),林道乾駐紮魍港3千人。1621-1646年,顏鄭魍港屯墾3萬人。荷蘭殖民;1624-1661年4萬多人。明鄭末年:康熙22年(1683)15萬人。清朝強迫明鄭軍隊、官員、家屬遣回大陸,康熙22年(1683)7萬人。嘉慶16年 (1811)190萬人。光緒21年(1895)割讓台灣295萬人。

明中葉前的漢人移民台灣

從出土文物可知,漢人移民台灣,與原住民的交流源遠流長。只是至今尚未發現在明代中葉以前具規模性的閩南、客家移民集團。可見該時期來台的移民有限,沒有可靠的人口統計數目。

明初朱元璋頒布海禁,延緩了台灣的發展。但大陸與台灣往來及來台開發的任務,轉而由民間承擔。與倭寇和西方航海的同時,大陸沿海出現許多擁有武裝和經濟實力的海上貿易集團,他們亦盜亦商,活躍海上,後被明軍所逼,轉入台灣。其中規模最大的有林道乾、林鳳、袁進、李忠、林辛老、顏思齊、鄭芝龍。

1566年,林道乾聚眾三千、巨艦50餘艘前往魍港(今北港)屯居,作為根據地。1573年,林鳳經澎湖前往魍港駐紮。袁進、李忠、林辛老也在17世紀初來過台灣。16世紀中葉開始,魍港已是海商、海盜及漁民屯居,與原住民貿易的地點。

顏鄭集團移民魍港

顏思齊和鄭芝龍原在日本經營對中國、呂宋、東南亞的貿易,亦商亦盜,後於天啟元年(1621年,根據連橫《台灣通史》又有一說謂天啟4年)率眾到台灣魍港,進行大規模、有組織的拓墾。當時台灣已有不少由福建泉州、漳州遷來的漢人,許多人趁此投奔顏鄭集團,顏鄭勢力逐漸強大。天啟2年(1622),顏思齊去世,鄭芝龍繼承領導,劫富濟貧,安置大陸移民,開拓魍港鄰近地區(今雲林、嘉義),深得人心,歸附者日眾,有萬餘黨徒、數千船艦,縱橫東南海上,與荷蘭人、西班牙人時戰時和。

1628年鄭芝龍就撫於明政府,實力更為壯大。崇禎初年福建旱災嚴重,鄭芝龍得到明政府的支援,招募到三萬閩南移民到台灣,給予耕牛、農具、粟、稻,令其墾荒。這個有組織、有計畫的移民規模可觀,對開啟台灣文明產生極大的作用。試舉一例比較,北美早期到新英格蘭的移民,從1620年的「五月花」到普利茅斯海岸開始,直到17世紀末,僅39,000人,但之後卻成為美國獨立建國的重心。   

可惜到了1645年清兵南下,鄭芝龍次年歸順清朝,被軟禁北京。台灣餘眾瓦解,鄭所開墾的基業被荷蘭人接收。從清代以來,顏鄭集團屯墾魍港一直被公認為「開台之始」,但在新課綱歷史課本裡卻一字未提。

西班牙、荷蘭先後來台

1626年,西班牙人占領雞籠嶼(今基隆和平島),後占領滬尾(今淡水),進入台北盆地,又進占蛤仔難(今宜蘭)。其後菲律賓人反抗西班牙殖民,西班牙人放棄淡水,並調遣部分雞籠駐軍赴馬尼拉。1642年,荷蘭人進攻雞籠,西班牙守軍投降,結束了在台灣北部16年的盤踞。西班牙在台灣北部沒有太多建樹,漢人移民也很少。

1624年9月,荷蘭人入侵台灣南部,在一鯤身大員(今安平)建熱蘭遮城(紅毛城),次年在赤崁(今台南)修建普羅文迪雅樓(赤崁樓),作為貿易基地,並邀請大陸商人移民居住、招募大陸移民來台墾荒。其後繼續擴大其占領區,逐步將勢力發展到北至諸羅(今嘉義),南到阿猴(今屏東)的台灣南部領土。

1642年,荷蘭人驅逐盤踞台灣北部的西班牙人。1646年,鄭芝龍被清廷挾往北京,其開墾基業被荷蘭人接收。至此,荷蘭人占有台灣西部沿海平原,統治315社。估計當時移民來台的漢人已達四、五萬,而駐守台灣的荷蘭士兵平時僅1千餘人,最多也只短暫地達到3,500人。

鄭成功收復台灣三代經營

1645年,鄭成功開始反清復明的壯舉。1661年春,為確保海上貿易、開拓資源,乃決心收復其父鄭芝龍與顏思齊最早經略的台灣,作為繼續反清復明的根據地。是年5月攻克赤崁,圍困熱蘭遮,改台灣為東都,在赤崁設承天府(今台南),轄天興(今台南以北地區)、萬年(今台南以南地區)兩縣,並設安撫司於澎湖。鄭成功將其部眾分派各地開墾,實行屯田政策。鄭成功圍攻熱蘭遮9個月,最後荷蘭人投降,結束了在台灣38年的統治。

可惜,鄭成功5個多月後就去世了。其子鄭經繼位,任用諮議參軍陳永華主政,通盤發展經濟、擴大貿易、推行教育、發展農業,並協助原住民耕種,提高了台灣的生產力。

明鄭時期,大批漢人移民台灣。1661年,鄭成功收復台灣和1664年鄭經由金廈退守台灣,帶去的兵士和家眷約5萬人。其後估計有5萬人沿海居民冒險渡海來台謀生,加之荷蘭殖民時期已有的4、5萬人,明鄭末期台灣的漢人已達15萬。但康熙22年(1683)清廷派施琅平定明鄭,強迫明鄭軍隊、官員、家屬回大陸,留在台灣的只剩約7萬人。

清廷漢人移民成燎原之勢

清初承續明代大多時間的閉關自守,又恐怕台灣再成為「亂藪」(亂民聚所),乃頒布法令限制大陸移民不許帶家眷到台灣。清初承平既久,人口劇增,閩粵沿海耕地有限,而台灣西部遼闊的荒地有待開墾。百姓不顧政府禁令,成群結隊,偷渡前往台灣,移民風潮成燎原之勢。

平定朱一貴後,清廷檢討對台移民政策,於雍正10年(1732)解除移民攜帶家眷及接家眷的禁令,從此漢人移民入台劇增。根據嘉慶16年(1811)的統計,當時在台灣的漢人已達194萬,比明鄭末期時增加了十多倍。到了光緒21年(1895)割讓台灣時,移民人數已達295萬。

明代直到明鄭時期,閩南、客家人去台灣屯墾聚居的地方有澎湖、魍港(北港)、大員(安平)、鹿耳門、熱蘭遮城(紅毛城)、赤崁(台南)、諸羅(嘉義)、屏東、雞籠(基隆)、淡水(台北)。清代初年又開發了艋胛、鹿港、打狗(高雄)、半線(彰化),形成「一府二鹿三艋胛」的三個重鎮。

早期閩南、客家移民前往台灣墾荒備嘗艱辛。首先要冒險渡海,台灣海峽夏季颱風頻繁,冬季東北風強勁,渡海危險,陰曆2月、8月風浪較緩和,較適合渡海。颱風和洪水帶給新移民很大的危害及損失。瘧疾及部分原住民尚有出草獵頭風俗,這兩項也經常威脅著移民性命。早期移民的婚姻問題很嚴重,雍正10年放寬攜眷政策後,情況逐漸有改善。灌溉與水利是移民發展的要項,清代早期修建了彰化八堡圳、台中葫蘆墩圳、台北瑠公圳及鳳山曹公圳等水渠,增加了農產量,促進了台灣經濟發展。

後人不可數典忘祖

回顧早期移民歷史,始知先民創業匪懈,誠如先賢連橫所道「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至於今是賴」,開啟了台灣文明的人群是閩南、客家的先民,而非豐臣秀吉、日本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和荷蘭人。吾人應該多研究、多敘述閩南、客家先民的偉大創業精神,應以先人的艱辛創業為榮,並應告訴下一代真實的歷史,千萬不可數典忘祖。

(作者係旅美文史研究者)

附加資訊

  • 作者: 卜一
  • pages: 70
  • 標題: 閩南、客家移民開創了台灣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