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NO.82 │ 520演說無未來方向
5月18日,儘管蔡英文過去三個月來,極力配合川普藉疫情攻擊世衛組織及中國大陸,並發動聲勢浩大的「口罩外交」,卻仍等不到一張世衛大會的邀請函,還得眼巴巴地看著習近平透過視訊,在世衛大會開幕式上致詞。 5月20日,蔡英文在就職演說中表示會「持續遵循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但她同時要「加速發展不對稱戰力」,在印太地區「扮演更積極的角色」,形同公然要求美國保護;同天晚上,美國國務院宣布核准1.8億美元的軍售案。台美這種套招的行徑,不僅觸犯了中國的核心利益,也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民族感情,恐怕會加速統一的到來。另外,蔡英文宣布立法院將成立修憲委員會,讓「憲政體制更能與時俱進,契合台灣社會的價值」,這等於打開了潘朵拉的盒子,讓台灣有逐步走向「法理台獨」之虞。 在這樣的背景下,5月22日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涉台部分,「促進統一」少了「和平」二字,又缺了「一個中國原則」,頓時引發台灣社會猜測大陸對台政策發生重大變化。 其實,工作報告涉台部分的第一句話就是「要堅持對台工作大政方針」,而「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作為對台大政方針已超過40年,從未改變過,若僅因少了「和平」二字,就判定大陸不再堅持和平統一,顯然失於過分解讀,但若以為大陸今後只反獨而不促統,那也是誤判。 眾所周知,反獨若缺了統一目標,只會造成台海對峙的長期化、固定化,遏制台獨是為了促統,而促統必須反獨。至於實現統一的方式,大陸一再表示將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但如發生《反分裂國家法》第八條列舉情況:台獨分裂勢力造成或將導致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或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則不排除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該法生效已逾15年,民進黨政府卻仍有意挑釁,吾人難道也可心存僥倖、以拖待變嗎?…
作者:
紀欣
頁數:
1
這次新冠疫情致使全球不少企業、商家停擺,雇主為減少損失,只好裁員或停班。為幫助民眾度過難關,美國、中國大陸、日本、南韓、新加坡等國政府皆採取「無差別」發放紓困現金政策。反觀蔡政府為講求公平正義,堅持一定要「排富」,然實行至今,不僅沒做到公平正義,恐怕也未產生紓困效果。 綜觀國際上普發現金紓困的國家,其中美國最大方,發給絕大多數公民每人1,200美元(約台幣3.5萬),有家庭撫養小孩的再加碼;大陸逾17個省市宣布發放超過人民幣50億元(約台幣200億)的電子消費券;香港給18歲以上永久居民1萬港幣(約台幣3.8萬);澳門給永久居民1萬澳幣(約台幣3.7萬);非永久居民6千澳幣;日本給全體國民每人10萬日圓(約台幣2.8萬);新加坡給年滿21歲的公民600元新幣(約台幣1.2萬);南韓給單人家庭40萬,2人以上家庭60至100萬韓元(約台幣1萬至2.5萬)。 政府紓困對象一再擴大 台灣政府認為疫情來自境外,受衝擊最大的是觀光餐飲業,量販、外送或電商產業營運不僅不受影響,反而逆勢成長,因此一開始就不考慮普發現金,強調直接補助受創者。 在此思維下,政府祭出的紓困方案有:(一)針對企業:補助民宿、觀光旅遊業者,每家5到20萬元;補助其他業績減少5成以上公司員工薪水,最高6萬元。(二)針對勞工個人又分:(1)「充電再出發計畫」,被減班勞工若參加訓練課程,勞動部給予時薪158元津貼,每月最多工作120小時,可領18,960元;(2)「安心上工計畫」,釋出數萬個工作機會給勞工,時薪158元,每月最多可領12,640元;(3)「自營工作者補助」,只要勞保投保金額在2.4萬元以下,且去年未達課稅標準40.8萬元,每人每月補助1萬元,共補助3個月。…
作者:
陳淑英
頁數:
6
元月23日武漢因新冠肺炎疫情封城,緊接著近三個多月,世界起了四大變化:隔絕、封城、鎖國、死葬。 其實這四項幾乎同時襲來,各國時間不一而已。隔絕是人與人的親密關係被強制剝離,封城是群體與群體被強制疏遠,鎖國是國與國間築起高牆,死葬則是大量生命恐怖的永不回頭。 這次疫情將如何發展下去?新冠病毒不似流感起於冬,消失於夏;登革熱起於夏,消失於冬。新冠肺炎病毒看來是不受春夏秋冬影響的,也存在地球表面各地。因此,在疫苗及治療藥劑未出台前,人們不得不發揮智慧,對可能發生的各種問題,做超時空想像,做超想像部署。 經濟與防疫兩者無法取得平衡,反向呈現螺旋式無限量探底,黑洞愈來愈大,也愈來愈深。要經濟復工,即可能面對疫情復燃;要徹底壓制疫情,則可能生產停滯、經濟大蕭條,衍生出世界疫情及國際關係的矛盾加劇,有如病毒與人類抗體相互絞殺,以致人類這個宿主全線崩潰,經濟全面崩盤。 人類在疫情的摧折下,農民無法耕種,因而面臨糧食普遍短缺;工人無法生產,醫療器材出缺;農民、工人、醫療人員之間斷鏈,疫情只有破口,沒有出口。…
作者:
趙興鵬
頁數:
9
上海東方衛視駐美國白宮記者張經義,在記者會上舉手發問時,川普問他:「來自哪裡?」,他回應來自「台灣」,影片在網路傳出後,引發正反雙方熱議。有大陸網民要「舉報台獨」,台灣網民則批評他親中舔共。4月16日,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表示:張經義任職媒體為大陸政務直屬事業,涉嫌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將會同有關機關進行查處。 張經義沒講錯也沒違法 兩岸關係條例第33條明定,台灣地區人民可受聘在大陸地區的法人或其他機構任職,但經陸委會會同各主管機關公告之大陸地區黨務、軍事、行政或具政治性機關(構),禁止國人擔任職務。陸委會指東方衛視屬於陸方黨政及政務系統直屬的事業單位,但實際上,東方衛視並不在禁止任職的公告名單中。而邱垂正卻表示,張經義的職務是否違法認定原則有三:一、涉及國家認同或基本忠誠度;二、對台統戰工作;三、有妨害國家安全或利益。 張經義出身雲林,政大畢業,是獲有美國官方和白宮記者協會「雙重認證」的華人記者,從歐巴馬時期就開始在白宮工作,至今已有8年,是白宮記者團唯一的中文媒體成員,曾就其工作經歷寫成《白宮義見》一書。目前在上海東方衛視工作,但他並不是「編制內」人員,也不在中共黨政軍體制內。 大陸的衛視早已市場化,除少數主管是廣播電視局「編制內」的,其他記者、編輯、導播都是「約聘制」,一約三年,必須看專業表現才決定是否續聘。…
作者:
黃光國
頁數:
10
一如預期,蔡英文在520就職典禮演說中,並沒有跳脫她一慣的「親美抗中」路線,至於重申「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八字箴言,以及不接受「一國兩制」的說法,對兩岸關係改善沒有任何助益。在新的府院黨人事方面,她也採取了保守作法,較四年前似乎顯得更為謹慎。 這波府院黨人事異動,最大的亮點就是蘇嘉全、顧立雄分別出任總統府和國安會秘書長,以及李永得接任文化部長,其次就是黨部秘書長由行政院副院長林錫耀回鍋接任,黨並啟用了30多歲年輕世代。筆者認為這波人士異動,大致上有以下五個特色:(1)謹小慎微;(2)微派系化;(3)族群拉攏;(4)用人唯綠及(5)用人唯親。分析如下。 蔡英文用人的五大特色 (一)謹小慎微:蔡英文第二任期人事安排最重要的特色是「謹小慎微」,蘇內閣幾乎沒有太多變動,較受矚目的只有行政院發言人谷辣斯改任總統府發言人,金管會主委顧立雄轉任國安會秘書長,客委會主委李永得改任文化部長,國發會主委陳美伶去職,而金管會、客委會與國發會主委內升,內閣改組幅度相當小,主因是防疫期間以穩定為主,因此以最小變動為原則。 (二)微派系化:蔡英文重掌民進黨主席,因此在府和黨的用人上可以比較靈活彈性,也敢於不受派系影響。總統府秘書長蘇嘉全、發言人谷辣斯與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就沒有明顯的派系;在黨中央人事布局上,秘書長林錫耀、副秘書長林鶴明,民進黨智庫副執行長吳怡農,這些人都是之前幫忙總統大選的英系人馬,或至少是親英人馬,可見蔡在第二任期用人降低了民進黨原有派系的影響,包括蘇貞昌、鄭文燦系統的人馬都未接任重要職位,而被視為賴清德嫡系的陳美伶更慘遭拔官落馬。…
作者:
馮國豪
頁數:
12
在疫情逐步紓緩但經濟亟待振興的氛圍下,6月6日對韓國瑜而言,是安然度過的「六六大順」,還是被逼退位的「斷腸日」,就看韓國瑜陣營如何操作,以及國民黨的同志們如何配合了。 韓有600萬張選票 高雄市長韓國瑜,年初挑戰總統大位失利,但對執政的民進黨而言,韓國瑜在黨政軍媒體的全力抹黑、詆毀與造謠下,仍然能夠取得近600萬張選票,如不趁勢拔除,這位擁有極厚同溫層的地方諸侯,就會繼續左右著台灣政治的發展。 所以,民進黨想趁民氣可用時順勢罷韓,不僅可消除蔡政府的如鯁在喉,也避免讓其在市長職位上繼續發揮,甚至聯合國民黨現有的執政縣市,在2022年縣市長選舉時再好好表現一番。為了進一步實現全面執政的優勢、壟斷台灣政商權力與資源,民進黨即不再掩飾,罷韓原是由公民團體發起,現在是直接介入罷韓行動,呼籲高雄人追剿韓禿子,要搶回以往懷裡的囊中物高雄。 這是對韓國瑜的公投…
作者:
蕭徐行
頁數:
14
蔡英文連任的就職演說,不肯面對台灣產業和經濟發展繞不開中國大陸市場的現實約束,因而提不出接地氣的國家建設方案,指不出能造福台灣百姓的未來出路。 蔡英文的連任就職演說分成五個部分,分別是:(一)作為共同體的台灣;(二)空前的挑戰和絕佳的機會;(三)國家建設工程;(四)國家體制強化及民主深化;和(五)結論。其中,主要的政策理念是擺在「國家建設工程」部分,這部分的內容又分為個三個面向,分別是:(1)產業與經濟發展;(2)社會安定;(3)國家安全。 提不出具體發展方案 不過,看完整篇演說內容,必須不客氣地說,從中看不到台灣真正的出路。在前述三個面向中,除了「社會安定」部分,談醫療健康網和社會安全網,算是有些成就、猶可期待之外,其他兩個面向都看不到令人振奮的亮點。尤其在「產業與經濟發展」部分,明顯地不願面對現實,提不出適切的發展方案,指不出能造福台灣百姓的未來出路。 蔡英文用了最多的篇幅來說明,她心目中的台灣產業與經濟發展策略,顯示她深切瞭解促進經濟成長、改善民眾生活,是國家建設的優先目標。然而,通篇說法都避重就輕、不接地氣,因為她完全未觸及兩岸經貿往來對台灣經濟成長的貢獻,以及大陸市場對台灣未來發展的重要性。…
作者:
龐建國
頁數:
16
蔡英文的就職演講說完了,台灣政論節目一片擦脂抹粉、歌功頌德,說蔡講話「四平八穩」、不「挑釁」任何一方、「各界」都很滿意。不知道這些人是怎麼聽的看的,竟會說出這樣的話?因為該演說通篇充滿了強硬的語氣,絲毫沒有「放軟」、「降溫」的基調。綠營睜眼說瞎話可以理解,藍營跟著唾面自乾,實在讓人不齒。 蔡易餘不是小丑是功臣 就在蔡演說的剛剛好前兩周,民進黨「英派」立委蔡易餘,提出《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與《憲法》修正案,要將兩法中的「國家統一前」文字刪除,並將領土限縮於「台澎金馬及其附屬島嶼」。但在各界譁然後,蔡易餘迅速撤案,並自嘲當回「小丑」又如何。輿論紛紛慶賀民進黨「放軟調」,藍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譏諷蔡易餘,在這樣的情況下,蔡就職演說的壓力被傾洩一空,蔡易餘原來不是小丑,是蔡英文的大功臣。 蔡易餘的「小丑」演出,讓獨派可以諒解,由於「情勢危險」,不宜貿然推動法理台獨;讓藍營阿Q自慰,認為自己將了民進黨一軍,使綠營窘態畢露。於是,蔡英文的演說內容,只要不碰觸法理台獨的紅線,那各界自然認為可以接受,蔡就可安然度過就職考試。 民進黨上演以退為進的戲碼,藍營上下居然認為自己「將軍」成功,只是封了法理台獨之路後,台灣又該往何處去,藍營依然如無頭蒼蠅般莫衷一是。當實質台獨早已暗渡陳倉,繼續去攻城掠地時,藍營還好像贏了一場大勝,不知自己才是真正的小丑,沾沾自喜、自鳴得意。…
作者:
林明正
頁數:
18
520蔡英文連任就職談話,洋洋灑灑約5000多字,內容除了「借疫吹牛」,向美國獻媚,在在透露著要將兩岸關係越拉越遠,越過兩岸,直通國際的野心。說來說去,都是一堆空話。 520蔡英文發表了談話,為台灣的未來勾勒出她自己的願景。由她談話的內容可以嗅出,「連美抗中」與積極備戰的味道,無論說得如何天花亂墜,總被一個「空」字籠罩。 抓住時機放膽吹牛 這次台灣在防疫上的表現受到國際的關注與美國的炒作,是不爭的事實。蔡英文絕對不會放棄這個好機會為自己吹牛,於是恬不知恥說了這樣的話:國家的光榮感,生死與共的共同體,這一段記憶,將會存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團結的感覺,就是這個樣子。 長期玩弄國家認同,防疫搞黑名單,違反憲法的責任,拒台胞回家,徵收口罩只照顧特定廠家,對多數廠家不徵收也不准販售,斷人生計,這是「生死與共的共同體」嗎?紓困計畫搞得烏煙瘴氣,雞飛狗跳,受惠者不多,但都受到刁難,這確實會是人民心中一段難抹的記憶,會如何發酵,只能待來日看結果。…
作者:
朱駿
頁數:
20
細嚼蔡英文的就職演說,其對兩岸關係的危害,不僅來自於修憲或台獨問題,她還有以武拒統、用中華民國情懷對內招安除異己、與美國聯手顛覆大陸等諸多伏筆,不容等閒視之。 蔡英文520的就職演說,與大家預判的一樣,並未帶給大家新觀點。有很多分析家擔憂,演說裡要成立的修憲委員會,會為兩岸關係埋下不和平的未知數。不過,筆者認為,通篇演說對兩岸關係的危害,並非僅來自修憲或台獨問題,而是蔡英文未來會用「中華民國」旗號,作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顛覆、打擊中國的工具,像明鄭那樣獲取割據政權的永續利益和生存機會。 蔡英文在文稿裡不斷闡述所謂「不對稱戰力」、「認知戰」、「國艦國造」、「國機國造」、「反擊」、「軍民合作」等名詞來警告大陸,似已表明台灣有軍事能力以武拒統,正如她在就職前,台軍已多次對外發布,自己有打擊大陸的中短程導彈與發射能力,甚至還希望建立「全民備戰」的觀念,來強化「以武拒統」的決心。這樣的論述讓大家對蔡英文未來四年的執政,發生不和平的想像空間。因此,筆者對整篇演說感受到的是如黑道電影裡的一股肅殺氣氛。 想用「中華民國情懷」招安 此外,演說裡多次談到「中華民國」,而非如以往台獨或獨台派的割據型領導人,全篇只使用「台灣」或「中華民國台灣」,就是以「我即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即我」的概念來發言,而且未來還會利用這方式來團結島內的反共割據勢力,企圖「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仿三國演義裡「關羽降漢不降曹」的方式那樣,利用所謂「中華民國情懷」招安原來反對自己,卻又長期反共拒統的中華民國派,或招安海內外深藍統派力量,為自己效力,對於不願意被「招安」者,則以查水表、查訪、約談或查抄企業與組織對付。…
作者:
王裕慶
頁數:
24
蔡英文520就職演說中,提出打造「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目標是要讓台灣成為未來全球經濟的關鍵力量。但是,該政見會不會變成只是口號,值得進一步觀察。 強化資訊和數位產業發展 在產業與經濟發展部分,蔡政府回顧過去四年的經濟發展,提出未來四年在產業發展方面,將在「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的基礎上,再打造「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使台灣成為未來全球經濟的關鍵力量。 蔡英文提出的「六大核心戰略產業」,首先是持續強化資訊和數位相關產業發展,利用半導體、資通訊產業的優勢,讓台灣成為下個世代資訊科技的重要基地。但是筆者也藉此提出以下的具體建言。 資訊科技對人類生活的影響無所不在,甚至不斷改變人類的生活模式。許多國人可能有印象,十多年前,手機、網路還沒有普及以前,電視與報紙、雜誌是國人獲取資訊最主要的來源渠道,就像1970年代盛行的廣播電台被電視台取代一樣。近十多年來手機加上網路的普及化,造成傳統電視媒體、DVD錄影帶出租店、漫畫小說網咖店的式微,傳統照相沖洗店銳減,紙本書籍、出版業也逐漸被手機快速上網或電腦網路搜索引擎,免費又快速的優勢取代。…
作者:
王有康
頁數:
26
十年前,兩岸颳著和平風,台灣開放大陸籍學生來台就讀。新竹清華大學輔導陸生的老師,曾安排自願家庭接待陸生;遇假日,陸生與接待家庭成員同食同遊,既體驗校園外一般台灣社會的生活樣態,也能紓解思鄉情緒。 新竹一名轉職的媒體人就接待過清華陸生,假日開車同遊近郊景點,參觀藝文展,泛談人生經歷。接待方發現,陸生有明確的自我期許,認真讀書,後來這名陸生轉赴海外深造,仍傳電郵溫馨問候,彼此都留存美好回憶。 中原案顯示兩岸風向變了 近四年多,兩岸風向變了。今年5月初,中原大學一名老師授課時,題外談論毒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對著教室內的台灣學生說:「在座的可能吃得不多」。接著轉向因防疫無法入境台灣,只能網路聽課的陸生說:「可能吃得比較多」、「對岸的,你知道嗎?就是在講你們」。同一堂課,這名老師採同一語法說,武漢肺炎死了一萬多人,又說:「對,就是在講你們。」 陸生覺得遭老師刻意侮辱、人身攻擊,寫信向學校投訴授課老師有歧視言論。校方循程序處理,涉事老師在另一堂課上道歉時,帶入「中華民國台灣的教授」不會歧視等說法;接著即偕同立委開記者會,指控遭陸生檢舉授課中談武漢肺炎、我是中華民國教授,卻被校方要求道歉。投訴的陸生則反批,這名老師是藉統獨意識,移轉歧視、侮辱言論的核心爭點,形同訛詐。…
作者:
林松青
頁數:
28
2020世界衛生大會(WHA)已於5月18日在日內瓦開幕,台灣並無受邀參與此次大會。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大會開幕式上,以視訊方式致詞,不僅為中國在應對疫情中的表現做出辯護,並表示將盡其所能防控疫情及加強國際合作。與川普嚴厲批評世界衛生組織(WHO)、甚至要求總幹事譚德塞下台,形成強烈對比。 中國表示會繼續支持WHO的工作,並承諾將在未來兩年,向全球各國的抗疫提供20億美元的援助。中美兩大國在全球抗疫戰場上較勁,雙方實力展現與形象高下立判。 雖然台灣疫情防控普遍受到肯定,「防疫外交」、「口罩外交」確實增加了台灣的國際能見度,許多國家願意為支持台灣參與WHA而發聲,但很多發言支持者最終並未向WHA提案,提案的僅只有台灣的14個邦交國。 4月27日美國衛生部長艾薩(Alex Azar)與台灣衛福部長陳時中舉行電話會議,表示支持「擴大台灣對WHO的參與」。大陸官方批評艾薩此舉嚴重違反「一中原則」、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和世衛大會25.1號決議確認的「一中原則」。中國駐日內瓦代表團也批評,民進黨頑固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台灣參與WHA的政治基礎不復存在。…
作者:
柳金財
頁數:
30
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副教授招名威被檢舉歧視陸生,校方查證屬實,要求教授道歉,事情鬧到民進黨立委開記者會,而陸生蓋孝慷也接受陸媒《環球時報》訪問,指證歷歷,教育部長竟然出面力挺,而招本人則寫了一封長信,向校方陳述立場。此事真相究竟如何,又透露出什麼問題,值得探討。 被刻意操弄成政治事件 從各方的說詞看來,此案可說是具有權勢的一方(老師)與相對弱勢的一方(學生),在政治上各有主張,而他們的政治主張發生碰撞,弱方訴諸校方,強方不服氣,上綱上線到統獨之爭,找來政客撐腰。 作為權勢的一方,招名威非常清楚在當前的政治氛圍下,批評中國大陸成本最低,而且無需勇氣。習性不好的教師自認為在課堂上可以無所限制地自我發揮,將自己的意識形態和歧視言論(經校方查屬實)無所顧忌地宣洩。不料,卻令弱勢方的蓋孝慷不舒服。這說明招名威是一個會歧視弱勢者的人,品性差勁。 作為相對弱勢的一方,蓋孝慷是班上唯一的陸生,他對招名威指涉性極強的教課內容感到不舒服,訴諸校方公評,是可以理解的。…
作者:
令狐台
頁數:
32
5月初,大陸退將喬良發表〈台灣問題攸關國運不可輕率急進〉文章,22日全國人大開幕式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工作報告,在「反對台獨」後接了「促進統一」,而非「促進和平統一」,在台灣引發兩岸何時統一,用什麼方式統一的討論。 喬良文章經網站廣傳及台灣媒體大量轉載、評論,引起廣泛討論,解讀各有不同,反應也不一。有人說該文是針對「勿謂言之不預」降溫;有人猜是刻意欺敵;有人質疑難道統一不再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 兩岸將於何時統一? 任何策略的規劃都得以時間為座標,兩岸統一策略尤須如此。這主要是因兩岸關係隨時受到國際形勢、中美關係、台灣政黨輪替的影響,永遠在變動中。若不能估算出一個大概的統一時程,就難以規劃出一套具體可行的統一策略。 一、沒有時間座標難以規劃方案…
作者:
紀欣
頁數:
34
30年多前,我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唸書,當時的美國被視為憲政民主的楷模、資本主義的明燈。「美國夢」所代表的是自由、和平、民主、效率及對繁榮和幸福的追求。但美國的領導地位現正快速式微。一方面,經濟榮景不再,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另一方面,價值體系分裂、種族衝突嚴重、社會治安敗壞,自由民主的困境已全面浮現。美國在全球的獨霸地位也受到嚴峻的挑戰。 「美國夢」衰退原因 「美國夢」的衰退起因於長期的霸權和自滿。1989年以後的東歐巨變和蘇聯解體,宣告了冷戰結束及美國獨霸局面的出現,這卻是造成美國逐漸衰退的主因,這段看似弔詭的歷史進程,經歷了幾個不同的階段。 1992年到1993年之間,我到哥大擔任訪問學者,經常在紐約街頭行走,發現許多十字路口的老店關門了,物價變得越來越高,當時媒體稱作「仕紳化」(gentrification)現象,也就是看似高雅雍容、實則飛騰昂貴。我自己清楚的感受到,在1980年代那個相對樸實、親和、平易近人的老紐約,已經一去不復返。 但當時我不知道的是,美國境內各種製造業已然悄悄的往外移動,移向勞工低廉的亞洲、拉丁美洲,這一標誌為「全球化分工」的趨勢,最後造成美國產業的空洞化,也導致失業率上升,在美國中西部和南部地區,出現普遍的貧困化現象。窮困、失業、低學歷的白人,是2016年全力支持川普當選的群眾力量,他們對全球化的抗拒與反撲,其實早在1990年代中,就由美國人種下了禍根。…
作者:
周陽山
頁數:
38
5月10日,南韓總統文在寅就任3周年,顧及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完全解除,未舉行任何慶祝活動,只在青瓦台記者室舉行記者會,向韓國人民說明今後的施政方向。 雖然新冠肺炎疫情還沒完全解除,文在寅受到4月國會議員選舉中,執政「民主黨」大勝的影響,記者會上顯得特別高興。文在寅執政三年,受到反對黨多方制衡壓力,但今後兩年將是文在寅「豐收」的季節。 將繼續推動兩韓合作交流 5月10日這場記者會,比以前任何一次都顯得輕鬆。文政府的焦點集中在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功績」及今後的經濟振作,對兩韓問題僅輕巧地一句帶過。在YTN記者的質詢下,文在寅才不得不重複既定的兩韓政策,再次強調,將繼續推動兩韓合作與交流項目。 當天,統一部部長金鍊鐵等人主持了「南北韓東海岸鐵路連接典禮」,宣示兩韓封鎖了55年之久的鐵路即將打通,方便兩韓人員交流,並開放觀光事業。這番話讓美國聽了頗為不爽,國務院立即放話,要南韓跟隨美國的棄核節拍,可見美國非常在意文在寅可能會與北韓「私奔」。…
作者:
劉順達
頁數:
40
新冠肺炎疫情加劇了中美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中美兩國都指責對方未能有效控制住疫情,彼此的不信任感和反感,達到雙方建交41年從來未有的程度。根據CNN分析指出,中美關係已是「史上最惡劣」,兩地的民族主義聲勢亦趁勢甚囂塵上,全球前二大經濟體「脫鉤」的跡象也越發明顯。 美指責中駭客「入侵」 世界衛生組織(WHO)網站的信息顯示,目前全球已有超過120個新冠疫苗項目正在進行,其中8個進入臨牀試驗階段。 5月13日,美國官員發布一份報告,指責與中國有關的駭客正將目標對準新冠病毒的研究機構。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稱,已偵測到美國的疫苗研製、治療和檢測的機構遭到駭客攻擊,但沒提供被攻擊的目標及駭客的身份。 FBI和國土安全部下屬的「網絡安全和基礎設施安全局」(Cybersecurity…
作者:
趙國材
頁數:
42
中美為台灣參與WHA問題互槓,日本政府挑有美國督軍的場合政治作態,對民間企業接受中國的科技產品,也設下雙重標準的「安全」界線,日本依然慣於偏袒美國。 在新冠疫情蔓延、中美激烈對立之際,日本首相安倍多次與美國唱和,支持台灣參與今年的世衛組織(WHO)年會(WHA)。5月7日美、日更領銜發起,與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澳洲和紐西蘭共8國,致函WHO敦促其接納台灣為WHA觀察員。台灣駐日代表謝長廷也屢次受訪或投書日媒稱,台灣防疫有成果,一定要參加WHA。有美、日兩大靠山呼朋引伴力挺,台灣一度對與會躍躍欲試。 然而,5月18日WHA開幕:習近平出人意表地以視訊致詞,而台灣沒收到邀請函,與會問題遭擱置,這和台美日操作的劇本完全相反。究竟是怎麼回事? 美國不在場日本就不吭聲 其實,國際間防疫會議很多,仔細端詳就可看出端倪。5月4日,為了研發新冠病毒解藥、疫苗,歐盟主導在布魯塞爾辦了一場國際視訊會議,超過40個國家的領導人、部長與會,其中有不少歐盟以外的國家。不過,率先獨自開發疫苗的美國沒有派代表與會,倒是比爾蓋茲財團、著名歌手瑪丹娜參加了。該會籌得74億歐元資金;安倍以錄影帶致意,承諾會透過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CEPI)等國際機構出資7.6億歐元;大陸派大使參加、出資4,600萬歐元。…
作者:
李中邦
頁數:
44
自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於4月8日宣布退出民主黨總統候選提名人之爭後,前副總統約瑟夫·拜登(Joseph R. Biden, Jr.)將順理成章地成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並且有當選的可能。拜登在2020年第二期的《外交事務》(FOREIGN…
作者:
花俊雄
頁數: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