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NO.108 │ 台灣可以選擇不作馬前卒

2022年8月|NO.108 │ 台灣可以選擇不作馬前卒

距離11月的九項地方公職選舉投票日,只剩下四個月了。今年或許是受到疫情肆虐的影響,民進黨和國民黨都放緩了提名腳步,連帶的其他政黨也都放慢腳步,這使得今年的選情相對冷清。不過,7月17日民進黨全代會正式提名了18個選區的首長候選人,等於吹響了選戰號角,8月國民黨也將在全黨大會上完成提名,選將們很快就會進入戰鬥位置,選情也會隨之升高。 《觀察》邀我在選前做一個整體選舉情勢的預估,協助讀者掌握選情。我細細一想,到投票日前只有四期的篇幅,要介紹22個縣市長選區,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尤其是第四篇執筆時間,距離投票日不到一個月,而在競爭激烈的選區,最後兩周選情可能還會發生劇烈變化,我實在很難達成任務。 依競爭激烈程度分成三類 為了最低限度完成使命,我想用預估選情激烈與否作為標準,先介紹選情單純選區,後寫競爭激烈選區,如此,至少還可以追上選情變化,不至於落後太多以致失實。 大致上,我將全台22個縣市長選區分成三類:第一類是競爭激烈選區,第二類是競爭性選區,第三類是競爭性較低選區。所謂第一類競爭激烈選區,當然是指主要候選人的實力在伯仲之間,任何一個議題或選戰招數,都會對選情造成影響。第二類所謂競爭性選區,是指選區競爭性沒有第一類高,但主要競爭者的實力差距並不大,領先者稍有差池就可能會翻盤,也就是說,選情還存有變化的空間。第三類所謂競爭性較低選區,是指幾位主要候選人的實力有些差距,即便選前選情發生變化,大致也不會造成選民結構性的變化。…
作者: 曲兆祥 頁數: 6
經過幾番波折,在蔡英文的堅持下,民進黨確定徵召陳時中參選台北市長,前交通部長林佳龍出征新北市,加上早先提名新竹市長林智堅參選桃園市長,這樣的「小英男孩」戰鬥篇,隨即引來藍綠各方不同的解讀。 民進黨認為這樣的超強組合將能打下長期執政的基石,外界則霧裡看花,看不懂蔡英文布局的招式與理由。無論輿論如何看待民進黨在北台灣的提名,這樣「逆地方」的提名方式,毫無疑問,勝負成敗都在蔡英文的一念之間。民進黨能否繼續完全執政,或蔡英文戰敗跛腳,提早走入歷史,完全要看年底選民對「蔡英文意志」的信任投票而定了。 蔡英文展現強烈個人意志 在徵召陳林二人參選的記者會上,蔡英文展現了強烈的個人意志與偏好。她強調面對後疫情時代的來臨,需要提出新的地方治理團隊,來因應各種新挑戰;雙北自然是後疫情時代裡,非常重要的兩大直轄市,提出最強的「雙箭頭」不僅是要爭取市民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希望藉由「雙箭頭」來帶動整體台灣前進的動能。 是的,面對國民黨急欲收復台北市與桃園市這兩個藍營的重要基地,並且牽制國民黨2024年總統大選的可能候選人—侯友宜,即使每個政治人物都有弱點,但陳時中、林佳龍與林智堅可是現階段綠營的一級戰將,加上民進黨所擁有的充沛資源,以及至少有35%的支持度,國民黨的蔣萬安、侯友宜與張善政在這場選戰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容易。尤其相對於民進黨的執政優勢,孱弱不堪又時有內鬥的國民黨,真的能夠對抗「蔡英文意志」,攻下桃園與台北兩座重要地標嗎?…
作者: 蕭徐行 頁數: 8
今年縣市長選舉,防疫是否得當及是否圖利朋黨、林智堅論文門涉嫌抄襲、俄烏戰爭折射台海不寧,是民進黨三大要害穴位。國民黨的要害穴位則是內鬨,以及對手上窮碧落下黃泉式的抄底、牽拖、抹紅。民眾黨在台北、新竹市扮演關鍵角色。就點穴戰觀察,國民黨小有勝算,但前路仍坎坷。 2018年縣市長選舉,民進黨在22個市縣中僅得6席。論者認為,當年民進黨減退休軍公教人員年金、卡台大管中閔案損害大學自治,以及蔡英文乘裝甲輪車赴嘉義淹水區勘災,是三大要害穴位;加上民進黨支持同性婚,不為宗教界人士認同,以致藍營大勝。 疫情防控是否得當受檢驗 今年地方選舉,新冠疫情防控得失成為朝野的攻防焦點。民進黨徵召衛福部長陳時中選台北市,是自我肯定防疫有成,交給菁英薈萃的台北市民驗收。 陳時中的防疫作為被評為:反中式操作邊境防守、縱權管制人民自謀防疫生路、逆團結防疫之道求一己朋黨之利。今年6月,當歐美亞很多國家進入常態生活後;彭博資訊公布全球防疫韌性排名,台灣在全球53個重要經濟體中排名倒數第二,原因是台灣仍未擺脫新冠疫情,人民還在防疫管制下掙扎。…
作者: 林松青 頁數: 10
聖經上說:「駱駝穿過針眼比富人進天堂更容易」,意味事情難上加難。最近有美國學者引用此言形容能源轉型之艱困,直指國際間甚囂塵上的「綠色新政」(New Green Deal)前途堪憂。文章開篇就說,能源制訂不能靠說故事比賽,雖然歷來的君主都是靠炮製神話治國。 文章質疑了三個問題:(一)有可能建置再生能源而不用到化石能源(原油、煤、天然氣)嗎?(二)純用再生能源,世人付得起嗎?(三)在目前氣候危機論述下,再生能源真的相關嗎?這篇文章2021年7月在《能源學刊》(Energies)發表以來,已引起廣泛討論,很值得台灣能源主管當局研讀與深思。 中國也有句俗諺:「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也很能形容目前台灣面臨的能源困境,可以改成「又要台電發綠電,又要台電不缺電」。…
作者: 魏國彥 頁數: 12
雖然2022年地方選舉縱使獲勝,未必保證2024大位到手,但2022仍被看作競逐大位的前哨戰,特別是在陣營之內。2022選戰,國民黨缺少類似2018韓國瑜的大盤引擎,全黨的大盤特別像是朱立倫梭哈,將軍黨內的賭桌,但依目前形勢看來,前景對朱立倫不利。 2022選戰勝負未必能決定2024大選的勝負,但對各黨內部日後勢力結構的重組至為關鍵,而此結構又會決定各黨迎戰2024的人選與架構,對政治人物的私人利益最為重要,在向來自私自利、相爭相鬥的國民黨內更是如此,迄今的布局是朱立倫個人的一場豪賭。 國民黨2022不比2018 2018年的地方選舉國民黨算是大勝,今年當然希望拿回台北市、桃園市、基隆市、新竹市。若美夢成真,縱使在其他縣市掉個兩三席,還是實質獲勝。然而,對比2018年,固然民進黨依然敗政不斷,貪汙腐敗行跡昭著,蠻橫霸道,違法亂紀,但在國際與兩岸因素上獲利不少,「討厭民進黨」已不再是最大黨,政黨支持度始終位居第一。 國民黨的形象則一再敗壞破底,「討厭國民黨」有變成主流民意的現象,朱立倫成了最惹黨內外各方嫌惡的政治人物,民調支持度極低。2022年的國民黨不如2018年占有明顯的民意優勢。…
作者: 朱駿 頁數: 15
眾目睽睽下,玩政治風生水起的日本前首相安倍遭槍殺,舉世譁然。對日本來說,安倍確實特出,但由於他鮮明的「親美反中」偏向,總是給國際社會帶來分裂、站隊的疑慮。 「碰碰」,奈良街頭槍聲響起,任誰也沒想到,奪走的竟是當今日本政壇總舵主安倍晉三的性命。驚悚的現場畫面,透過媒體傳遍全世界,其震撼遠比6月底岸田首相第一次參加北約峰會來得劇烈。 在位最久首相立下安倍障礙 從日本的角度來看,安倍確有其輝煌的一面,他是政三代,東京出生,老家在山口縣。外公岸信介當過首相,簽署新美日安保條約;外叔公佐藤榮作是安倍之前任職最久的首相,父親安倍晉太郎則是中曾根內閣的外相。他自己更是政壇異數,或許是家學、也或許是天生本事,求學時期普通,但搞政治、外交倒是得心應手。 戰後日本的首相除了吉田茂、佐藤榮作、中曾根康弘、小泉純一郎之外,普遍任期不長,兩年左右的最多。小泉之後,從2006年安倍以戰後最年輕首相(52歲)的記錄開始,連續6年,一年換一任首相,直到2012年12月安倍第二次組閣才穩定下來,而他這一做就做了7年9個月,創下憲政史上任期最長首相,兩任合計共3,188天,這恐怕是後輩們極難打破的「安倍障礙」。而且,日本絕大多數首相卸任後都不會再對政治指指點點,但安倍的影響力在卸任後絲毫未減,菅內閣和岸田內閣都可看到安倍的影子。…
作者: 李中邦 頁數: 18
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奈良助選演講時遇刺身亡,消息一出,舉世震驚。安倍憑藉自己創歷史紀錄的超長期執政(第一任2006-2007,第二任2012-2020),以及對日本保守勢力的強大影響力,在戰後日本政治史上占了一個顯要位置,留下難以忽視的政治影響。 安倍出身政治世家,外公岸信介、外叔公佐藤榮作都曾任首相,家族名氣顯赫。1993年7月,安倍晉三首次當選眾議員,成為當時日本最年輕的國會議員。2006年9月,年52歲的安倍當選首相,成為首位在戰後出生的首相,但任職不滿一年即以潰瘍性結腸炎須調養為由下台。此後經5年的沉潛蓄力,2012年9月再度當選自民黨總裁,並於12月再度出任首相。2020年8月因舊病復發辭職,安倍經短暫修養重新回歸政壇,聚攏政界保守勢力。2021年11月安倍接任自民黨最大派閥細田派會長,細田派因此易幟為安倍派,繼續強勢影響政壇局勢。政界認為安倍死後,後安倍時代才真正開啟。 日本會修憲成為正常國家?     再任首相後的安倍率領自民黨,連續6次在國會選舉中獲勝。同時,安倍將自身右傾保守的政治觀與國際形勢,與日本國民心態的變化緊密結合,提出自己的政策理念。安倍心心念念如何讓日本「重新強大起來」,早在首任首相期間,安倍就開始推動防衛廳升級為防衛省,再任首相後積極推動修改和平憲法,特別是日本憲法第九條,「永遠放棄以國家主權發動戰爭和以武力威脅或行使武力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為達到前項目的,不保留陸海空軍及其戰鬥力,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這一源自二戰後的憲法條文,被日本修憲派視為美國強加的恥辱,要修改為能戰的正常國家。 7月11日,第26屆參議院選舉結果揭曉,對修憲態度積極的自民黨、公明黨、日本維新會、國民民主黨等獲得82個議席,加上84個非改選議席,已超過248席的2/3修憲提案所需席次。將在明年夏天結束的國會期間,兩院有可能通過修憲表決,但仍需付諸全民公投。之前的民調顯示支持修憲的民眾未超過50%,但安倍之死有可能推升這個百分比。美國固然願意看到日本重整軍備,以堵截中國,但除非美國撤離在日本超過88個軍事基地,或放棄美國在日超過3萬駐軍享有的特權,日本難稱為正常國家。…
作者: 花俊雄 頁數: 21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遭刺身亡,一個從首相退職的政治人物竟遭如此命運,難免令人惋惜,但在台灣的國、民兩大黨爭相蹭安倍遇刺,則更令人錯愕。 這次日本國會選舉因安倍之死,自民黨大獲全勝,達到國會修憲的門檻。不免令人想起2004年3月19日台灣總統大選前一夜,無論陳水扁是自導自演,或真被刺客槍擊,造成「連宋配」以微小兩萬票敗選的往事。 對日本右翼而言,安倍之死,失去了一位強而有力的領導人。岸田雖表示遺憾,並在鏡頭前哽咽,但他會不會因脫離了安倍老在後頭當藏鏡人的羈絆,內心鬆了一口氣? 對蔡英文而言,安倍之死,固然失去一位支持台灣的右翼分子,但安倍遇刺時間,剛好發生在蔡英文提名的桃園市長候選人林智堅,被論文抄襲案搞得焦頭爛額之際,安倍遇刺消息猶如天外送來一則更大的新聞,轉移了新聞焦點。8日當晚及其後的一周,電視新聞評論節目談的全是安倍刺殺案,網路留言也口徑一致認為,蔡英文為感謝安倍救了林智堅才下令降半旗致哀,派賴清德突襲趕赴日本搞家祭「喪事外交」。 不過,安倍是第一個發明「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以此掛勾美日安保條約,意圖在台海衝突時,拉美國下水的政治人物。而且,綜攬安倍的主要政策,是要修憲恢復日本為正常國家,讓日本擁有核武並可採取主動攻擊,重建二戰時的軍國主義,包括槍口一致配合美國壓制中國的統一行動,強化美國大搞的印太戰略。這些安倍留下的「遺產」,在派閥的日本政壇,可能一時不會改變,但人存政舉,人亡政息,由此,我們可推斷蔡英文對安倍之死,心情應該是三分小喜、七分大憂。…
作者: 趙興鵬 頁數: 24
就安倍遇刺身亡事件,我訪問了日本防衛研究所研究官、日本自衛隊退役軍官及日本各階層人士,他們雖然對刺殺的行為不表認同,但他們認為刺殺安倍並非一件偶然的事件,它反映出日本年輕一代的厭戰心理。 其深層原因是日本自衛隊官兵不願意被捲入台海衝突。因為安倍說過「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這種話不被年輕的日本士官所接受,因為他們不願意看到安倍將台海衝突的戰火延伸到日本本土。為避免被捲入台海衝突,有必要幹掉安倍。因為安倍是提出和堅持這種日本對台政策最重要的政治人物,雖然他已經下野,但他的影響力還在。 由於日本的自衛隊士官和大部分民眾都不願意看到日本被捲入台海衝突,安倍遇刺對日本的對台政策也會產生一定的影響。首相岸田文雄極有可能會調整安倍時代的對台政策。因為安倍遇刺,不僅反映出日本年輕士官厭戰的心理,也反映出日本大部分民眾不願意看到日本引火焚身,將台海戰火延伸到日本本土的心理。 一石激起千層浪。安倍遇刺表面上看是一個偶發事件,但事實上隱含著深層的社會原因。它關係到日本的對台政策走向,同時也牽動著中日台三邊關係。更重要的是反映出,戰後日本的年輕一代特別是自衛隊士官厭戰的心理。所以,綜合以上因素,結合二戰前日本的歷史,我得出的結論認為,今天的日本自衛隊士官正好與90年前相反。 1936年2月26日,曾發生過好戰的日本年輕士官刺殺對發動戰爭持相對慎重的日本首相的「二二六事件」。而今天卻恰恰相反,日本發生了不願意捲入台海衝突的日本退役士官,刺殺好事(戰)的日本前首相事件。…
作者: 鄭海麟 頁數: 25
友人物理學家錢致蓉自美國退休回台長住後,眼見貪污腐化,論文抄襲,學位謊報,雖然證據確鑿,卻依然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即使在學界,人事經營勝於學術研究,動輒以主觀代替證據,甚至黑函橫飛,自居下流。錢教授得出「理盲」的結論後,該詞被廣泛引用,足見理盲現象無處不見。其實,理盲現象不限於台灣島内,世界各地時而可見,近年最昭昭在目的是北約東擴。 19世紀從理性到感性 理盲源頭可追溯到西方的浪漫思潮。18世紀的歐洲號稱啟蒙時代,破除迷信,講究理性與科學。但法國大革命後,理性逐漸轉為感性,歐陸到19世紀中葉革命風起雲湧,使得個人主宰人生、理性可以照亮個人知識與倫理的啟蒙精神,被講究意志、權力、群眾及國族主義的浪漫精神所取代。理性作為分析工具,被認為不足以理解知識之源,浪漫主義強調情感因素,視規範為障礙,於是激情遍地,曝露了人性的爭勝好鬥,以至於20世紀引發兩次空前的世界大戰,人類自相殘殺的慘烈勝過禽獸,稱為衣冠禽獸猶有愧乎? 大戰後又有冷戰折騰半世紀,冷戰終於結束,但人類期盼的和平紅利並未到來。主要是因美國贏得冷戰後想要領導世界,卻不作公道伯,仍然私心自用、拉幫結派,動輒制裁不順從的國家,甚至以武力入侵,製造潛在的敵人,北約東擴就是一個顯例。 北約東擴為何不理性?…
作者: 汪榮祖 頁數: 26
日俄烏戰爭已進入第五個月,停戰仍遙不可及,西方國家對提供烏克蘭支援已漸感壓力,加上持續攀升的通膨和能源成本,目前陣營中已出現不同的聲音。例如:雖普遍認為俄羅斯必須受到懲處,否則自由民主與國際規則無法伸張,但價值的堅持有無上限?應與俄國接觸還是繼續孤立它?如想結束戰爭,那烏克蘭就必須做出讓步,這是否又會讓俄國勢力擴張? 西方國家已陷入兩難困境 義大利和匈牙利已經呼籲迅速停火,並希望俄羅斯結束對烏克蘭港口的封鎖,以避免貧窮國家發生糧食安全危機。然而,烏克蘭、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則警告稱,不能信任俄羅斯,一旦停火,將使俄軍重新集結,並在未來發動更猛烈的攻擊。 美、英直接受到俄烏戰爭的影響較小,至少烏克蘭的難民也不可能跑那麼遠,因此是最支持烏克蘭的國家。拜登呼籲要以戰爭罪起訴普丁,國防部長奧斯丁表示希望把俄羅斯削弱到無法再對烏克蘭進行攻擊,而英國首相強生則表示,基輔絕不能接受一項糟糕的和平協議,烏克蘭必須獲勝。 德國外長曾公開表示,在俄羅斯軍隊撤出克里米亞之前,必須繼續實施制裁,但也有德國人擔心烏克蘭若想奪回克里米亞半島,會延長衝突。可見德國內部意見很分歧。烏克蘭駐德國大使就一再批評,德國在向烏克蘭運送重型武器方面拖拖拉拉,而且德國武器極為複雜,烏克蘭軍人必須受訓才會使用,同時德方擔心其武器被俄軍收走,這都造成武器拖延運送。…
作者: 湯紹成 頁數: 30
近期中美兩國的高層官員持續舉行會談,包括兩國防長在新加坡的「香格里拉對話」會談、蘇利文與楊潔箎在盧森堡舉行會談、兩國外長在印尼峇里島的G20外長會議會談,顯示兩國官員互動密切,對中美關係緩和有所幫助。 中美防長香格里拉會談 6月10日,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在香格里拉對話中見面會談,這是拜登政府上任後兩國防長首度會談。會談議題包括台灣、南海及俄烏戰爭問題,較多的時間仍聚焦在台灣問題。魏鳳和會談時表示:「北京將粉碎任何台獨陰謀,堅決維護祖國統一。若有人將台灣分裂出去,解放軍將不惜一戰,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利用台灣節制中國永遠不會得逞」。 兩國防長會談在拜登訪問東亞時表示,將以軍力阻止中國武力犯台之後,魏鳳和的發言應代表北京對拜登說法的回應。魏首先強調,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大陸將堅決維護國家的統一,強烈反對台灣獨立的意圖。面對台獨作為,中國將以武力加以阻止,即使拜登已表示美國將以武力介入,但魏鳳和明白表示「解放軍仍將不惜一戰」,亦即表示拜登的武力介入,並不能嚇阻中共以武力阻止台獨,維護國家統一的決心。其次,魏鳳和對美國推行「自由開放的印太戰略」,也積極地拉攏台灣以遏制中國的勢力擴張回應,「利用台灣節制中國永遠不會得逞」。 奧斯丁則強調,美國堅守長期奉行的一個中國政策,重申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反對兩岸任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大陸必須避免對台灣採取進一步破壞穩定的舉動。所謂美國長期奉行的一中政策,係指基於《台灣關係法》、美中三項公報及對台「六大保證」。根據《台灣關係法》美國將持續售予台灣武器以維持足夠的防禦能力,也反對大陸以武力侵犯台灣的安全,與台灣維持非官方的關係。美國對大陸持續以軍機穿越台灣的「防空識別區」,認為是破壞台海穩定的舉動,應該予以避免。…
作者: 王高成 頁數: 32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值此重要時間節點,我們總結香港「一國兩制」實踐中所取得的歷史經驗,不僅能夠堅定踐行「一國兩制」的信心,而且對於探索「兩制」台灣方案具有重要的啟示。概括起來,這些經驗和啟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香港實踐經驗和對台啟示 第一,堅持「一國」與「兩制」相統一。「一國兩制」的核心是實現國家統一。「一國」是實行「兩制」的前提和基礎,「兩制」從屬和派生於「一國」,並統一於「一國」之內。只有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結合起來,堅持「一國」之本,發揮「兩制」之利,才能確保特別行政區的繁榮穩定。事實表明,「一國」原則越堅固,「兩制」優勢就越彰顯。 這啟示我們,探索「兩制」台灣方案時,要注重並處理好「一國」與「兩制」的關係,未來台灣特別行政區必須在堅持「一國」的前提下實行「高度自治」。由於台灣長期存在類似香港反對派的「泛綠」陣營,且未曾停止「台獨」分裂活動,所以統一後,儘管不會允許「台獨」組織和活動繼續存在,但社會撕裂很難在短期內得到彌合,「台獨」思潮也很難在短期內被根除。所以,在探索「兩制」台灣方案時,必須提前做好制度防範,防止台灣的反對勢力借用「兩制」來消解「一國」。 第二,堅持授權與監督相統一。儘管香港享有比聯邦制下的州還大的自治許可權,但這並未改變中國單一制國家結構形式的性質。香港特別行政區所享有的高度自治權來自中央授權,所以香港特別行政區須對中央負責,並接受中央的管治和監督。從中央的角度看,既要保障和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高度自治,又要積極履行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監督職責。…
作者: 王英津 頁數: 34
7月1日,習近平在香港特區成立25周年慶祝大會上,對香港提出「四個必須」。第一必須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第二必須堅持中央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相統一。第三必須落實「愛國者治港」。第四必須保持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 習近平所說的第一及第四點是老話重提,真正重點在於第二及第三點。「中央全面管治權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相統一」表示,香港特區自治權植基於中共中央,特區必須在中央管制權之下。「愛國者治港」表示,「愛國」是香港人民自治的先決條件。香港必須以國家為重,也完全排除了港獨的可能性。 習近平的講話透露出,北京追求統一的決心不會動搖,而且不容挑戰。如果把四個必須中的「香港」換成「台灣」,也完全符合中國大陸一貫的立場。 兩岸對峙肇因於國共內戰,70年來兩岸在主權及政治制度上各有堅持。這是兩岸融合最大的障礙,也是造成目前兩岸之間「不統、不獨、不武」僵局的根本原因。根據歷年來的台灣民調,多數民眾支持維持現狀。但此願望其實是無奈的選擇,不但不是長久之計,也不是解決兩岸問題的最終辦法。中國大陸始終稱兩岸必須統一,從來沒有同意過兩岸維持現狀,台灣想要對岸主動放棄統一幾乎不可能。尤其,兩岸實力懸殊,地理位置相鄰。 蔡英文就任後否認「九二共識」,遭到強烈批判。習近平2019年1月2日,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提出「習五條」,包括探索「兩制」台灣方案,提議兩岸選派代表進行研議,卻遭到蔡英文斷然拒絕,甚至刻意將「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掛鉤,全面抗拒中共統一的企圖。…
作者: 徐勉生 頁數: 37
在香港回歸25周年之際,習近平主席親臨港島並發表講話,這突顯兩個特點:一是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這次是習近平首次離境出席活動,足見對香港事務的高度重視;二是自2019年香港發生「修例風波」後,這次是習近平首次來港視察,其講話宣示了北京的最新治港方略。 本文通過比較2017和2022年習近平兩次在港講話內容,分析北京治港方略的「變」與「不變」。當然,這裡的「變」未必就是新變化,有些是2014年和2021年兩份涉港白皮書念茲在茲的,但此番以最高規格予以重申或強調。「不變」也不是老調重彈,而是在變化的內外環境下被賦予了新意。 明確根本宗旨與最高原則 「2017七一講話」,習近平強調「一國」相對「兩制」的根本地位,指出「一國兩制」的提出首先是為了實現和維護國家統一,在香港回歸後,更要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不僅如此,習近平還以負面表列的形式嚴詞警告,「任何危害國家主權安全、挑戰中央權力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權威、利用香港對內地進行滲透破壞的活動,都是對底線的觸碰,都是絕不能允許的」。 「2022七一講話」,習近平進一步明確「一國兩制」的根本宗旨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其中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是「一國兩制」方針的最高原則。換言之,「一國兩制」的實踐不僅不能偏離,而且必須服務於這個宗旨,服從於這個原則。例如,香港的民主發展道路,不能全盤照搬西方國家的民主模式,更不能成為反中亂港勢力用來損害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破壞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工具。對香港民主得失的評判,要以「一國兩制」的根本宗旨與最高原則為基準,不能簡單套用西方民主的標準。…
作者: 胡勇 頁數: 38
1982年8月17日,中美共同發表了第三份聯合公報,美國方面承諾「逐步減少它對台灣的武器出售,並經過一段時間導致最後的解決」,但40年來美國並沒有遵守它在1982年所做的承諾,無論是在武器性能,或是數量上都不受節制地出售給台灣。今年7月15日,美國國務院批准了約1.08億美元的售台武器案,這是拜登政府上任以來第五次對台軍售,也是今年的第四項對台軍售案,這說明了美國政府從來都不遵守八一七公報。售台武器是困擾著中美關係的重要問題,也是導致中美關係始終難以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 1972年中美發表《上海公報》,美國方面聲明:美國認識到,在台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1978年12月中美簽署《建交公報》,美國接受了中方提出的建交三個前提條件,即美國與台灣當局斷交、撤軍、廢約,美方在公報中表示,美利堅合眾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美利堅合眾國政府承認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由上可見,解決中美雙方在台灣問題上的分歧,承認一個中國是中美關係的重要政治基礎。中美建交40多年來的歷史經驗也證明,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核心、最敏感、最關鍵的問題,台灣問題處理不好,中美關係搖搖欲墜。 八一七公報是美國的承諾 但是,美方顯然從一開始就沒有放棄介入台灣問題的企圖,甚至把台灣當作遏制和牽制中國的一顆棋子。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但4月美國即通過《台灣關係法》,在維持美台非官方關係的幌子下通過國內立法的形式,維持著美台之間的實質關係。…
作者: 張文生 頁數: 40
1982年8月17日,北京與華府簽定八一七公報,美方承諾對台軍售將有質與量的限制,這讓倚靠美方供售武器的台灣大受衝擊。40年過去了,探究八一七公報產生的背景,遠因是北京希望解決多年未決的台灣軍售問題,近因卻是台灣對雷根總統抱持不切實際的幻想,運作美國軍售過頭,逼著北京施壓美方,台灣欲速不達,反而讓美國不得不為鞏固剛剛建立的美中外交關係,與北京完成第三份公報,台灣因自己的政治操作自食惡果。 八一七公報簽署的背景 造就八一七公報的時空背景,大約可從縱向與橫向觀察。縱向有遠因與近因,遠因是中美關係正常化,但對台軍售遲遲沒有解決。 在中美關係正常化之前,台灣已運作要採購F-5G戰機,1978年11月白宮否決了台灣的請求。1981年初雷根就任總統後,台北又重燃希望,再次積極運作爭取F-5G戰機。北京原本就對雷根有許多疑慮,再加上F-5G爭議,北京加大對華府施壓,雷根上任之初不想損害剛起步的美中關係,這就構成了美中簽署八一七公報的近因。 白宮與國務院各吹各的調…
作者: 高靖 頁數: 43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遭槍殺身亡,回顧其擔任日相近8年期間,實施「安倍經濟學」,採行貨幣量化寬鬆政策。結果日圓貶值,日股上2萬點,經濟連續7年維持正成長,然「安倍經濟學」是否隨安倍殞落,值得關注。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1954-2022)在7月8日遭槍殺,因頸部及心臟中槍,傷勢過重不治身亡,享壽67歲,震驚全球。「安倍經濟學」是否隨之一同殞落,關係著日本經濟及日圓未來走向,備受全球關注。 「安倍經濟學」問世 日本於1990年代初因資產價格泡沫破滅,導致十年間出現嚴重的經濟衰退,不僅土地及股票等資產價格不斷下跌,連銀行、家計部門及廠商均「去槓桿化」(deleveraging)(縮減負債),同時積極地調整資產負債表,結果民間需求大幅萎縮,一般性物價持續下跌,平均經濟成長率不及1%,失業率則高達4%。 相較於泡沫破滅前的20年間,平均經濟成長率達4%,失業率僅約2%,這段期間日本的經濟表現被戲稱為「失落十年」(lost…
作者: 李沃牆 頁數: 46
今天的日本早已不再是國際安全投資的避風港,日圓也不再是國際安全投資貨幣;這是包括台灣在內的所有國際投資人,一個相當起碼的必要認知。 不宜在此時爭搶投資日圓 2008年世界金融海嘯危機後,日圓的穩健實力被視為國際安全投資避風港,成為國際投資人在美元之外可信賴的投資標的,尤其受台灣人的青睞競逐。但2022年第一季開始日圓一路下貶,特別是面對美元持續策略性強勢,日圓被多數亞洲國家投資人看淡,而使不少人想乘機撿便宜,相繼競取日本酒店和住宅樓,甚且將資金流向日本的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市場,使得2022年亞洲資本對日本金融資產的投資額創下三年來的最高水準。但此時是否為投入日圓的良機? 貶值不再是經濟的東風 貨幣貶值過往一直是日本經濟的東風:自從1960年代以來,只要日圓貶值,就有望提升出口企業的收益,股市也自然會同步上漲。所以多數投資人深信,日圓貶值是日本政府的最愛,一時不會改變。可是,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時的貨幣貶值,並未給日本經濟帶來任何好處:金融機構接連破產,更出現日圓貶值和股市下跌的「匯債危機」;尤其信用緊縮使市場拋售日圓,價格迭迭貶低,創下歷史性的新低價位。從1998至2022年的24年間,日本經濟社會又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質變:一是貿易立國的經濟型態已然質變,二是日圓貶值與大宗物資、原油價格同步上漲的質變,三是貨幣及寬鬆政策的質變,四是用殖利率曲線控制刺激經濟的質變。…
作者: 林建山 頁數: 48
6月23日,在今年七大工業集團(G7)舉行年度領袖峰會的前夕,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與南非所組成的「金磚五國(BRICS)」,先行透過視訊在北京召開領袖峰會。 西方媒體將此次金磚五國峰會解讀為與G7互別苗頭的意味,藉此增加與西方對抗的籌碼;但許多專家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幕致詞中所倡議的「全球安全」主張:國際社會必須共同摒棄零和博弈、反對霸權主義和排除強權政治,以建立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才應該是關注的重點。 中國大陸在此次「金磚五國」峰會上所倡議的「全球安全」理念,其實是在全球經濟受到新冠疫情衝擊之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為挽救經濟,而實施多輪貨幣量化寬鬆,加上俄烏戰爭迄今持續未歇,造成全球原材物料供應斷鏈,終於衍生出全球「輸入性通膨」的危機,甚至導致許多國家經濟面對「停滯性增長」泥沼,這些議題都必須從全球政經治理的層面切入,進而共同研擬出解決方案,以中國大陸經濟作為核心的「金磚體系」,無疑為全球提供了西方國家集團之外的另一選擇。 金磚五國實力與日俱增 金磚五國在國際社會上所呈現的實力與日俱增。依據「國際貨幣基金(IMF)」最新資料顯示,金磚五國幅員橫跨歐亞非美各洲,面積占全球的26%、人口32億占42%,近年來隨著金磚五國經濟快速成長,目前其經濟規模超過23兆美元,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對外貿易金額占19%、糧食產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以上。此外,金磚五國是全球許多重要產業特殊稀有礦產的來源。簡言之,金磚五國已發展為一個具有規模的經濟聯盟體系,未來其對全球經濟秩序的重塑,或對全球產業結構轉型的影響不容小覷。…
作者: 戴肇洋 頁數: 50
第 1 頁,共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