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NO.50 │ 大陸探親開啟兩岸交流30年
1987年10月15日,蔣經國開放大陸探親,打破兩岸人民長達38年的隔絕狀態,從此開啟兩岸交流大門,迄今屆滿30年。過去30年間,兩岸交流逐步走向直接雙向三通,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交流局面,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社會聯繫達到前所未有的水準。30年後的今天,每年有900多萬人次往來兩岸,在大陸工作、生活的台灣民眾超過百萬,兩岸已然進入「一日生活圈」。 兩岸交流30年,奠定了兩岸和平穩定發展的基礎,但是,令人遺憾的是,由於兩岸在政治定位上始終沒有達成共識,導致兩岸的分裂狀態仍持續在固化中,也成為兩岸關係的最大變數。 大陸對台政策始終堅持,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關係絕不是國與國的關係,也非鄰居關係;兩岸應齊心協力追求國家統一。近幾年,大陸當局又進一步指出「兩岸同屬一個國家」,希望兩岸關係的本質更加清晰化、精準化。9月8日,大陸國台辦主任張志軍針對賴清德接任閣揆受訪時說,不管台灣人事如何變化,民進黨當局需要回答最根本的問題:「兩岸關係的性質是一個國家,還是兩個國家?」再度表明,如果兩岸問題是一個國家內部的問題,什麼事情都可以談;反之,如果兩岸不是一國,有什麼可談? 台灣內部對於兩岸定位的意見則很分歧。綠營宣揚的台灣主體意識日益升高,崛起的中國大陸被詆毀為「外國」、「敵國」,這鼓動了「逢中必反」,暴力事件頻傳。藍營中,國民黨雖承認「九二共識」、反對台獨,但堅持「一中各表」,使「一中」模糊、虛化,又在諸多議題上畏首畏尾,引發深藍及統派的不滿。而剛在上海說「兩岸一家親」的柯文哲,於9月23日的研討會上主張兩岸密切交流,卻又說「愈交流,愈發現我和他們不一樣」、「交流之後,發現是不同國的」,此番言論被綠媒簡化為「柯文哲:兩岸根本是不同國家」,引起熱議。 面對社會嚴重對立,蔡英文不思解決之道,反倒在24日民進黨全代會上宣示「啟動憲改」,並要趕在明年底地方大選進行公投複決。蔡英文此舉顯然是為壓制赦扁紛擾,並想炒熱選戰,雖被譏為「假議題」,但民進黨立委立即展開聯署,時代力量立委大表歡迎,國民黨在「建立民主憲政體制」的大帽子下恐無招架之力,看來,台灣在全面走向「文化台獨」後,也難逃「法理台獨」之虞。…
作者:
紀欣
頁數:
1
內閣的效能高低,關鍵因素有兩個,一是部會首長是否任命得宜,二是官僚體系的成員能否將士用命、合作無間。賴揆應該依此標準逐步調整內閣。 賴清德新任閣揆,為行政院帶來一股新的氣息與社會期待。只是,賴揆說要「用人唯才」,但內閣成員除了聊聊更動幾位外,沒有讓人民眼睛一亮或受到感動的任命,彷彿台灣除了綠營以外,已經沒有好的人才。我們願意善意地不去猜測原因,但期待賴揆可以逐步調整內閣到民眾「有感」的狀態。 部會首長必須任命得宜 內閣的效能高低,關鍵因素有兩個,一是部會首長是否任命得宜,二是官僚體系的成員能否將士用命、合作無間。 對於第一個關鍵,我們不對個別人選的任命表示意見,但願意對基本原則提出建議,那就是部會首長一定要認用「具專業」、「有創新」看法的人才行。有專業才不會被不想做事的部屬牽著鼻子走,卻無能力指出問題,或堅持推動新政;特別在此國際科技變動極快速的時代(例如,包括第三方支付的「金融科技」,fintech),沒有專業的首長無法看出國際趨勢所在,以及對台灣社會經濟的影響,在政策推動上幾乎確定會太慢、太弱,「政府效能」將會繼續成為台灣競爭力的弱項。…
作者:
杜震華
頁數:
6
9月23日,在政府高層的授意下,課審大會翻案,刪減文言文比率為35%-45%。此重大逆轉,顯示知識分子下流起來會無所不用其極,而民進黨又做了一件最對不起台灣下一代的事。 9月23日,在政府高層的授意下,課審大會與會代表有恃無恐,以「原課綱草案並未表決」為由,強行再議否決課審會剛於9月10日通過的「45%-55%文言文比率」決議,大幅調降為35%-45%,引起社會譁然。 從這件重大逆轉事件的來龍去脈來看,無疑已造成文化教育界最大的危機隱憂。因為以意識形態恣意踐踏先賢經典、以政治力悍然介入文化教育事務、蔑視連署達5萬人的強大民意,更甚者,默許12名官派代表眾目睽睽支持調降、支持刪除文化基本教材原有的「文化經典」、掌管國家百年大計的教育部卻裝聾作啞,表示尊重會議的結果,在在說明教育部與這群「多元」課審委員的齷齪和集體墮落。 這結果,無疑已達到「讓世界看到台灣」的目的,只是這個「看見」卻是一個騰笑國際的笑話,看到當今台灣的現狀:一個沒有優雅文化素養的領導人,政治智商也高不到哪裡去,只能藉著一些不太像樣的文化痞子、三流作家、幫閒政客、職業學生幫她搖旗吶喊。 庸醫司性命,俗子議文章…
作者:
楊振良
頁數:
8
冷戰結束已快30年,但台灣人對中國大陸的瞭解,並未因兩岸交流30年而有太大的改變,所有的想像都跳脫不出反共教材所賦予的刻板印象,看來當冷戰結束時,台灣自己卻拉起了「鐵幕」,自我隔絕於世界之外。 大陸國台辦發言人安峰山,日前在接受媒體訪問時,用了陶淵明《桃花源記》裡的「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這句話,來表示台灣高中國文文言比例的爭議,並非一場單純的「文白之爭」,而是又一次的「去中國化」動作,目的是要抹去台灣年輕人心中的中華文化痕跡。這比喻發人深省,因為台灣這個島如今的情況,確實給人與世隔絕、遺世獨立之感。 台灣自我築起了「鐵幕」 二戰結束後,世界陷入了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對抗的冷戰時代。1946年3月5日,英國首相邱吉爾在美國密蘇里州威斯敏斯特學院的演講中說到,「從波羅的海邊的什切青到亞德里亞海邊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拉下」。從此「鐵幕」一詞被人廣泛熟知與運用。 冷戰期間,「鐵幕」外的國家採取了各種防共、反共手段,例如美國麥卡錫主義式的打壓異己,台灣白色恐怖鎮壓屠殺異議人士。直到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1991年蘇聯解體,資本主義世界高聲歡唱,終於將「鐵幕」給打破了。但有一個地方不受變動的影響,依舊怡然自得地活在「鐵幕」之中,那就是台灣。…
作者:
林明正
頁數:
10
30年前,老兵為了返鄉探親,集體上街請願、散發傳單,要求政府開放探親。在強大輿論的壓力下,行政院1987年10月15日通過《台灣地區民眾赴大陸探親辦法》,長達38年的兩岸隔絕狀態終於被打破,兩岸從此展開交流之路。 1986年 7月7日,幾百名老兵聚集在國民黨中央黨部前請願,打出「回家找爹娘」的標語。 10月7日,蔣經國與華盛頓郵報董事長葛蘭姆女士等人見面,提到台灣將取消戒嚴令,但基於國家安全的顧慮,三不政策(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不會改變,這意謂著解嚴不代表老兵可以回家,引起老兵反彈。 1987年…
作者:
編輯部
頁數:
12
1987年11月18日,許歷農在蔣經國的欽點下接任退輔會主委,積極為返鄉榮民籌措募款,並在香港成立欣安服務中心,協助榮民順利返鄉。 老兵們想回大陸,由來已久,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但是他們不敢講。1987年7月15日,蔣經國宣布解除戒嚴令,老兵們以為什麼都解除了,於是集結起來說要回鄉探親。他們的第一對象當然是找上退輔會表達訴求,但是他們見不到主委張國英,又因溝通不良和退輔會人員發生衝突。老兵的第二步是想方設法包圍國民黨中央黨部,當時把黨部大門都打掉了。第三步就是去行政院陳情,發生了所謂「119事件」。 1987年11月9日,榮民到了行政院就決定不走了,他們在大門口埋鍋造飯,情況比較麻煩。經國先生要國民黨文工會主任宋楚瑜去溝通。11月10日晚上,宋進入現場,告訴榮民他也是榮民之子,穿的內褲也是美援麵粉袋布料做的。宋還轉達了經國先生的話:「只要我蔣經國有口飯吃,老兵就有飯吃;即使只剩最後一口飯,也會讓老兵們先吃!」聽到經國先生這句話,老兵們開始撤退。 當時退輔會主任張國英才上任半年不到,所以當經國先生在一次國民黨中常會後說要我去見他,我沒想到與退輔會有關。 臨危受命接退輔會主委…
作者:
紀欣
頁數:
16
我1983年10月外職停役,調任輔導會二處處長,後於1987年1月調第三處處長,輔導退除役官兵職業訓練及就學。我記得許歷農主委來輔導會的第三天,適逢部務會議。通常一級主管須向新長官報告業務,但許主委沒聽報告,直接跟我們談為老兵返鄉募款的事。當時有很多單位,包括民進黨,都表示要出面募款,但主委說該項工作應由輔導會來做,並指派三處辦理。 我聽到指示後站起來向主委報告,「按組織規章,應由一處辦理。」主委聽我講完後問我「你當過軍人?」,我答「我是少將階轉來的」,他再以嚴厲口氣問,「長官交辦業務,你接不接受?」我說「當然接受,而且還要徹底執行。」他說,「好,這工作就交給你,馬上辦。」我心想主委反應真是快。 確定募款工作由三處辦理後,我請示了幾點作法。第一是,募款是採點或全面進行?主委問:「什麼是點?什麼是面?」我說「點是向各個單位募,面是向全台民眾募。比如學生捐10元,要不要接受?」他說當然接受。 第二點是,目標金額多少?他說,「若一人給二萬元,你算算看要多少?」第三點是,捐款要發給哪些人?後來決定孤苦貧寒者優先,其次是年長、自謀生活者,這些人離開部隊時只拿400元,無退休俸,生活很苦。我又請示募款委員會何時成立,他說一周內完成,我說三天就可以辦好,他聽了很高興。就這樣三處開始執行相關業務。 募款涉及會計處,也需要一處提供受贈者名單,我還與募款委員會委員經常開會。我們不僅在報紙刊登募款廣告,主委還運用個人影響力募到大筆金額,如《聯合報》創辦人王惕吾捐了6,000萬元。在各界慷慨捐獻下,短短一個半月募到5億7千萬元,幫助了二萬多名老兵返鄉,餘款2,000多萬元之後成立了香港欣安服務中心。…
作者:
陳淑英
頁數:
18
我是1989年1月1日奉命以少將軍職,外調輔導會第一處處長,服務散居全台的榮民。自政府開放大陸探親後,弟兄們無不盼望早早實現返鄉心願。許歷農主委考量他們年邁體弱、大多沒坐過飛機出遠門,去大陸須在香港辦理轉機,手續繁瑣,萬一錢或證件掉了,必定心急如焚。因此指示一處研究,在香港成立專責機構,幫助老兵轉機,順利回老家,平安回台灣。 1990年4月,輔導會派一處副處長江兆遷至香港執行任務。江副處長原籍廣東,中興大學法律系畢業。他抵港次日即依序拜訪了中華旅行社、華航香港分公司、港澳辦事處等單位,說明成立老兵返鄉服務中心的旨意;為了找辦公室,江兆遷至少看了8個地點;又在華航副總經理陳偉勳的引荐下,認識了康忠漢,康後來成為中心第一位主任。 經過江兆遷一個月的努力,5月8日「欣安服務中心」正式成立運作,康主任雇了四名員工,每天24小時服務,日夜有專人值班。凡是有往返台灣、香港起降班機的時間,必有中心的工作人員在機場內外巡視,一旦發現貌似返鄉的老兵,即上前關懷,視需要給予服務和照顧。 以我為例,曾在2008年4月和當年一起參加青年軍208師的五名老鄉、同學,結伴回河北唐山探親。抵達天津時,其中一名老哥任志傑的台胞證逾期,機場人員建議他先在機場旅館住一夜,等明早飛回香港,辦好台胞證後,再搭下午班機回天津,憑證通關。 這時候,我想起身上帶有欣安服務中心的電話,立即打去求助,恰好是陳鑑明主任接聽,他爽快地回應「請放心,我明早會在香港機場出口接機,稍候即幫任先生預購明天去天津的機票。」第二天是星期六,陳主任必須和有關朋友聯絡拜託,才能以特案申辦證件,可見欣安的服務多麼有愛心。…
作者:
陳淑英
頁數:
19
我1924年生於天津,今年93歲。回想我這一生的經歷,完全就是被命運推著走。 年輕時的我是個音樂人,學過京韻大鼓、梅花大鼓等地方曲藝。17歲進入學校當老師、20歲時做過樂隊領班。抗戰期間,我隨軍隊到過東北、安徽、南京,參加過南京保衛戰等戰役。戰事吃緊時,我被編到吳淞口,才有機會跟太太一起搭上貨輪「海天號」到台灣。海天號靠岸基隆後,我們先轉到台北,後被安排到台中市一所小學校園內。 我在大陸的軍階是少校,到了台灣,人在部隊卻無職務,瞬間變成無職軍官,便退役自謀生活。還好我懂音樂,可以到國光藝校、台視歌唱訓練班等單位教音樂維生。1954年退輔會成立,慢慢恢復了我們的榮民身分,建立起就養金制度。 1987年開放探親後,我就想回老家看看。1988年5月我一個人回到天津,當時退輔會給我們一人兩萬元,及一份味全禮盒當返鄉見面禮。過境香港時,因為等飛機的關係,我在香港旅館住了兩天。從落地香港機場開始,欣安服務中心人員就主動問我有無遭遇困難,服務真好。 我有告訴親戚我要回家的事,但沒講確切日期。到家時,看見六、七個人站在門口迎接我,嚇了一跳。當地政府對我很客氣,準備了一部車,供我使用,我說離開家鄉幾十年了,與家人有聊不完的話,不可能有時間至外地旅遊。他們才將車開走。…
作者:
陳淑英
頁數:
20
楊祖珺是台灣民歌運動始祖,1975年就讀淡江文理學院時,響應學長李雙澤呼喊的「唱自己的歌」,她的專輯因收錄李雙澤作曲的〈少年中國〉與〈美麗島〉,被指帶有統獨意識而遭禁播。 楊祖珺很早即參與黨外運動,1983年與林正杰創辦黨外第一本政論性週刊《前進週刊》;1986年9月28日民進黨創黨時,她是創黨黨員並當選首屆中執委,但1994年被民進黨除名。 1987年2月初,楊祖珺認識了有意推動老兵返鄉運動的何文德,與范巽綠、張富忠等前進系的民進黨人協助何文德發起自由返鄉運動;4月「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下稱促進會)成立,楊祖珺為發起人之一。當時促進會印製了30萬份〈我們已沈默了四十年〉傳單,在大街上發送,為避免老兵發傳單時遭不明人士推罵,楊祖珺總會安排朋友,陪在老兵身邊保護他們。 同年6月28日,促進會在金華國中舉辦「想回家,怎麼辦」晚會,楊祖珺上台演唱〈鄉愁〉等歌曲。據楊回憶錄記載,當晚國民黨文工會、組工會及情治單位的高階人士都在現場觀察。 1988年1月14日,促進會組成「台灣返鄉探親團」,14名團員及送機者從前進雜誌社出發前往機場,何文德是團長,王拓是領隊,楊祖珺是該團的發言人。出發前一日,蔣經國病逝,友人還提醒她一路上要小心。…
作者:
紀欣
頁數:
21
在6月18日廈門的第九屆海峽論壇,以及9月4日在香港的「兩岸交流30周年紀念大會」上,兩度聽到83歲的高秉涵律師,講述他過去20年來把上百個在台灣往生老兵的骨灰罈帶回家鄉的故事。在香港會議之餘,我終於找到機會訪問了他。 1948年,高秉涵13歲,小學剛畢業,就離開山東荷澤老家,獨自隨國軍輾轉至南京流亡學校,再到廈門,擠上開往金門的最後一班船到了台灣。剛到台灣時,他睡在台北火車站,到附近垃圾場撿東西果腹。後來他憑著小學畢業證書考入建國中學夜間部,白天做小販維生。6年後他考進國防大學法學院,1963年畢業,出任軍法官,1973年服役屆滿後,開始做執業律師。 1992年5月,57歲的高秉涵回到闊別42年的故鄉,跪在亡母墓前大哭一場。他當時就想到很多山東老兵還沒有機會返鄉就過世了,他自覺有義務幫他們完成回故土安身的遺願。 同一年,他帶著第一罈同鄉的骨灰回到山東,交給老兵的親人。沒想到一傳十,十傳百,從認識到不認識,都來找他幫忙。 20多年來,他已抱了上百個老兵骨灰「回家」,足跡遍布全中國大陸。這些老兵骨灰罈由青白色大理石製成,每一個六公斤。為了不出差錯,高秉涵一次最多只能帶四罈。每次臨近返鄉,他都要跑到花蓮、宜蘭等地的軍人公墓,將等待回鄉的骨灰罈接走,對體重只有44公斤的老人來說,這絕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作者:
紀欣
頁數:
22
田圻暢是投身兩岸探親工程,提供雙向服務的第一人。年過70,他以親身經歷為筆,以血淚為墨,記下失散親人的悲哀,讓中華民族這道瘡疤永遠清晰可見,也讓還在對立者思考,如何讓苦難歷史盡快結束。 自比不該出世的硬漢 田圻暢是北京城外大戶人家的後裔。1947年國共內戰,兵荒馬亂,田父在北平加入國民政府青年軍,留下母子,成了兩岸對峙的犧牲品,一生隨著兩岸關係變化而沉浮轉換。 田圻暢30歲前,一直揹著「黑五類」、「狗崽子」、「五一六反動分子」、「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符號。所幸憑著天生好嗓音,突破「餘孽」包袱,進了中國戲劇學校。自謙是個不知名的戲曲工作者,也曾與大陸劉曉慶、姜文、殷秀梅、張暴默等影藝聲樂名家同台演唱,體驗了當明星的滋味。 田圻暢的乳名叫「海軍」,紀念僅僅與母親有過9天婚姻之實,就隨部隊赴台的父親;多年後,他特別給兒子取名「曉灣」,深藏對父親的孺慕深情。…
作者:
習賢德
頁數:
24
范宇文祖籍四川,生於河南,是台灣知名女聲樂家。她曾從蔣經國手中接下歌唱賽冠軍獎狀,是《卡門》、《杜蘭朵公主》、《西廂記》歌劇中的女主角,更自1988年即開啓兩岸音樂交流,成為台灣首位上央視春晚的聲樂家。 1988年,范宇文受上海歌劇院的邀請,合作演出《西廂記》,自此開啟了滬港台三地音樂界交流的序幕。 兩岸音樂交流第一人 《西廂記》製作陣容龐大。上海歌劇院出動歌劇團、交響樂團、舞劇團及舞美人才,共134人參與演出,香港方面有指揮家姚笛、作曲家屈文中兩人共襄盛舉;台灣則僅范宇文一人,演的卻是女主角崔鶯鶯,亦是兩岸聲樂界交流第一人。…
作者:
陳淑英
頁數:
26
兩岸交流30年來,發展出歷史上任何國家在分裂的情況下最頻繁的交流。然而,因兩岸相互政治定位未明,使得政治關係一直不正常。兩岸必須透過政治談判,確定政治關係,台灣社會的集體焦慮才能得以化解。 開放探親的政治意涵 30年前蔣經國總統終於開放兩岸之間的交流和互動,這是一個以「人道」為名的政治決定,以當時的國共關係,個人有理由相信,這是蔣經國,一方面為保衛中華民國的台澎金馬,另一方面呼應鄧小平的和平統一訴求,所做出的合理回應,兩岸從此開展了共同締造國家「和平統一」的政治新工程。和鄧小平設想不同的是,蔣經國從民間交流開始。在蔣看來,兩岸的民間社會融合了,兩岸當局自然必須順應民心,和談統一,此一路徑是以穩健的兩岸社會的「合」,去推動政治的「和」。 可惜天不假年,蔣經國驟然撒手之後,兩岸關係的走向變成大陸追求和平統一,台灣追求和平狀態。之後的兩岸政治關係,是圍繞在和平統一與和平狀態之間的鬥爭,而30年來,兩岸的政治關係就是,台灣不論藍、綠領導人都在偏離統一的情況下經營和平,而北京不斷地將兩岸關係拉回「和平統一」的主旋律。 兩岸圍繞「和平」的鬥爭…
作者:
楊開煌
頁數:
30
解決台灣問題的核心,是如何結束1940年代中後期中國內戰遺留並延續下來的政治對立。如果將這種政治對立的演化,放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看,從台灣問題的產生到兩岸實現統一,大體需要經過三個主要階段。 第一階段是爭統一。背景是在國際勢力的干預下兩岸形成平衡對峙,這時國共雙方的目標都是爭取國家統一,均在爭奪以非和平或和平方式統一對方的主導權,此時台灣的主流民意明顯傾向國家統一,只是兩岸的立場和實力在特定的國際環境下,都無法立即消除雙方的政治對立。 第二階段是爭統獨。背景是隨著大陸綜合實力持續增長並逐步與台灣拉大差距,兩岸原有的平衡對峙,轉為不平衡對峙,但大陸暫不具備和平統一台灣的充分條件,兩岸雙方的目標變成大陸仍爭取統一、而台灣在統一大陸無望的情形下開始爭取實質獨立,此時台灣民意呈現要求維持現狀,且傾向獨立的比重大增。兩岸目前即處於這一階段,大陸方面堅持通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降低對立、化解分歧、實現統一,台灣方面則公開放棄國家統一目標。2016年以來,出現台獨政黨執政、台獨政策措施紛紛出台、台灣民眾對國家統一呈現焦慮感等現象,都是兩岸關係發展到此階段的正常反應。 第三階段是談統一。背景是大陸無論硬實力還是軟實力都對台灣取得壓倒性的優勢,並具備足夠的影響力,使國際勢力不敢進行武力干涉,兩岸對峙最終被打破,雙方都已看清,統一是中華民族復興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發展階段,且和平統一有利於雙方的自身發展,因此,重新形成協商談判的合作形勢,此時台灣民意傾向統一的比率重新超越主張獨立。台灣當局在民意的壓力下與大陸展開統一談判,只為爭取統一後獲得較為有利的政治條件。 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轉化的內在推動力,是大陸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及對台推動經濟社會融合政策。大陸客觀上實力日益強大,主觀上對台灣民眾關懷備至的作用不斷增強,台灣民意也發生潛移默化的轉變。近來台獨人士出現一些趨於務實的跡象,從鐵桿台獨政治人物一度改口「親中愛台」,並得到蔡英文辦公室的認同,到學運青年來大陸後發表反思過去的感想,既反映了綠色政治人物為了選舉需要被迫修正兩岸立場的無奈,也顯示出大陸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及對台推動經濟社會融合政策的巨大影響。台灣主流媒體紛紛評論說,「面對這種情勢,天然獨青年開始理性務實地思考他們的前途。」…
作者:
朱磊
頁數:
33
台灣朝野政黨慣用維持現狀,其實一個是不敢獨,另一個又不願統。國際社會樂見兩岸分裂,因為符合西方國家的戰略利益,可是這種狀態對於台灣的未來是福是禍,仍未可知。 民進黨不敢獨,國民黨不想統,這其實是兩種不同的思考,卻殊途同歸。如果說中華民國是台灣各政治勢力的最大公約數,這是謬誤的論述。台灣的政治現況是,中華民國只剩軀殼,空有民國的政治制度,沒有中華的民族靈魂。 民進黨畏懼國際現實,不敢搞法理台獨,只敢在文化、意識上去中國化,強化台灣意識,刪除文言文的學習,分隔台語與閩南語的淵源,都是要抹去長期在台灣存在的中國概念。但體制上,仍然沿用他們批評是外來政權的中華民國政府架構。 在野的國民黨,在吳敦義接任黨主席後,使用「一中各表」、「不統不獨不武」的論述,是一種維持中華民國體制,卻又明確表態不願意推動中國統一,要確保兩岸的分離狀態。…
作者:
高靖
頁數:
34
賴清德上台後,大陸方面既沒有釋出正面善意,也沒有因其台獨立場逕予負評;此種毫無評價的觀望態度,顯示大陸當局對賴不願提早下定論,持「聽其言、觀其行」態度。 易被解讀台獨路線揚升 最近大陸涉台學界及官媒海外版報導,對台灣新任閣揆賴清德的台獨立場持強烈批判,賴所倡議的「親中愛台論」,往往易被解讀為係在「一中一台」基礎,友善對待「中華人民共和國」,如同友美、友日一般,這與獨派大老辜寬敏所持「兄弟之邦」的意相同。賴清德曾提出其個人堅持主張台灣獨立,兩岸關係就是國際關係的說法;兩德統一才是真正統一,分裂國家模式似乎又呼之欲出。 賴清德所倡「親中愛台論」,有別於民進黨傳統的兩岸政策,後又有民進黨籍及泛綠執政縣市長紛紛提出「知中愛台」、「友中愛台」、「和中愛台」之說,破除了以往與大陸交流就是賣台的抨擊。然從10月中共將召開19大,其政治報告涉台政策即將定調來說,任用具強烈台獨意識的賴清德,恐難被理解是一種政治善意。甚至可能會被解讀為獨派勢力已綁架蔡英文,中間路線被激進路線所替代。 蔡英文任命賴清德為閣揆,對兩岸關係會產生何種效應?總統主張維持現狀,閣揆曾表明堅持台灣獨立,英德體制會如何影響兩岸政策的形成呢?各界立論觀點主要呈現以下四種預測說法。…
作者:
柳金財
頁數:
36
兩岸關係首先是兩岸之間的政治關係,而安全、經貿、社會、文化等,都圍繞著政治關係而展開,自可運用現實主義、自由主義和建構主義三種研究國際關係和國際政治的理論工具進行分析。 在中國大陸的社會科學研究界,涉台研究被認為最強調政治性和政策性,最缺乏理論性和邏輯性。但在事實上,60多年來兩岸關係的發展也遵循著某些社會科學的理論或邏輯,或者說,也可以用這些理論或邏輯進行解釋與分析。 當代政治學領域的三大理論範式—現實主義、自由主義和建構主義,曾被成功運用到國際關係領域,迄今仍是研究國際關係和國際政治最基本的理論工具。本質上,兩岸關係首先是大陸和台灣之間的政治關係,而安全、經貿、社會、文化等,都圍繞著政治關係而展開,當然可以用這三種理論工具進行分析。 三種理論有不同核心概念 現實主義理論的核心概念是領土、利益、安全、實力等,核心邏輯是以實力贏得利益和安全。自由主義理論的核心概念是開放、簡政、合作、互利等,核心邏輯是以合作贏得利益和安全。建構主義理論的核心概念是知識、觀念、溝通、認同等,核心邏輯是以共同的身分認同贏得共同的利益和安全。在兩岸關係的發展歷程中,這三種理論都得到某種程度的體現。…
作者:
王偉男
頁數:
38
回顧台灣的經濟奇蹟,以及30多年前大陸曾接受台灣建議改採「國民經濟帳戶體系」,充實服務業統計的往事,曾為行政院主計長的筆者,不得不感慨兩岸經濟的此消彼長。 當今世界群雄並起,各領風騷,代有梟勇。20世紀誠然是美國的世紀,美蘇兩強冷戰對峙數十年,然後蘇聯於1990年解體,俄羅斯在20年後的今天,雖然力圖奮發,無奈時不我與,經濟低迷,財政困頓,連軍費都難以支撐。 當年亞洲四小龍在世界經濟舞台叱吒風雲,長期為新興市場領先指標,如今各有難處。新加坡的麻六甲海峽優勢備受中緬油氣管道與新興克拉海峽的挑戰;韓國吃足北方威脅的苦頭;香港生出一堆社運自亂陣腳;台灣則莫名地陷入經濟絕地:成長不再、產業出走、所得停滯、景氣低沉,距離當年享譽國際的台灣經濟奇蹟甚遠。 台灣曾創造經濟奇蹟 台灣經濟奇蹟,可從自1951年開始的幾個十年平均經濟成長率來看,它們是1951-1960:8.4%,1961-1970:10.9%,1971-1980:9.6%,1981-1990:8.4%。單就1951-1970這20年平均兩位數成長,就促使「國民所得之父」顧志耐(Simon…
作者:
韋伯韜
頁數:
40
賴清德甫接院長即宣布軍公教加薪,加薪是好事,但問題是,台灣經濟真的變好了?台股上萬點,也真的代表景氣好轉、企業獲利?若將加薪當作一種政治手段,倒不如努力拼經濟。 賴神來了,果然帶來「春天」,他上任不到幾天,就根據:「今年經濟狀況不錯,再加上股市上萬點已有一段時日」,決定宣布:「自明年起軍公教加薪3%,加薪除了提振軍公教士氣外,還可以帶動民間企業響應,促進消費,提高經濟發展」,總之,加薪是有所本的。 不可否認,軍公教距上次調薪(2011年)已五年,在年金被大砍後,如今再被餵一顆加薪甜糖,心中應是百般滋味。坦然言,加薪本質上絕對是好事;但筆者疑慮的是,台灣經濟真的好轉?僅由居少數的軍公教加薪,真的能帶動全面加薪、促進消費及經濟成長?股市是經濟的櫥窗,但台股上萬點反映出經濟的成長了? 台灣消費年增率下降 進一步分析,台灣民間消費近年來雖有成長,惟力道仍偏弱。而令人憂心的是,台灣少子化及人口結構老化問題嚴重,人口紅利將逐漸消失;另外,兩岸關係生變,陸客來台觀光人數在蔡政府上任後銳減,難以維繫消費動能。而台灣實質薪資倒退17年,加上高房價及年金改革,讓民眾可支配的所得減少,消費更顯保守。…
作者:
李沃牆
頁數: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