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NO.47 │ 七七80周年回顧抗日史

2017年7月|NO.47 │ 七七80周年回顧抗日史

7月1日是香港回歸20周年的日子。原本以為這麼一個中華民族結束外強欺凌的歷史性節日,在台灣不會有人記得或慶祝,沒料到,賴清德的一席話:「九二共識」不是問題,問題在「一國兩制」,使香港回歸及「一國兩制」成為台灣熱議的話題。 香港回歸20年來,台灣只顧著一味唱衰「一國兩制」,而從未認真思考其內涵及實踐狀況,近年來台獨與港獨分子又沆瀣一氣,以「一國是真、兩制是假」為名任意詆毀香港。不料,號稱要「親中愛台」的台南市長賴清德日前赴美演說時表示:「九二共識」不是問題,問題在「一國兩制」;台灣人民不可能接受香港跟澳門地位的「九二共識」;將台灣的地位降為殖民地地位的香港澳門,台灣人民不可能接受。 賴清德想利用蔡英文民調直直落,提升自己的「政治高度」本無可厚非,而他早先的一番「親中愛台」發言,引來綠營縣市長「和中」、「友中」、「知中」一連串論述,也確實讓人普遍認識兩岸關係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台灣的枯榮,改善兩岸關係幾已成為全民共識。不過,賴清德把「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扯在一起,顯示他對「九二共識」的內涵及形成背景、港澳回歸與「一國兩制」缺乏基本了解,使其論述失去準頭,態度輕率,令人遺憾。 首先,港澳回歸是中國政府分別與英國、葡萄牙兩國政府通過談判,收回了失土,先後恢復在香港、澳門行使主權。「九二共識」則是1992年兩岸兩會把1945年台灣光復後,台灣與大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及法理事實表述出來。把兩者並比,確實不倫不類。 其次,「一國兩制」是1980年代初期鄧小平針對兩岸因內戰造成的政治對立,所提出來的統一設計,後先用於回歸後的港澳。兩岸復歸統一須由兩岸雙方平等協商、共議統一,「兩制」內容也應得到台灣人民的支持與參與。…
作者: 紀欣 頁數: 1
80年前,1937年7月7日這一天,日本在蘆溝橋發動蓄謀已久的七七事變,開始全面侵略中國的戰爭。而當時因甲午戰敗被割讓給日本的台灣,已經在殖民統治下煎熬了42年。 殖民地人民承受雙重壓迫 這42個年頭裡,台灣人首先遭受日本軍隊在全島各地的武力鎮壓,雖然得不到清廷支援,民間武力抗爭依然持續不斷長達七年。1902年之後沉寂了五年,在辛亥革命前後(1907-1915)又再奮起,先後有羅福星在苗栗,余清芳、羅俊在玉井西來庵起義,日本殖民統治者剿撫並行,從招降、誘殺最終屠殺,腥風血雨極其殘酷。 佐久間左馬太總督的兩度「理蕃五年」政策下,台灣原住民部落歷經殘酷的種族滅絕屠殺,後期1930年發生的霧社事件,日本殖民者的鎮壓手段慘絕人寰,震驚了國際世界。 軍事行動為經濟掠奪清掃障礙,配合日本大資本進入台灣,透過土地調查與理蕃政策,有系統地掠奪土地森林自然資源。組織嚴密的農業移民,解決了日本本土人口過剩耕地不足的危機。相對於此,台灣農民完全失去選擇耕種的自由,被迫成為日本製糖會社種植甘蔗的農奴,台灣種植的稻米過半為供給日本本土,農民自己吃不上白米飯,只能吃加上很多晒成黑黑的蕃薯籤飯。…
作者: 葉芸芸 頁數: 6
7月7日是點燃全民抗戰怒火的「蘆溝橋事變」80周年,也是「八一四大捷」的80周年。由高志航領軍的戰鷹在杭州筧橋上空,一舉擊落6架自台灣新竹進襲中央航校的日本96式轟炸機。抗戰8年間,共有673位英勇飛行員壯烈成仁。 高志航、林恆、張大飛 七七抗戰全面爆發前,中國空軍有9個大隊(3個轟炸大隊、3個驅逐大隊、2個偵察大隊、1個攻擊大隊)及5個直屬中隊、4個運輸機隊。當時全國機場262個,各類飛機600餘架,僅305架可升空作戰。 彼時各軍校學生即經常集結在南京中山陵前,鎮日吶喊宣洩仇日情緒。1935年中央航校第5期剛結束中級飛行訓練,明知習武未成卻集體請纓殺敵。單身的固無牽掛隨時成仁,有家的也抱定必死決心,女友與配偶等家屬也都做好戰死的心理準備。但殘酷的是:在戰技訓練、飛行裝備、導航通訊、後勤保養等各方面均非日軍對手。 南京航空烈士公墓高大的紀念牆上,鏤刻了4,296名中外空勤殉難者的大名及身分,但絕大多數都屍骨無存。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時增建全新的展示館,並複製數架抗戰時期的戰機。…
作者: 習賢德 頁數: 10
蘆溝橋、盧溝曉月、29軍、大刀隊,早已成為中國人民威武不能屈的象徵。遺憾的是,抗戰並沒有結束,日本軍國主義的野心雖然遭到打擊,卻沒有被消滅,只是這次的抗日戰爭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抗戰。 七七事變一轉眼已經80年了,如今蘆溝橋、盧溝曉月、29軍、大刀隊,已成了中國人民威武不能屈的象徵。80年前宛平城外的槍響,激起了全體中國人的憤慨,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紛紛挺身而出用血肉築起長城,抵禦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最終打退了日本侵略者,讓中華民族在世界上揚眉吐氣。 遺憾的是,抗戰並沒有結束,日本軍國主義的野心雖然遭到了打擊,但並沒有因此而被消滅。透過冷戰對峙的機會,法西斯侵略者獲得了喘息的機會,等到休養生息完成,便再次將黑手伸向首當其衝的台灣。1874年美國人夥同日本人,對台灣展開了侵略行動,這是台灣人民第一次的抗日禦侮戰爭,如今時隔143年,台灣人至今仍在繼續抵抗日本的侵略。台灣或許不是抗日中犧牲最慘的省分,但肯定是全中國抗日最久的一省,只是這次的抗日戰爭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抗戰。 應向媚日投降派發起攻擊 過去帝國主義靠的是船堅砲利,但很容易就激起中國人民的民族情緒。今天軍國主義新的侵略模式,靠的不是飛機大砲的狂轟爛炸,靠的是倭奴買辦的居中牽線,賣的是日台親善的糖衣毒藥,耍的是讓日本再次殖民台灣的陰謀詭計,絕大多數台灣人民在不知不覺中日漸中毒,媚日反中成為台灣的主流意識。…
作者: 林明正 頁數: 12
〈大刀進行曲〉是抗戰期間流行的軍歌之一。詞曲慷慨激昂、雄壯堅定,對於鼓勵將士奮勇殺敵、鼓舞民心士氣發揮了巨大作用。這首歌出現在蘆溝橋事變時,歌詞如下: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全國武裝的弟兄們, 抗戰的一天來到了, 抗戰的一天來到了!…
作者: 王仲孚 頁數: 15
抗戰勝利,台灣光復,從此奠定了「兩岸同屬於一個中國」的格局。國民黨與台灣人民作為抗戰史實最光榮的繼承者,應克紹箕裘,朝向國家統一之路挺進,為中華民族復興做出前人未竟的努力。 對日抗戰的歷史在時間上距我們越來越遠,但是因為兩岸特殊的情勢,這段歷史非但未因時間的逐漸久遠而失去重要性,反而因密切關係到未來國家的統一與民族的偉大復興,持續地散放出更迷人的魅力、更強大的生命力與更充沛的精神。 抗戰史是國民黨的資產 一場對日抗戰,中日之間在軍隊訓練素質、武器裝備等級與數量、工商業基礎等關係國力的重要指標天差地別,但在國民黨蔣介石的領導下,8年之間,大小戰鬥上千次,著名大會戰22次,與日軍纏鬥,毫無懼色,以我弱小哀兵給日軍強大驕兵最有力的打擊。國軍陣亡的將官有200多人,包括8位上將,45位中將,黃埔軍校在1945年(含)以前共有37,000餘名畢業生,在抗日戰爭中戰死沙場者超過兩萬人。羅斯福、邱吉爾與斯大林雖對中國未能以平等眼光對待,但對中國抗戰的貢獻都明白稱道過,這難道不是中國人的光彩榮耀嗎?這份光彩榮耀,難道不是國民黨領導的民族成果嗎? 翻開中國近代史,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奮鬥道路上,有哪一段時期如此地艱辛慘烈,偉大光榮?為了儲備抗戰實力,國民政府在此之前積極抓緊各項建設,共計10年,史稱「黃金十年」,大陸知名已故學者李慎之就對此頗為稱許。從大陸執政當局重新評價蔣介石,而且,越來越多紅專學者爭相寫出抗戰真相,高度評價蔣介石是真正在抗戰中「挑水」的人。對台灣全體人民與國民黨而言,這難道不是前人留下最豐厚的偉大資產嗎?…
作者: 朱駿 頁數: 16
編注:為紀念七七抗戰80周年,本刊特請郝柏村上將賜稿,回憶當年參與抗戰的往事,郝上將乃將其正在撰寫的回憶錄,其中〈初著戎裝參加抗戰〉惠賜本刊,讓讀者先睹為快。 鹽城中學的校歌朗朗耳際:「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奮鬥何能懈。」中學生也高唱愛國歌曲:「大好金甌將破碎,白山黑水盡魑魅,看我們十年後,發揚祖國之光輝。」我就是在一片青年風起雲湧,抗日救國的熱潮中,於民國24年投考南京陸軍軍官學校第12期。 當時日本軍閥對我壓迫日緊,軍校在北平甚至都不能公開招考,錄取名額也減至僅600人。但青年抗日報國的情緒激昂,考生中有大學程度的,亦有小學老師,我以初中畢業程度投考竟上榜了,是同期中年齡最小的。 考入南京陸軍軍官學校 民國24年(西元1935年)9月,我於南京通光營房入伍。入伍教育共9個月,相當於文學校的兩個學期,除操場教練、體能訓練和步兵班排教練外,物理、化學、數學均相當於大學一年級的程度,外語教育亦受重視。…
作者: 郝柏村 頁數: 18
夏瀛洲,1939年出生於山東諸城。1960年,空軍軍官學校第42期畢業,隨即以少尉官階任第3聯隊F-86的戰鬥飛行官;1964年空軍換裝F-104G戰機後,執行過300餘次飛行任務。1974年經空軍推荐,赴新加坡代訓空軍飛行員,所帶團隊保持百分之百飛安紀錄,備受星國肯定。1981年奉准以少校軍階回役。 1984年率隊赴美換裝T-34C基礎教練機,並擔任駐廠代表;1985年返國後執行AT-3高級教練機換裝;1988年回空軍官校任飛指部指揮官,推動IDF戰機研發製造;1989年晉升少將,出任計劃署署長兼安翔計劃執行長,推動IDF戰機研發製造等任務;1990年升任空軍官校校長,1992年晉升中將,任職期間首次招訓女性飛行員;1994年任空軍後勤司令;1995年升任空軍副總司令,負責督導經國號、F16、幻象2000-5戰機及E-2T空中預警機等換裝成軍計畫;1996年晉升副參謀總長,年底晉升上將;1999年轉任三軍大學校長,2000年5月中正理工學院、國防醫學院、國防管理學院三院整併改名為國防大學,擔任首任校長至2002年1月;2002年2月出任總統府戰略顧問,2003年8月退役。 退役後,夏瀛洲積極推動與大陸退休將領之間的交流、聯誼工作,戮力加強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及國防安全。2012年7月接任「中華民族團結協會」理事長,2015年當選「退役將官社會服務總會」理事長至今。 問:請問您當年為何選擇讀空軍官校?您擔任過戰鬥機駕駛,並教授飛行多年,請問您認為飛行員需具備哪些特殊條件與素質? 答:我出生在對日抗戰的第二年,自有記憶開始,生活就在躲避戰爭、顛沛流離中度過,光是小學就換了多所學校,至今還清楚記得從東北來的小學老師泣述家鄉被日軍占領、被日本人欺侮的模樣。…
作者: 紀欣、李中邦 頁數: 24
香港候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的辦公室,設在香港中環花園道冠君大廈9樓。大廈與中環其他的寫字樓無異,男女白領們進進出出,若干公司行號是這裡的租戶,候任行政長官辦公室是其中的一戶。按照慣例,現任特區政府會為候任行政長官成立辦公室,沒有固定選址,這次是在外面租房子。這個為林鄭月娥服務的候任行政長官辦公室於3月20日宣布成立,在第五任行政長官當選後正式開始運作,至6月30日結束使命,確保兩屆特區政府順利交接。 約定的採訪時間到,林鄭月娥準時出現,用流暢的普通話與記者寒暄。身材瘦削的她身著粉色系,粉色印花旗袍外罩合體的短款粉色外套,精心搭配的裸粉色高跟鞋既不搶戲也不減分,西式外套的幹練與現代中和了旗袍的女人味與粉色的柔美。一身讓最苛刻的時尚人士也無話可說的衣著,顯示林鄭月娥強大的可塑性─參選之初,有人認為她衣著髮型都顯老氣、沉悶,拉低了親和力。她顯然聽到了批評的聲音,很快就讓「外包裝」成了得分項。   記者問:當選之後這幾個月,您在忙什麼? 林鄭月娥答:第五任特區政府從7月1日開始運作,這幾個月首要任務是把班子組起來。主要官員是行政長官提名,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的。這幾個月我必須把他們定下來,請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第二個工作是定期跟梁振英特首見面談交接的工作,也要為慶祝回歸20周年活動和國家領導人訪港做好準備。第三,就是為我在選舉期間提出的政綱做一些準備工作。最後就是要跟各界聯繫,尤其是跟立法會的議員。…
作者: 王堯 頁數: 30
7月1日,香港實施「一國兩制」20年,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也出現許多問題。在此時間節點,總結過去的實踐經驗,反思問題的癥結,相信對今後在香港更好地實施「一國兩制」以及未來解決台灣問題,具有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國兩制」具獨特優勢 從秩序穩定的角度看,「一國兩制」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它不像德國模式那樣立即用一種制度去改造並替代另一種制度,從而避免了體制改造過程中所帶來的痛苦和震盪。回想當年德國統一後的最初幾年裡,用於體制改造的支出驟然增加,這種支出並不能立即增加總產出,反而急劇的制度變換還使社會產生巨大震盪,且常常伴隨著經濟衰退、失業嚴重、通脹加速、社會秩序混亂的產生。相較於德國「一國一制」式的統一,「一國兩制」的優點毋庸置疑。 但是,從人類社會發展的政治規律來看,實現由「一國兩制」向「一國一制」的轉變,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就是說,「一國兩制」雖是一個高超的政治設計,但這並不能改變它的過渡性質,「一國一制」才是一個主權國家的正常形態。法國法學家巴蒂福爾等人從法學的角度指出:「經驗表明,政治主權的統一實際上也要求立法的統一;在同一國家記憶體存在多種立法是一種反常現象,會導致一種往往是錯綜複雜的局面。事實上,多種立法的存在一般來說,表明對各地地方主義的尊重,在剛剛實現國家統一的情況下,對地方主義的這種尊重,在政治上是審慎的,但是,事態的發展會取消這種地方主義的;在所有歐洲大國中,人們都看到了這種現象。即使地方主義非常強烈的美國,統一的演變也是不可否認的。」(參見巴蒂福爾等著:《國際私法總論》,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89年版,p.358)。儘管巴蒂福爾等人所談的是一種法律制度,但他們的分析也適用於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 按照當初鄧小平的說法,「一國兩制」50年不變,那麼50年以後是否要變?當時鄧小平並未直接做出回答。筆者認為,50年之後是否要變,現在不宜簡單地加以推論,應結合未來具體的政治和社會情勢來判斷。即便50年之後繼續在香港實施「一國兩制」,但讓兩種不同制度在並存的同時,通過不斷磨合,最終趨同,應是未來中國發展的大趨勢,只是並非人為改造的結果而已。…
作者: 王英津 頁數: 34
香港回歸20年,政經發生重大改變;雖然經貿在初期跌入谷底,後在北京政府擴大惠港措施及大量中資注入後,逐漸復甦。而且,隨著珠三角的蛻變,粵港澳灣區即將崛起、現新榮景。 時光荏苒,但記憶猶新,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前夕,筆者正過境香港至北京開會;回程時,被喻為「東方明珠」的香港已不再是英國的殖民地,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也是以往世界通往中國市場的「門戶」。但97後,隨著中國大陸經濟的崛起與開放,逐漸取代香港做為進出中國門戶的重要經濟地位,加上中國大陸勢力與制度的湧入,徹底改變了香港經濟版圖與商業生態。究竟,香港回歸風風雨雨20年,經貿發展有何變化,本文將一窺其堂奧。 中國對港釋放利多 2012年的中共18大,胡錦濤最後的一次演講指出,北京對港澳的各項方針,「根本宗旨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是中國大陸惠台政策,最先於2003年6月簽署,其後雙方多次增加和充實CEPA的內容;2004年至2013年間,雙方共簽署十份補充協議(簡稱CEPA 10),擴大市場開放及進一步便利貿易和投資,以促進兩地經貿合作。在CEPA下,除少數違禁物品外,目前所有原產香港的貨物可按零關稅進入內地;香港服務提供者在多個服務領域可享有優惠待遇進入內地市場;兩地亦已簽署了多項專業資格互認的協議或安排。…
作者: 李沃牆 頁數: 37
為紀念香港基本法實施20年,本文特對香港、澳門基本法起草人,香港及澳門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的許崇德教授做一歷史回顧。 許崇德教授是中國大陸憲法學發展的奠基者和重要參與者。他曾參與中國大陸第一部選舉法的起草和調研工作,參與第一部憲法的起草工作,也曾參與現行憲法的制定及以後四次修改的過程。在香港、澳門回歸和特區創建的過程中,許崇德參與了香港和澳門基本法的起草過程,並參與了香港特別行政區(下稱香港特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下稱澳門特區)的籌備過程。1985年,許崇德受全國人大常委會任命擔任香港特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1988年,他再度擔任澳門特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參與完成了香港和澳門特區基本法的起草工作。1995年及1998年,許崇德先後被任命為全國人大香港及澳門特區籌備委員會委員,為香港、澳門回歸以及香港、澳門特區的創建做出了重要貢獻。 2012年,在許崇德的積極鼓勵和直接支持下,我所任教的南開大學決定成立「一國兩制」理論和台港澳法研究機構,許崇德欣然同意出任台港澳法研究中心的名譽主任,他還曾專門為南開師生做港澳基本法研究學術報告。2013年11月26日,香港基本法澳門基本法研究會在北京成立,許崇德應邀擔任研究會名譽會長。 「一國兩制」與國家統一 許崇德認為,「一國兩制」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統一道路,它是實現統一大業堅定不移的國策。解決台灣問題是內政,解決港澳問題則是國際問題,性質不同,但都可以用和平方式及遵循「一國兩制」的方針去解決。誠然,「一國兩制」的構想最初是為解決台灣問題,卻先在香港及澳門實踐。…
作者: 李曉兵 頁數: 40
構建中的粵港澳大灣區涵蓋香港、澳門及廣州、深圳等9個城市,擁有約1億人口,占地5.6萬平方公里,GDP規模約1.3兆美元,年航空運量1.1億人次,將可與美國紐約及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媲美。 作為空間地理概念的灣區或大灣區,指處於同一流域的一組城市群,特點是規模宏大、交通便利、人才繁多、資源豐富和效益顯著,從而成為眾多經濟結構中的一個優越性模式。據統計,全球60%的經濟總量集中在入海口,75%的大城市、70%的工業資本和人口集中在距離海邊100公里的海岸帶地區,如美國的紐約及舊金山灣區、日本東京灣區,都是世界著名的經濟灣區。 構建大灣區的基礎與條件 構建中的粵港澳大灣區涵蓋香港、澳門及珠三角地區的廣州、深圳等9個城市,擁有約1億人口,面積5.6萬平方公里,GDP規模約1.3兆美元,年航空運量1.1億人次,所以,具有構建灣區的政治、經濟、港口等基礎設施和地緣區位的優勢條件。粵港澳地區是重要的科技產業、金融產業、航運物流和世界性製造中心,同時也是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的源頭和目前「一帶一路」的重要樞紐。 香港、廣州和深圳三個國際城市擁有世界級的航運物流、金融貿易中心、高科技產業和裝備製造業,也擁有世界級的機場群、港口群和城市群。香港、廣州、深圳、澳門和珠海機場直線距離不到150公里,機場密度為全國之首。…
作者: 陳恩 頁數: 42
司法院大法官會議日前做出釋字第748號解釋,宣告民法親屬編的婚姻章,因未保障同性婚,抵觸憲法所定的平等權、自由權,所以是違憲;要求有關機關在兩年內修正或制定相關法律。 把民法整個章節,而不是特定法條,認定違憲,這是史無前例的。一方面在實體上,其社會倫理價值觀受到台灣主流民意的質疑。另一方面從形式上,把整個章節宣告違憲,卻又說這個章節只是消極的沒有加以保障,並非對同性婚有所禁止或限制。在法規範的基本原理上,解釋的本身,恐怕自己就違背了論理及經驗法則。民法立法者若地下有知,恐將對做出如此解釋的晚生後輩抱怨、不服;而筆者也要替民法喊冤! 檢視現行民法親屬編,乃是1930年12月公布,翌年5月施行。亦即被指為違憲的有關章節法條,施行迄今已歷86載歲月矣。而憲法則是於1937年1月公布,同年12月才開始施行。也就是說,早在有憲法之前16載,民法親屬編立法當時根本沒有所謂同性婚的社會概念存在,何來「未予保障」之瑕疵可言? 今天被指違憲的婚姻章節,乃是本於「一夫一妻婚姻制度之社會秩序」而制訂。觀乎大法官會議前此業已作成的釋字第362號(1994年)及釋字第552號、釋字第554號(2002年),這三個解釋文也都曾對現行民法有關婚姻章節內容,予以積極的肯定;一致強調:「婚姻與家庭為社會形成與發展之基礎,受憲法制度保障。」進而指出:「婚姻制度植基於人格自由,具有維護人倫秩序、男女平等、養育子女等社會性功能。」這樣的婚姻法制,乃是立足於一貫的社會倫理價值而來;雖然其所回應的「聲請解釋之標的」或有不同,但是所體現的法規範之原理是一樣的。 本件解釋理由提及:「同性婚」不影響「異性婚姻」,也沒有改變異性婚姻所建構的社會秩序,所以「同性婚」應該受到保障,而民法沒有規定到,屬立法之重大瑕疵。從而可見,大法官們也是認同現行民法有關婚姻章節之內容,只是指其消極的未觸及同性婚問題而已,然其所建構的社會秩序仍是受到肯定的。況且解釋文又說:若兩年內未完成修法或制定專法,同志得依民法規定至戶政機關辦結婚登記。而今卻又指此民法規定為違憲,豈非重大的自相矛盾?…
作者: 許文彬 頁數: 44
這一次國民黨主席選舉,吳敦義繞開理念糾纏,只談國民黨要團結奪回政權,就能突破重圍勝選,主要是台灣政經大氛圍走向和黨員心態所致。   蔡英文說要「維持現狀」,其實世間哪有什麼「現狀」可維持?現狀分分秒秒在變,變化才是常態。 維持現狀根本不可行 政治上,「維持現狀」是蔡英文文青式演說的催眠咒語,持咒能成功是因為兩岸關係上,台灣絕大多數民眾其實不論藍綠,都滿足於馬英九時代兩岸以不獨換取不統、不武這個共識。…
作者: 伍思文 頁數: 46
這一次國民黨主席選舉,吳敦義繞開理念糾纏,只談國民黨要團結奪回政權,就能突破重圍勝選,主要是台灣政經大氛圍走向和黨員心態所致。   蔡英文說要「維持現狀」,其實世間哪有什麼「現狀」可維持?現狀分分秒秒在變,變化才是常態。 維持現狀根本不可行 政治上,「維持現狀」是蔡英文文青式演說的催眠咒語,持咒能成功是因為兩岸關係上,台灣絕大多數民眾其實不論藍綠,都滿足於馬英九時代兩岸以不獨換取不統、不武這個共識。…
作者: 吳德里 頁數: 46
蔡英文執政一年來,台灣國際參與空間日益萎縮,聖多美、巴拿馬前後與台斷交,邦交國僅剩20個;斐濟撤館、非邦交國辦事處被要求改名或撤離首都。這對蔡英文的兩岸主張會有何影響,備受關注。 面對一連串外交失利,蔡英文當局宣稱要反制,提出「正告大陸當局」、重新評估兩岸交流、調整兩岸政策,兩岸關係有可能從和平走向對抗。因此,蔡當局至今宣稱持守不挑釁、不對抗、不衝突及沒有意外的承諾,然而,維持現狀的兩岸政策主張究竟能維持多久呢?愈來愈多觀察者以為,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可能會偏離中間路線。 獨派激進路線揚升 扁政府執政時期的前行政院長游錫堃表示,「當『中華民國』的邦交國少之又少時,『台灣』的邦交國就會出現。」這意謂中華民國的邦交國變少無所謂,也不必擔心,自然國際上就會出現願意跟台灣建交的國家。這種政策思維邏輯極為跳躍,有其局限性。無庸置疑的,當以中華民國名義參與國際空間困難重重時,必然觸動獨派採行以台灣名義參與國際組織,及追求法理獨立與正常國家的目標。 問題是,大陸當局會在全面外交戰後,動用反分裂國家法以非和平方式統一嗎?這些願意與台灣新國家建交的國家,會甘冒大陸之不諱,即使遭受報復也要雙重承認嗎?美國仍會依據台灣關係法軍售台灣嗎?或者在沒有共同防禦條約下協防台灣嗎?若美國視台灣單方破壞現狀為一「麻煩製造者」,在美國不支持台灣獨立,大陸不放棄武力解決,大多數台灣民眾會為台獨而參與戰爭嗎?民調顯示,在美國不支持台獨、大陸必武力犯台的條件下,支持獨立的比例並不高。…
作者: 柳金財 頁數: 48
蔡英文拒絕承認「九二共識」,造成兩岸官方交流停擺,社會層面的來往也受到波及,陸生、陸配、陸客、台生等「兩岸連結性群體」熱情減退,給兩岸關係帶來消極影響。 「兩岸族」往來減少   一是陸生赴台意願降低。蔡英文上任後,不斷利用陸生操弄敏感議題,鉗制兩岸教育交流。先是將各公私立大學招收陸生行之有年的、保證課程內容不涉及台獨、「一中一台」等的研修文件,汙指為「一中承諾書」,稱其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並揚言開罰,要求與大陸交流的高校必須「一校一報」。今年3月,蔡政府又在沒有充分證據前羈押陸生周泓旭,對外公布破獲「陸生共諜案」,借此大肆炒作大陸對台滲透,為相關立法議題造勢,藉維護國家安全之名,行破壞兩岸交流之實。 另一方面,蔡在陸生權益保障方面坐實「權謀式善意」。雖同意陸生納保,但僅同意修改健保法,將陸生等同於外籍生,卻未修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把陸生來台「停留」改成「居留」,造成陸生因無法享受補貼而繳交全額保費。蔡打著人權旗號,對外宣稱台灣民主進步,卻又將陸生與外籍生等同,向民眾傳遞兩岸是「國與國關係」,還想吸取更多陸生資金,弭平健保預算缺口。當前每年赴台陸生約9,000人,據台衛生福利部門估算,若全額自付,可帶來約1.3億元新台幣(下同)左右的健保收入。…
作者: 鄒夢瑩 頁數: 50
川普宣布美國退出因應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時說,他是美國總統,「代表的是匹茲堡人民而非巴黎人民」,此話立即遭到匹茲堡現任市長反駁。據統計,美國有七成民眾反對退出《巴黎協定》,川普顯然站在錯誤歷史的一邊。 6月1日,川普在白宮宣布美國退出因應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因為該協定將帶來嚴苛的財政及經濟負擔。他說,他是美國總統,「代表的是匹茲堡人民而非巴黎人民」。此話立即遭到匹茲堡現任市長民主黨的比爾‧佩杜托反駁。佩杜托在推特上回應道:作為匹茲堡市長,我向你們保證,為了我們的經濟和未來,我們將遵循《巴黎協定》的指導原則;計畫在2035年前全面使用再生能源。 川普或許是想到匹茲堡曾有過的鋼鐵業榮景,才在退出《巴黎協定》的談話中提到該城,不過,匹茲堡已經不再以1980年代的重工業為主要產業。它曾以「鋼城」(Iron City)聞名,但也為此付出慘痛代價。 匹茲堡因鋼鐵業嚴重汙染…
作者: 花俊雄 頁數: 54
南韓新任總統文在寅應川普之邀訪美,6月29、30日在華府舉行高峰會談。由於兩人都屬「新手」,對解決北核問題等懸案又持不同意見,因此,美韓「合唱曲」是否會變調,大家都在關注。 5月10日,文在寅在就職演說中明白表示:為了解決北核問題,他隨時準備好去訪問美國或中國,甚至包括北韓。美國正好搭上這班列車,欲求趁早解決在韓部署薩德問題,率先邀請文在寅訪美,讓他親口向川普「獨白」,到底「愛誰」,以免日長「變心」。 有趣的是,文在寅此行前,美韓卻已隔空展開「獨唱」比賽。美國國會先嗆聲,向文在寅施壓至為明顯。不分共和或民主黨,也不管人在華盛頓或首爾,一致認為文在寅所謂的「調查薩德純屬國內問題」言行,就是衝着美國而來,並強調防衛不需要「環保評估」程序,甚至,不客氣的告訴文在寅:美國可以省下9億2,300萬美元薩德預算。強烈暗示美國可撤回薩德。 美韓基本上不同調 文在寅似未受到美方的此種「恐嚇」。還是選擇走「自己的路」,至今已迅速批准15個民間團體前往北韓從事醫療等人道主義協助,向金正恩展現善意。正如國立外交院教授金顯旭指出般,「對美國來說,或許北韓非核化最緊要,但對南韓而言,必先考慮統一問題」。顯示出美韓基本上不同調。…
作者: 劉順達 頁數: 56
第 1 頁,共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