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NO.119 │ 侯友宜:兩岸一家人才能有和平
6月23日,國民黨籍2024總統候選人侯友宜,在桃園楊梅錫福宮參香時說,兩岸要和平相處、對話交流,像一家人一樣,才有辦法和平;兩岸不穩定、關係緊張讓人民不安心;不希望有人在槍林彈雨下成長。侯也強調,自己從頭到尾都是一句話,就是在對等、尊嚴、友善的前提下,兩岸和平交流、重啟務實來往,讓兩岸更加穩定,而不像另一位參選人柯文哲的「兩岸政策變來變去,講的話顛顛倒倒」。 侯友宜此時提出「兩岸一家人」,很可能是為了拉攏深藍選民,鞏固基本盤,但此話顯然比他4月提出的「杯水論」,5月初提出的「反對台獨,也反對一國兩制」,6月中旬提出的「四個堅持穩定兩岸」等兩岸論述高明不少。因為「以對話取代對抗」、「要和平不要戰爭」正是台灣當前的主流民意,而「兩岸一家人」應有助緩和台海緊張形勢。 一般人或皆認為「兩岸一家人」、「兩岸一家親」是大陸幾代領導人,特別是習近平在中共十八大後所提出來的。其實,早於2000年5月17日,陳水扁在就職前三天,探望前副總統謝東閔時就表示,「兩岸像是兄弟關係,都是一家人;一家人應該互相關心扶持,這個家才能發展。」令人遺憾的是,民進黨兩度執政,皆無法掙脫其台獨黨綱的束縛,更禁不起美國為其戰略利益,大打「以台制華」的誘惑教唆,讓兩岸離和平愈來愈遠,甚至走向兵凶戰危。賴清德雖已不敢再提「抗中保台」,但其所有言行仍顯示他是一位「務實的台獨工作者」。 柯文哲2015年8月首赴上海出席雙城論壇時,就表示他一向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精神促進兩岸交流。不過,他6月初在日本說不要為了釣魚台的主權,讓台灣漁民不能捕魚,引起軒然大波,也被「台灣民意基金會」的民調打臉(有七成以上民眾不同意「釣魚台是日本的,不是台灣的」)。柯近日又否認他曾反對服貿協議,但畫面顯示他2014年帶著太陽花成員反對服貿到底。任何人都有權利隨著時代變遷、思想變化,改變其政治立場,但政治人物必須交代清楚,不可存有瞞混過關的僥倖心理。 當然,「兩岸一家人」只是血緣與歷史文化概念,而非清楚的政治立場,只是在兩岸人民因政治分歧長期分隔,兩岸關係又被外部勢力大力介入的當下,有其一定意義。例如,今年3月底,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與馬英九見面時,強調「我們兩岸都是中國人,是一家人,家裡的事好商量,多商量」;6月17日,大陸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會見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等出席論壇代表時,又提出「兩岸同胞是一家人,家和萬事興」。我們希望政治人物能夠體認,兩岸既是一家人,就沒有不能談的事,而任何外力介入均違反了「不得干涉他國內政」的國際準則。…
作者:
紀欣
頁數:
1
政壇近來爆發一連串性別騷擾事件,尤其是民進黨內部連環爆,把原本標榜婦權、平權,象徵進步理念的民進黨形象打落神壇;黨職幹部連串失職、高層公然吃案,情節之嚴重,令支持者錯愕,難以置信。因此,即使國民黨陷入分裂不合的困境,侯友宜又碰到新北市板橋某私幼爆出餵食幼兒藥劑疑雲,被認為遙遙領先的賴清德選情並不穩定,性騷、詐騙、黑金已逐步腐蝕民進黨的執政基礎。 民進黨:天下烏鴉一般黑 一連串的性騷案,對於性平價值與人權價值的破壞,就像夏天被高溫悶烤而四處蔓延的野火,燒掉了林木花草,也嚴重毀損了環境生態。許多受害女性出面娓娓道出自己的苦與愁,民進黨卻一點兒也不在乎如何撫平這些同志所受的傷害,他們計較的是怎麼可能只有民進黨有性騷問題,於是挖瘡疤、扒潑糞就成了民進黨人努力的目標,他們知道只要往對方潑髒水越多,越把對手抹臭,民眾越不會發現他們如何假人權之名,欺凌弱勢者的人權,也就不會藉由選票來懲罰民進黨。 民進黨抹黑對手,主要在訴求「天下烏鴉一般黑」,表達不是只有自己犯錯,大家都有錯;卻不在乎民眾受到的傷害與心靈的驚恐。結果二、三周過去了,國民黨人被指涉性騷擾的案例不如民進黨多,也不像民進黨內幾乎各個階層及相關單位都有性騷擾案例,這讓因為支持同性婚姻合法化,一度受到青年族群一面倒支持的民進黨,這次卻因性平問題踢到了鐵板;年輕族群對這樣的「人面獸心」大加反彈。 民進黨心中沒有人民…
作者:
蕭徐行
頁數:
6
6月21日才剛進入夏至,但天氣已暑熱難耐,同時2024年總統選情也突然提前進入結構性改變階段,這在台灣選舉史上實為罕見。細究原因,問題恐不完全出在候選人本身,比較大的原因還是選民投票行為發生改變,這種改變對傳統、守舊的政黨非常不利。 如圖一所示,柯文哲的支持度在最近的民調中突然大幅提升,甚至在TVBS的6月民調中還超車賴清德,高居第一。連中廣蓋洛普6月21日公布的民調,賴維持領先,柯緊追在後,侯友宜居然以17.93%墊底,這個民調結果幾乎坐實了侯落後的事實。 柯P民調進步神速 柯文哲是不是第一,客觀地說,應該沒有媒體所說的那麼嚴重,但柯文哲的選民關注度提升是事實。為什麼說柯P是否領跑沒那麼嚴重,原因有三。首先是距離投票日還有6個多月,未來選情變化和支持度起伏是必然的。其次,柯的領先幅度3%,在統計上是在誤差範圍內。第三,機構效應因素還是很明顯的。果然TVBS民調公布的次日,台灣民意基金會公布的6月民調,賴清德又重回領先,比柯文哲高出7.4%,這個幅度已超出統計誤差範圍。就連上述的蓋洛普民調,也是賴領先柯7%。所以嚴格說,柯P在炎熱的初夏確實進步神速,但距離領先可能還需努力。 但是,不論是哪一份民調,侯友宜都居第三,而且支持度多落在20-23%之間,更要命的是,他輸給領跑者超過10%,這代表侯友宜已穩居第三,這個位置是三角督選戰裡最危險的位置,所以侯的選情已陷入困境,與《易經》〈井〉卦辭所言:「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情狀十分接近。所以,侯友宜及其競選團隊必須找到脫困之道。…
作者:
曲兆祥
頁數:
8
台灣實施地方自治選舉迄今,政治版塊和選民認知就是勝選的主要元素。1996年總統直選後,支持藍綠政黨的版塊漸定形化。明年大選版塊依舊,但選民認知會變化,藍營有戰略優勢,綠營有執政之便。 政治版塊的形成,與政黨、族群、地域認同所凝聚的意識形態有關。最明顯的例子是2020年蔡英文連任,對上韓國瑜,蔡得香港動亂之助大勝韓;韓國瑜得票率38.61,這就是藍營打死不退的版塊。 藍綠白各有政治版塊 2022年台北市長選舉屬三強競爭,民進黨的陳時中曾任防疫指揮官,逐日上電視報告疫情,知名度極高,但得票率31.93%,敗給國民黨蔣萬安的42.29%。另一位民眾黨支持的無黨籍黃珊珊,得票率25.14%。2008年國民黨馬蕭配與民進黨長昌配對戰,即使民進黨前總統陳水扁失政,馬蕭聲勢大好;長昌仍得到41.55%的選民支持。去年新竹市長選舉,民進黨前市長林智堅因抄襲他人的碩士論文、棒球場工程窳劣而備受非議;但他指定的接班人沈慧虹得票率仍達35.68%。尤其,號稱掘地三尺均為綠色的台南市長選舉,民進黨選連任的黃偉哲得票率48.8%,國民黨謝龍介得票率43.63,藍營的版塊並不弱。 據綠營資深從政者分析,藍、綠版塊都穩定在三成以上。白色民眾黨柯文哲在YT上放很多影音,擅長調侃作態,閱聽者動輒數十萬;他自稱深綠,又撩撥藍營,還常批當前的綠色執政黨。所以民進黨台北市議員王世堅說他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作者:
林松青
頁數:
10
侯友宜以「最強母雞」之姿受國民黨徵召為總統參選人,但自國民黨正式宣布人選至今,侯不僅民調支持度未出現「聲勢行情」,甚至有國民黨參選立委的「小雞」,籌謀在選戰中尋求柯文哲的庇護。不少評論者建議侯應先守住藍營的「基本盤」。或正因此故,侯日前拜訪了國民黨前主席連戰,也在桃園表示「兩岸像一家人才能有和平」,這些可能對他守住藍營基本盤會有幫助。 侯友宜流失什麼基本盤 幾項民調顯示,支持國民黨的選民僅有六到七成間支持侯友宜,不少評論者據此認為,侯流失的就是藍營的基本盤。但值得玩味的是,國民黨徵召侯友宜的主要依據,就是根據民調的支持度,而且民調還顯示,他能吸引到南部「淺綠」的票。如果這是民調的真實呈現,那麼侯在受徵召後流失的藍營支持者,到底還能算是基本盤嗎? 若非如此,問題就可能出在侯友宜展現出的領導能力,和原先「最強母雞」的想像差距過大,朱立倫主席有「指鴿為雞」的疑義。甚至於,徵召侯友宜的關鍵原因,正是因他在兩岸關係的立場上不怎麼「藍」。 儘管侯友宜已公開表示「反對台獨、反對一國兩制」,而這也是國民黨過去的一貫立場。但國民黨政策綱領中明訂的「九二共識」,侯友宜以其被污名化,等同「一國兩制」為由,迄今絕口不提該名詞。並且,他似乎試圖以遵守中華民國憲法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說法,來取代「九二共識」所蘊含的一個中國原則。…
作者:
桂宏誠
頁數:
12
侯友宜處於劣勢,但仍自信有自己的「配速」,這可能是一個要命的盲點。要翻轉上升、贏回支持者,只能靠自己的論述與實踐,在兩岸關係、民主政治的發展與建設、社會經濟發展思路三大領域,系統且提綱挈領地論述自己的想法,其中也應觸及國民黨真正的改革。最重要的是要藉此給人煥然一新的感受。 TVBS於6月18日公布的民調顯示,柯文哲33%躍居第一,賴清德30%第二,侯友宜23%第三,侯處於弱勢已是一個多月來不爭的事實。侯當日表示,他有自己的配速,會堅持到底,贏得最後勝利。問題是,選民也有自己對選情認知的配速,大多數人的耐心有限。侯若依然採用新北市選戰的招數,自以為是,必吞苦果。唯有快速總結教訓,採取明快的論述表態與行動,才有贏回支持,超越對手的機會。 侯弱勢有主客觀因素 侯友宜的弱勢有主、客觀兩方面因素,涉及侯個人的主觀因素是幾年來大家對其不滿的總爆發所致,這包括始終對重大政治議題不表態,縱使造成對黨與同志的傷害亦在所不顧,對黨的主張與重要同志的選舉保持距離,甚至有唱反調的嫌疑,不參與黨的建設,沒有論述,遑論中心思想,加上這次配合朱立倫玩弄郭台銘,犯了大忌。 客觀因素則在於國民黨不革新改變,始終任由主席一言堂的惡性腫瘤自由發展,朱立倫這次以無原則與標準程序的類初選私密徵召,玩弄郭台銘就是最惡劣的行為之一,迄今負面形象的暈輪效果不斷顯現,伊於胡底,尚未可知,令國民黨形象大壞,人心渙散。…
作者:
朱駿
頁數:
14
擔任過北約盟軍最高統帥的美國海軍上將史塔萊迪將軍(Admiral James Stavridis)曾在協防台灣時期帶領艦隊到過基隆與高雄,他說:「兩個港口都以醇酒、美女以及俱樂部消費便宜聞名」。他在2017年出版的《海權爭霸》(Sea Power)寫道:「台灣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她像是南中國海的瓶塞,扼住韓國、日本、中國及南方諸國之間的海上通道。馬漢在世,一定會主張在台灣插旗,建一個加煤站。」 如史塔萊迪所承認:「那樣的年代雖說已過去,但是美國絕對應該繼續介入台灣,許多年前那個溫暖的春天,我有這樣的感覺,直到今天,我仍然認為應該如此」。不干老驥伏櫪的美國海軍上將,仍懷想著那個溫暖春天台灣的醇酒美人,仍建議美國強行介入台灣。問題是,處於今天世界變局下的台灣仍歡迎美艦到訪、泊靠高雄、巡航台島周邊嗎?…
作者:
魏國彥
頁數:
17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日前訪華,獲習近平親自會面,布林肯在會後記者會上表示,美國並不尋求「在經濟上壓制」大陸,同時美方也不支持「台灣獨立」。這「二不」說得簡潔有力,但這些不都是美國實際在做的事嗎?西方說一套做一套,難道是今天才發生的事嗎?《新明斯克協議》殷鑑不遠,我們能不記取教訓嗎? 欺騙俄羅斯的緩兵之計 2014年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爆發戰爭,同年9月5日,西方與俄羅斯及交戰雙方,於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簽訂了停火協議,即《明斯克協議》(Minsk Agreement)。但之後小規模衝突仍然不斷。2015年,在德國總理梅克爾及法國總統歐朗德的外交斡旋下,烏克蘭總統波羅申科和俄羅斯總統普丁在明斯克,與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簡稱歐安組織)及頓巴斯地區政府的代表,簽署了《新明斯克協議》(Minsk II),主要包括頓巴斯衝突地區停火、撤軍、停火後政治經濟社會一系列的安排,並包括烏克蘭憲法改革和頓巴斯地方選舉和自治等,大量法律和政治指導性意見。…
作者:
林明正
頁數:
20
當前台灣社會充斥各種不合理現象,令人目瞪口呆、頭昏腦脹,也讓我想起三件往事,有感而發陳述如下就教各方。 房價居高不下政府還硬柪 5月16日,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到政治大學演講時,對於年輕人買不起房子這個問題,居然回應說目前的房價正在下跌中;內政部長林右昌「錦上添花」地補充說明,年輕人對購屋缺乏具體規劃,而且選擇置產的地點多為高房價地區,他又表示年輕人買不起房,不該歸咎於民進黨未履行「居住正義」;而是年輕人應反躬自省。 此事讓我想到國民黨執政時,每年年底均會在北、中、南各區召開「教授年會」,我1975年底第一次參加「教授年會」,當時就自己親歷的生活困境,在位於台大學生活動中心的會場上舉手發言表示,當時月薪為新台幣6,000元,但為支付位於新店大坪林的房租,就必須支出薪資的一半,顯見當時若擬靠積蓄購置自宅,不知要等待到何時才能圓夢。我這一番話引起滿堂喝彩,顯見大部分參與者都對房價心有戚戚焉;當時除閻振興校長外,有多名黨政要員出席,而會議主席(已忘記是嚴家淦還是倪文亞)回答,年輕人要有耐心,若干年後一定會有自己的房舍;這種回應雖不令人滿意,但還不至於把無法購屋的責任怪罪年輕人吧。 詐騙案層出不窮受騙者眾…
作者:
吳文希
頁數:
22
由於蔡英文政府七年來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加上新冠疫情的防疫衝擊,兩岸之間的合作大幅降低,而兩岸當局已不再溝通,大陸軍機不斷超越「海峽中線」,戰艦也隨時靠近台灣沿海,台海呈現山雨欲來、開戰在即的氛圍。台灣的移民廣告大量增加,不少人開始申請向外移民,企圖避開戰爭風險。 兩岸關係何以急速惡化 從馬英九政府時期一口氣與大陸簽下了23項兩岸協議,方方面面的合作都有正式協議可循,而大陸在經濟上也向台方「讓利」的情況下,兩岸關係居然會在短短七年內,惡化到戰雲密布,大陸民間要求「武統」之聲四起,令人膽戰心驚,也令人不解。 兩岸關係到底為何變化如此快速?一個重大的外部因素,當然是美歐日和中國大陸之間的對抗態勢,讓西方陣營以台灣為東西競爭的「棋子」,而蔡英文政府認定充當西方的「棋子」、升高兩岸對抗,可以用「抗中保台」為訴求來獲取更多選票,並藉機「務實地」往台獨之路邁進。估計哪天兩岸真的發生戰事,民進黨正好可以宣布「獨立」;而若西方無力協助保台,民進黨高層早都已建立了足夠的海外關係,大可一走了之。 兩岸對「讓利」的認知不同…
作者:
杜震華
頁數:
24
德國多家媒體最近報導,中國大陸遲早會武統,屆時美國會介入,因此,基於地緣關係緊張升級之故,德國在大陸的投資將會趨緩。 其實,台海緊張受害最深的絕不是大陸,而是台灣,而且不論是經濟、貿易、對外關係或國防都將受到波及,而一旦發生戰火,台灣百姓更將生靈塗炭。消弭兩岸的緊張態勢,能卸下這個炸藥包的導火索的也是台灣,而非彼岸,因為大陸武統與否,取決於台灣是否會跨越台獨紅線,謂之戰略被動。因此,台灣無論哪個政黨主政,與大陸的關係只有一個王道,就是避免兩岸關係緊張,讓戰爭遠離台灣,除此之外,別無他選。 至於如何避開關係緊張,建立兩岸良好互動,許多專家學者認為台灣對美國一面倒的態度應當改弦易轍,在中美兩大之間取得平衡間距。這固然是找出了問題,但還只是表相,並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癥結是在台灣如何定位自己?如果台灣把中華民國定位為另一個國家、台灣人非中國人,那問題恐怕依然存在,兩岸關係也不會和緩。 台灣各政黨應正視台灣距離大陸很近、離美國很遠,兩岸人民又同宗同源,歷史又一脈相承,不能抹煞,也不可能割裂。兩岸雖然目前實施的制度不同,但並不表示兩岸不能統一,例如,根據「一國兩制」,台灣在統一後可以維持現有的制度及生活方式,還可以長治久安。何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也講以法治國,並以去蕪存菁的方式納入一些西方的政治思維,近年來他們講「全過程人民民主」,這與西方強調選舉民主、三權分立雖然不同,但也不能因此否定大陸有其自己的民主制度。 從歷史可以得知,政府的改革必須審時度勢,例如光緒皇帝的戊戌變法、百日維新失敗,譚嗣同為首的「六君子」被捕下獄犧牲,光緒被慈禧囚禁瀛台,造成正在萌芽的政治改革也胎死腹中,可見任何改革成功都要有其條件,而現代國家則需要得到人民的認同。…
作者:
趙興鵬
頁數:
27
吾人應該如何看待海峽論壇這個吸引數千台灣人前往,行之有年,且頗有建樹的兩岸交流大平台?民進黨說它「是再明顯不過的統戰圖謀」,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卻肯定「海峽論壇過去十幾年來維繫了兩岸和平穩定與繁榮成果」。 本文認為,從台灣的角度,「交流」應該是海峽論壇的關鍵詞;換言之,其中應該包括著對等、尊重、相互理解、善意和溝通。 說穿了,接待方和參與者人人心態不一,豈可一概而論?海峽論壇台灣來賓作為遠道而來的參與者,接待方禮遇且釋出善意,參與者帶著溝通、分享,甚至學習的心態願意傾聽對方想傳達的訊息,這樣的互動是良善且值得鼓勵的。 過分的討好或抱持著敵意,自然不利於溝通交流。民進黨的立場顯然是兩岸斷絕往來,互相怒目以對,而非它所說的「堅持在『和平、對等、民主、對話』的基礎上,持續推動兩岸健康有序的交流。」 不久前,馬英九辦公室想邀請大陸學生來台參訪,陸委會以「當前社會情勢不宜」拒絕批准;台灣旅遊交流協會邀請大陸多個旅遊單位和企業來台參加7月台北夏季旅展,也一直沒有下文。其實,中美兩大強國即便劍拔弩張、各說各話,但還是在溝通。何況兩岸之間究竟是抱持敵意,還是相互溝通會有利於台灣,是不言可知的。…
作者:
令狐台
頁數:
28
6月17日,海峽論壇在福建廈門拉開帷幕,這是抗擊疫情後,首次全面恢復實體會議的第一屆,也是自2009年以來連續舉辦的第十五屆,既有承載歷史的重要意義,又有開啟新征程的重要使命,在海峽兩岸都引發強烈反響,成為奏響兩岸民間交流的最強音。 本屆論壇由兩岸84家機構共同主辦,延續「擴大民間交流、深化融合發展」主題,邀請台灣政黨代表、行業代表、社團負責人、工青婦、農漁工商等各界嘉賓共5,000餘人出席,是疫情後規模最大的兩岸民間交流活動,結合了集中兼分散的方式,舉辦論壇大會和基層交流、青年交流、文化交流和經濟交流四大板塊,共計51場活動,旨在持續推動兩岸民間交流走深走實,促進兩岸同胞互動互信。 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致賀信,肯定海峽論壇推動兩岸民間交流合作、厚植情誼、增進福祉的重要作用,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前景光明,國家好,民族好,兩岸同胞才會好」、「將一如既往尊重、關愛、造福台灣同胞,持續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兩岸各領域融合發展,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同時對兩岸同胞提出殷勤期望。 大陸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出席大會致辭,表示為台胞謀福祉的初衷不會變,促進兩岸交流合作融合發展的導向不會變,並強調台灣是全體中國人的台灣,中國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家園,「台獨」同台海和平水火不容,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必須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勢力活動和外部勢力干涉。只有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台海才能恢復風平浪靜,兩岸關係才能回到和平發展的正確軌道上。 本文以為此次論壇有以下幾項特點。…
作者:
沈勇
頁數:
30
「台灣網球一姐」謝淑薇再度成為大滿貫得主,這位37歲雙打好手,在本屆法國網球公開賽(法網)與大陸21歲新星王欣瑜,在落後一盤的劣勢下,連追兩盤反勝,繼2014年再度稱霸法網女雙,也是謝生涯第五度捧起大滿貫女雙錦標。 今年的2023法網女雙項目,謝淑薇與王欣瑜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一舉逆轉贏得冠軍,讓兩岸民眾都興奮不已。第一時間大陸國家體育總局向中國網協發出賀電,「希望長期在國外訓練比賽的網球運動員們始終心懷祖國,不斷取得進步,在新時代新征程為體育強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為祖國和人民贏得更大榮譽!」台灣蔡英文在獲知喜訊後,也請駐法代表處轉頒賀電,肯定選手優異的表現。 兩岸的賀電都沒有提及謝淑薇來自台灣,王欣瑜則是大陸的優質網球好手,但民間體育界及輿論界,乃至關心網球的朋友都爭相走告,都稱謝、王二人「好樣的」,並期待「海峽雙姝」繼續合體出席未來的女網四大公開賽。相信所有網球迷除了與有榮焉外,最希望的是,未來兩岸無論是男女職業網球或其他運動項目,都能出現更多海峽兩岸的組合,贏得世界各大賽事的獎盃,證明「兩岸體育一家親」。 謝淑薇在臉書裡曬出在法網比賽的照片,並在貼文中表示,「這是一趟出乎意料的旅程」。她接著說「謝謝欣瑜與我們的團隊,為這趟紅土之旅劃下完美句點,也謝謝每一個你的支持與打氣」,也說這場勝利會深刻的烙印在她心裡,勝利也屬於每一位參與的見證者。 據大陸《中新社》報導,王欣瑜在賽後受訪時重談「捧杯時刻」,她稱讚謝淑薇在比賽中很積極,也很放鬆,與這樣的選手配對,每次上場都能取得進步。她也說到兩人搭檔的歷程,一開始二人並非處於最佳狀態,但他們一直彼此加油、打氣,慢慢調整,「這是取勝的關鍵」。她最後說若有機會,她非常希望能與謝淑薇再度並肩。…
作者:
林泉利
頁數:
33
6月8日,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日宣布,馬英九擬邀請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湖南大學等五所大學50名學生,於今年7月中旬訪問台灣,並將與台灣五所大學交流、參訪台灣著名景點與歷史古蹟;近日曾透過學界人士向陸委會表達有此邀約,準備向政府提出申請,但陸委會似有保留之意,並知會馬英九基金會勿送件申請。 同日,陸委會以新聞稿回應陸生來台已全面解禁,然實際上,在台就讀的陸生「微乎其微」。陸委會又說邀請大陸人士來台,應依循法規,並符合交流主旨,才能有助兩岸良性互動。據媒體報導,陸委會已知會馬英九基金會勿送件申請,因為陸委會會以「沒有重要性、迫切性」的理由婉拒。消息傳出,令人感到錯愕,難道兩岸學生交流不符合交流主旨? 馬英九在得知消息後呼籲,兩岸青年交流交往有利於兩岸長期和平發展,民進黨政府既宣稱要積極推動兩岸交流,和平交流是兩岸的唯一選項,就應該允許陸生來台參訪。何況,根據陸委會委託民調的結果顯示,超過8成民眾贊成逐步恢復兩岸健康有序交流。陸委會究竟為什麼不放行一個學生參訪團?筆者認為理由如下。 首先,防止國民黨取得兩岸論述及路線的主導權。無論是蔡英文或台灣社會普遍的民意,皆支持兩岸持續交流。兩岸青年學生交流屬於教育領域,為「低階政治」中的功能性及事務性議題,敏感度較低,理當鼓勵,但重啟兩岸學生交流係由國民黨推動,會凸顯民進黨缺乏兩岸治理能力。然而,學生交流已成為兩岸和平互動的關鍵指標,以及兩岸交流政策之「風向球」,民進黨不該因擔心喪失兩岸交流的主導權,而橫加設置人為障礙。 其次,民進黨政府欠缺推動兩岸交流及合作的自信。大陸對台政策關注「一代一線」主軸發展,對台商台幹台生台師實施「居民待遇」、「同等待遇」措施,對台灣年輕人產生一定的「磁吸效應」,同時也體現「道路、理論、制度及文化」四大自信。此次大陸五所大學願意配合馬英九基金會來台參訪,顯示對大學生素質持有相當自信。近年來,大陸高等教育蓬勃發展,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在世界排行榜優勝於台大、新竹清華大學。…
作者:
柳金財
頁數:
34
6月18日下午,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抵達北京釣魚台國賓館,中美外交對話正式開始。美方將這次訪問定位為「去風險」(De-risking)而非「脫鉤」。美媒稱布林肯訪華的目標是「在經濟和安全兩個方向進行努力」,包括「合作維護全球宏觀經濟良性發展,建立軍方緊急溝通管道」等。 美國之前的一些小動作引人注目。一是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柏格(Laura Rosenberger),6月5日至10日訪台,與台灣三位2024大選參選人會面,強調「美國期待與任何台灣民選出來的領導人合作」。二是6月11日美國前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率領「保衛民主基金會」(FDD)訪台6天,團員包括以色列前國安顧問納格(Jacob Nagel)等,進行了美、台、以色列「三邊合作交流」。三是6月15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訪問日、韓。…
作者:
周忠菲
頁數:
36
七大工業國家(G7)於5月19至21日在日本廣島舉行高峰會。討論的議題包括俄烏戰爭、台海情勢、北韓核武威脅、綠能發展、經濟安全保障。峰會除了7國領袖,還邀請了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韓國總統尹錫悅及巴西總統魯拉參加。會後提出「去風險」及「不脫鉤」主張。種種作為背後的算計都值得推敲探究。 美國操弄俄烏戰爭 俄烏戰爭表面上是俄羅斯與烏克蘭兩國之間的爭戰,背後卻明顯可看到美國的身影。戰爭雖由俄國發動,但烏克蘭若是真心想要避戰,一定能找到避戰的方法,可是當俄國軍隊在邊境集結時,烏克蘭執意應戰,終使戰火點燃。而美國在背後支持烏克蘭,也成為引爆戰爭的重要導火線。 戰爭爆發後,美國聯合歐洲國家對烏克蘭提供大量軍援,目的顯然是想要協助烏克蘭擊退俄軍。但俄軍實力強大,烏克蘭僅有美歐提供的有限武器裝備,始終未能扭轉戰局。戰事持續超過一年,使得世界秩序受到重大影響,尤其是歐洲國家深受其害,法國及德國曾多次出面調停謀和止戰,可是徒勞無功。 當眾人無計可施時,便想請中國大陸出面調停。因為一來中國大陸自俄烏開戰以來一直保持中立;二來中國大陸與俄烏兩國關係一向友好,能夠得到兩國的信任。更重要的是,中國大陸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又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無論在國際政治,或是國際經濟方面都舉足輕重。大家相信中國大陸具有影響俄烏兩國意志的政治及經濟實力。…
作者:
徐勉生
頁數:
38
日本政府經過多年的國內外激辯,以及數位首相上台下台,仍計畫在今夏排放福島第一核電站所儲存超過130萬噸的核廢水入太平洋,引發全球關注及亞洲鄰國緊張。 這是人類史上第一起大規模核廢水排放,爭議甚巨,其中包含食品安全、海洋污染、放射性物質影響人體健康等議題,在亞洲引起激辯。日本鄰國及全球環保人士憂心,將含有放射性同位素「氚」(Tritium)的核廢水排入海洋,會對全球人體健康和海洋生態造成極大的風險。 常駐日本的法國國家研究院「福島災後」計畫主持人Cécile Asanuma-Brice博士接受BBC訪談時說,受到最嚴重影響的是福島當地居民,特別是漁民,「對他們來說,這個決定是災難性的,也對他們的工作造成傷害。」她說儘管東京實施了積極的宣傳政策,但日本民眾仍有大約一半持反對意見。她認為,更明智的方案是繼續儲存核廢水,直到氚的放射性自然降低;「核電站周圍和其範圍之外仍有空地,可以建造新的儲存槽。」 綠色和平組織(Green…
作者:
李中邦
頁數:
41
韓國總統尹錫悅上台後,外交政策明顯轉向親美、親日,因此,31年來的中、韓關係受到嚴重衝擊。目前看來,中、韓都找不到及時恢復關係的跡象,只能每況愈下。 去年(2022)尹錫悅在競選總統時,就提出親美、親日的外交政策。當選後,先後派團訪問美國與日本,轉達尹錫悅有意加強雙邊關係,讓美、日政府極為高興,尹錫悅一心想從文在寅前政府的兩韓統一夢跳出來,展開新的外交關係。 尹錫悅親美、親日 上任一年期間,尹錫悅透過與美國總統拜登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間的互訪,累積了一些外交成果。尤其,尹錫悅在對抗北韓的安保方面表現明顯,5月25日,第三次發射「Nuri號」衛星成功,尹錫悅的民調支持率,也隨之突破了40%。相形之下,尹錫悅的「敵人」北韓國務委員長金正恩則顯得洩氣,5月31日北韓發射了偵查美國軍事動態的衛星,讓日本和韓國發出緊急警報,結果發射以失敗收場,日本和南韓白忙一場。 對於韓國靠向美、日,尹錫悅的說詞是,中國大陸一直以來無法管好北韓,因此,韓國也就無法持續「依靠」大陸。甚至,過去常說的「安全靠美國,經濟靠中國」主張也不復存在。…
作者:
劉順達
頁數:
42
2023年5月27日,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迎來百歲誕辰。季辛吉被認為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和最具爭議性的政治人物之一,有人認為他學富五車,是傑出的外交家和地緣政治家;有些人則認為他是冷酷無情的戰爭罪犯。不論外界評價如何,他絕對是一位大師級的學者,又是一位長袖善舞的國際政治家。 作為學者,季辛吉是哈佛大學教授,著有21本書;作為尼克森的國安顧問和福特的國務卿,他頻繁穿梭於中南海、克里姆林宮等地緣政治中心,以及中東、拉美、非洲等熱點地區,被認為是參與冷戰以來,全球權力格局為數不多的奠基者之一,是國際上最具傳奇色彩的人物。 1971密訪中國震撼世界 在季辛吉眾多的事蹟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也是對世界地緣政治最具影響力的,莫過於他1971年7月9日秘訪北京,並安排了尼克森次年2月21日訪華,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實現了震撼世界的「跨太平洋的握手」,成就了他外交生涯中最重要、最耀眼的篇章。 中美關係所取得的歷史性突破,是當時兩國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與尼克森、季辛吉等中美老一輩領導人,對國際形勢和中美關係的戰略思維不斷趨近的結果。在川普政府改變對華政策,並導致中美關係急劇下墜前,兩國關係歷經50餘年風雨不斷向前發展,其根本動力就在於歷屆領導人能順應歷史規律與時代潮流,始終通過戰略溝通增進相互理解,通過互利合作強化利益紐帶,不斷拉近對國際事務和兩國關係的認知,凝聚共同發展的信念和願景,在求同存異中尋找方向。…
作者:
花俊雄
頁數: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