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評美中的亞太政策│姜書益
俄國學界認為,近年中國經濟迅猛發展,早已引起各國側目,特別是「一帶一路」推出後,更對美國的全球戰略構成極大威脅,華府不僅強力阻撓,同時通過周邊鄰國展開全面圍堵。但由於情勢改觀,亞太國家在軍事安全方面雖仍與華府維持聯繫,但在經濟發展上已開始向北京靠攏。
從菲律賓看亞太權力易位
2月11日菲國政府正式通知美方,終止兩國1998年簽署的美菲《軍隊互訪協定》(Visiting Forces Agreement, VFA),要求美軍撤離菲國。此舉不僅對美菲關係,甚至連美國亞太安全布局都將受到影響。因為此項協定終止,很可能使美菲2014年的《加強防務合作協定》及1951年的《共同防禦條約》名存實亡。
表面上,杜特蒂廢除《軍隊互訪協定》,是報復其親信參議員德拉羅沙(Bato dela Rosa)赴美簽證遭拒,實則自杜氏上任以來,就一直標榜脫離美國的外交政策,改採「親中俄、遠美國」路線。其實,近年來,東南亞很多國家都紛紛調整其對美政策。
根據最近新加坡「東南亞研究所」(ISEAS)發表的「2020年東南亞態勢」(The State of Southeast Asia 2020)調查報告,從對東協十國的產、官、學、媒體1,300名成員進行的問卷調查發現,有49%受訪者對美國作為戰略夥伴和提供區域安全保障不具信心,只有三成人相信美國在促進全球和平安全;79%受訪者認為中國是區域內最重要的經濟強權,52%認為中國是東南亞的政治和戰略強權,認為美國是強權者,僅略多於四分之一。問及必須選邊時,有七國受訪者選擇中國,中國甚至被認為較美國更有能力領導全球自由化。除東協國家外,日本與南韓最近也試圖與中國加強關係。
杜特蒂言論值得玩味
俄國學者科哲緬金撰文指出,杜氏的談話非常值得玩味。美國曾於1848年至1946年在菲律賓進行殖民,菲律賓獨立後,其政、經、文化也從未脫離美國的掌握。自從中國成為世界強國以來,美國更加認識到菲律賓的軍事基地和戰略地位的重要。2014年美菲《加強防務合作協定》的主要內容就是,美國有權增加在菲的駐軍,並可在菲國境內部署軍艦和戰機。該條約也表明其主要目的就是在圍堵中國。
杜特蒂上任後卻主張與中、俄發展關係,完全破壞了美國在太平洋的權力架構。其一連串言論被人冠上「新的查維斯」的頭銜。其實,杜氏常改變他說詞,例如2016年10月他在大陸講盡好話,但一離開北京,言論和立場立即出現180度的轉變。他表示:「菲律賓既不想破壞舊有的聯盟,也不想加入新的聯盟。」隨後他訪問東京,日本官員問到,如果美中發生衝突,菲國立場如何時,杜特蒂不加思索地回答:「菲律賓與美國的立場一致。」
中國採「不戰而屈人之兵」
或許正因如此,華府對杜特蒂發言的反應極為低調。極有可能的是,近年菲律賓國內的反美氛圍濃厚,杜特蒂的反美言論廣受民眾支持,而且他想從中國獲取利益。只要他的政策從未逾越美國的掌控,華府也就任由他信口雌黃。
中國領導人雖不相信菲國總統的空話,但深信孫子兵法「百戰百勝」並非上策,只有「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會取得真正的勝利。中國目前最重要的是發展經濟,所以希望與菲律賓簽署一系列的經貿協定,雖然這些協定不會立即讓中國獲得利益,但這種作法要比美國那種動輒以武力威脅的鯨吞方式,更能得到穩定和成功。
此外,中國和孟加拉於2016年將兩國的合作關係提升到「戰略夥伴」地位。今年1月習近平出訪緬甸,同意協助緬甸軍隊現代化、交通建設,並取消該國過去的貸款。
亞太各國漸向中國靠攏
儘管杜特蒂終止美菲《軍隊互訪協定》,要求美軍撤離的言論,主要是為了迎合菲國民眾的反美情緒,以及謀取國家的最大利益而已。但最近確實有很多亞太國家,儘管在國防安全方面仍與美國維持聯繫,但在經濟發展上,已有向中國靠攏的趨勢。如今,不只東協各國,連東北亞的日、韓均已開始調整對中國的態度。
近年川普政府一再排斥國際組織,實施「交易性外交」和「美國優先」政策,使各國失去對華府的信心。相對的,北京運用「不戰而屈人之兵」的作法,積極推廣經濟合作,經由「一帶一路」和海上絲路,逐漸擴大其影響力。為阻止中國快速發展,華府不惜發動各鄰國對北京進行圍堵,甚至公開揚言,美中之間有發生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不過,美國智庫已提出警告,這種可能導致全面毀滅的可怕主張最好「想都別想」。
(作者係前駐俄羅斯資深外交官)
附加資訊
- 作者: 姜書益
- pages: 44
- 標題: 莫斯科評美中的亞太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