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要資本,不要資本主義│胡勇

大陸要資本,不要資本主義│胡勇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40多年,經濟領域最大的變化之一就是資本的大舉回歸。以「消滅私有制」為己任的共產黨人經過28年浴血奮戰,推翻了包括官僚資本主義在內的「三座大山」,「徹底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1956年,大陸宣告基本完成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從此資本連同資本主義銷聲匿跡,生產資料公有制一統江湖。

1978年中共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取代「以階級鬥爭為綱」,改革開放的帷幕由此拉開。外資開始重新進入中國,民間資本也蓄勢待發。1992年鄧小平發表「南方談話」,痛批了「多一分外資,就多一分資本主義」的左的論調,終結了姓資姓社之爭。2001年江澤民首次闡述「三個代表」思想,明確包括個體戶、私營企業主在內的新社會階層,也是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

進入21世紀,招商引資蔚然成風,非公有制經濟遍地開花,但資本的橫衝直撞也引發全社會關注。2022年4月29日,習近平就依法規範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發表談話,強調「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規範和引導資本發展,既是一個重大經濟問題、也是一個重大政治問題,既是一個重大實踐問題、也是一個重大理論問題」。

資本可作為生產要素作用

大陸改革開放後,資本被逐漸除罪化,非公有制經濟的地位終於合法化,民營企業家作為人格化的資本在政治上也開始得到信任,在輿論場上一度受到熱捧。

正如習近平指出的,改革開放以後,中共破除了所有制問題上的傳統觀念束縛,承認資本作為重要生產要素,是市場配置資源的工具,是發展經濟的方式和手段。「社會主義國家也可以利用各類資本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共十八大以來,大陸全面深化改革,強調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為各類資本發展營造更加有利的市場環境和法治環境。總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資本是帶動各類生產要素集聚配置的重要紐帶,是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要發揮資本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積極作用。」

有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包括個體和私營經濟在內的非公有制經濟為大陸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城鎮勞動就業,和90%以上的新增就業和企業數量。然而,同一年9月,〈中國私營經濟已完成協助公有經濟發展的任務,應逐漸離場〉的作者認為,「下一步,私營經濟不宜繼續盲目擴大,一種全新形態、更加集中、更加團結、更加規模化的公私混合制經濟,將可能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發展中,呈現越來越大的比重」。在「私營經濟退場論」的攪動下,加上「國進民退論」持續發酵,一時間媒體議論紛紛,私營企業主人心惶惶。

2018年11月,大陸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習近平一錘定音「三個沒有變」—「非公有制經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變,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方針政策沒有變,致力於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和提供更多機會的方針政策沒有變」。習近平還宣布了,「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12月,大陸召開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馬雲、馬化騰、李彥宏等知名民營企業家榮膺「改革先鋒」的稱號。

2021年4月,習近平在廣西考察調研時再次為民營企業鼓勁打氣,「黨和國家在民營企業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予支持、遇到困惑的時候給予指導,就是希望民營企業放心大膽發展」。習近平之後又就推動平台經濟、數字經濟等新經濟領域的發展發表談話,而民間資本在這些領域都大有用武之地。

防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弊端

承認資本的重要貢獻,發揮資本的積極作用,並不意味著放任資本主義的邏輯,讓他們橫行霸道。近年來,一些貪得無厭,興風作浪的資本已經引起社會公憤,當局也及時出面敲打。

2020年8月,《求是》刊登習近平的署名文章《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強調「我們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大前提下發展市場經濟,什麼時候都不能忘了社會主義這個定語。之所以說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要堅持我們的制度優越性,有效防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弊端」。

眾所周知,資本主義雖有促進生產力發展的積極作用,但由於它建立在生產資料私有制的基礎上,以占有剩餘價值為目的,因此必然導致剝削和壓迫,加劇社會不平等,激化階級矛盾,最終會走向滅亡。以作為資本主義最新發展形式的數字資本主義和平台資本主義為例,它們同樣以資本增殖和擴張為根本目的,在提升社會勞動生產率的同時,也擴大了對勞動者的剝削,破壞了社會不公,弊端觸目驚心。

有學者認為「資本與技術連袂塑造的話語邏輯看似充滿公平、共用、民主的色彩,實際上遮蔽了互聯網霸權、演算法操縱、數字勞動剝削與數字拜物教的現實」。2019年3月,大陸互聯網行業曾爆發過一場轟轟烈烈的反「996」(朝九晚九,每周工作6天)運動。與一般的工商業不同,互聯網企業勞動者從事的是數字勞動,可能沒有特定的工作場所,也可能沒有集中的工作時間,傳統的工作與休閒、勞動與娛樂、生產與消費的邊界被不斷侵蝕。在企業追逐利潤最大化的管理機制下,勞動者的壓力與焦慮與日俱增。有人形容「不限時間地點的網上工作本來被看作是一種自由,現在卻被發現只是一種新的奴役機制。」

近年來大陸社會思潮出現重大轉向。年輕人以戲謔性的「躺平」、 「佛系」來反抗資本的壓迫。習近平最近也對資本放出重話,「必須認識到,資本具有逐利本性,如不加以規範和約束,就會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不可估量的危害」。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全面提升資本治理效能,已被提上中共中央的議事日程。

在1992年的「南方談話」中,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就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以全體人民為中心,不能被資本主義邏輯所主宰。要發揮資本的積極作用,也要規範引導資本健康發展,使其為最終實現共同富裕添磚加瓦。

(作者係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副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胡勇
  • pages: 47
  • 標題: 大陸要資本,不要資本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