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融合發展腳步加快│張方遠

兩岸融合發展腳步加快│張方遠

1月10日,大陸教育部與中台辦等單位聯合發布通知,正式開放港澳台居民申請大陸中小學教師資格。這項回應1月2日習近平講話的措施,可能在台灣掀起另一波移民潮。

20190660208

習講話啟動統一進程

1月2日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40周年紀念大會上,鄭重倡議「兩制」的「台灣方案」,繞過台灣內部拒絕「九二共識」與「一國」認同的政治勢力,直接訴諸於「各政黨、各界別推舉代表人士」,無疑啟動了實質的統一進程,也昭示,中華民族復興的最後一步就是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國家完全統一。

這份聯合通知規定,「凡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並持有居住證、回鄉證或台胞證的港澳台居民,可以申請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資格和中等職業學校實習指導教師資格,且條件、程序和提交材料都與大陸申請人相同。

兩岸融合發展的深化落實

從這份通知來看,大陸31項惠台措施所體現的「融合發展」與「同等待遇」精神,透過開放台灣居民申請大陸中小學教師資格,進一步得到深化與落實。

可想而知,面對中國大陸啟動實質統一進程、加快兩岸融合腳步,台灣方面的反應必然是先扣上一頂「統戰」大帽,進而批評這項政策具有要求台灣人政治效忠與表態的「陰謀」。例如《中央社》相關報導,先是質疑「政治正確」的問題,接著指出「台灣腔」有別於普通話,暗示台灣人參加教師資格考試可能因此「卡關」。《BBC中文網》也刊文評論,大陸此項政策是「教育掛鉤政治」,要求港澳台居民「擁護中共」,並嘲諷「對港台教師吸引力不大」。

其實,這些負面評價跟蔡英文政府回應「習五點」的反應一樣,一方面充滿對兩岸實力翻轉的焦慮與恐懼,另一方面則是走不出既有的反共思維窠臼,大喊一聲「我不要」,為自己的困獸猶鬥處境吹哨壯膽,卻看不到九合一選舉時台灣社會爆發出來希望安居樂業、兩岸和平發展的新民意。

「統戰」這個詞長期在台灣被曲解、妖魔化,被視為中共試圖「吞併」台灣的政治陷阱。但事實上,在中共的語境中,統戰是結交朋友、擴大團結的工作方法,更何況台灣居民對大陸而言,不只是朋友,更是同胞。中國人講究「親親」,亦即待人接物有親疏遠近之分,台灣人並非外人,當然更需要以對待家人的方式涵納進來。

拉進兩岸思想與心靈距離

必須注意的是,此次開放台灣人申請教師資格,鎖定在幼兒園到中學這個階段,這是學童建立品格教養、意識形態與國家認同相當關鍵的時期。中國大陸願意向台灣教師招手,一方面說明大陸已經有很強的自信,不怕被「和平演變」,另一方面也凸顯,台灣人未來在中國大陸整體的發展中,越來越有立足與發揮的空間。

有別於過去大陸鎖定招收的台灣民眾,多半是專業人士與科研人才,集中在社會層次當中的專業領域或是學術機構,僅僅是點與線的安排。接下來,若有台灣人在大陸擔任中小學教師,等於是走進義務教育體系中,從點與線進一步擴展為面的影響。

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師重視教學能力與基礎學科知識,除此之外,也需要引領學生建立對國家與民族的認同,乃至初步看待世界的方法,教師本身就必須有相當充實與豐富的思想準備。就算台灣教師只是為了生計溫飽而登陸,但在義務教育教與學的雙向過程中,必然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甚至改變原有的認同立場。

未來若有更多台灣教師走進大陸義務教育體系的課堂中,可以想像在每日教室生活的耳濡目染下,教師與學生之間透過互動,尤其是每個學生及其家長所體現出的大陸社會網絡,台灣教師將會經歷一場轉變為「自己人」的思想洗禮,而大陸學生也會更為直接地感受到來自台灣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肯定會有衝突,但激盪之後往往帶來的是拉近距離、理解彼此。換句話說,就是習近平屢次強調的「心靈契合」。

至於會有多少台灣居民申請大陸中小學教師資格,目前尚不得而知。但可以預知的是,中國大陸對台灣再度開啟一扇新大門,願意走進這扇門的台灣人,至少在第一步就能擺脫長期在台灣內部所受的意識形態羈絆,透過教師的職能,更為深入地走進神州大地。這項政策所帶來的影響,讓台灣中小學教師不再只是一個養家活口的職業類別而已,而是潤物無聲加速兩岸融合的中介橋梁。

(作者係時評作家)

附加資訊

  • 作者: 張方遠
  • pages: 30
  • 標題: 兩岸融合發展腳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