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選區首長競爭最激烈│曲兆祥
筆者在前兩期《觀察》已分析過18個縣市之選情,本期將分析最後4個縣市的選情,並嘗試做出預測。筆者將全台22個縣市依其選情的激烈程度分成三類,本期筆者所要進行分析的4個選區就是首長選情競爭最激烈的選區,分別是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和苗栗縣。
這4個選區截至9月底仍難分勝負,而且變數很多,稍有外在環境的變動即會造成豬羊變色。因此筆者在分析、讀者在閱讀時,都必須保持注意變化的態度,如此才能跟上選情的變化,正確預測結果。
台北市長三角督鹿死誰手
今年九合一選舉最能抓住看倌眼球的當屬台北市,因為過去兩屆台北市長選舉其實一直在爆冷門。2014年柯文哲以黑馬之姿跳出來參選,本來不被看好,再加上他未加入民進黨,也不願意按照民進黨的遊戲規則爭取提名,只要求與民進黨提名人進行民調,輸的人退選。這在當時是痴人說夢,完全不可能。結果在當時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的操作下,居然讓柯文哲搞成了,直接挑戰國民黨提名人連勝文。然而即便如此,當時一般還是不看好柯,多數人認為台北市是藍勝於綠,即使綠營整合成功還是不可能贏。結果柯不但贏了,還是大勝,足足讓專家們跌碎一卡車鏡片。
2018年柯爭取連任,這一次民進黨可是當仁不讓,由立法委員姚文智取得提名權硬槓柯文哲,與國民黨提名的丁守中,形成紮紮實實的「三角督」,鹿死誰手,難以逆料。尤其當年的選舉,韓國瑜意外地在高雄掀起千層浪,形成全台「韓流」,台北市在「韓流」的影響下,但凡韓國瑜稍稍給丁守中一點「關愛」,可能都足以掀翻柯P的連任算盤,結果韓丁二人硬是不來電,最後丁守中僅以3,000多票落敗,經過司法驗票後雖少輸一點,結果還是讓柯連任成功。
從這兩次的台北市長選舉,就可以看出台北市的選民結構已與2010年發生結構性的轉變,傳統的藍綠對立格局已經質變。尤其是2014年的太陽花事件,已將台北市選民結構衝擊成三個區塊,這與過去藍勝於綠的格局不一樣了,而增加的這一塊正是以年輕、中立的選民為主,而他們就是支撐柯文哲兩度當選市長的主力,也是這一次支撐黃珊珊的主力部隊。
這種新結構在最近幾個月裡的民調可以明顯看出,蔣萬安、陳時中和黃珊珊三人幾乎是各擅勝場,而且幾乎在三人確定參選前就已經是一個成形的「三角督」結構,而且初始時,是一個等腰三角形,漸漸地發展成等邊三角形,最近又轉回等腰三角形,這種變化讓人看得眼花撩亂,真不敢隨意下判斷。
說得明白些,綜合各家較有公信力的民調機構的調查資料,3-4個月前,大體狀況是蔣萬安以超過32%的支持率。領先陳時中(當時是假定民進黨提名他)的27%,黃珊珊大致有18%的支持率。一個月前,蔣稍滑落至29%、陳維持在26-28%之間,黃則提高至21-23%,約略呈現等邊三角形。9月下旬情勢又有變化,陳時中支持率出現下滑(民進黨支持率也同步下滑),大概已經跌破25%,而蔣卻紋絲不動,黃珊珊則呈現上揚趨勢,目前支持率已接近25%,與陳有出現死亡交叉的可能。
如果照這個勢頭發展下去,黃將直接威脅蔣,而且票源不來自藍營,而來自綠營。也就是說,淺綠選民「棄陳保黃」的跡象已經初露,而且距離投票日還足足有兩個月,這個時間差足以發酵讓「棄陳保黃」成為風潮,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黃珊珊將會重演2018年柯P低空掠過的戲碼、奪標取勝。
當然,如果陳時中在未來的兩個月成功止血,守住綠營基本盤,同時還能攻下中間選民,那反轉局面的機會還是有的。至於蔣萬安,從他的支持率線圖來看,他的支持率一直在很小幅度裡波動,這代表他的支持率是三人當中最為穩定的,所以他始終居於領先。可這也表示,他的拓票能力有限,尤其是他對中間選民缺乏吸引力,因此一旦中間選民開始移動,那將對蔣不利,最後形成蔣雖一路領先,卻輸在最後一哩路。
桃園市長張、鄭競爭激烈
桃園市是這次九合一選舉最具戲劇性的選區,本來大家都覺得桃園選情很沉悶,藍綠兩黨都缺乏大咖帶動選情,只能在地方型人士裡挑人。結果兩大黨主席都不約而同地祭出徵召手段,強力提出人選。
國民黨打出張善政這張院長級的牌,民進黨則徵召新竹市長林智堅出馬,大有世代對決的味道。正因為兩黨主席都祭出徵召手段,兩位主席也就面臨不能輸的壓力,因此桃園選情一下子就提升了等級。選戰剛一交鋒,國民黨方面就直攻林智堅的論文抄襲,林智堅方面應對不佳,導致全線潰敗,最後只能以陣前換將方式處理,立委鄭運鵬披掛上陣可以說是逆風硬上,戰來辛苦。
桃園市的選民結構基本上是藍營優勢,這是因為在桃園的軍事機關、部隊不少,自然眷村也就多。再加上宗親力量在傳統桃園社會甚具影響力,因而國民黨一直能穩定掌握桃園。不過,2014年的太陽花事件和當年台北的柯p效應,鄭文燦意外當選市長,而且在八年市長任內表現不俗,深獲地方肯定,連眷村選票他都能影響一部分。
另外,桃園市近年遷入的年輕人口快速增加,因而選民結構轉變,藍營未必能再穩居優勢。另從民調來看,張善政一直保持領先,這與林智堅的論文事件有關,導致鄭運鵬難以找到著力點。即使鄭也翻出張善政早年主持農委會的一項研究計畫,聲稱也涉及抄襲,但收效不大。所以目前看來,張還是保持著領先,鄭在後頭緊緊追趕,不過張善政的領先幅度並未加大,相反的,鄭卻有緩緩追上的感覺。如果再加上民進黨擅於選戰操作的技術,而張善政卻被認為拙於選戰鬥爭技巧,以他的佛系手法,應對民進黨的強攻猛砸,張善政能否完勝,恐怕還要再觀察。至於民眾黨的賴香伶及遭民進黨除籍的鄭寶清,對整體選情影響有限,此處也就省略不論。
新竹市長三角督選情複雜
新竹市則是另一個選情有趣的城市,這個規模不大的科技城,這幾年在政治上並未引起太多注意。選前,當時的市長林智堅一再力推新竹縣市合併,一度引起關注,可是因為呼應者少,也就不了了之。接著林智堅被提名去桃園打天下,新竹選情又漸趨冷清。可突然間,林智堅論文事件爆發成全台事件,連帶引出新竹棒球場工程瑕疵疑案,一下子把新竹市選情拉進熱門選區。而且,民眾黨在這裡又有一位女性戰將高虹安,使得新竹市成了一個紮實的「三角督」結構,這下子新竹市選情就複雜了。
從最近一個多月的民調看,高虹安的支持度維持在30%左右,是三位候選人中的領先者,其餘兩位-國民黨的林耕仁、民進黨的沈慧虹,大致維持23-26%的基本盤,其中沈的支持度一度受林智堅的影響下滑到更低,直到最近才稍有緩解。林耕仁則是一直維持在穩定區間內小幅波動,在選民結構上和台北的蔣萬安、桃園的張善政很像,這表示他們的拓票空間都不大。反倒是高虹安氣勢如虹,大有過關斬將之勢。不過最近高虹安的博士論文也遭到對手攻擊有抄襲嫌疑,高回擊時表現似乎過當,如何做好危機處理正考驗著高的團隊,此事件對選情影響多大仍需觀察。
苗栗藍營分裂綠會得利?
最後來談談苗栗縣的選情。苗栗這個以客家族群為主體的山城縣市,一向在政治上表現得寧靜、純樸。宗親、家族勢力始終主導著縣政。國民黨與這些宗親、家族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所以71年來苗栗從來沒有政黨輪替過。可是,今年的選情卻因為國民黨的提名爭議,使得現任議長鍾東錦在確定未獲提名後,立刻辭掉縣黨部主委,並直接宣布參選縣長,造成國民黨的分裂。
據媒體報導,鍾東錦之所以提名失利,肇因於與前任縣長劉政鴻不睦,劉支持水利署前處長謝福弘,結果黨提名了謝。而鍾與現任縣長徐耀昌結盟,形成同黨籍的現任、前任縣長之間的一場代理人選戰。至於民進黨提名的徐定禎支持度大致在20%左右,如果鍾、謝拉成平盤,則徐有機會異軍突起,不過主要還是要看民調互有領先的鍾和謝,是誰在最後取得優勢。
(作者係師大政治學系兼任教授)
附加資訊
- 作者: 曲兆祥
- pages: 6
- 標題: 四選區首長競爭最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