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去殖」芻議│王建民、蒲澤欽
自1895年開始,長達50年的殖民統治,對台灣產生巨大影響。而隨著台灣的光復,國民政府開展了一系列去殖民化政治經濟文化改革。戰後接連的國共對峙與冷戰格局,讓並未完成的「再中國化」瀕臨瓦解,認同的撕裂與複雜的東亞現實,加劇了台灣尋找自我認同的道路。如何正確定位台灣與台灣人,成為戰後相當長時間內未能解決的複雜問題。
日本殖民統治與皇民化運動
甲午一役台灣淪喪,日本開始了長達半世紀的殖民,對台灣施加殖民手段,以圖化台灣為日本之利益延伸。對於日本的殖民化舉措,我們可粗略概說為「皇民化過程」,即以行政獨裁體制為基礎,以經濟控制土地歸轉為主旨,榨取台資以彌補國內空缺,同時伴隨以皇民化為意圖的教育革新奴化台人。皇民化運動造成台灣新生世代對中國認同的消解與漢語言文化的喪失。
抗戰勝利使台灣再次在主權層面上回歸中國,這也成為對台去殖民化的基礎,並隨之開展了以國民政府為主導的去殖民化運動,對光復初期及此後去殖民化的行為分析,有學者試圖從「解殖」與「反殖」兩種話語出發予以闡發。
台灣光復後的解殖與去殖
解殖是針對政治與制度的轉型改造,首要是建立在地社群自我治理的行政及立法體系,即解除外來統治者、在地精英與底層殖民地人民之間不均衡的剝削與依附關係,並且梳理包括剝削與依附在內的、前殖民母國與殖民地人民共用的依賴於意識形態、價值、生活方式、身分、記憶和效忠等層面共通的經驗、對彼此施加影響的整個動態的互動脈絡。而反殖是以清算殖民統治的遺緒為目的的去殖民行為,是對過去直接的清算與割裂,以達到去殖民化的目的。
國民政府去殖民化運動主要有行政的再建構、教育去皇民化、經濟接收、中國話語的回復與認同塑造、統一話語的構建。隨著1947年台灣行政長官公署的撤銷,代之以大陸的省制,行政體制建設完成。依據《台灣接管計畫綱要》,南京國民政府接收在台日產,包括原屬日本政府管轄下的公產、投資的企業、個人私有財產和查獲沒收打撈財產等四類,其中又以企業和房地產為大宗。向無地的台灣民眾放租土地,以原有日本企業為基礎進行經濟重建,試圖去除日本在台的影響;但因資金匱乏,以及日本昔日對台經濟的破壞,而難以立見成效,加之接收過程中出現貪腐,引發台灣民眾及知識分子的不滿。
日據時期的皇民化教育,剝離了數代人對中國文化的深層認知,也模糊了基於民族、國家與文化的認同。教育變革顯得十分迫切,當局曾針對時局宣稱:「光復了的台灣必須中國化,這個題目是明明白白沒有討論的餘地」。通過去符號化、改組地方行政,在市縣分別設立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科或股並設置督學,逐漸施行同大陸相近的教育制度以進行教育「去殖民化」。以推行國語教育,少言日語,廢除日姓,拆除富有日本文化的廣告、文化建築、標語來剔除原有的日本因素。通過「發揚民族固有的精神」(智、仁、勇、誠) ,重組被不平等條約帶來的在外國文化影響下,懼外、媚外心理所造成的「中國固有文化系統的破碎」,恢復民族自信心。傳播三民主義、培養民族精神與中國文化,消解殖民時代的教育創傷,並重構「中國認同」,鼓勵學術研究,獎勵文學創新與中國化論述,試圖重新聯結大陸與台灣的文化紐帶。在國民政府與台灣各界的努力下,國語運動的推行與國族話語再造產生了積極作用。
去殖的成效與產生的爭議
抗戰的勝利令台灣民眾數十年的壓抑與苦悶得到釋放,從而引發民眾對未來的期待。但隨著大陸內戰硝煙日漸瀰漫,國民政府將精銳作戰部隊留置大陸,而選派了非精銳部隊登陸台灣。散漫佝僂且破敗的軍隊形象,讓台灣民眾感到失望。而政府部門出現的貪腐醜聞更觸動著民眾的神經;隨後因日本對台經濟的破壞,與國民政府調控不力引發了米荒,又發生了二二八事件,使得國府的政策轉向高壓,從而更造成民眾的反感。
被動去殖民化運動,也引發不同群體對自我身分的認知混亂。國語運動雖大抵消解了日本的影響,但政府「一刀切」的舉措與言論,卻不斷引發台灣民眾不滿。官方常以國語的好壞評判是否為台胞,甚至以奴化未盡阻止台灣精英參與政治,令台灣民眾在權利與身分層面產生被歧視的心理,民眾雖積極少言日語,但卻注意到政府公職人員卻多係日本留學生,或原來台灣政府的公務員以會說東洋話為榮,多以日語與台胞交談。
半世紀的殖民統治,使得台灣民眾產生了強烈的認同創傷,僅憑國語運動是難以完全彌合的,國民政府也缺乏有效的引導,單純以民族主義話語標榜傳統意識,實現對日本影響的擺脫,反令民眾陷入迷茫與困窘,簡單割裂過去與現在的反殖話語,難以產生真正的認同。
對國民政府而言,去除日本對台影響無可爭議,但國共對峙局面的明朗、冷戰秩序下的反共,似乎解除了反殖的正當性。國民黨和日本保守派重新結盟,這時思考反殖對雙方都顯得尷尬。
台灣既無法完全主導「中國」這一地緣政治的概念,也缺乏接觸東亞他國的合理性,尷尬的身分使政府與民眾引發一場自我認同的狂潮,即「小中心化」與「台灣─中國」主體論建構。民眾去日本化的未完全、再中國化的不成功,去台灣主體性的塑造,最終導致20世紀末期解嚴後,台灣民主化進程下的陸台撕裂。
無論是台灣因地域的獨立而產生的自我考量,還是陸台間聯繫密切卻始終區別的社會情境,抑或是殖民話語的持續影響、政治層面的衝擊,均對今日台灣時局產生重大影響。因對政治的失望,殖民時代的敘事悄然重現,以台灣認同為外衣,影響著台灣民眾的思維意識。政治台獨或許並未成為真正的台灣共識,但若文化台獨漸成主流,便會對統一或一個中國的話語產生劇烈衝擊,撕裂一旦完成,便會成為真正的問題。
(前者係閩南師大兩岸一家親研究院名譽院長、教授,後者係閩南師大歷史地理系學生)
附加資訊
- 作者: 王建民、蒲澤欽
- pages: 68
- 標題: 台灣光復後國民政府「去殖」芻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