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 RCEP上路對台灣經濟的衝擊│戴肇洋

正視 RCEP上路對台灣經濟的衝擊│戴肇洋

11月3日晚間中國大陸商務部宣布,已收到《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保管機構東協秘書處的通知,根據該協定規定,RCEP將於2022年1月1日,對已批准的汶萊、柬埔寨、寮國、新加坡、泰國、越南6個東協成員國和中、日、紐西蘭、澳大利亞4國,總共10國開始生效。台灣與RCEP成員皆有密切的地緣關係,無法輕忽其未來動向對台灣經濟的影響。

202110045

RCEP將調整全球經貿情勢

以全球經濟生態的角度觀察,RCEP涵蓋15個國家、22.7億人口、經濟規模高達26兆美元、出口金額達到5.2兆美元;不過,更加重要的是,RCEP除了東協10國經濟體之外,包括了全球第2大經濟體中國、第3大經濟體日本,也納入了一個新興重要經濟體南韓,是全球GDP占比三成的大型區域經濟組織。

其次,以全球貿易秩序的角度評估,RCEP未來在各國與區域內無疑將會造成「量變」,甚至產生「質變」。亦即如果RCEP與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進展順利,未來亞太區域將會扮演世界經濟發展、創新引擎,甚至成為全球最大供應鏈與消費鏈連結的區域。

此意味著,RCEP正式上路後,全球經濟生態及貿易秩序勢將有極大變化,更是國際社會所矚目之焦點。不過,令人意外的是,面對台灣重要貿易對手或競爭者皆已加入RCEP,進而可能對台灣經濟造成衝擊,政府高層官員卻是心平氣和地對外宣稱:稍早之前台灣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是較RCEP更高開放層次的自由貿易區域經濟組織,加上台灣與CPTPP成員之間貿易往來頗為密切,未來台灣成功加入CPTPP機率很高,並不需要過度擔憂RCEP正式上路對台灣經濟可能帶來的衝擊。

政府輕忽RRCEP對台影響

政府主管單位或許認為,台灣對RCEP成員的出口占比七成左右,包括電腦、通訊設備、電子零組配件、軟體、科學儀器、測試設備半導體、半導體製造設備等資訊科技產品,受到WTO《資訊科技協定》(ITA)覆蓋,可享受零關稅或低關稅待遇;再者,則是RCEP是架構在以往4個「自由貿易協定」(FTA)之上加以整合的,在此之前台灣廠商在歷經10年談判期間中,其實已經進行了妥適調整因應。

從檢視上述主管單位頗輕率的發言可以發現,在現實狀況上,並未審慎考量RCEP正式上路後可能衍生許多突如其來的短期衝擊,以及在最終結果上,缺乏警惕隨著RCEP日益深化逐漸形成的長期衝擊。這些已無法避免的挑戰,在無形中將會更進一步延伸為台灣經濟危機。

202110046

對台有短期及長期衝擊

先從短期衝擊來說,大致包括:其一,RCEP涉及服務業市場准入,如台灣金融、電信等服務業進軍RCEP市場,勢必得面對更嚴苛的挑戰。其二,RCEP對自由貿易的要求標準「層次」,雖不如CPTPP嚴格,但其以傳統工業產品為核心,關稅排除比重高達9成以上,面對日本、南韓更激烈的競爭,恐讓台灣傳統工業產品逐漸喪失中國、東協國家等重要的出口市場;若未來中、日、韓三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則勢必會對台灣出口造成更進一步壓力。其三,RCEP以東協10國為主體,在地緣政治下長期與中國形成極為密切的經濟關係,而中國可能透過RCEP深化主導東協市場,這會讓台灣的南向政策受到影響。

再就長期衝擊而言,大致包括:其一,在中國主導RCEP運作下,透過技術規格、電子商務規範等影響,未來將會衝擊台灣對RCEP的出口貿易。其二,雖然目前RCEP在全球貿易占比上落後歐盟,但近年亞太地區,尤其東協國家經濟呈現高度成長,而可能超越歐盟;加上歐盟和越、日、韓間皆已簽署了FTA,以及英國可望獲准加入RCEP,使得RCEP的影響力道更進一步延伸至歐盟及英國,未來將會重創台灣經濟升級。其三,目前台灣已簽署的雙邊FTA覆蓋占比偏低,加上參與多邊區域經濟組織受阻,在市場規模不足下,未來將會不易吸引外資及推動國際合作,導致減少與國際的接軌,甚至因難以享受開放或倒逼改革利益,而延遲產業轉型。

無庸置疑,面對國內市場規模狹小及資源能量薄弱的限制,透過洽簽FTA或參與區域經濟整合,藉此拓展出口市場,是台灣促進經濟持續成長的不二選擇。而觀察近年來台灣出口市場的占比,其中出口到RCEP占全部出口的比重持續超過5成(扣除香港部分)。因此,若要認為RCEP對台灣的經濟「不致造成太大影響」,顯然過度樂觀。

然而,迄今為止,政府將參與區域經濟組織寄希望於目前占台灣貿易金額25%的CPTPP,而忽略從提出申請,到與CPTPP成員完成諮商談判程序,將會有一段頗難以掌握的遙遠過程,絕對不是水到渠成。相對之下,目前占台灣貿易金額59%的RCEP,卻又在意識形態的糾葛下,輕忽RCEP即將生效實施所延伸的衝擊,此乃未來台灣經濟真正的危機。

(作者係台灣省商業會顧問) 

附加資訊

  • 作者: 戴肇洋
  • pages: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