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前線回溯823炮戰歷史│鄧倩倩
福建大嶝島上有一個戰地觀光園,它曾是823炮戰的主戰場。園內保存了廣播喇叭、炮陣地遺址、當地民兵的事蹟等等。823炮戰曾為世界關注的焦點,也給走過那個時代的福建前線社會和民眾,留下深刻的歷史記憶。
居無定所是戰地生活常態
福建的戰地歷史並非從823炮戰開始。1949年後,國民黨軍隊不斷襲擾福建前線沿海地區。起初,民眾的防炮意識較為薄弱,對岸打炮時,民眾還常常在陣地進行生產,冷不防地有顆炮彈飛過來,幸運的逃過一劫,如果運氣不好,就「壯烈犧牲」了。
政府號召群眾在自家周圍挖洞,作為臨時的防炮防空洞,形成群眾性的挖洞運動。但這些防空洞的品質並不高,時有不按規格執行,雨季一到多數就被沖塌。除了各家的防空洞外,還有由政府出面建造的公共防炮洞,作為地方群眾和學生的躲避場所。炮戰期間,房屋損毀嚴重的村莊,民眾都住進了坑道和防空洞,潮濕、陰暗的防空洞生活,成了民眾戰時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
1958年8月,福建前線進入緊張的戰備階段。前沿村莊的老弱幼小都被轉移到二線鄉村,被安插進後方的生產隊、食堂、托兒所、幼稚園、縫紉組等。這些群眾離開了前線並非萬事大吉,而面臨著吃和住的基本生活問題。有人回憶起後方群眾騰出房子讓他們住,幫他們安頓好生活,心存感激。但也有人因當地生活問題沒有得到解決,而無法安頓下來。
據金井鄉1959年的工作報告,統計已回前沿的群眾有800人左右,再動員轉移也不走外,當地不能完全解決糧食、燃料問題,每月數百人的疏散群眾跑回炮戰地區挑糧。居無定所是戰地百姓生活的常態。
戰備與生產之間的矛盾與協調也是戰時的一大問題,前線地區的生產勞作並未因為炮戰而停滯。特別是「大躍進」時期,軍民們和炮彈賽跑,提出「大打不幹,小打大幹,不打猛幹」口號,緊抓農業生產。
在那個時代,農民每年從勞動中只能獲得微薄的收入,而靠海吃海的生計模式基本被打破,漁業活動難以開展,但在生產隊下設有漁業隊,對成員的成分是有嚴格要求的,一般是基幹民兵,而有海外及港澳台關係的人是無法進入的。此外,1958年也正是全國掀起大煉鋼鐵熱潮的時候,後方地區大煉鋼鐵,前線則是大揀鋼鐵,也就是炮彈片。
全民支援前線工作
炮戰時期,福建前線組織了許多民工民兵隊伍。據統計,1958-1959年間,全省共動員各種支前民兵民工48.5萬餘人次,基本形成了一個地區一個師、一個縣一個團、一公社一個營、一個大隊一個連的組織格局。民工參與修築工事,民兵分為基幹民兵和普通民兵,武裝基幹民兵是要同解放軍一起參與戰鬥,普通民兵協助戰鬥,並根據需要聽從調配。男女青年民兵們組織不同的分工配合前線部隊作戰,有運輸隊、擔架隊、通訊隊、搶救隊、糾察隊等,還有婦女們組成的開水隊、炊事班、救護隊、洗衣隊、補衣隊。民兵們還要進行訓練和演習,學習軍事和救護常識。
當提到823這段歷史時,除了對戰爭和死亡的恐懼之外,參與過前線戰鬥的人大多頗有些英雄主義的情結,談及較多的或是見到某某的英勇事蹟,或是自身積極參與支援前線的工作。如晉江市圍頭村曾是炮戰的最前沿,據口述回憶,1958年8月初,圍頭村就已動員組織基幹民兵進入陣地,挖地道、築工事,開始備戰,然而,當時誰都不知道要炮擊金門。由於工事材料缺乏,有的群眾主動把自家的物資捐獻出來。炮戰打響後,民兵們加入前線的戰鬥中,一些英雄事蹟口口相傳,如基幹民兵洪建財一次能扛兩個40斤的炮彈,成為民兵的楷模。
此外,廈門何厝的小民兵,由一群10來歲的六年級學生組成,在炮火中站崗放哨、查線傳話、築工搬運等英勇表現,廣為流傳,被授予「英雄小八路」的稱號,並被八一電影廠以《英雄小八路》為名拍攝成電影。大嶝、小嶝島、角嶼也湧現許多英雄人物和事蹟,從而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為「英雄三島」。
在支前工作中,每逢年節,民眾都會進行勞軍活動,軍民關係融洽緊密。同時,解放軍也常將口糧救濟給困難的群眾。此外,來自後方全國各地的慰問物資和慰問信紛紛送來前線,還有一些文藝工作者也前來慰問演出,如梅蘭芳、田漢等著名藝術家都曾來到福建,為軍民的精神生活帶來一抹亮色。
兩邊都重視心戰宣傳
在823炮戰中,心戰宣傳是雙方特殊的一種對話方式,目的是向對方表明立場和進行意識形態的宣導。早期,福建前線的民眾參與放風箏或竹排竹筒,將心戰物資和宣傳品綁在其上,順風或順水地送到對岸,稱為「空飄」或「海漂」。後來在「單打雙停」期間,開始打宣傳炮發散傳單,據統計,福建前線部隊每年平均發射一萬發左右宣傳炮,500萬份傳單,直到1978年年底止。對台的心戰物資小至針線、糖果,大至好煙好酒。宣傳單的內容包括毛澤東語錄、安全通行證、反抗美蔣統治、《告台灣同胞書》、來大陸投誠的事例、兩岸一家親、國民黨軍在大陸的親屬信件等等,用以鼓勵對方投誠,表達盼望統一的立場。
同時,對岸也向大陸投送了諸多傳單和物資,宣傳台灣的農業、漁業、工業等經濟發展迅速,人民生活水準高,投送了如收音機、手錶、巧克力、罐頭等這類在當時大陸尚屬罕見的物品以及生活用品。但是大陸民眾拾到這些東西是不能受用的,而要主動上繳。
除此之外,兩岸還利用心戰廣播互相喊話。早期福建前線在廈門、大嶝、角嶼、黃岐半島等地設立了4個有線廣播站,分別對大金門、小金門、大擔、二擔、馬祖等島上國民黨軍進行廣播宣傳。
1958年8月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建前線廣播電台在廈門創立,電台設置有語言節目和文藝節目,緊密配合前線的軍事鬥爭。廣播的內容主要是對台灣當局的攻擊和對台灣民眾生活的同情,如「台灣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云云。但到了後期,兩岸對峙的氣氛有所緩和後,廣播節目也有了一些柔性的廣播,如提醒對岸「下雨收衣服」等等。
1979年元旦,對金門廣播在原來的「台灣同胞、國民黨軍官弟兄們」稱呼前面加上了充滿親情的「親愛的」,也就在這一天,國防部部長徐向前宣布停止炮擊金門。
如今兩岸早已實現了三通。金門地區有個笑話說,老一輩的當地人用方言彼此問候時,不是問「你吃飽沒?」,而是問「最近有去廈門嗎?」雖然戰爭給兩岸社會留下了傷痕,但一衣帶水的地緣、血緣關係是無法斬斷的。也正是走過那個戰火紛飛的時代,兩岸人民應更加懂得珍惜現在的和平。
(作者係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歷史所碩士)
附加資訊
- 作者: 鄧倩倩
- pages: 28
- 標題: 福建前線回溯823炮戰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