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川金會」談東亞情勢及中美台關係│編輯部

從「川金會」談東亞情勢及中美台關係│編輯部

時間:2018年6月14日

地點:觀察雜誌社會議室

 

主持人:紀 欣

評論員:

張麟徵(台灣大學政治系名譽教授)

劉順達 (韓國信昌大學榮譽教授)

湯紹成 (政治大學國關中心美國所研究員)

王高成 (淡江大學國際研究學院院長)

李中邦 (日本問題研究者、本刊主筆)

20180590708

 

紀欣:引言

6月12日,在新加坡舉行的「川金會」歷史性會議,雙方並簽署了聯合聲明,川普承諾為北韓提供安全保證,金正恩承諾將致力做到朝鮮半島無核化,另外,美朝將建立新的雙邊關係,合作在朝鮮半島建立長久穩定的和平機制,找回戰俘和失蹤人員遺骸。川普還在會後的記者會上表示,未來將停止美國與南韓的聯合軍演,且希望有朝一日將駐韓美軍撤回。

此次座談會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請評論人先就聯合聲明內容來看,美朝雙方是否各取所需?是否各自做了某種讓步?例如,過去美國堅持北韓必須「完全、可驗證且不可逆轉的無核化」(CVID),但聯合聲明並無相關陳述,也沒有時間表;又例如,金正恩希望美國解除對北韓的經濟制裁,但聯合聲明未提及,川普在記者會上也表示暫時不會解除。

另外,川普在記者會上稱將停止與南韓的聯合軍演,甚至未來可從南韓撤軍,這有幾分可信?果真如此,是否會引發日本、南韓擔心美國將削弱在亞洲的軍事部署?

以下請各位學者先就「川金會」對東亞情勢可能產生的影響表示意見。

張麟徵:成功勾勒出朝鮮半島未來框架

「川金會」舉世矚目,兩位領導人本來是歧見很深的兩方,竟直接見面會談,這非常特殊。會後結果,美國、亞洲的評論普遍認為4點共識空洞。我認為,這樣的批評過苛,因為從發起到舉行時間匆促,僅幾十天且中間數度反覆轉折,一般談像廢核、重建朝鮮半島政治秩序、美朝建交、美國保證朝鮮的安全等,這麼大、這麼多的議題都需要籌備很久,況且,元首峰會都是從基層的對口單位開始談,然後向上層延伸,得出雙方都同意的方案,首長們再出來拍板簽署,但這次很不同,兩個人肯在這麼不確定的情況下就舉行,主要是因兩個人都需要這次的作秀機會。

對川普來說,一是他可以在美國對朝政策、解決朝鮮問題上留下歷史紀錄和定位,以前美國總統都不願意做;二是美國期中選舉將至,如選不好,會對其連任投下陰影,再者,川普上任後,無論國內、國際的很多政策都引發爭議,他自己又有通俄門、緋聞,因此找個聚焦點,而自己能在那舞台風光表現,可將此前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這次新加坡峰會,川普中規中矩地把峰會開好,是他急於達到的目標。

對金正恩來說也一樣,峰會能開成,他就能超越以前也想單獨跟美國總統會談的祖父和父親,在朝鮮歷史地位上取得有利地位,也可維護金氏政權及朝鮮的安全,這對金正恩很重要。他剛上台時,就提出核武與經濟並進的政策,核武現已發展成熟,有核彈頭、投射的載具,可告一段落,再走下去,國際壓力更大,處境會更艱困,如果想長久統治,必須獲得人民的支持。

金正恩近日的表現令人刮目相看,沉穩、有手段、也心狠手辣,現在他想在經濟上做點事,改善人民的生活,由於他在發展核武上埋頭往前衝,受到國際制裁,而且核武不僅對中國也構成嚴重威脅,還惹來美軍部署「薩德」等更多的精銳武器,使得大陸轉而支持聯合國安理會的制裁,朝鮮經濟益發窘困,順利召開「川金會」,對金來說,可減緩國際上對其經濟制裁的壓力。只是,川普要求棄核有了成績才解除制裁,我認為他應該放鬆一些。

我自始至終都不認為「川金會」會產生具體詳實的結論,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辦成,也勾勒出一個未來要達到的框架、目標,已經非常不容易。

劉順達:金正恩確有棄核的誠意

從5月初到6月上旬,可看到美國從川普、蓬佩奧到波頓一連串的表演,但完全沒看到金正恩公開說一句話,到了新加坡,也沒聽他針對棄核議題說什麼,只見會後有四項協議,其中一項「致力朝鮮半島全面非核化」,這在「板門店宣言」裡已經有了,川金二人只是重複一遍。

「川金會」能得到這樣的結論,應該說是過去一段時間,北韓副外長崔善姬、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副委員長、統一戰線部部長金英哲的談話,以及他們跟美國雙方的隔空喊話,再延伸至崔善姬與美國駐菲律賓大使金成(曾為駐韓大使,是韓裔,通韓語)磋商的結果。這些議題,在板門店談了7次,到新加坡11日夜晚,他們都還在談。

所謂的「完全、可檢證、不可逆、去核」(CVID)雖未在聯合聲明裡出現,但川普及蓬佩奧次日的談話顯示,「無核化」其實已包括了CVID內容,亦即川金在單獨會談,或雙方的擴大工作會議中已充分溝通。川普之前曾說,會面一分鐘不對盤就走人,而川普願意繼續談,就是信任金正恩棄核的誠意。我也相信金正恩有誠意棄核。

5年前,金正恩在勞動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說,要核武,也要經濟。核武2017年底已完成,因此,他在2018年元旦的新年祝詞明白地說,今後要專注在經濟發展上,他要讓朝鮮人民在2020年底前吃得飽、穿得暖。「川金會」就是他跨出的重大一步。

我們也要注意到他的幕僚,像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委員長金永南等人,他們是從金正恩祖父、父親時代就在政府機構、勞動黨內擔任要職,他們積累了相當的經驗和智慧,對美國有很清楚的了解。

金正恩也許有點個人的聰明,但我認為,在「川金會」幕後,他的智囊、老幹部也扮演了重要角色。簡言之,今天的成果,是北韓上下群策群力得來的。

湯紹成:東亞格局開始新的蛻變

「川金會」前,美方就拋出無核化、美朝關係正常化、朝鮮半島和平幾個議題,結果這三項都有了框架,再附加上美軍遺骸處理,給會談加分。

我認為,川普的風格是「漫天叫價,就地還錢」,開始時講得很兇,真正做的時候又會讓一點步,而他對金正恩的印象似乎不錯。

CVID有三個層面,一是步驟,二是範圍,三是主角;CVID要怎麼做,美國最初說要一步到位,後來把先決條件變為最終目標,亦即,美國已不太堅持步驟;美國要CVID,那美軍設在韓國的武器裝備包不包括在內?主角則是由誰來談,現在是美、朝,那以前「六方會談」裡的中國大陸、南韓、日本、俄羅斯呢?以後會不會需要大家都加進去?這些都沒確認。

目前美朝對CVID各自表述,我認為「魔鬼藏在細節裡」,這只是開端,未來充滿變數。金正恩與北京重修舊好不簡單,也顯示他的策略很有條理、步驟。之前,他連續把與北京關係不錯的父輩老臣張成澤及親哥哥除掉,又對北京支持安理會的制裁大表不悅,直到最近幾個月才為了「川金會」與大陸重歸舊好,兩度赴大陸訪問。金正恩這次是坐李克強的座機去新加坡,大陸還派了戰機伴飛,開放飛航空間,大陸給予金正恩極上乘的禮遇、呵護,予人感覺「陸朝一家親」。

我認為大陸在這次「川金會」的表現是高深莫測,無所不在。大陸沒出席「川金會」,但幕後的運籌帷幄到處可看到北京的痕跡,而且是以你為主,為我所用。金正恩在檯前,但打的多半是北京牌,陸金相互取暖,也增加了日後金正恩、北京跟美國談判的籌碼。

川普盡想著拿諾貝爾和平獎,此前救回北韓關押的韓裔美國人,就已使川普聲望上升不少。其次,川普很想推翻掉前任總統的所有政策,特別是歐巴馬的政績,譬如伊朗核協議,歐美中都跟伊朗談得好好的,川普硬要打破。他又認為,前面的總統都搞不定北韓,只有他能搞定。總之,川普有反骨的個性,他就是用這種方式來塑造個人的風格。

南韓本來也想參加川金會,形成三邊會談,應該是美國不願意,顧忌文在寅搶走鎂光燈。還有就是俄羅斯,會前俄國外長拉夫羅夫曾去平壤見金正恩,牽線敘利亞總統訪問北韓,拉抬北韓的國際地位,不知道這會不會把事情弄得更複雜?俄國在東北亞區域本來很弱,但始終有企圖,未來會如何發展,有待觀察。再者,如果以後金正恩與美國走得太近,會對其他國家產生何種影響?也需要再觀察,不過,可肯定的是,東亞格局在「川金會」後開始新的蛻變了。

王高成:朝階段性棄核 美朝將相互配合

北韓發展核武主要是一種手段,即自保,遏阻美國對它的攻擊,但它為此付出極大代價,尤其核武發展得越成功,遭受到的反制力量就越強。歐巴馬時執行的是戰略耐心,不能打,就只好使出不甚全面的經濟制裁,因為中國大陸、俄羅斯和北韓仍有經濟來往。

而川普很不一樣,他對北韓強加壓力,而且中、俄後來也不樂見鄰國發展核武,遂也支持經濟制裁。因此,金正恩面臨關鍵時刻。軍事發展已有成果,可是,如果繼續發展核武,經濟困境會越來愈嚴重,擁有核武只能保障安全,不能保障發展,接下來,安全也會出現問題。我覺得金正恩是個有抱負的政治人物,決心帶領北韓走一條不同的路。他今年初的談話顯示他思維改變。

對川普來講,美國對北韓的政策也走到極點了,軍事恫嚇、經濟施壓都做了,接下來要有成效,只能採取軍事行動,但這大家都反對,而且一旦展開,後果很難逆料,亦即,川普也有困擾。

長久以來,美國願意談的前提是北韓要放棄核武,北韓這次也釋出棄核意願,這就給川金會創造了機會。中間有短暫破局,是因川普幕僚裡的鷹派副總統潘斯、國安顧問波頓一再講要循利比亞模式,北韓完全棄核後美國才願意談,對北韓來說,棄核是談判籌碼,如沒獲得美國實質的保證或相對的作法,北韓不會輕易放棄核武,因為對內無法交代,動員了那麼多人力,又承受經濟制裁,沒得到任何東西就棄核,就算金正恩是威權領袖,對內也會面對同志質疑。川普那封說暫時不談的信,寫得出奇的客氣,而金正恩很快反應,且找文在寅又見了一次面,表示他還是願意談,可見雙方都不願破局。

川普要的是面子,也希望對期中選舉有利。金正恩考慮的則是北韓人民真正的需求。會談結果讓各方有點意外,認為實質性的東西不多。我認為雙方是有歧見的,美國的姿態太高,或許是因金正日時代北韓曾答應過棄核,後來又恢復了,但那責任不完全在北韓,例如柯林頓曾承諾給予經濟援助,後來沒履行,北韓也覺得受騙。

以下對4項協議,提出我的意見(1)雙方將依循兩國人民對和平與繁榮的共同渴望,致力建立新的美朝關係。這表明除了建立良好關係,二國還可能建立正式邦交。(2)雙方將共同努力建立朝鮮半島一個持久且穩定的和平機制。這包括以和平協定來取代停戰協議。(3)再次確認4月27日簽署的板門店宣言,北韓承諾致力朝鮮半島全面的非核化。這是北韓的底線,重申板門店宣言不僅是對南韓的尊重,也說明跟美國談也是以此為基礎。(4)美國與北韓承諾搜尋(韓戰)的戰俘與失蹤士兵遺骸,並立即歸還其中已辨認身分者。這是原先大家沒想過的,很軟性,也很討好,等於奉送了川普一項功績。 

川金二人似乎都肯定這次會晤,蓬佩奧隔周就開始跟北韓高官繼續會談。美國要求北韓全面棄核,北韓要的是階段性、互惠的棄核,但我認為他們會相互配合。第一,川普是個不太能信任的人,北韓會小心應付。第二,北韓必須從外部有所得,才能在內部持續推動。我對未來是樂觀的,兩位領導人都很有決心,我們可以耐心地看待後續發展。

李中邦:日本被邊緣化,沒施力點

由於近年北韓不斷研發核武、試射飛彈,鄰近的日本備感威脅,也密切關注著北韓的動態。日本一直在聯合國安理會追隨美國,倡議嚴厲經濟制裁北韓,如提案沒通過,日本甚至自行單獨制裁。去年8月28日和9月15日北韓兩度試射飛彈飛越日本領空,11月29日成功試射「火星15」洲際彈道飛彈(ICBM),日本對北韓的感冒達到頂點,卻又無可奈何。

但今年來北韓明顯改變,快速與南韓和解、合作,並開始醞釀「川金會」,中、美、南北韓互動熱絡,日本突然發現在這演變中被邊緣化,沒有切入點和施力點,它不斷公開質疑北韓是在唬弄國際以「爭取時間」,首相安倍4月去了華府一趟,要求美國繼續對北韓施加最大壓力。

5月底川普、蓬佩奧見到北韓金英哲之後,改口「不再說施加最大壓力」,造成安倍緊張,不僅在G7前又去華府與川普再鞏固、確認共識,還在G7領袖會議上主導北韓議題,央請與會各國領袖支持CVID,要求北韓廢除核武、飛彈等大規模破壞性武器,並解決綁架問題。安倍那麼急於表現,其實也是著眼於9月的自民黨總裁選舉,挽救自己低迷的聲望。

「川金會」順利落幕後,安倍迅速由「壓力路線」轉變為「對話路線」,他表示希望會晤金正恩,並派人於6月14-15日在蒙古舉行的「烏蘭巴托對話」與北韓接觸,其如意算盤瞄準9月在海參崴舉辦的「東方經濟論壇」,如果金正恩出席,或許就能促成「安金會」,為黨總裁選舉加分。

不過,從日朝以往的關係和日本的表現來看,金正恩未必買帳。首先,韓戰時阻擾金日成統一朝鮮的美軍後勤基地在日本;1965年日本與南韓簽署《日韓基本關係條約》,雙方建交,日本給予南韓無償經濟援助3億美元、借款2億,幫助了南韓經濟發展,但跟北韓一直沒建交,且整個冷戰期間日本都配合美國,與北韓對峙;1991年蘇聯崩潰,1992年中韓建交,北韓驟失後盾,經濟也被南韓拉開距離,便開始以研發核武作為生存之道,從那時至今,日本都是在國際社會發起制裁的急先鋒,金正恩心知肚明。

日本自詡使北韓達成無核化、解決綁架問題的王牌是「經濟援助」,聲言北韓不解決綁架問題,就絕不提供經援,川普也確實說過,以後支援北韓經濟發展是中日韓的事,但目前北韓貿易90%靠中國大陸,將來給予最多援助的應該還是大陸,而不是日本。因此,北韓應該不會太在乎日本。

最後,川普數度代言提及綁架問題,儘管金正恩沒有明顯回應,仍燃起安倍政府解決的希望,但重要的是,北韓認為2002年9月、2004年5月時任日本首相的小泉純一郎兩次造訪平壤,北韓已告知綁架受害者已有多位去逝,後來也送回部分受害者,綁架問題「已經解決」。因此,就此問題,日本與北韓認知差距很大,不容易有共識。何況,金正恩目前最在乎的是朝美的後續談判與關係調整,綁架問題恐怕短期內還排不上日程。而且,北韓應不會忘記得先「清算日本殖民統治的歷史」。

紀欣:中國將持續發揮重要作用

大陸外交部12日發布聲明指出,中方將支援朝美雙方落實共識,使「政治解決半島問題成為可持續、不可逆的進程」,王毅外長更強調,任何人都不會懷疑中國「發揮的獨特和重要的作用,這個作用還會繼續下去」,請問您們如何解讀這些話?大陸最希望在朝鮮半島達成的目標有哪些?「川金會」後是否會朝著這些目標前進?

另外,朝鮮半島形勢出現緩和,是否會牽動中美台關係?6月12日,AIT內湖新館落成典禮,剛好與「川金會」同一天,美國來台官員層級不高,AIT理事主席莫健也明確表示美國堅守「一中政策」,但美國為掣肘中國大陸,已不顧一切加碼打中美貿易戰,也擺明不會放棄打台灣牌,而「親美反中」的民進黨政府恐怕不僅會配合美國,還會積極利用美國國會先前通過的美軍艦可停泊台灣港口、《台灣旅行法》、2018及2019國防授權法等法案,搞各種小動作,製造中美間的更大衝突。

座談會第二階段,請學者就「川金會」後中美關係、美台關係、兩岸關係的可能走向表示意見,也請就蔡英文政府應如何作為才能改善兩岸關係提出建議。

張麟徵:新加坡、中國大陸是大贏家

川金會能成局,大陸幕後出力最多。一個半月內,金正恩去大陸兩趟(編按:6月19日金正恩已第三度造訪大陸,並且是去北京),雙方必然有討論東亞情勢,習近平不僅支持金正恩的決定,並且面授機宜。會後大陸外長王毅那番話相當中肯。

我認為,「川金會」檯面上受益的是川普和金正恩,但私下的贏家有兩個,一是地主新加坡,它只花了點錢,卻可大打知名度,招徠觀光客,又彰顯李顯龍的外交身段。二是大陸,大陸贏的不是表面,是骨子。以和平、談判政治解決朝鮮半島問題、北韓停止核試及試射飛彈、美韓停止軍演,大體上是往大陸規劃的方向前進。大陸的收穫在於:金正恩要做什麼,還是得先向中國請益;北京借美國之手,抑制住北韓的核武威脅乃至棄核;現在北韓經貿全靠中國,未來北韓應會學中國模式發展經濟,這樣北韓就沒有跟中國唱反調的底氣。之前台灣有人評估,「川金會」後大陸就會被邊緣化,這些都是綠營期望的心理投射。

至於輸家,我認為頭號是日本,安倍兩次見川普,但川普根本沒重視日本的要求,美日關係大不如前。二是南韓,因為川普冷不防未事先知會韓方,就逕自宣布停止美韓軍演,雖然文在寅追求兩韓統一,翌日地方選舉也大勝,但美朝間缺乏互信,北韓棄核又會是個漫長的過程,南韓需要充分的軍力防備金正恩出爾反爾,而川普此舉是很傷盟國的。美國過去一向都是「美國優先」,但對盟邦會有所包裝,而現在的川普不包裝了,諸多作法令盟國傷透腦筋。

朝鮮半島這樣的發展應正點醒蔡英文,文在寅可以將朝鮮半島情勢轉過來,金正恩可以將劣勢變優勢,登上國際舞台,台灣難道沒有機會?台灣國安人員放話,亞洲太平洋之弧的第一個熱點朝鮮半島解決後,下一個就是台灣,美國軍艦、航母就會來台灣海峽,支持我們。這種說法太天真了。 

台灣不應該被表面上的發展所迷惑,因為國會通過的各項法律都涉及外交問題,需要川普拍板,川普不可能在兩岸問題上一路走到黑地挺台灣,看AIT內湖新館的揭幕就可以知道,派來的是主管文教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她雖是正式官員,但不是閣員,也不主管亞太事務,因此大陸也就算了。

還有,今年4月,AIT前處長楊甦隸投書台灣媒體說,新館將設立「陸戰隊之家」,信誓旦旦講「美國陸戰隊使館警衛隊」(MSG)會進駐,但現任的梅健華說維安措施跟現在一樣,沒有改變。要知道,如果美國真的派陸戰隊來,那就等於美國推翻了「一中政策」,美國派陸戰隊到世界各國的使館維安是很普遍的,但美國跟台灣沒有外交關係,不能那麼做。況且,台灣是全世界最親美的地方,根本不用陸戰隊。

從這兩個動作可知,美國很在乎大陸的反應。如果美國真的跨過大陸的紅線,大陸不會玩假的。因此,美國好像頻頻在挪紅線,但挪不動,因為這些到最後要不要執行,川普必須考量,他粗中帶細,我認為他不會這麼做。台獨只是空歡喜一場。朝鮮半島應可給台灣啟示,但我認為蔡英文是不受教的,如繼續亂搞,最後只會加速兩岸攤牌。

劉順達:南韓執政黨大贏改寫南韓政治

我倒認為「川金會」的結果,全世界最高興的人就是文在寅。我覺得,習近平、文在寅分別與金正恩兩度會面,一定向金正恩傳授了一些與川普打交道的心得。  

大陸和北韓過去一直要求美國停止軍演、撤駐軍,川普這回說軍演太花錢應該停,正合他們的心意,其實這是兩韓改善關係後必然會走的方向。

文在寅6月21-22日藉著世足賽去俄羅斯見普丁,就表示川金會並未忽視任何四周相關的國家。川金會的聲明是照著中國大陸所說的路線在走,我認為,大陸可能想恢復「六方會談」。  

南韓本來就有左派、右派之分,1980、90年代的總統及李明博、朴槿惠是親美的右派,如果他們主政,就不會有文金會、川金會;金大中、盧武鉉、文在寅則是反美親北的左派,兩派在地方上也壁壘分明,但6月13日的地方選舉,文在寅領導的左派執政黨成功打進了右派的地域,這是南韓政治史上破天荒的大變化,大幅提高了文在寅的聲望和民意支持度,也有利於國會修憲,把總統任期由5年一任、不得連任,改為4年一任、可連任一次。 

過去金大中、盧武鉉都是任期尾聲才在改善兩韓關係,儘管與金正日簽署了宣言,卻都沒時間落實。文在寅一上台就抓住金正恩轉變的契機,接下來兩韓軍事會談、體育會談、紅十字會談等日程都排好了。我認為,「川金會」應該是在「文金會」就講好的下一步。我認為,文在寅跟北韓、大陸親近,川普會擔心失去南韓,所以現在也有一說:中美在朝鮮半島博弈爭南韓。

王高成:中美基本架構,台撼動不了

暫停美韓軍演應該是雙方的默契,聲明裡沒有,會談中一定有談,而決定由川普講出來。有人說,川普讓步太多,但軍演今天可以說暫停,以後隨時可恢復。至於從南韓撤軍,川普也說現在做不到,將來或許可以做到,而且,撤軍也不一定是全撤,可以撤部分。

中國大陸一直希望朝鮮半島無核化、和平穩定,尤其,大陸經濟制裁北韓時,自己的損失也很大,幾乎失去一個由韓戰結下的血盟之邦,但大陸不希望北韓發展核武,金正恩一表示考慮棄核,雙方關係就大幅改善。金正恩很聰明,美國畢竟是體制不同的國家,不可以完全信任,而跟中國還是有共同利益,而且未來北韓要經濟發展、對外開放,學習中國模式較為妥當,我覺得金正恩頗想扮演像鄧小平當年的角色。

中國因經改成功國力更強後,安全及國際影響力隨之提升。未來北韓在安全及經濟上需要中國的協助,因此,中國的影響力還會越來越強。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可以給北韓很多實質上的支援,而北韓是個新的處女地,有很多投資的機會,對大陸東北的區域經濟會有所幫助。

關於朝鮮問題是否會牽動中美台三方的議題,必須說,北韓棄核不會一天完成,它需要經過一段時間協商、配合,分階段地做,川普當天多次對中國表示感謝,顯示他也知道大陸對北韓有莫大的影響力。而且,美國在全球有許多議題需要與中國互動,中美關係是既競爭又合作。美國看的是整體,台灣只是美國利用的一張小牌,美國會對台略施小惠,但也不足以改變大局。中美關係一直會維持基本架構,不會翻轉,也不會支持台灣跟大陸衝突。如果美國搞小動作,中國自會有應對方式。

就如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原先看起來是鷹派,上任後卻成了務實派,他說美國「一中政策」沒有改變,因此,蔡政府對美國的期望不切實際,打美國牌到頭來可能台灣自己受傷,因為大陸一旦反制,美國不一定會怎樣,但台灣一定會受不了。

湯紹成:台灣只是美國的工具

美國在911之後,需要世界各國幫忙一起配合反恐,暫時擱置了圍堵、抑制中國的政策,十年後反恐告一段落,美國又回頭來拉攏各國跟中國對抗競爭,台灣是在這種情形下被美國挑中的,但這對兩岸關係不利,台灣跟美國走得越近,兩岸關係會越僵。蔡政府如果自己不能扭轉情勢,以後台灣恐怕未戰先亂。

台灣對大陸是核心利益,對美國則是工具利益,工具利益可大可小、可進可退,核心利益是永遠不會變的,也就是說,中美兩大勢力在台灣角力的出發點有很大的差異。

從過去的脈絡來看,如果大陸在朝鮮、伊朗之類的國際問題上協助美國,美國對台灣的態度自然會有所變化,大陸在國際上可打的牌很多,美國也需要大陸協助,蔡英文如一味地拒絕「九二共識」,繼續押寶美國,只會把路越走越窄。

李中邦:美韓停軍演,日憂心忡忡

川普突然宣稱停止美韓聯合軍演、未來削減駐韓美軍,韓國起先也感到錯愕,但隨後就表示理解:為了使北韓實踐非核化,「軍事壓迫必須彈性變化」;而日本政府卻認為,這對國防環境影響很大,擔心造成美軍嚇阻力下降,對日本防衛是負面的,也怕美國連美日韓3國進行的飛彈防禦等共同訓練也要停止。同時,川普這次說駐軍費用負擔很重,大概將來也會把削減駐日美軍搬上檯面。

北韓擁有射程範圍涵蓋日本的短、中程彈道飛彈,不過,川金共同聲明裡未觸及,日本私下頗有微詞,其實之前就曾加碼要求,北韓除了棄核外,「所有射程的彈道飛彈都要廢棄」。日本對北韓依舊強硬,自衛隊統合幕僚長河野克俊表示,以神盾艦、愛國者飛彈警戒北韓發射彈道飛彈、監視北韓船隻有無走私的態勢並未改變,美日聯合軍演照舊舉行。

以往,日本提升軍力及希望修改憲法第9條,都是拿中國和北韓威脅作藉口,如今北韓已表示願意棄核,半島緊張情勢緩和,日本是否會隨之放緩軍備?還是轉而更集中炒作中國威脅?這些是否會反映在修憲的幅度上,都是日後要觀察的課題。

附加資訊

  • 作者: 編輯部
  • pages: 18
  • 標題: 從「川金會」談東亞情勢及中美台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