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不應走向「納粹化」│林明正

民進黨不應走向「納粹化」│林明正

台灣受到反共教育的影響,多數人把跟「共」扯上關係的事物視為負面的代名詞,例如有人批評民進黨「跟共產黨一樣搞文化大革命」。這其實是錯誤的類比。仔細研究會發現,民進黨執政兩年來,已逐步走上納粹法西斯化。

20180580605

迫害特定族群

民進黨之所以是「納粹法西斯」的第一個特點,就是同樣用種族主義迫害特定族群。納粹先以「日耳曼人是優等民族」這樣的種族論調,取得多數德國人的支持,同時為了將階級矛盾轉嫁到猶太人的身上,因此將猶太人批為「低等民族」、「人民公敵」(Volksfeinde),使得德國人民仇視猶太人,最終促成了對猶太人的徹底迫害。

民進黨的手法與納粹如出一轍,在島內利用省籍情結迫害外省人,「外省豬」、「中國豬」等名詞層出不窮,把外省人打為「中國難民」,說他們占盡台灣便宜,是一群吃台灣米、喝台灣水,卻不知感恩的「非我族類」。這種手法激化了本省與外省族群的矛盾,而靠族群對立所催出來的選票,成為民進黨最大的政治利潤。

受省籍矛盾影響最深的是外省第三代,其中意志堅定者被迫孤軍奮戰獨自面對;意志不堅者就產生「伊底帕斯情節」,痛恨自己的背景與出身,希望透過全身淋滿父祖鮮血的方式,受洗重生,成為一個「新台灣人」,其實是激進的外省台獨份子。

暴力奪權 獨裁執政

在仇恨的滋養下,社會從內部矛盾激化為敵我矛盾,既是敵我矛盾,那彼此之間就只剩下你死我活,一般群眾也被教育成盲目的支持者,對於非理性的行為逐漸不在意。

1923年11月9日,日趨成熟的納粹發動了啤酒館政變(Hitlerputsch),無獨有偶地,民進黨也「支持」了暴力占領立法院的太陽花運動,啤酒館政變與太陽花運動雖都以失敗告終。但也同樣都促使納粹與民進黨,在隨後的選舉中得利,逐步取得執政權。

民進黨與納粹有志一同,一取得執政權後,便立即著手擴權。納粹透過「國會縱火案」將恐懼販賣給人民,在恐懼的催使下,通過了《國會縱火法令》(Reichstagsbrandverordnung),逐步壓制人民的各項自由。甚至跳過憲法,另外設置一個受納粹掌控的「人民法院」(Volksgerichtshof),專門審理政治案件,透過司法權壓制所有反對的聲音,最後通過了《授權法》(Ermächtigungsgesetz),完成其獨裁統治。

在21世紀的今天,民進黨要完全照抄納粹的方式有所困難,但其販賣恐懼的手法大同小異,民進黨到處宣揚「台灣有5,000個共諜」,製造恐共氛圍,再透過任命政治立場鮮明的監察委員,恫嚇司法,使其可以集行政、立法、司法大權於一身,整個台灣社會也就任其予取予求。

瘋狂掠奪人民資產

納粹集大權於一身後,搖身一變從工人的支持者,轉變為資本家的保護者。 1933年納粹政權高調慶祝完第一個五一勞動節後,納粹衝鋒隊便占領了自由工會的辦公地點,沒收了自由工會的財產,之後更立法解散自由工會,將所有的自由工會強行合併到受納粹所掌控的德意志勞工陣線(Deutsche Arbeitsfront)裡,同時也取消了工人罷工的權利。

為了安撫工人,納粹擴大了有薪休假,同時大力推行社會保險,提高國民的社會福利,一時間,似乎過去只有資產階級才能享受的休假旅遊,現在所有工人也可以享有。只是,現實是殘酷的,德國財政根本無力支付這些支出,德國人享有的福利,其實是來自於對猶太人的掠奪。納粹提出名為「雅利安化」的政策,以國家名義,將猶太人的財產強制沒收為政府財產。掠奪完國內的猶太人還是入不敷出,只好向外擴張,繼續掠奪占領區人民的財產,最終導致二戰的爆發。

民進黨當權後同樣立即翻臉,把原本保證的「兩例休」改為「一例一休」,後來連「一例一休」也毀棄,所有對勞工的競選承諾都成了廢紙。

為了安撫支持者,民進黨也得尋找出氣筒,但又不敢公然掠奪外省人的資產,就選擇與外省族群關係密切的軍公教下手,其他和國民黨有關連的團體,如婦聯會、救國團,都成了「轉型正義」的對象,最後連那些不聽命於民進黨的團體,如農田水利會,通通無法倖免,全部成為民進黨掠奪的標靶。

納粹的暴行,直到戰火摧毀了家園才被終止。如今民進黨在台灣島內的倒行逆施,要到何時方休呢?台灣人民難道要為了少數人的台獨理想,變成神風特攻隊,跟台獨一起「總員玉碎」?這個問題,值得所有台灣人民一起思考。

(作者係本刊主筆、獨立評論人)

附加資訊

  • 作者: 林明正
  • pages: 14
  • 標題: 民進黨不應走向「納粹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