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台商在中美科技博弈下的選擇│戴肇洋
中美兩國領袖11月14日利用在印尼召開G20的機會,舉行首度面對面的會談,雖未將美國的《晶片與科學法》(Chips and Science Act)圍堵中國科技作為會談焦點,但難掩中美已經從貿易的糾葛,提升為先進科技的較量。
中美兩國過去透過增加貿易,促進全球經濟成長;不過,面對全球疫情持續、經濟衰退及通膨等不利因素的威脅,如何維護好本國的利益,已成為兩國的優先考量。
2021年1月拜登上任後,他的對中政策思維雖遵循了川普時期的路線;但過去一年多來,美國不僅通過了《晶片與科學法》提高晶片製造能量,也推動了美台日韓「晶片四方聯盟」(Chip 4 Alliance),甚至採取了「長臂管轄」(Long-arm Jurisdiction)措施,拉攏盟國共同打擊中國的科技發展,進而阻止中國科技產業成為全球的霸主。
拜登提高對中科技管制
回顧2018年3月美國對中國掀起貿易戰後,在對中科技管制上要求外國企業在其轉用於政府及軍事的科技或軟體產品上,如果其中「美製」科技元素含量占總值的比重超過25%,就必須接受美國的監管,以直接斷供中國科技的「外國直接產品原則」(Foreign Direct Product Rule, FDPR)為政策。不過,川普政府對中國的半導體管制禁令僅限「華為」;拜登政府則包括:人工智慧(AI)、超級運算、28家中國實體淪為「華為第二」、31家中國實體列入「未經核實」(Unverified List)清單,並要求其相關中國企業在60天內須允許美國官員進入檢查,甚至要求美國公民、永久居民不得在中國半導體業界工作。
因此,國際社會普遍認為,這些可能是美國對中國科技發展採取的最嚴格斷供政策,而且是中美科技戰火煙硝最濃厚的時期,針對中國發展較為先進,有望主導全球的產業採取更精準的打擊,其打擊規模之廣、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頗令國際社會震驚。
台灣半導體供應鏈成苦主
面對中美兩國科技博弈急劇升溫,美國半導體產業雖受到影響,卻也讓台灣半導體產業成為受害的「苦主」,連帶對高度依賴三角貿易營運的台商遭到衝擊。按照美國最新的出口管制規範,在未先取得美國政府的許可下,不得將具有美國科技元素含量總值超過25%的產品與相關生產設備輸往大陸,這將造成兩岸合作所建立的半導體供應鏈瓦解,甚至在沒有其他的選擇下,移轉生產基地。
依據海關過去20餘年來的統計顯示,電子、資訊通信產品出口占整體的比重超過半數,其中又以積體電路為大宗產品。若以2021年為例,以積體電路為主的台灣半導體產品出口,占整體出口的36%,其中輸往中國大陸(包括在大陸投資的台商)的占比超過六成以上。亦即在美國對中出口管制禁令下,勢必波及台灣整體出口超過兩成以上,是台灣難以承受的災難,不僅將會衝擊半導體產業相關廠商的營運,而且可能波及經濟成長的動能。這些現象從最近數月與其相關類股,不論是上游或是下游的股價表現,無一倖免而都遭到重挫可見端倪。
很顯然地,面對中美從貿易爭端不斷升溫至科技對抗,以及過去六年以來台海持續緊張,台商在營運上如夾心餅乾受到兩面衝擊,難以繼續將中國大陸作為唯一的生產基地,或是無法在「保稅」交易下,透過既有的外銷出口模式,能夠輕鬆獲致豐厚的利益。不過,最近「工業總會」針對大陸台商的營運調查發現,過去台商以中國大陸為生產基地、美國為終端市場的產銷型態,受到美中衝突、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波及,在大陸「有根」的台商中,雖不到一成(9.3%)希望轉移產能,但在上述因素影響下,將會採取「中國+1」的模式策略布局。
大陸台商營運須升級轉型
此一數據背後反映的是,絕大部分大陸台商並未放棄中國市場,但在產能及環境的完整性、潛力性考量下,選擇留守中國的同時,將會透過分散風險措施,尤其以東協國家為主要目標,以降低各種因素的衝擊。因此,大陸台商此時迫切需要的是,重新規劃加速營運升級轉型與調配最佳產能,藉此布局全球市場,甚至深耕大陸蓄勢待發的內需市場,始能在中美不斷升溫的對抗格局,以及兩岸持續陷入歧見的氛圍下,找到最妥適的生存之路。
另一方面,台商在推動營運升級轉型的同時,應該看到,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崛起及社會轉型,中國經濟已從過去的「追求成長、規模」,逐漸升級為「以人為本、全面協調」。亦即中國將致力於追求雙碳目標下的綠色轉型、產業結構調整下的企業升級等方向。大陸台商若要進一步發展,不能僅降低生產成本,而必須有與時俱進、創新的策略。
(作者係台灣省商業會顧問)
附加資訊
- 作者: 戴肇洋
- pages: 56
- 標題: 大陸台商在中美科技博弈下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