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台積電考驗全球戰略生態│張之澤

移植台積電考驗全球戰略生態│張之澤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TSMC)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興建Fab 21廠,也是美國第一個5奈米生產基地,2022年12月6日,美國總統拜登在「首批設備裝機」典禮上宣示:「美國製造回來了」(American manufacturing is back),這等於開啟了台灣科技製造業「沒有祖國」的發展旋律。

2022030158408315

全球各國發展高科技不遺餘力,但科技公司為追求最有效率的生產配置,會以交稅總部為註冊地點,以技術人才、市場策略來決定生產配置,台積電卻協助美國製造業「回家」,難怪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會說:亞利桑那Fab 21產線,象徵「全球化和自由貿易幾乎已死。」

「全球化」豈能回頭?

許多人認為張忠謀言重了,「全球化」豈能回頭?但由美國總統領軍「美國製造」,的確打破了張忠謀一生所受的訓練。張忠謀54歲才第一次到台灣,56歲才決定創業,一直到85歲前台積電都努力掙扎,在對手和技術發展中進行全球競爭,包括日、法、韓、美,當然還有中國大陸。

大批高階晶片,包括5奈米到3奈米製程,除用在高速電腦和電動車,也會用在軍事工業的消耗,如同俄烏戰爭造成全球能源大亂,晶片已被視為高科技的「稻米」,成為全球競爭的「戰略物資」。美國現在硬要把台積電的生產線移到美國,與其說是「地緣政治」考量,或是「收割韭菜」,對比當今台灣當局對科技產業發展毫無信念,欠缺維護企業人才的決心,更有可能把企業經營成果當作政客跑路的私下交換。

美國要重新發展半導體製造不是太天真,就是無視世界的變化,1980年代美國自己把製造業轉移出去,全力發展軟體及服務業。台積電於1987年創立並啟動專業晶圓創新商業模式,如今美國政府出手打破全球化分工,台積電有能力拒絕嗎?

其實不用企業出面說不,台灣已花費了30年時間,打造「一條龍」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從上游設計到中下游封裝測試,上下游廠商間也有默契彼此支援,供應無後顧之憂,加上台灣北有日本供應半導體化學材料,南有東協充沛的人力供給,西有大陸、印度代工組裝,處於東亞極佳發展代工模式的溫床,這些優勢,美國政府也很清楚。

製造是美國最弱的一環

1991年《哈佛商業評論》的文章中就指出,全球科技業已走向computerless computer company(沒有電腦廠的電腦公司)及fabless semiconductor company(沒有晶圓廠的半導體公司),強調產業已由「垂直整合」走向「垂直分工」。儘管拜登意識到,美國是晶片設計和研究的領導者,「我們自行生產的晶片不到10%」,但美國的競爭力早已不在製造,而且相較於東亞中國,「製造」反而是美國最脆弱的一環。

美國最大的優勢在市場創新、集中全球頂尖人才,創建蘋果、Google和特斯拉等公司,台灣則受惠於半導體全球化,像台積電發展初期「技術節點」(technology node)落後全球競爭者,是生產良率非常高,因此台積電強化定位成晶圓代工廠,避開了半導體設計的弱點。張忠謀認為,1950至70年代美國也有優秀的製造人才,但70年代後製造業的人才就已轉移到更高薪的行業。

這也給了吃苦耐勞、技術又好的亞洲人機會,台灣的競爭優勢幾乎完全與「人」有關,也證明「台灣」這個島嶼,才是適合發展晶圓製造的「祖國」。打開全球的晶片科技版圖,全球十大晶片設計公司台灣就占有四家,而這十家設計公司的執行長超過六位是華人,這是自由市場造成的結果,也是全球化企業最有效率經營的成果。

2022年美國利用《晶片與科學法》(Chips and Science Act)補助本土製造商逾500億美元,台積電在美國設廠,包括全球市值最高的蘋果電腦執行長庫克、超微執行長蘇姿丰、輝達創辦人黃仁勳等人都到場力挺,但美國晶片製造業已找不到所需的人才,美國政府數百億美元的補貼,仍遠低於建廠所需要的金額,所以張忠謀出席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發表談話強調,美國生產晶片會非常昂貴、浪費,也是「徒勞無功之舉」。

時間回到2017年,台灣製造業龍頭、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就和美國前總統川普,在威斯康辛州風光動土,川普喊出「美國優先」,點燃了美中貿易戰。鴻海當時承諾投資100億美元在當地建造先進面板廠,創造13,000個工作機會,威州則提供約30億美元的租稅補貼。繼任的拜登則想用「美國製造」,來改變全球分工的體系,科技產業也從單純的商業轉向地緣政治思考取向。

其實,優秀卓越的全球企業經營者早就學會如何從變化中「生存下來」,只是2018年後,開始學習與各國政客「共舞」,在政客虛偽承諾和灑幣政見之間,讓企業繼續全球前進。

美國不適合半導體製造

以半導體中的記憶體晶片(Memory Chips)為例,市場景氣循環明顯,但投資設備資金很大。產業資深人士就指出,資本市場典型的特性是賺錢時會擴大投資,進而造成產業「供過於求」,又開始不投資,結果反造成「供不應求」,長期下來,追求分散風險、追求利潤極大化的美國製造業,反而被不管景氣循環都持續投資的日本、韓國和台灣超越。

先是2021年全球汽車業短缺晶片,各國政府開始意識到半導體是極關鍵的物資,但產業分工是大趨勢,晶圓製造也需要具有經濟規模及客戶的多樣產品,才能使產能滿載。台積電先進製程落地實現「美國製造」,不是美國政府太自大,就是對精密製造的無知。從技術上、市場上,美國都不適合半導體製造、不適合台積電生存,台積電創辦人也不惜扮演「黑臉」角色,即使在「首批設備裝機」典禮上,張忠謀還不放棄提到「全球化瀕死」。

其實,全球化仍在激烈進行中,各國政府應該是企業的有力後盾。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政府或許並沒有那麼可惡,而台灣當局假裝看不見,才是科技公司在地緣政治的最大風險。

(作者係資深媒體人)

附加資訊

  • 作者: 張之澤
  • pages: 26
  • 標題: 移植台積電考驗全球戰略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