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台灣遇見你》:連結兩岸中華文脈│張善楠

《我在台灣遇見你》:連結兩岸中華文脈│張善楠

第一次和「兩岸書院」院長趙麗娜見面,是在台灣翡翠青瓷大師何志隆的台北展場,當時對她高挑又不失婉約的身影留下印象;而真正認識她,是參加「兩岸書院」2019年12月在江蘇常熟主辦的第一屆中華文脈營「運河千年書院傳習」活動。

2022030158408352

三度參加兩岸中華文脈營

在深秋的煙雨江南,趙麗娜在緊湊的過程中,總會找出時間和每一位參與者真誠、專注地交談與交流,像是一盞給人溫暖的燈火;活動內容的設計充分地運用了實際生活中的各項文化載體,透過活生生的鄉土與生活面向,讓兩岸參與者親切交流。

那是一段包含了人文、歷史、科學和審美的兩岸中華文化交流及傳承活動;地域上依託研習主軸的運河,從常熟、蘇州、揚州到南京;主題從運河周邊的園林、建築、古蹟、人文軼事、戲曲到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方法則包含了課堂講授、移動課堂(田野實地考察)、參訪紀念館和博物館,從聽讀、走讀、過程中,參與者互相思辨交流;加上崑曲、古琴、茶席、詩歌朗誦及地方特色餐飲的饗宴,真是一段知性、感性、靈性交流之旅。

2021年第二屆「漫談兩岸運河生活」,研習方法又增加了有聲媒體(喜馬拉雅)的專訪與報導轉播,以及版畫繪本(水邊的繪事微言)的研讀。

2022年11月,我在線上參加了第三屆「城市影像尋根之旅」,看到趙麗娜親自製作的影片《我在台灣遇見你》。我不僅把13集影片從頭看到尾,而且運用到我任教的課堂上。

《我在台灣遇見你》

在影集中,趙麗娜選擇從台灣的城市開始,以日常生活的點滴,勾引觀眾對那「似近又遠」的中華文化,產生尋根的念頭。在新儒學理論上,這是從所謂的小傳統進入大傳統,在文化傳播心理學上,也是非常巧妙的構思與安排。

說中華文化「似近又遠」,是因為近年來中華文化在台灣的教育體系遭到忽略與排擠。雖然文化是一張開闊的網,包含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裡,任何人都很難逃脫它的潛在影響,但台灣課本不教中國地理、歷史和文化,大眾傳播媒體又刻意排擠中華文化,導致部分台灣年輕人確實「不識中華」。

趙麗娜以紀錄片的方式,有溫度地帶領觀眾進入生活文化的國度裡,相信對兩岸中華文化的再連結與傳承會產生漣漪擴散的效應。

幾年前我在大學教授「歷史與文化」課程時,曾運用大陸製作的紀錄片《過台灣》作教材。該紀錄片呈現了兩岸在地緣、血緣、人脈與文脈上的關聯,一大部分是在台灣拍攝,並訪談了多位台灣文史專家,拍得相當不錯,可惜該紀錄片偏重於考古與歷史探討,每集片長約50分鐘,只適合在一些特定場合播放。

2022030158408353

影集活潑生動吸引人

《我在台灣遇見你》每集最多十來分鐘,從日常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切入,以具體的人、事、時、地、物引領觀眾,不知不覺地走進中華文化的世界裡。以下且介紹我認為拍得很有特色的幾集內容。

《林本源園邸》深入淺出,且很有文化內涵地將台灣的家庭園林,與江南園林做了巧妙的聯繫與結合。《一壺好茶》,主人翁隨著鏡頭的轉移,娓娓道出他對烏龍茶及紫砂壺的完美追求,聯繫了江南宜興與福建茶。《街頭巷尾》從一條台北市街道名稱的時空記憶,連接到了蘇州的采之齋、金華火腿,其中包括兩岸同胞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織路繡徑》說曾為舞者的宜蘭姑娘曾淑美,在回鄉後,經由「傳統藝術中心」展示的服飾,發想並製作了「台灣布衣」,江蘇絲綢及桂花圖樣,讓她的布料與結扣散發出特殊的東方之美。《好戲連台》從江南小調、宋詞,談到崑曲中的【桃花扇】、【牡丹亭】,並說「最好的崑曲演員在大陸,最好的崑曲聽眾在台灣」,讓人不禁想起台灣當年文化中國的胸懷!《頭頭是道》中的獅子頭,與《原汁原味》中的南京板鴨,讓人們想起淮揚菜及開創板鴨店的南京老鄉。

另外,描述台北故宮建築的《匠心營造》,以及有關江蘇常熟虞山山水畫典故的《弦歌不輟》,古籍守護者的《典冊載籍》,追憶常熟人蔣元樞在台人生歷程的《名垂青史》,淮鹽和台鹽關聯的《鹽無不盡》等集,都充滿了豐富的歷史文化。

透過採訪的人、事、物來強化文化和當代生活的連結,對製作者是一大挑戰,但《我在台灣遇見你》製片人趙麗娜處理得很好。我希望能看到更多這一系列的城市影像紀錄片,也希望兩岸的書院可以經由工作研習坊,將中華文脈連結的工作做得更深、更廣。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唐王昌齡);書院千年春秋夢,共譜兩岸雲和月!

(作者係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前館長)

附加資訊

  • 作者: 張善楠
  • pages: 68
  • 標題: 《我在台灣遇見你》:連結兩岸中華文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