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新南方政策對新南向排擠大|李沃牆
正當台灣力拼新南向的同時,南韓總統文在寅推出「新南方政策」,希望打造「韓-東協未來經濟體」。以南韓目前的FTA數目及創新產業競爭優勢,新南向勢將面臨重大排擠,政府宜有因應策略。
中日印韓齊搶東協商機
東協經濟共同體(ASEAN Economic Community, AEC)於2015 年底成立,總人口近6.4億,僅次於中國大陸及印度;且其GDP達2.5兆美元,為全球第六大經濟體。AEC每年平均5-7%經濟成長率,正處於高經濟成長階段,且中產階級平均所得逐漸提高,擁有超過五成的年輕勞動力及人口紅利。
自2013年起,東協超過中國大陸成為全球最大外人投資(FDI)的目的地,英國經濟學人在2016年預測,AEC在2030年可望躍升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未來發展潛力指日可待。因此,印度的「東望政策」、日本的「南進政策」、中國大陸「一帶一路」,台灣的「新南向政策」及最近南韓的「新南方政策」,無不以東協作為布局對象。
南韓新南方政策後發先至
2017年11月13日,南韓總統文在寅在馬尼拉舉行的「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ABIS)上,提出了3P「新南方政策」(New Southern Policy)。3P指的是要與東南亞共建互助的「人民(People)共同體」、共保安全維持和平亞洲的「和平(Peace)」共同體、經濟互惠利益共用的「繁榮(Prosperity)共同體」。其動機應是看好東協經濟體龐大的商機;再者是,中韓關係因為薩德部署陷入緊張;一些南韓大企業已受到嚴重衝擊,南韓政府了解到市場多元化的急迫性而急著調整政策方向,降低對中國的貿易依存,將貿易範圍擴展至東協。
新南方政策以印尼為核心,因為印尼首都雅加達是東南亞的心臟,其人口高達2.6億,GDP達1.11兆美元,排名全球16,經濟正處於高度成長期,具有發展潛力,亦為東南亞國協的龍頭。而且印尼有年輕的勞動力,可提供韓國豐富的人力、物力資源。此外,在策略面,新南方政策積極向東協國家技術移轉「交通、能源、水利及智慧通訊」四大基礎建設;最終目標希望能構建「韓─東協未來經濟體」;並與其「新北方政策」整合。
韓國「新北方政策」力求與俄羅斯、中國東北三省、中亞及蒙古經濟合作;而新南方政策則擴大與東協經濟體交流;如此可南北合縱,形成其新經濟戰略框架,足見其雄心較台灣的新南向為大。如表1所示,台灣新南向雖早於南韓新南方政策,但韓國以先天優勢,似有後發先至的態勢。
新南向面臨韓新南方排擠
台灣的新南向與韓國的「新南方政策」相較,似乎不具競爭優勢,理由如下:
一、南韓目前已與54個國家簽署生效15個FTA,包括智利、新加坡、歐洲自由貿易協會(EFTA)、亞太貿易協定(APTA)、ASEAN、印度、秘魯、美國、歐盟、土耳其(基本協定、貨貿協定)、澳洲、加拿大、紐西蘭、中國大陸、越南;截至2016年底,韓國與其FTA生效國的出口額為3,504億(美元,以下同),占出口總量為4,955億,貿易覆蓋率達70.7%,這對台灣出口將是一大阻力。
另外,南韓與東協所簽FTA於2007年6月生效,2017年6月1日滿10周年之際,一項統計指出,南韓的出口貿易額從2006年的620億,一路上升至今年1,190億,10年來暴增近500億。這些數據均遠勝台灣的7個FTA(包括巴拿馬、瓜地馬拉、尼加拉瓜、宏都拉斯、薩爾瓦多、紐西蘭、新加坡)及9.69%的覆蓋率。特別是,韓國與東協所簽的FTA於2007年中生效後,出口大幅成長至二位數,早已超越台灣。據統計,韓國在東協市場市占率由2007年的5%升至2016年的7.4%;而台灣僅由5.7%升至5.8%。
二、兩國在東協的出口相似度高達七成,包括電子零組力、機器及機械設備、礦物燃油、光學儀器等,還有金融服務。然而,韓國在手機、面板、數位電視、半導體,汽車市占率均居於領先,這些都是台灣產業出口競爭的另一項隱憂。
三、韓國企業一向以大財團為主,而台灣則以中小企業為主,雙方在對外投資仍有差異;而且「新南方政策」大多由政府組織廠商或國家隊前往投資,能發揮較大成效;而台商一向單打獨鬥,甚少看到政府的影子;勢單力薄下,如何能與韓國競爭?
合作才能共創雙贏
面對韓國「新南方政策」的衝擊,筆者建議,(一)政府或可借鏡韓國作法,組國家隊打東協盃、或由國營事業帶頭,引領中小企業出擊。(二)廠商可透過供應鏈與韓企策略聯盟,共同進軍東協市場,共創雙贏。(三)政府應積極與東協貿易夥伴洽簽經濟合作協議及個別經濟合作要項,重新簽署投資保障協定,或可提升企業在東協的競爭力,降低「新南方政策」的威脅。(四)重啟兩岸協商大門,參與「一帶一路」商機,為新南向加分。
(作者係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兼兩岸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附加資訊
- 作者: 李沃牆
- pages: 62
- 標題: 韓新南方政策對新南向排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