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的導彈飛彈和洲際導彈|王尊平

北韓的導彈飛彈和洲際導彈|王尊平

北韓金正恩政權為鞏固領導中心、建立核武大國等理由,對美國、南韓等國採取敵對態度,並常以核子試爆、彈道飛彈或洲際導彈(ICBM)試射來恫嚇。不過,全球各國也藉由北韓多次的試射,更加了解其核武發展和導彈技術。

2017114927

彈道飛彈與洲際導彈不同

  彈道飛彈和洲際導彈等名詞,常常令人難以區分。傳統的彈道飛彈,如二戰德國V-1、V-2火箭、印度的烈火系列飛彈、俄羅斯的伊斯坎德爾戰術飛彈等。彈道飛彈分為短、中、長程(射程500~5,000km),多半在大氣層(圈)內飛行,並攜帶傳統/生化/核彈頭。

而洲際導彈(ICBM)則因長距離跨洲需求(射程5,000~15,000km),上升階段必須突破大氣層(圈),在太空中的地球軌道上飛行以減少空氣阻力。下降階段由貨艙段釋放出多顆分導彈頭(內含核彈頭),重新進入大氣層(圈)前/後實施變軌/誘餌等手段,以突破敵人防衛圈的攔截網。但是,重新進入大氣層(圈)的難度極高,必須在極小的角度範圍內才能順利切入。切入角度太大或太小,分導彈頭就會燒毀或彈開。因此,美國、俄羅斯、中國等必須經常試射,以獲取相關數據,耗費甚高。所以,全球各國質疑北韓的政經情勢窘迫,其洲際導彈是否具備相關技術。

北韓的近期活動

2017年7月,北韓曾二度試射火星14型洲際導彈(ICBM),採取超高拋物線彈道,最大射高為2,000km~3,000km,水平距離約500km~700km。尤其,第2次試射的分導彈頭落點,距離日本西部海岸線僅有100km。不過,根據日本境內的攝影機畫面顯示,分導彈頭在落海前便已完全燒毀。這表示切入角度太大,該次試射應宣告失敗。經專家換算後,認為火星14型的最大射程應該超過10,000km,可從北韓境內發射直達美國西岸城市。

今年8月上旬,北韓又宣稱8月中旬要發射4枚火星12型中程彈道飛彈,目標為西太平洋的關島沿海。根據報導,火星12型的最大射程約4,500km,要襲擊距離北韓3,000km左右的關島並非難事。但有媒體宣稱美國不會任由北韓發射導彈,甚至會在北韓發射導彈前便徹底摧毀相關武裝設施。8月14日,金正恩已改口會觀察美國動向一段時間,再做決定。   

據《北緯38度線》網站透露,北韓似乎要發射潛射型彈道飛彈(北極星1號),目前正進行潛艇裝配作業。美國《華盛頓郵報》報導,北韓已研發出微型化核彈頭,可裝入洲際導彈的分導彈頭或彈道飛彈內。

聯合國安理會的制裁案

2017年8月5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對北韓加強經濟制裁的決議案,懲罰北韓7月時二度試射洲際導彈(火星14型)。制裁案包括禁止北韓多項出口,將使北韓出口減少10億美元,是北韓2016年出口總值的1/3以上。制裁案由美國提出,美國總統川普感謝中國、俄羅斯支持,中國則呼籲北韓核武問題的相關各方重返談判桌。

(作者係全球新武器大觀網站版主)

附加資訊

  • 作者: 王尊平
  • pages: 76
  • 標題: 北韓的導彈飛彈和洲際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