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NO.49 │ 兩岸話題熱到爆表

2017年9月|NO.49 │ 兩岸話題熱到爆表

今年的夏天台灣酷熱,尤其台北持續十多天37度以上高溫,破了百年紀錄,而有關兩岸的話題,更是熱到爆表。 從7月底傳來有大陸學者建議在廈門設「台灣特區籌委會」,到前美聯社台灣分社主任溫逸德發文預估「大陸武統條件已日漸趨向完善,2018年下半年可部署完成」,再到8月18日有人闖入總統府西大門「要去升五星旗」,再到8月20日,中國國民黨全代會通過「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不統、不獨、不武」政綱,而新黨卻在24周年黨慶大會上,高喊「和統保台」、「統派加油」,攸關台灣何去何從的相關訊息,幾乎天天都是新聞的焦點,街頭熱議的話題。 長久以來,人們都承認兩岸關係是台灣繞不過去的議題,尤其隨著大陸崛起壯大,對台政策更加清晰堅定,國際形勢又明顯向大陸傾斜,幾乎所有人都逐漸認知,統一是大勢所趨,但多數人似乎並不希望那一天很快到來。不過,在民進黨政府二度執政後,因施政不力,社會亂象叢生,經濟不振而大失人心,加上在野的國民黨始終無法團結奮起,台灣開始有較多人公開討論統一,甚至有不少統派強烈盼望大陸當局拿出魄力,及早解決台灣問題。 反觀大陸這幾年的對台政策,除將「反對台獨」升至「遏止台獨」層級,也加添了「任何形式的台獨」及「變相台獨」。此外,習近平強調「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關鍵是大陸的發展進步」,展現他對大陸握有解決台灣問題的「主導權」有充分信心。但這並不表示,大陸放棄寄希望於台灣人民及台灣當局的初衷。 平實而論,為了台灣在統一後能長治久安,不論統一採何種形式,都必須得到多數台灣人民的支持。這正是習近平一再強調「統一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兩岸一家親」、「兩岸命運共同體」之故。這些論述得到柯文哲等政治人物的呼應。這次新黨在集會上立志「要作台灣民意的領航員」,就是認定唯有扭轉民意,台灣才會有促統的土壤。…
作者: 紀欣 頁數: 1
8月19日,世大運開幕式因為陳抗而在第一時間影響了選手入場,直到約莫20分鐘後,選手才入場。執政者第一時間定調,說這叫做「丟臉丟到國外去」,並把反年改者立刻打成全民公敵。 但其實現場的選手和外媒,沒有人認為台灣很丟臉。因為陳抗事件很平常。現場既沒有暴徒,也沒有人攻擊選手,更不是恐攻。但民進黨因為要台獨,中文程度太差,又得了失智症,所以這句話用得很不恰當。只好教教執政者,什麼叫做丟臉丟到國外去。 第一,真相羅生門才丟臉。從8月19日開幕至今,到底選手是因為當晚7:05反年改衝到小巨蛋南邊入口,還是因為7:30神奇的兩顆從天而降的煙幕彈,才不進場的?不管是台北市政府還是警方,說詞總兜不攏。但台北市世大運維安處長黃嵩琛,證實是因為煙霧彈。如果是因為煙霧彈的話,那現場的反年改人,就跟選手不入場無關了。更何況區區兩顆煙幕彈,也不是朝選手丟,為什麼官方要讓選手停止入場?不是說丟煙霧彈是可以的。但煙霧彈和選手不入場,又有什麼正相關? 第二,查不到丟煙霧彈的人才丟臉。眾目睽睽下丟出來的煙霧彈,到第五天才找到一名陳姓嫌犯。從警方蒐證錄影帶,很清楚看到反年改團體是被警方隔離在左側的。畫面右邊全部是工作人員,這時突然從上方,先後出現兩顆煙幕彈。警方為何遲遲查不到是誰丟的?那如果這兩顆不是煙幕彈而是手榴彈,怎麼辦?警方還查不出來是誰丟的嗎? 第三,忘記2009年的聽障奧運,獨派抗議模式才丟臉。2009年聽障奧運時,獨派一樣脫離陳抗區,一樣衝到選手入口處,一樣汽笛聲,還用中英文叫喊要馬英九下台。怎麼?為什麼一樣的事,民進黨不出來叫罵人家是暴徒?…
作者: 黃智賢 頁數: 6
道教為主的宮廟信徒7月23日走上凱道,爭取的不僅是拿香拜神的權利,更是抗議蔡政府不該企圖修改宗教團體法,干涉宗教自由。 7月23日正午,烈日當空,來自全台超過萬名信眾、60頂神轎集結在中正紀念堂廣場,進行全台第一遭「捍衛信仰、守護香火」大遊行。照民進黨的說法,全台有一萬多家廟宇、數百萬信徒,這些人只是一小撮人。 其實,遊行前十來天,蔡英文就在內部會議痛罵內政部無能而激起遊行,會害死政府,綠媒全力以赴,把遊行打成減香變成滅香的誤會一場,還怪罪到大陸網軍炒假新聞。從行政院長林全到地方綠色執政首長,各個猛找拜香場合,手執三柱香,表演拜天拜地拜祖宗,渾然忘卻環保署減香叮嚀。 這次以道教為主的宮廟信徒上街遊行,眾多神明陣頭武場文作,只是前戲;減香、滅香也只是引言號,真正要緊的,是內政部原擬修正的「宗教團體管理法草案」。 宗教改革惹火五教人馬…
作者: 吳德里 頁數: 8
今年7月底,台中市的總人口數正式超越高雄市,成為台灣人口數第二多的城市;台中市長林佳龍據此把台中定義為全台第二大城,而且強調台中是宜居城市。但是,人口數第二多,要怎麼與「宜居、移居」畫上等號? 台灣中部政治圈很流行一句話,無論國民黨或民進黨的首長或民意代表,只要為了爭取地方建設、批評中央,就會說「重北輕南,忘記中部」。雖然早期中部有省政府及省議會,但相關重大建設及城市規劃,台中的確不像台北那般先進。 唯一捷運還未完工 就以先進城市的重要指標─捷運為例,台中市唯一的一條捷運好不容易自2009年動工,迄今未完工;前瞻基礎建設通過了與台中有關的軌道建設,但要能讓市民真正享受到,也是10年後的事。在此種條件下,台中真的能僅靠人口數為指標,以「全台第二大城」自居嗎?又有何優勢擁有「宜居、移居」城市的美名? 根據1111人力銀行最近的一項調查,非在台中市工作或居住的上班族中,有高達3成直言,若有機會「願意在台中生活(工作與居住)」。同時在1111人力銀行資料庫也發現,去年更新履歷的求職者當中,在原鄉工作的上班族,以台中市的留鄉工作者占比最高,為84.3%,居全台之冠。…
作者: 唐復年 頁數: 10
全國工業總會政策白皮書批評台灣的投資環境是「五缺六失」,前景黯淡。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癥結是,台灣當政者一直不願面對現實,不肯善用大陸的成長動能。不務實的結果使得台灣困在「悶經濟」中,不斷向下沉淪。 時序進入秋天,台灣經濟上半年的數據都已出籠,從各項指標看來,今年台灣經濟總體的情形還是一個字:悶!台灣經濟成長率陷入「保一」、「保二」的困境中已經好幾年了,馬政府無能解決,所以,下台。蔡政府呢?從蔡英文上任到目前的表現看來,不但沒有起色,往後恐怕還得往下沉淪。這種景況當然會引起工商業界的焦慮,這些焦慮則充分反映在全國工業總會於7月20日發表的「2017年政策白皮書」中。 「五缺」和「六失」 這份白皮書指出,當前台灣的投資環境有著「五缺」和「六失」的問題,即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和政府失能、社會失序、國會失靈、經濟失調、世代失落、和國家失去了總目標。所以,無法吸引境內外的民間投資。更糟糕的是,問題還在惡化,明天不會更好。 台灣工業總會的這份白皮書分為10個單元來說明台灣經濟情勢的方方面面,分別是產業發展、能源政策、環境及安全衛生政策、公平交易暨消費者關係、賦稅暨金融政策、勞資關係暨人力資源、國際經貿、兩岸政策、智慧財產權、和青年政策等10個單元。然後,整理出119個值得注意的議題,並提出了272項應興應革的建議。…
作者: 龐建國 頁數: 12
8月15日下午4時50分左右,台灣各地陸續傳出大跳電災情,包括台北、新北、桃園、新竹、台中與高雄都出現跳電情形,中油聲稱是人員操作天然氣電動閥失誤導致全台大停電,造成大潭電廠六部機組跳脫所致,各大都會區紅綠燈也跟著跳電,缺乏號誌指引,引起交通大打結,交通意外頻傳,民眾受困在電梯內,驚恐萬分。台電進行分區限電,影響全台近668萬戶停電,成為台灣有史以來第三大停電,顯示出電力孤島的台灣關鍵基礎設施高度脆弱。 這次全台大停電並非偶發事件。2016年6月2日一場持續兩小時的豪大雨,將桃園國際機場弄得裡裡外外都進水,地下停車場竟然如同一條小溪,還漂浮著旅客的行李箱,上千名旅客塞在路上,機場癱瘓運作將近數十小時,讓國際人士看笑話。又例如,2014年高雄市前鎮區與苓雅區發生丙烯氣爆炸事件,32人死亡與300多人受傷;2005年因颱風造成石門水庫原水濁度飆高,衝擊北部地區民生與工業用水,危及科學園區運作;2006年恒春地震,造成屏東中華電信枋山海纜斷裂,不只中斷網路與通訊服務,也妨害了亞太地區金融服務系統。 關鍵基礎設施(Critical Infrastructures, CIs)包含電力系統、供水系統、交通系統、資通訊系統、金融銀行系統、重要政府機關、緊急救護與醫療系統等。發生天然災害(如地震、颶風、海嘯、洪水等),或人為恐怖襲擊(如金融失序、工安事件、爆炸、縱火、電力中斷、網路入侵等)時,關鍵基礎設施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近年來,先進國家投入相關研究,運用風險分析(Risk…
作者: 黃俊能 頁數: 14
兩岸之間實力的此消彼長,使台灣社會各種焦慮油然而生,當此時節,習近平提出的「兩岸經濟、社會融合」,是否將帶給台灣人民,特別是年輕人,另外一種選項?又將會對台灣內部造成何種影響? 兩岸開放相互交流迄今整整30年,期間台灣從意氣風發的三民主義模範省,到移植西式民主的傲慢,再到如今的民粹橫行,政權玩法,經濟停滯,反觀中國大陸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國力飛速崛起,震動全球,新世紀之初西方即以「北京共識」名之,如今深圳市的財政收入已超過台灣。相對比,台灣社會各種焦慮油然而生:從優勢盡失而個人身分認同迷失、國家身分尷尬到發展失去動力、未來喪失方向、領導人才缺乏和困境無解無奈的種種焦慮,從而出現台灣的人心民意浮躁不安,人才人力雙雙外流的現象。 中共的融合政策及補充 中共當局能否認知到台灣社會的焦慮感,我們無從理解,但是習近平在2014年9月接見台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時,說「我們所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我們理解台灣同胞因特殊歷史遭遇和不同社會環境而形成的心態。」習顯然注意到了「台灣同胞的心態」,才會提出「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說法。毫無疑問,這是一個社會建構的大工程,想藉此彌補原本單一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簡單辯證法,那麼應該怎麼推動「兩岸同胞心靈契合」這樣一個高難度的社會工程呢?習近平給出了「兩岸經濟、社會融合」,兩岸同胞「建設共同家園,共築民族復興共圓中國夢」的方案。 今(2017)年6月18日,政協主席俞正聲在第九屆海峽論壇說「兩岸經濟、社會融合:要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共同維護中華民族整體利益;要進一步提升兩岸經濟合作水準,厚植兩岸共同利益;要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增強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要充分發揮兩岸同胞的創造力,進一步增強融合發展動力;要兩岸同胞攜手克服困難、排除干擾。」當然這些都只是原則,而國台辦新聞局長馬曉光在發布「海峽論壇」的記者會上則描述了具體作法。他說,一是設立網路平台,向台灣民眾公開徵選論壇活動創意方案;二是區分三大品牌、四大紐帶、五大領域和六大基層組織,分門別類,品質交流;三是凸出青年體驗式交流,服務台灣青年來大陸就業創業;四是安排親歷者講述歷史、展望未來。今年論壇就從單邊安排改為協同主辦,而且區分對象、同質交流、自然融合。…
作者: 楊開煌 頁數: 16
編註:7月下旬,筆者在太原三台會議見到國際關係及兩岸問題專家郭震遠教授,以下是二人利用開會餘暇時間的對談。 紀欣問:以前每一年您到台灣,我們總有機會談談兩岸及國際最新形勢,自去年起您就去不成台灣了,我想藉此機會請教您幾個問題,但在此之前,先請您說說當初您是怎麼進入國際關係及對台研究這領域的。 郭震遠答:我1968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系。大學畢業後,到工廠待了10年,1978年至1982年在北京師大環境科學研究所、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讀碩士學位。1982年3月至1985年3月任國家環保局工程師。1985年4月調入國務院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從事國際問題研究,1987年2月任常務幹事、後任世界經濟與科技發展研究室副主任、國際戰略與安全研究室副主任。1993年8月被評為研究員。現為中國海洋大學兩岸關係研究所教授及所長、《中國評論》學術顧問。 我在國際問題研究中心擔任常務幹事時,資深外交官及戰略學家宦鄉是該中心的總幹事、黨組書記。在宦鄉1989年2月去世之前的四年中,我有幸跟他學習了很多。我在中心研究的主題就是中國與大國的關係,其中又以中美關係為主。 1989年,我針對國際形勢及兩岸關係寫了一份報告。在那份報告中,我提過融合發展四個字,當然,當時的提法與現在的提法不完全一樣。我講的主要是大陸的發展是兩岸關係的基礎,台灣問題應該放在中國發展建設整體中來看,也就是兩岸要通過融合發展實現統一。該報告有32,000字,我把它分成4篇,最後一篇有6,000多字,我提了一些具體建議。報告交上不久,國台辦主任丁關根派秘書到辦公室來找我,要我提供25份報告給國台辦幹部學習。我就這樣跟國台辦結了緣。…
作者: 紀欣 頁數: 19
民進黨重新執政後,質疑兩岸和平統一路線的聲音紛紛出台。筆者認為和平統一的實踐十分短暫,不能因一時的挫折而否定和平統一的大方向;努力爭取和平統一與做好武力遏制台獨準備,是當前大陸對台政策的兩個部分。 馬英九執政時期兩岸關係經歷了歷史上絕無僅有的快速發展。然而,隨著太陽花運動的爆發及民進黨的重新執政,關注台海局勢的各界人士對於兩岸關係的走向,出現了嚴重的分歧。不僅質疑、甚至否定和平統一政策的聲音甚囂塵上,而且使用武力似乎成為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兩岸統一的唯一選擇。 前不久,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前美聯社台灣分社主任溫逸德(Peter Enav)以Taiwan Under…
作者: 胡淩煒 頁數: 22
國民黨重新擁抱「一中各表」和「不統、不獨、不武」,其實,「一中各表」在李登輝時期就出現了,「不統、不獨、不武」將其深化發揚,結果導致2014年與2016年的潰敗。擁抱已經失敗的路線,吳敦義究竟在想什麼? 8月20日,國民黨在全代會通過了新版的政策綱領,在「五、確保和平穩定發展的兩岸」部分,提到「連胡五項願景」,確定以「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為主軸,重新擁抱馬英九的「不統、不獨、不武」,拿掉洪秀柱時代的「和平協議」、「深化九二共識」等文字。想以此複製2008年重返執政的軌跡,這顯然完全符合吳敦義的意思。不過,在8月20日早幾個小時的就職演說中,吳敦義只提「九二共識」,未提自己一再主張不能分開的「一中各表」,這種兩手表現意欲為何,還要觀察。 自吳敦義當選主席回覆習近平賀電之次日起,大陸許多官媒對「一中各表」負評連連,迄今未止,不久,官方明文禁止「一中各表」。吳的新政綱顯然是逆勢操盤,究竟有多少底氣,值得分析。 歷史不會重複,失敗會 吳若是花個幾分鐘時間,看看「連胡五項願景」,可輕易發現,馬英九及他現在的主張與「連胡五項願景」之間,存在重大的差異與矛盾。…
作者: 朱駿 頁數: 25
李勝峰,1953年生於台南縣東山鄉。1980年取得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畢業後在政大擔任講師、副教授。1986年獲國民黨提名當選增額立委。1989年,與郁慕明、趙少康等立委成立新國民黨連線,標榜淨化選風、革新參政。1992年12月退出立委選舉,任新國民黨連線秘書長。 1993年8月,與郁慕明、王建煊、趙少康、陳癸淼、周荃、李慶華等人退出國民黨,另組新黨。同年底代表新黨,參選台北縣長,雖以20多萬票高票落選,卻帶上五位新黨議員進入議會,開拓組黨後第一個灘頭堡。後任新黨秘書長、政治評論員,2016年起擔任新黨副主席。 問:您身為道地的台南人,是在怎麼樣的環境下成長,讓您有中國意識,自認是中國人呢? 答:我從小在台南縣的東山鄉長大,祖籍是福建漳州平和的五寨鄉,大約在乾隆年間來到台灣。我的父親曾被抓去當日軍的軍伕,後來透過各種方式輾轉回到台灣,在家鄉擔任保正。 我念小學的時候,有一位屏東師範畢業的詹丁旺老師,他上課時會將歷史與民間故事相結合。他認同中國歷史,言談間也常提到日本人對台灣人的不平等待遇。例如台灣人念書只能念公學校,連升學都有配額限制,讓我知道日本的殖民統治,如何不把台灣人當國民看待,在這樣的薰陶下,培養出我的中華民族意識。…
作者: 紀欣、林明正 頁數: 28
這一陣子,川普與金正恩「說打就要打」的嚴峻對抗下,南韓總統文在寅卻保持沈默不語,到底是在「隔岸觀火」?還是另有企圖?這可從文在寅的8.15光復節演講詞和上任百日記者會,抽絲剝繭得到一些答案。 自從7月4和28日北韓連兩次發射洲際飛彈成功後,美國朝野雞飛狗跳,尤其川普總統表現最為緊張、強烈,抬出「燄火和怒氣」(fire and fury)來恐嚇金正恩。川普火大不無道理,此次北韓發射的洲際飛彈射程已涵蓋美國本土,會直接影響美國國家安全與人民的生命財產。 金正恩不甘寂靜無聲,乾脆直接告訴川普,8月中要向關島發射中程飛彈,準備「硬碰硬」。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媒體皆猜測,美國與北韓無法避免一戰。不過,這種緊張情勢,已隨著金正恩近日表示會暫緩發射而告緩解。…
作者: 劉順達 頁數: 32
日本是南海問題的域外國家,根本沒有說話的立場,但它就是見不得大陸與東協「趨穩向好」,做了諸多布局欲取代美國,在幕後對東協成員國下指導棋。 8月5日,東協(ASEAN)外長會議通過了5月在貴陽與中國磋商好的「南海行為準則框架協議」,這是2002年中國和東協簽署《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以來,歷經爭議、折衝,好不容易又邁出的一步。令人意外的是,向來以「貢獻和平」自居的日本,不僅未樂觀其成,還搶到美國前面大肆抨擊。 日對框架協議說三道四 為避免外界干擾,框架協議未公布內容,也沒定「行為準則」要何時完成。如果沒有「外部的重大妨礙」,11月中國與東協領導人會談時,即將啟動商議「行為準則」內容。有關人士透露,「行為準則」會明寫海洋安全、航行自由;約定積累相互信任,建構和平解決糾紛的環境;尊重各國主張的領土主權,也規定「行為準則」不能作為解決「領土糾紛、海洋境界線問題」的規則。 東協10個成員國當中,只有4個國家是南海島嶼主權的聲索方。此前都是域外的美國帶頭,領著聲索方部分國家,再加上日本、澳洲、印度等國渲染中國在南海的「造島」、「擴張」,而隻字不提其他聲索國的侵占或軍事部署措施。而這一次,8月6日,美國國務卿提勒森與東協外長會議,對「框架」協議至少表面表示歡迎,而呼籲盡快訂出具有效果的「行為準則」。倒是日本高聲指稱,中國有可能利用繼續協商,爭取時間,而持續以實力加強控制南海;質疑未來「行為準則」的談判將會以中國的步調推進,直到東協國家妥協,「行為準則」恐怕只是用來追認中國片面改變的現狀。…
作者: 李中邦 頁數: 34
英國外交大臣約翰遜(Boris Johnson)走訪日本、紐西蘭和澳大利亞,企圖為英國退出歐盟後和亞太地區建立新的貿易關係,其中包括軍工貿易。約翰遜並表示,兩艘新航母將於2018年加入美國前往南海巡航,引起軒然大波。 爭奪軍貿、船艦訂單 英國有雄厚的高科技實力,尖端武器軍火工業在世界上保持著領先地位,連美軍都花費巨額資金採購英式裝備。海軍船艦尤其是英國軍工中的重點項目。英國是目前世界上正在建造,包括下水試航航空母艦的四國之一,另外三國為美國、中國和印度。 目前,英國正在和美國、西班牙、義大利、德國等國的軍工企業,爭奪未來20年澳大利亞價值約890億澳元(約650億美元)的新一代海軍艦船擴軍計畫中的訂單合同。這些訂單將影響到英國軍工工業的科學研究、設計和製造等大批工作崗位,以及英國的經濟。…
作者: 趙國材 頁數: 36
最近在洞朗(Doklam)高地的中印衝突起源於,印度不滿中國建築公路與不丹相連,以致印度出兵中不印邊界,阻止公路建設。中國提出嚴厲抗議,雙方是否會交戰,已成國際關注大事。 中印兩國國界長達2000公里,自然難免有幾百年歷史的邊界糾紛。中印大部分邊界在喜馬拉雅山脈中,當地人口稀少,而且有小國夾在中間。通常中印邊境的糾紛並不嚴重,但一旦把衝突提升到國家安全和國家尊嚴上,情況就可能變緊張,而會有引發戰爭的可能。 中印均曾受西方國家侵略 中印兩國都經歷過西方國家侵略。從葡萄牙在印度設立貿易中心(1502)算起,到荷蘭東印度公司(1616-1795),再到英國東印度公司(1757-)直到印巴獨立(1947),印度有數百年的殖民地歷史。中國雖然沒有變成殖民地,但也受到外強侵略多年。自從第一次中英鴉片戰爭(1839-1842,割讓香港),到第一次中日戰爭(1894-1895,割讓台澎),再到日本全面侵華(1937-1945),直到日本二戰投降(1945收復台灣),中國遭受到百年多的戰爭患難。如今中印兩國興起,得來不易,為何要掉進修昔底德陷阱? 二戰中,英國控制的印度軍表現英勇,中國軍更把日軍困在中國戰場。印度曾供給美軍基地,與中國一起對抗日本皇軍,即所謂中印不丹戰場。中印間的小國,尼泊爾早在1923年就取得獨立,緬甸隨巴印之後(1948)也取得獨立,不丹雖只有75萬人(2016),但從未成為殖民地。在地理上,不丹是位於中印之間的內陸國,只與印度有交通。雖然不丹非常驕傲為獨立國,但在經濟與外交上皆依靠印度。印度也一直把不丹當成一個被保護國。實際上,亞洲國家都很注重自主獨立,但印度一直希望在亞洲有較大的影響力,總是不放心中國崛起,採取防中抗中的政策。印度接受達賴喇嘛,幫助西藏搞獨立,把不丹抓得緊緊的,都是出於這種心態。…
作者: 張語人 頁數: 38
川普過去一直說「通俄門」調查沒有根據,現在則不得不配合調查。川普是否會被國會彈劾尚不可知,但「通俄門」已使他名譽受損,甚至帶來執政危機。   今年1月12日,《華盛頓郵報》發表了一篇專欄評論,提及川普競選團隊核心、內定的國家安全顧問弗林(Mike Flynn),在川普就職前曾與俄羅斯方面通電話,要求弗林澄清是否討論了美國對俄制裁問題。弗林矢口否認。2月9日該報又報導了一條爆炸性的獨家新聞,透露有9位現任和卸任白宮官員證實,弗林與俄羅斯駐美大使基斯利亞克(Sergrey Kislyak),私下討論了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問題。…
作者: 花俊雄 頁數: 40
高惠宇曾任《聯合報》採訪主任、國民大會代表、立法委員、中央廣播電台董事長等職。回首過往諸多經歷,她說「我一生最熱愛的工作還是當記者。」 高惠宇回憶讀北一女中時,常在報上讀到新聞界前輩蘇玉珍訪問政治名人、籃球明星的報導,她說,「那時不懂記者是什麼,只知道可以訪問名人太棒了,再加上我從小會寫能說,於是認定這工作很適合我。」她後來考上師範大學國文系,卻常去新聞系旁聽,畢業後立刻飛到美國讀新聞研究所。 留美碩士毛遂自薦跑新聞 當年去美國深造的人,多數畢業後留在美國生活,高惠宇是少數一拿到學位,就返台就業者。1975年,她主動寫信給《聯合報》創辦人王惕吾先生,並獲得面談機會,「報社說我沒實務經驗,須試用兩個月。我不介意,有信心通過試用。」 「剛開始跑新聞,報社認為我懂英文,叫我寫與外國人有關的題材。」高惠宇首先想到《國語日報》,當時很多老外在那裡學中文,她將觀察到的上課情形寫成報導,獲得報社好評。她又常常去圓山飯店,緊盯外交部所接待的外賓,並大膽趨前詢問貴客姓名、來自何國,再遞上名片請求採訪,但很少得到回應。她不死心,再去櫃台拜託代轉採訪請求,「櫃員早認識我了,看我很認真,多半願意幫我打電話。」高惠宇就這樣訪問到不少外賓,亦因表現優異,通過試用。…
作者: 陳淑英 頁數: 44
在兩岸經濟社會融合交流中,台灣不應妄自菲薄,而應發揮軟實力,展現制度自信及發揮燈塔效應,蔡英文當局也應持開放性的兩岸政策思維,爭取政策發言權,而非一再被邊緣化。 大陸當局對台政策藉由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展現其戰略定力及制度自信。在具體政策上,持續擴大兩岸民間交流,推出青創園地、就學就業政策扶持、研究居民同等待遇等優惠政策,期能透過兩岸經濟社會融合,強化兩岸一家親、兩岸命運共同體感。無疑的,從兩岸經濟社會融合,邁向兩岸和平統一,是一道涓滴細微的民心融合工程。 兩岸經濟融合日益互賴 在經濟融合方面,台灣是大陸第七大貿易夥伴,2016年台灣全年出口2,804億美元,全年進口2,309.4億美元。儘管台灣進出口貿易整體衰退,但與大陸的貿易尚在增長。大陸仍是台灣最大貿易夥伴、最大出口市場和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可以說,台灣經濟、產業對大陸市場的高度依賴,已呈現不對稱依賴關係。無論是李登輝時代的「戒急用忍」政策,還是陳水扁時代「積極管理、有效開放」政策,皆難以逆轉兩岸交流日益密切的趨勢。 依據日前中華經濟研究院對台灣經濟景氣的預測顯示,2017年台灣上半年經濟成長率達2.53%,下半年預期成長率會下降到1.78%,全年成長率預估值為2.14%,未來兩年經濟成長率維持約在2%,低於全球3%預估成長率。大陸國務院公布2017年上半年經濟數據,經濟成長率是6.9%,未來兩年約至少維持6.5%,高於全球平均水準。…
作者: 柳金財 頁數: 48
7月初台灣公布招收大陸學位生情況,與前幾年踴躍報考、錄取人數一路攀升相比,今(2017)年陸生赴台就讀熱情大減。特別是學士班陸生錄取人數僅有944人,比去年減少44%,達近五年來的最低值。 陸生赴台人數驟減 2011年台灣開放陸生赴台攻讀學位,是馬英九推動兩岸交流的重要政績之一。當時兩岸往來較為密切,帶動了陸生赴台意願,學位陸生人數一路從被稱為「陸生元年」的975人,增加到2015年的3,119人。 去年蔡英文上任後,兩岸共同政治基礎被單方面破壞,台灣各高校招收陸生情況已不盡理想:學士班報名人數僅為3,818人,比2015年的4,817人少了千人,是自2011年起開放招收陸生以來首度下降,降幅達21%,最終錄取1,693人,比2015年減少約16%。今年核定招生人數減至1,000名,而陸生報名人數進一步暴跌,只剩1,906人,最終錄取944人。其中,一般大學錄取747人,科技院校錄取197人;公立大學錄取155人,私立大學錄取789人。 碩博士班招生方面,今年台高校核定招收博士生383人,碩士生1,117人,總計1,500人,比去年1,564人微降。最終,共有1,201名陸生被錄取,其中博士班294人、碩士班907人。雖然錄取人數比去年共增加144名,但這主要是因為2013年起錄取的大陸學士生大幅增加,比2012年增加近一倍,而今年這一批學生剛好畢業,由於他們或多或少適應了台灣高等教育模式,又不願提前面對大陸激烈的就業壓力,因此,有一部分選擇繼續留台深造。其次,由於台灣目前承認大陸18所音樂、藝術、電影院校的學歷,而這正是台灣高校具有一定優勢的學科,不少藝術類學生因新鮮、好奇而選擇赴台就讀,如今年碩博士班的美術類專業,成了陸生最青睞的前10名科系之一。…
作者: 鄒夢瑩 頁數: 50
中國古有魏蜀吳三國演義,今日的台海風雲動亂也正在重寫另一部「三國演義」(或三黨演義):分別代表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黨與共產黨,爭奪中國正統已超過一甲子,還有一個不存在的台灣共和國,其代理者民進黨正致力於「去中國化」。 三黨之間基於不同原則及立場,又往往形成兩方聯手以反對第三方:就「一中原則」而言,中華民國和中共聯手抵制從未存在的台灣共和國;就「偏安台灣」而言,已然存在的中華民國和尚未存在的台灣共和國聯手對抗中共。其合縱連橫之波詭雲譎,已遠超乎三國演義! 林全說:一中原則會消滅中華民國,是典型的「作賊的喊捉賊」。大家心知肚明,最想消滅中華民國的絕非中共的一中原則,而是民進黨的台獨黨綱與皇民倭奴史觀。蔡政府自己都不承認中華民國,憑什麼要求國際社會承認中華民國?友邦與中華民國斷交,不是剛好與蔡政府一鼻孔出氣? 所以在這部「新三國演義」裡,中華民國的地位最為弔詭:中共與民進黨都想消滅它,卻又不得不致力保住它:民進黨恨不得將中華民國挫骨揚灰,卻又孬種怕死,不敢宣布台獨,不得不頂著中華民國的國號以篡位奪權,好避開武統,偏安海角。 國共兩黨在爭中國正統,卻又不得不以某種形式默許中華民國的存在,以保住「一中原則」。中華民國的存在地位就在民進黨與中共一內一外交迫夾擊下,陷入一種「既無法存在,又無法不存在」的狀態,比哈姆雷特的「存在或不存在」(to…
作者: 路況 頁數: 53
第 1 頁,共 2 頁